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88例临床分析

 妙手如金 2012-06-22
文献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8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6-26 8:48:43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宋铁英
作者单位:110005 辽宁,沈阳市传染病医院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并可累及多种腺体组织或脏器。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流腮并发脑膜脑炎(腮脑)住院患儿88例,均经临床治愈,现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88例腮脑患儿,其中男69例,女19例,年龄2~6岁16例(18.2 %),7~15岁72例(71.8 %)。冬春季节发病多见,54例占总数的61.4 %,夏秋季节34例占38.6 %。

    1.2  临床表现  发热82例(93.2 %),头痛43例(48.9 %),嗜睡3例(3.4 %),抽搐1例(1.1 %),腮腺肿大38例(43.2 %),合并颌下腺肿大3例(3.4 %)。脑膜刺激征阳性48例(54.5 %),巴氏征阳性14例(15.9 %)。合并心肌损害4例(4.5 %),合并睾丸炎1例(1.1 %)。

    1.3  实验室检查及脑电图检查  血白细胞正常56例,轻度升高32例,多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血、尿淀粉酶升高62例。76例做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50例,细胞增高72例,细胞数20×106~500×106/L的71例,细胞数>500×106/L1例,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70例,以中性细胞为主2例,蛋白略增高1例,糖及氯化物均正常。脑电图检查:88例均检查,异常80例,轻度异常60例,中度异常16例,重度异常4例。

    1.4  诊断标准  参照《传染病学》[1],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伴有以下3项中2项者可诊断为腮脑:①流行病学资料及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学和生化检查符合病毒性感染。

    1.5  治疗及转归  入院后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常规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病毒唑15 mg/(kg·d)静脉滴注,疗程5~7 d。有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0.5~1 g/kg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采用地塞米松0.2~0.5 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3~5 d。心肌损害者注意休息及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腮腺肿痛部位予青黛散外敷(以食醋调成糊状,1~2次/d局部外敷),口服双根合剂(我院自产)清热解毒。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7.6 d,最长者16 d。

    2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患者(包括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儿童最为多见。本组病例冬春季节多见,与流行病学相符。单纯流行性腮腺炎病情不重也易治疗,但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有些病情较重,腮脑是流腮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2]。典型病例不易误诊,但少数腮脑发病时腮腺不肿大或腮腺尚未肿大,而有的病例仅出现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部分病例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但查脑脊液仅压力略高外无其他理化指标改变,故易误诊,因此,对此病例应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及发病情况。本组病例脑脊液大多数呈病毒性改变,但亦有2例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细胞为主,若此种脑脊液表现出现在腮腺肿前应注意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流腮除并发腮脑,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损害,睾丸炎、耳聋、视力障碍、肾炎等。据文献报道腮脑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较高(16.5 %),发生耳聋的为0.85 %[3],而耳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为减少流腮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应重视流腮疫苗的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76.

[2] 诸福荣,主编.实用儿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51.

[3] 陈益平,陈一华,张桂莲,等.流行性腮腺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