分享

[转载]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缤纷生活 2012-06-20
转载作者:了无牵挂

陕北民谣云:“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吾虽熟知但不祥知其意。今偶见一文,转录如下,一起来了解一下俺们陕北吧。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是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

 

先来看看这前两句:

       (一)米脂婆姨

      开口赞颂的是“米脂婆姨”。我小时候最先听到这话的时候也是说因为中国的四大美人貂蝉是米脂人而致使‘米脂的婆姨’这话享誉天下。米脂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同绥德接壤,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人。根据记载,米脂县城建于宋代,以前称银州。根据县志记载:“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析之如脂而故名。”据说当地的小米用水一洗就能出油脂,至今小米仍是当地的特产之一。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三国时有着羞花闭月之貌的貂蝉,就是米脂人。米脂县城西12公里处的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上有貂蝉出生地艾好湾“貂蝉洞。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县”(岳丈县)之称。在陕北有民歌赞美的米脂婆姨:“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莲,米脂的婆姨赛天仙,端格正正的身材俊格蛋蛋的脸,白格生生的皮肤毛格闪闪的眼,走路好似风摆柳,唱歌就像泉水流。”

     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米脂是陕北有名的“文化县”,早在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饺,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女学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样。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据统计,后来当上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的米脂婆姨,少说也有近百人,而县团级以上的如今也有580多人。在米脂李自成行宫风景区中有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馆。在展览馆中就有,1944年入党的米脂婆姨汪润生,一生中收养了不同姓氏的18个孤儿,把他们抚养人,帮他们成家产业,而自己的亲儿子却在家务农,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母亲”;米脂婆姨杨钝,白手起家,创办起榆林地区唯一的聋哑学校,把爱和智慧洒向50多名聋哑儿童;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白玉生和全国教育劳动模范、特级教师杜如谨,献身教育事业,用自已的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在米脂的教育史上写下新的篇章。等事迹资料的展现。米脂婆姨的聪明贤慧也是远近闻名。十里铺乡豆家圪崂村的高如云,侍候病瘫在炕的公婆整整13年。她坚持为婆婆端汤送药,喂吃喂喝,为老人穿衣理被,背着婆婆住院入厕,直至婆婆在她的怀中安详地咽了气。这些事实说明米脂的婆姨真正美的是心灵,容貌的美丽不是最重要的。目前,米脂婆姨已经作为一个商标被米脂县申请,“米脂婆姨”已成为一个家政服务的品牌。古有貂蝉用美貌为米脂婆姨传扬美名,今天会有千千万万聪明、善良、勤劳、质朴的米脂婆姨用他们的劳动和品德继续发扬米脂婆姨的美名。

有关四大美女容貌的描述,版本极多。古人曾用八个字来描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闭月”指的就是貂蝉。但这些都是出自文人之笔,苍白,无味。

民间还有这样一个版本:吕布在白门楼败给曹操之后,曹操惜才欲留,受刘备挑唆后被杀,貂蝉则被关在静慈庵内,交与刘备处置。刘备既慕其美貌,又恐他人闲言。正在两难之际,关羽看出刘备心迹,怒从心起,一句“大丈夫焉能为女色所困”之后,拎起青龙偃月刀直奔静慈庵而去。到得庵前,一脚将庵门踹开,便要手起刀落直取貂蝉项上人头。

此时恰逢天清月朗之时,貂蝉因吕布不幸殒命,正在院内梨树前伤心落泪。明月与红莲相映,梨花与红颜共衬,犹如梨花带雨,红莲沾露。猛然间身后门响,转身回望,只听得咣当一声,但见庵门洞开,一柄青龙偃月刀横卧于地上……

对于陕北女子的描述,最好的还应在陕北的民歌中:

“一对对毛眼眼撩哥哥,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长腿腿云彩遮不住天,长头发遮不住毛眼眼。”说的是俊美。

“听见哥哥唱着来,热身子扑在了冷窗台。听见哥哥脚步响,一舌头舔烂了两块窗。狗娃子一咬鞋底子响,毛眼眼等在窗棂上。”写的是清纯。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舀米也不嫌你穷。”“一碗谷子两碗米,面对面睡觉还想你。”道的是执着。

“拉上手手亲口口,咱俩一起屹崂崂里走。”述的是果敢。

陕北古时属“华夷杂处”之地,匈奴、突厥、鲜卑、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其中还有不少发配、充军于此的江南富商大吏的后裔——上千年的时间里在此杂糅相处,繁衍生息,孕育出了既有内陆汉人俊俏秀丽的容貌,又有“胡人”粗犷豪放性格的“边塞”女子。

现在许多人到米脂寻芳,大多失望而返,怎么没见着倩女靓妹呀?其实这是不知道“婆姨”二字含意的缘故。“婆姨”在陕北方言中指的不是姑娘、女孩,而是指媳妇。米脂婆姨的美,不仅美在丰臀细腰,“白格生生”的面容和那一双醉人的“毛眼眼”上,而且美在勤劳、娴淑、聪明、果敢的本性。她们爱能爱得山河为之动,恨能恨得天地为之泣,但更多时,她们则能以坚韧的意志荡涤生活中的一切繁务琐事。

米脂不仅出美女,也出好汉。在北京紫禁城金銮宝座上只坐了一天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就是米脂人,至今在米脂县城北盘龙山上还有他的行宫。但宫内展室中所陈列的则大多是“米脂婆姨”了。除此之外,西夏国创立者李继迁、开明绅士李鼎铭、抗日民将杜聿明都是米脂人。

米脂县北距榆林,南邻绥德,东北离佳县也很近。开车而行,一进米脂县境,便见道路两旁的电线杆上彩旗猎猎,绵延数里。左边彩旗上书: “闯王故里,八千好汉闯市场。”右边彩旗上书:“貂蝉家乡,两万婆姨闹服装。”好一派豪气!

     (二)绥德的汉

   “绥德的汉”为什么和“米脂的婆姨”齐名呢?到绥德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绥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陕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位于榆林市。有被称为历史文物“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群,有居陕北馆藏之最的商周青铜器,有革命领袖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居住过的遗址和抗大分校旧址。历史上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腹地,是大理河和无定河交汇之处,也是太(原)银(川)公路和西(安)包(头)公路交汇之处,为陕北交通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绥德在秦朝又名上郡,是秦国的军事重镇,蒙恬曾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于绥德镇边十余年,期间与同在绥德的公子扶苏交往甚厚。在秦二世胡亥篡位成功后,与秦太子扶苏同被下诏赐死,两座悲壮的古冢,在绥德的最高处疏属山顶,埋葬着秦长子扶苏。与扶苏墓遥遥相望的河西对岸,有一将士们用一掬深情,一抔黄土堆起的小山包,里面安葬着大将蒙恬。名州出名人,名州的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名州的汉子更是出名。高大、膘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南宋名将韩世忠,出生在绥德南川,抗金英雄,一生大败金兵无数次,战功赫赫。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解除兵权。他曾替岳飞鸣冤,面诘秦桧。中共陕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李子洲,也是绥德人: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绥德男子,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他们创造了石狮艺术,把石头变成金,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发财致富,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的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瓦窑堡的石板清涧的炭。”正是这首流传久远的陕北民谣,将这片黄土坡坡上的人文与特产极简捷地勾勒出来。说起来,以民谣的形式夸赞自己家乡人文、物产特色的全国各地都有,但将男人与女人也作为当地的特产毫无掩饰地道出来的,可能绝无仅有。

     素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之称的绥德,古称上郡、绥州。地处陕北交通要冲,东邻黄河与晋通,南接八百里秦川,北经米脂、榆林通达内蒙古,历来为兵家征战、商贾辐辏之地。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经上郡北巡,曾命大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驻守于此,曝师于外十余年,北击匈奴,南修驰道,并修筑了至今犹存的秦长城。由此拉开了华夏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千年碰撞的序幕。

无定河,一条今天已鲜为人知的河流,至今仍静静流淌着,从绥德境内逶迤而过,经东南汇入黄河。然而,一千多年前它却是一条桀骜不驯、激流飞湍、卷石含砂、河床无定的险河、害河,同时也一直被作为战争之河、伤心之河写入史册。千百年来南北两大民族在此征战厮杀,无定河边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千万将士命丧尘沙。

晚唐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再现了无定河边那段悲壮而凄凉的历史画面:“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代诗人贾岛则在他的诗作《送陈判官赴绥德》中描述了当年绥德边镇的悲凉:“将军邀入幕,束带便离家。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火烧冈断苇,风卷雪平沙。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千百年来在无定河边因征战而死的何止千万,而蒙冤屈死者亦有人在,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就是其中的两个。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南巡途中,而后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下伪诏逼令太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刭。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巅。城南卢家湾有一泉,相传就是扶苏屈死之处。传说扶苏被逼自杀死后,将士哭声震天,山河同悲,那泉水也呜咽起来,故名“呜咽泉”。迄今泉水涵滴,如泣如诉。泉旁石刻壁立,其间唐代诗人胡曾的《杀子谷》最为感人:“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是当年恨李斯。”

蒙恬死后,葬于绥德城西的等子坪(现在绥德县一中内),与扶苏墓遥相对望。墓冢于平地突兀而起,巍然高耸,相传是秦军三十万将士怀愤含泪用战袍衣襟与头盔兜来黄土堆集而成。

在这里,千百年南北民族的冲撞、糅合,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根深蒂固的黄河传统文明,养育和锻造出了一批体魄健壮、潇洒英俊、粗犷豪放、纯朴耿直、能耕能牧、能商能文的绥德汉。

除了东汉一代枭雄吕布外,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也诞生于此。

在南宋能与岳飞相颉颃的抗金将领,可能只有韩世忠了。韩世忠,少时家贫,能挽硬弓,驯烈马,豪气盖世。曾亲率50骑在滹沱河风驰电掣追杀金军2000余骑。黄天荡一仗,以8000水军大败金军10万之众,金军统领兀术望风而逃险些被擒,博得了“中兴武功第一”的赞誉。韩世忠一生战功赫赫,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4指,却又生性耿直。岳飞蒙冤之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面责秦桧。他的妻子梁红玉,也是一位女中豪杰。黄天荡之战,她身披盔甲亲执桴鼓助战。兀术逃脱,她又上疏陈言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

作为绥德汉的杰出代表,人们在韩世忠的出生地城南关砭上村建了一座蕲王庙,县城内塑了一座雕像,以示纪念。

绥德旧时为宁、蒙、晋、陕四省通衢之地。绥德人赶马帮,拉驼队,南来北往,贩运经商。不仅活跃了经济,同时还创造出了无数中华民歌中的瑰宝。

绥德是信天游的故乡,无数民歌在这里诞生,又跟随着走西口(宁夏一带)、跑三边 (定边、靖边、安边)、下南路(陕北以南一带)赶牲灵人的加工传唱,唱遍了黄土高原的每一道峁峁梁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拉着你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路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你要走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这首传唱了几代人的《走西口》,不知唱得多少离家汉子一步三回头。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上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谁又曾想到,一件以发生在绥德县真人真事创作的歌曲,竟会成为中华民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广为传唱。

绥德,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似乎在它的每一道沟沟梁梁中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它既养育出过无数的枭雄豪杰,同时又孕育出了多少执手相送的妹子;它粗犷豪放,却又温柔委婉;就像脚下的黄土一般,深不可测……

     后两句“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讲的是我们陕北的地灵了。

      (三)清涧的石板

     清涧的石板,主产于榆林市清涧县清涧自古以石板而闻名于世。清涧的石板质地平滑,纹理清晰,色泽圆润。据考证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石板的记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涧青色的石板是上苍对这块黄土的眷顾,大概上苍为着这漫漫黄土太过于深沉、悲怆、寂寥、蛮野而在这黄土黄水之间埋下了千层、万层石板,给这黄土增添了一分情趣,更给这漫漫黄土浸入了一分钢钢铮骨,滋润了一抹灵气吧!

     清涧的石板色泽青蓝,质地坚硬,薄厚均匀,类型繁多,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用品。可用于盖房、制作锅盖、铺地石、石碑、石桌、石床、石炕栏、石磨、石碾、砌石窑、刻石雕等。清涧境内大小沟道纵横,石板储量丰富。故流传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的民谣。记得在我小时候我们院儿的每家门前都有一个用石板做的石桌子,那会儿住房面积紧张,那个石桌就是一个很好的露天操作台,也是夏天一家人吃饭的饭桌,也是小伙伴们一起写作业的书桌。还有一些用石板搭起来的用于放杂物的石板棚子,呵呵,虽然不知道那些是不是清涧的石板做成的,但也反映了石板在陕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下文章节选自贾平凹的《清涧的石板》从中你能看到清涧石板的作用和陕北人的魅力  

   《清涧的石板》 作者:贾平凹

   我们终于来到陕北清涧,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里走走。

   到了乡村,几乎就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的世界。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院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的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的凉快。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一见有了生人,忽地跑开,兀自去一边玩起乒乓球。球案纯是一张石板,抽、杀、推、挡,球起球落,声声如珠落入玉盘。终于在一所石板房里,遇见了一个石匠。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一幅硬脚圆片镜,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碑面光腻,字迹凝重,每刻一刀,眉眼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里,地缺土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几个好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这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一代清涧人。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他们祖传下来的待客的油旋,也就仿制成石板的榜样,那么一层一层的,好吃耐看。他说,当年陕北闹红,这个村的石匠都当红军,出没在石板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说,他的叔父,一个游击队的政委,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杀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他们又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合石板棺材掩埋了。结果,游击队并没有垮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未了就又低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板三分。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奇境的好奇,而是如走进佛殿一般的虔诚,读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静静地作各人的思索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未了,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老人指着河对面的山上说。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却是一片墓地。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一面刻字的石碑,形成一片石板林。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碑上,都有着生平。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是的,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束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领,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儒,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原文有删改)

 

      (四)瓦窑堡的炭

     瓦窑堡是一个城镇的名称,它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我想瓦窑堡的炭在全国人民心目中肯定没有在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的扩大会议有名,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十多人。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瓦窑堡会议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也因此瓦窑堡才能闻名全国,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陕北人来说此次中国革命的转折性会议也不会比瓦窑堡的炭有名多少。因为炭是陕北人生火做饭、取暖的必需燃料,瓦窑堡的炭含碳量高,经久耐烧,较受陕北人欢迎,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太便利的情况下,买炭烧炭是一个很不方便的事情,因此在陕北境内的瓦窑堡煤矿的炭也就被广大陕北人接受,并把它的美名也编入民谣传诵开来。

     以上大概就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四句民谣的大概含义,这些资料大部分都是从网上找到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稍微了解一下我们陕北的人、陕北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