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中央电视台初定于6月24日上午9:00-11:00、6月25日上午9:00-11:00,在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对“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过程进行大型直播报道,直击沉船的发掘现场,全方位解读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法、技术和装备。 该考古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12年度重点工作项目,这也是宁波惟一一个被明确认定为2012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的项目。届时,敬请广大市民收看。 链接:“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在2008年度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经前期调查和探摸,该沉船为一艘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属于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只,约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 沉船埋藏于泥砂夹蚝壳的海床之下,遗址表面最低处水深20~24米(低平潮~高平潮),最高处水深18~22米(低平潮~高平潮)。船体残长约20.35米、残宽约7.85米,遗址散布范围长约23米、宽约11.2米。船体上层和船舷等高出海床表面的构件已不存,但龙骨、肋骨、隔舱板、船底板等主要构件依然保存较好且清晰可辨,可复原程度较高。 该沉船以运输宁波本地特产的梅园石材为主,前期已采集出水473件器物,除少量为船上生活用品和船体构件外,大部分是运输船货,器类主要包括瓷器、陶器、铜器、锡器、石器、木器等。瓷器器形见有碗、豆、盘、杯、器盖、罐等,多为青花,器底多篆书“道光年制”款,少量“嘉庆年制”款;陶器器形见有罐、壶和砖等;铜器主要为铜钱,包括“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及日本“宽永通宝”、越南“景兴通宝”等;另有“盛源合记”玉印、西班牙银币、锡盒等珍贵文物。多数器型规整、纹样精美、品相良好,具有较高的文物、科研和展示价值。
来自: djg宁静佳园 > 《34象山》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达1050余件
“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达1050余件。“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就位于北渔山岛西侧的小白礁附近20余米的幽深海底。2012年,“小白礁Ⅰ号”...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掘,先把整条船打捞上来,移到室内发掘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掘,先把整条船打捞上来,移到室内发掘。
《探索·发现》 20120819 “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纪实
《探索·发现》 20120819 “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纪实。
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七:华光礁一号沉船
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七:华光礁一号沉船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七:华光礁一号沉船。“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
海南华光礁1号宋代沉船遗址捞出万件文物(组图)
海南华光礁1号宋代沉船遗址捞出万件文物(组图)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07年3月15日-5月8日,西沙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群岛,对华光礁水下Ⅰ号...
除了南海一号,中国水下考古30年还有哪些石破天惊的发现?|南海一号|古沉船|水下考古|沉船|经远舰
|南海一号|古沉船|水下考古|沉船|经远舰。本文就是从中国第一个水下考古项目——南海一号开始,盘点至今最有价值、影响力的8个水下考古...
还原70余考古现场,国博回顾考古百年
由于展览设计的初衷为展示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主持或参与的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展品都是这些考古项目中的发现,不是最为大众耳熟能...
那些曾经深睡海底的紫砂壶!
那些曾经深睡海底的紫砂壶!▲南京号出水紫砂壶。南京号上出土了大约15万件的青花瓷器有125件购买自南京的金锭,还有约10件宜兴紫砂壶,...
那些年,被我们遗忘在时光里的紫砂壶
那些年,被我们遗忘在时光里的紫砂壶。南京号出水紫砂壶。出水文物:紫砂壶×10件。捷达麦森号主要的出水物约有15万件青花瓷器和125...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