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

 竹影清风008 2012-06-20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

 

西游记中的心理学(一)

(作者:李不言)

试着把《西游记》当作一本心理学启蒙读物来读,会蛮有意思的。现乱谈一二。

             (一)唐 

唐僧是什么?是人的身体(主体)——

他是“肉身凡胎”,上不了天,入不了地,降不了妖,擒不了魔。肉体的能力多有限啊,仅拿视觉来说吧,肉眼所能见的光波仅在波长380780纳米之间,只占整个电磁波谱中极为狭小的一段。他没有“火眼金睛”,所以只见桌面不见桌底、只见阳面不见阴面(殷旵语)。因此他会屡屡犯错,妖魔鬼怪摇身一变,就把他懵得一楞一楞。

这就足以解释,我们人为什么总是会经常出现错误的认知。连爱因斯坦都认为:可观察的世界并不“存在”。我们所感觉到的,并非都是可靠的;我们所感觉不到的,也并非不正在一点点危害我们——慢慢上升的水温,可以让金鱼在毫无觉察中死去。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地找出危害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各种错误认知并加以矫正。

可世上最宝贵的就是人的肉体呀,因为他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罗汉。各路妖魔鬼怪(一是有形的,比喻侵害人体的各种病菌;二是无形的,比喻迷惑人的各种不健康心理),都搅尽脑汁欲吃唐僧肉,吃一块即可长生不老的。

唐僧到西天极乐世界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实现自我的过程。

可人的肉身如此脆弱,怎么抵御这诸多的磨难和诱惑,最终修成正果?

于是他的几个徒弟现身了。

(二)心猿意马

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灵和思维开始活动——于是唐僧有了他的大徒弟行者悟空,并得到了白龙马。书中说,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要不人们怎么总爱说“心猿意马”呢!

这大徒弟可是着实厉害,天不怕地不怕,腾云驾雾,无拘无束,变化多端,无所不能。这不正是我们一颗穿越时空、自由自在的心灵吗?

而白龙马,则很明显代表的是人的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不管山高路险,他始终向西。

其实《西游记》通篇就是描写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小说。唐僧的三个徒弟:悟空、悟能、悟净,“悟”的字面意思不就是“我心”吗?再来看《西游记》的章回目录: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

按理说,唐僧有了悟空的鼎力相助,应算是身心合一、珠联璧合、如虎添翼,取经路上即可披荆斩棘、无往不胜;可这只能是心理学家理想中的境界,事情原非那么简单。唐僧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对悟空的所作所为要怀疑、排斥和限制,关键时候甚至使用杀手锏——念紧箍咒,让可怜的悟空头痛欲裂,倍受折磨。

而一旦师徒不和(身心不协调),妖魔鬼怪便乘机作祟,制造事端,即所谓“心乱神昏诸病作”。

经历的波折多了,孙悟空也总结出了对付主人的办法,那就是去找如来、求观音——总之就是让事实说话!

在事实和规律面前,唐僧总是无条件接受,服帖得很,要不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可以借此理解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如来,如其本来;观音,观世上之音。这有点类似于罗杰斯自我理论中经验这一概念。经验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包括意识中的全部现象。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即“机体智慧”。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中,经验总是被准确地接受,较少被歪曲。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即只要我们认真关注、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生命就能迈向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三)真假猴王

在花果山水帘洞的游戏中,心灵逐渐成长。“大闹天宫”是青春期躁动的必然结果——在痛快淋漓地反抗了权威的同时,这泼猴也实实在在地领教了这个世界“规则”的强大!

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游记》的第五十七、五十八回出现了真假两个孙悟空,以至“二心搅乱大乾坤”,这在心理学上又作何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出现两个孙悟空的背景是,师徒取经路上再次发生较大分歧,好心不仅没有得到好报,反而受到了驱逐。身心出现冲突、怀疑和排斥,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基本的过程;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在人的高级情感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所以说真假本是心猿的两面,正像在我们身上,随时存在着正义与邪恶、真与假、善与恶的两面一样。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一旦受到怀疑、排斥,那么假的、恶的、丑的东西便会立刻乘虚而入,鸠占鹊巢。

伟人曾这样告诫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请时刻爱护和善待我们一颗向善的心灵吧,她娇贵无比,经不起太多的玷污和践踏。

(四)猪八戒

除了孙悟空,唐僧西行路上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手,就是猪八戒。

从猪悟能身上,我们看到了维持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具备的一切本能。

你说他憨呆也好,说他缺乏修养也罢,总之他从来不会委屈自己的感觉,不知文饰自己的情绪,不懂压抑自己的需要和动机,饿了张嘴就吃,困了倒头便睡,见了貌美异性就顿生怜惜之心。

你是不用担心他会得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病症的,小病小灾他完全有能力免疫。想当年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三藏逢灾,意马败战,还不是靠了老猪不远万里横渡东洋,花果山义激猴王,师徒方转危为安、重归正途?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马斯洛认为,从种族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如饮食、休息、求偶等生理或生物的需要,因此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也只有当所有较低层次的需要都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时,人才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见惯了太多的缛文繁节、虚浮做作,所以猪八戒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少女性甚至还把猪八戒当成心目中理想的老公形象。人们越来越渴望看到性情之清醇、生命之璞真、生活之简约,这是人性的回归,是人本主义对抗“神本主义”的胜利。

(五)沙悟净

悟净,不但要追求身体的洁净,更要追求心灵的洁净。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只有讲究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才能确保身心健康成长。

沙僧的这一角色职能,决定了他的苦行僧形象。他讲究的是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本体常清净,方可论元初;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他没有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也没有猪八戒的坦城率直,这个人显得枯燥单调有余,生机趣味不足,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属于那种一不在跟前就被遗忘的主儿。

但取经路上是断然少不了他的。你看,他心态平和,无欲无求,少言寡语,执着冷静,勤恳厚道,忠于职守。有了他的存在,三藏师徒方能打开欲网,跳出情牢,放马西行。若真少了他,保不定那老猪早早地就分了行李,留守高老庄做起吃喝无忧的上门女婿;也保不定那泼猴在一气、二气、顶多三气之下,驻扎花果山做起一呼百应的山大王。这后果,是不是说多严重就多严重?

这悟净的力量为什么如此之大?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问题,都是源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以致对现实和自身产生了不合理的错误欲求造成的。“在到处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中,五花八门、冲突横生的客观世界,既向我们提供无数信息资源,使我们充实自己的内部世界;又用压力、诱惑、假象以及变幻莫测的种种事态,不断地侵袭我们。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吸纳着外部世界的营养,又不断地吞噬着苦果。”(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419页)

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求助者纠正自己的不合理欲念,这不仅能够解决他们当前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够使求助者看清未来的方向和自己的真正需要,从而加速自我成长,实现由“自为”到“自觉”地生活。

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什么叫淡然?淡然首先是心灵的洁净,是许由在颍水边洗掉升官发财之语的漠然;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是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是苏东坡告别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后面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释然;是洪应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然;是赵朴初“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的坦然。 

(六)每人都有仨徒弟

唐僧靠了仨徒弟,抵御住了各种各样妖魔鬼怪的侵袭以及形形色色的干扰诱惑,最终抵达西天极乐世界,功成行满见真如。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三个徒弟,那就是感性、理性和悟性,只要我们正确驾驭和运用,就必定能够克服人世间的一切纷扰困惑,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最终迈向自我实现的巅峰境界。

悟空曾两度弃唐僧而去,第一次被猪八戒召回,第二次被沙僧召回,这绝不是吴承恩信手写来,或仅仅只是为了平衡各角色的“出镜率”,而是包含了作者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慎密思考。

感性如悟能,凭本能和直觉行事,仅着眼于可视之物而悟于表象,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使人显得晶莹剔透,颇具美学价值。

理性如悟净,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不冲动,不再仅仅凭感觉行事,不为事物表象所迷,因此使人显得理智、成熟。

悟性如悟空,是一种超现实的反映形式。面对复杂多变的事件,能够用哲理的“火眼金睛”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看穿,能够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能够随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悟的最高层次。

对事物的这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但又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仅有感性,事事跟着感觉走,难免东一耙子西一扫帚,不得要领而难成大器;仅有理性,则生命易流于枯燥而生机不足——永远不犯错误的人同样是可怕的;仅有悟性,好比是天上漂浮的彩云,也美丽了,也高远了,可难免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总觉得她会随时弃你而去。

尊重感性,立足理性,追求悟性,这大概应算是一种不错的人生态度。

(此文在以下媒体发表或转载:

《心理咨询师》杂志2007年第三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