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

 悟之思语 2012-06-22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最著名而且最卓越的杰作,亦是古今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

     1877年写作的第四交响曲和1888年写作的第五交响曲,使老柴的名声传遍全欧。1893年,老柴曾在克林的住宅中,先后写信给弟弟与外甥达维多夫(Bob.Davidov):“我正全神贯注在创作一首最好的交响曲上,我爱它甚过一切。那是一首优美出奇的音乐。我将整个灵魂都投入到这首作品中。”这正是创作第六交响曲的开始。

     然而,其创作这部作品的真正原因是来自他对人生的绝望:柴可夫斯基一生坎坷,虽然音乐学院的任教收入在当时并不算少,但他乐于好艳,加之晚年频繁出国作音乐演出,故此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拘促之中;他生来不喜言笑,不善与人交往,所以一生之中除了亲人及几位挚友,如梅克夫人,鲁宾斯坦外,出几乎没什么真正的朋友。经历了人生不平静的大事旅程之后,音乐家对生命的理解更深刻了,对于死亡也有了更为透彻见解。《第六交响曲》反映了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而这悲伤的旋律,正是音乐家晚年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1890年,挚友梅克夫人突然提出与绝交;不再资助和书信往来。老柴大受刺激,悲痛不己。一年后,自幼与他亲密相处的妹妹又不幸去世;接着是在国外巡演时与分别近40年的家庭教师芬妮小姐意外相遇,抚今忆昔,怎能不叫人感慨世事多变。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终于诞生了这部《悲怆》。据说在写作中,作曲家曾几次热泪盈眶,滴落谱纸上。

     1893年,该曲由老柴亲自指挥下,在圣彼得堡首次演出。获得满场喝彩,但没有听众真正了解这部作品,喝彩只是表示对作曲家由衷的敬意而已。有谁知道,柴可夫斯基这是为自己演奏的最后一部“葬礼”交响曲。(拌着聆听,我写到这里,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就在首演的第四天,因饮用生水,染了霍乱症,第九天就溘然长逝。此曲乃成为柴可夫斯基的催命符。

其实不必霍乱,老柴的心早就死了。不信你听这部交响曲,几个乐章全部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死神的脚步在最后的乐章里清晰可辨。这个乐章里,老柴还想和死神拼上一把,结果绝望败退,最终向死神低头。这部作品放在追悼会上演奏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乐曲本身非常优美,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因此这部作品能强烈打动任何聆听者的心胸。

这部作品在首演时,只题为“第六交响曲”,原来并没有标题。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得斯特(Modest)曾记下这部《悲怆》的标题的经过:

“音乐会的次日清晨,我哥哥原打算在这一天将总谱交去付印,但不能决定题目。他不想用号码称呼,并且打消原想称为《标题交响曲》的意图。他说:“如果没有标题,只称标题交响曲又有什么意义?” 我提出“悲剧”的名称,但他不以为然。我要离开,他还犹豫不决。我突然想起“悲怆”两字,我赶忙回到屋里提出这名称。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在一晚音乐会时,他曾叫喊着:美妙、精彩!多么悲怆。他听了我的话后,深以为然,就当着我的面,在总谱上加上《悲怆》的标题。”

  柴可夫斯基的这个《悲怆》标题非常妥帖而重要的,因为这首交响曲,正是他一生悲剧写照,曲中将他忧郁的性格与厌世的情绪表露无遗。

在柴可夫斯基逝世一个星期后,这首交响曲以《悲怆》之名,又在同一地方,由当时最具名望的纳布拉维尼克指挥演出。当最后和旋哀愁的余韵后,人们却茫然若有所失,忘记应该拍手喝彩,不久,在那深沉的静默中,传来低声饮泣的声音。(待叙)……(来源于网络)

 

【转】《悲怆》(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随笔/作者:秦鹰
  1890年,与柴科夫斯基精神交往了十四年的友人、资助者梅克夫人突然以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中断了与柴的交往。梅克此举,令柴感到极度的悲伤和不解。1891年柴萌生了写一部“生活”交响乐的想法,但一直未能落笔成曲,直至1893年2月才终于完成了总谱。柴在给朋友家人的书信中说:“我正经历着走向坟墓道路上的神秘阶段”。“我将自己全部的心都放在这首交响曲中了”。在完成了这部交响曲后,柴表示“我生平没有像现在这么满足过、骄傲过和愉快过,因为我确实完成了一件佳作。”
……

这部《悲怆》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的《命运》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在这部乐曲中注入了自己的生活和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本人以为这是柴冥冥之中的“天鹅之歌”——临终的绝唱,因为在他完成《悲怆》的10个月之后就去世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命运会如此匆忙地将他带走。
  若要给这支乐曲的四个乐章各附上一个标题的话,本人将称之为:“命兆”、“爱情”、“失望”与“心殇”。
  柴科夫斯基对这部作品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自信,当第六交响曲初演时,遭到人们的不理解和批评,但通常对人们批评颇为敏感的柴科夫斯基,却对《悲怆》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定,认定这是他的一部最佳作品。“强烈集团”的里姆斯基说,当初“可惜人们没有听懂它的深层涵义”。在柴科夫斯基去世之后,各地都在演奏《悲怆》,这时人们才开始对《悲怆》有所认识。虽然,这是一部悲怆的乐曲,但,悲而不伤,叙述的是对生活、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