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深在实际拍摄中的运用》——与初到摄影论坛的影友一起学习

 local007 2012-06-21

在摄影基础知识当中,景深的运用非常重要。最近在论坛上发现不少影友的作品主体模糊不清,多半是由于影友对景深不太了解,在实际拍摄过程当中面对拍摄主体不知道如何去设置相机,最后导致照片拍糊了。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两张照片:

 

图1

《景深在实际拍摄中的运用》——与初到摄影论坛的影友一起学习图片1
器材:奥林巴斯 E-PL2套机(17mm) [奥林巴斯数码相机]  镜头:Lumix G Vario 45-200mm F4-5.6 Mega OIS
时间:2012-06-20 12:18:50  快门:1/250  光圈:F/5.6  焦距:200毫米  感光度:200  


图2

《景深在实际拍摄中的运用》——与初到摄影论坛的影友一起学习图片2
器材:奥林巴斯 E-PL2套机(17mm) [奥林巴斯数码相机]  镜头:Lumix G Vario 45-200mm F4-5.6 Mega OIS
时间:2012-06-20 12:20:31  快门:1/200  光圈:F/22.0  焦距:200毫米  感光度:400  


 

         这两张照片出自同一相机,同一镜头,同一焦段,图1是微距拍摄,图2是远距离拍摄,都不太清晰,问题出在哪里呢?除去对焦不准和镜头抖动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对景深不甚了解,相机拍摄参数设置不当而造成。

 

什么叫景深?景深就是:通过镜头向被摄体对焦之后,在对焦点的前和后会有一段成像都清晰的范围,这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

 

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

 1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就越深;

 2镜头的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景深就越深;

 3、从镜头到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距离越短,景深越浅,反之景深就越深。

 

明白了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之后,具体拍摄时就要灵活掌握:如果采用较长焦段的镜头拍摄微距,就必须用较小的光圈获得较大的景深,以保证被摄体处在足够的景深之中(焦内);如果采用较长焦段的镜头拍摄远距离的物体时,就可适当用较大的光圈以保证有较高的快门速度。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上述的两张图片:

1是用200mm段的镜头进行微距拍摄,“长焦”、“微距”这两个因素共同产生了非常浅的景深,这时“光圈”的调节对景深的变化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被摄体处于景深的范围之内,就必须缩小光圈,以获得较大的景深。

2同样采用200mm段的镜头,则对被摄体进行远距离拍摄,由于“远距离”这个因素获得了较大的景深,这时光圈的调节对景深的影响,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而适当调大光圈来提高快门速度和降低ISO感光度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同样道理,面对不同的拍摄主题,利用影响景深的原理,就可以合理的选择器材。选用广角镜(短焦距)配合小光圈拍摄大场面、风景等,能使整个画面所出现的景物前前后后都清晰;拍摄人像,则采用50mm85mm定焦镜头最适宜,畸变小,成像佳,配合较大的光圈可虚化背景,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

另外,为了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拍摄时防止镜头抖动和准确对焦同样重要。微距和远距离拍摄时,如果被摄体相对较固定,建议上三脚架,同时改用手动对焦方式更为可靠。对于移动的被摄体或手持拍摄,那真的要靠“铁手功”了。

在胶片时代的相机,哪里有什么“机身防抖、镜头防抖、电子防抖”之类的高科技,有些相机甚至连自动测光和自动对焦都没有,影友练的是铁手功,遵循的是最低手持拍摄快门速度的原则,直到现在同样适用。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是根据不同焦段的镜头算出快门速度的下限。假设ISO100,没有机身和镜头防抖功能,最低手持拍摄的快门速度是镜头焦距数的倒数。例如,50mm100mm300mm三种焦距的镜头,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分别是:1/50秒、1/100秒、1/300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