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童年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6-22
间烟火
舌尖上的童年
■万广磊

  写下这几个字,我恍惚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的农村钱难挣,家里极少给孩子买好吃的。但是,还有什么能难得住我们贪吃的嘴巴?

  当春节拜年积攒下来的好东西慢慢消灭殆尽,我们的眼睛开始盯住院门口沿河的几十棵榆树。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层层叠叠,泼泼洒洒,颇有几分豪气。我们七八个人分工合作,有人洗净刚采下来的榆钱,其他人分别找来糖、盐、酱油、香醋、辣椒油等佐料,还有人从自家菜园子里掐来葱花、芫荽等,搅拌后盆里的小手此起彼伏,直接一小撮一小撮地塞进嘴里,五味杂陈,十分过瘾。

  夏天是我们美食的天堂。上学放学,集体出游,举手投足,俯腰攀高,我们都能找到填嘴的好东西。桑葚肯定是少不了的,首选的桑葚是全黑的,水灵得可以流出水来;然后是间红间黑的,半红的、绿色的就留下活口以后再摘。我们每次小心吃完后都洗净嘴巴,如果衣服上留有痕迹回家定会被大人责罚。

  最喜欢的是酷暑陪父母下棉花田,因为棉田里间种了香瓜、水瓜、西瓜。为了收住我们的心,父母总是先找一个熟瓜,拳头捶一下,先把瓤丝塞进我们的嘴里,一股甜流源源不断地通过舌头直达喉咙,尽管太阳曝晒,我们却是十分情愿。后来棉花结铃了,最外围的棉铃比较圆硕,我们偷偷摘下来,沿着缝隙掰开,捏出宛如豆腐状的棉胚,一丝清香,棉花种子像小小的绿宝石嵌在里面,软软滑滑的,像榴莲一样滑进嘴里,丝丝的甜立即在舌尖上漾开来,轻轻地用牙齿和舌头将水分控出来,然后吐掉,这时有淡淡的涩顽固地停留在舌头上。

  秋天的田野里遍布我们的足迹。玉米棒子、嫩花生、萝卜、芋头、山芋、甘蔗、蚕豆,一直是换来吃去的美食。最喜欢烧饭时在锅膛的草木灰中埋几个山芋,或者在火钳上搁一个玉米棒子,边烧火边烤;等到饭菜烧好了,玉米、山芋也炕得焦黄焦黄的。我们把滚烫的山芋和玉米放在窗台上吹冷,那样的心情比夕阳还美。

  冬天里我最喜欢用奶奶取暖的铜炉子炸蚕豆。奶奶在暖脚时,炉子里放的是木炭花,我顺便将一把蚕豆也放进去。等听到“哧……”的一声,冒出一股白烟,豆子快要熟了。这时要提防豆子炸了,否则眼睛流泪,小脸全是灰,用手一抹,红眼黑脸,大花脸。豆子刚熟,特好吃。

  童年的记忆因为不可回头而变得弥足珍贵,它长在味蕾上,就像这些乡间美食一样,多年以后依然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如月光般令人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