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变

 大闲人 2012-06-23
 

谋  变

日期:2012-06-14 作者:徐维欣 来源:文汇报

  • 图片作者:徐维欣
  • 图片说明:龙王塘村,古老渔村迈向现代新城。
  • 图片作者:徐维欣
  • 图片说明:李春光躺在渔网上,懒懒地看着船只卸货。
  • 图片作者:徐维欣
  • 图片说明:龙王塘村的真实写照:一边是遍布的渔网和船只,一边是林立的高楼。 均本报记者 徐维欣摄

  •   “渔民生活苦,打渔真的苦”,这几乎成了大连渔民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话虽一样,但酸涩苦楚不一。自北到南,记者踏访了多个渔村,本想赶在6月1日休渔前,描绘港口卸货的繁忙景象,却发现不少渔船已经提前收工,静静地躺在港口——由于渔业资源萎缩,打渔几乎都成了赔本的买卖。记者抽空和友人相聚吃饭,他却指着桌上的海鲜对我说:“这些很多都是从山东那里运来的,本地的鱼已经很少了……”

      捕捞变得日益艰难,那么近海养殖呢?可惜这一期望中的“新出路”,同样困难重重。由于销售信息不通畅以及盲目求同,养殖和种地一样,成了一场“赌博”——眼下价格高的海产品成为众多养殖户追求的目标,只不过漫长的养殖过后,收货时大家却发现因为产量的扩大,价格早已不复从前那般“辉煌”。如此尴尬的局面,导致渔民的生活颇为艰辛。谋变,迫在眉睫。记者在大连的采访中发现,尽管不少渔民已萌生退意,但仍有一些乐在其中。由于村庄发展的规划不同,这个狭长半岛上的渔民正经历着“悲喜两重天”。

      

    大黑石村:只剩下十多户渔民 忙活一上午,仅挣回油钱

      从大连市中心一路向南,驱车40公里抵达旅顺北部的大黑石村港口,远远望去,偌大的港口只零零星星停着几艘小渔船。见记者下车,正在一旁忙活的木丽君以为有生意上门,赶忙上前问:“准备买些什么海产品?”

      得知记者并非“买主”,木丽君的神色黯然不少。她指着脚边两个水桶说道:“你看看,从半夜忙活到现在就这么点收获,渔民的生活多苦啊。”只见一个水桶内翻腾着两条章鱼,另一个桶内则杂七杂八地放着一些身材“瘦小”的虾和蟹。由于数量太少,中间商都懒得收购,于是木丽君决定在港口边碰碰运气,看看来往的车辆上会不会有人驻足购买。如果运气不错,这些虾、鱼能够给她带来上百元的收入。

      一旁,木丽君的丈夫李春光懒懒地躺在已经捆好的渔网上——因为临近休渔期,原本在近海捕捞“面条鱼”的插网早在几天前就开始拆除,成捆成捆的渔网便这样暂时堆积在港口岸边。

      李春光看着不远处,几个工人正忙着将五大袋“虾底”从自己船上运走。“这些都是没啥用的虾壳、蟹壳,只能送去做鸡饲料。”这位年近不惑、皮肤黝黑而粗糙的汉子告诉记者,如今这些“虾底”的价格在每斤两毛钱左右,上午总共捞起200多斤,大概能卖500元。从凌晨3点出海,到中午1:30,夫妻俩忙活了十多个小时,总共收入不到700元。李春光无奈地摇摇头。他家的渔船出海打渔,半天已经烧了将近400元的柴油,加上船上工人每个月8000元的工资,这一天收支相抵,不赚不亏:“还算过得去吧,只是等于全给工人干了。”

      由于渤海、黄海内的渔业资源日渐萎缩,渔民的生活愈发艰辛。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这里的渔民几乎都开始赔钱,“去年赔了一万多元,今年看样子只会更差。”李春光说,情况再不改善,恐怕他们儿子读幼儿园的费用都紧张了,“实在不行,明天就不打渔了,想办法去大连市区打工吧。”李春光站起身,整了整满是泥点和鱼腥味的外套,向家里走去,准备生火做饭。时钟已经指向下午2点。这顿饭既是他们的午饭,也是他们的早餐。

      

    5年前开始,打渔“越干越亏”

      李春光夫妇已经打了十几年渔,按他们的话说,“以前收入还不错,一年能挣8万至10万,日子过得蛮悠闲。”不过大约从5年前开始,渔民的日子变得紧巴巴了,“一是鱼越来越少,二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面条鱼从海上来得晚了,渔汛正好遇上休渔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又游回去,没办法啊。”谈起近几年打渔的变化,李春光显得很郁闷。

      他所说的“面条鱼”,是一种在江海之间洄游繁殖的鱼类,学名玉筋鱼,又称小白鱼、银鱼,体长65至90毫米,通体晶莹透明,生长速度缓慢,捕回去后用锅一煮,简直和面条一样,所以当地渔民都叫它“面条鱼”。

      通常,李春光在海域中插40至50条网,一天打到上百斤面条鱼不成问题,而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大规模的鱼群了。“几年前,一网上来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鱼群,如今却是杂七杂八的大杂烩,成规模的鱼群已经很少见了。我父亲打渔的时候,一天打上200斤对虾是很平常的,可现在一年都看不到几只……”

      事实上,因为打渔“越干越亏”,整个大黑石村中真正的渔民只剩下10多户,大部分村民都转而务农、种植果树,或者搞起了农家乐。村口牌楼上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黑石旅游度假村”,不过这也是村里唯一一处能与“度假村”扯上关系的地方。从村口到海滩短短数百米,歪歪斜斜的“酒店”、“宾馆”字样随处可见。有村民私底下告诉记者,真正符合正规手续的,全村只有3家。但即便是这3家,也因为硬件设施投入不够而难以吸引客源。距离码头不远的沙滩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栋矮矮的小楼,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大黑石度假酒店”,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村里投资的酒店。记者在酒店前面站了近一个小时,发现除了巡逻的警车,再无其他轿车停留甚至经过。而此时的大连市区,各家酒店已经因为旅游旺季的到来纷纷调高了住店价格。

      村子主干道上一幢破旧的二层小楼便是村里的村委会,记者寻遍每一个房间,却未见一名工作人员。在一旁遛弯的刘老太告诉记者,村里条件好的都去大连打工了,“我老伴和子女都在大连,休息天回来住几天。”她指着身后一幢“城堡式”的小洋房,得意地说这是自家的楼房。问及如今村里渔民生活过得怎么样,她摇摇手:“勉强度日吧,村里打渔的已经不多了。”

      

    龙王塘村:70家企业,24亿产值 大胆尝试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按年龄给每个村民发放股份 老俩口一年分红50万元

      几乎与李春光略有些沮丧地收工回家同时,位于大黑石村南面40多公里处的龙王塘村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年逾花甲的孙天豹坐在村里码头一处凉棚中,静静地看着自己养殖的海带被打捞上来,捆扎后运上卡车。他时不时和身旁的老兄弟开开玩笑,逗几句乐子,点上根烟,好不惬意。

      从13岁便开始出海打渔的孙天豹亲眼看着鱼价“火箭式”地上涨。“以前墨鱼才五厘钱一斤,现在都卖到七八十元了,渤海刀鱼更是从每斤一毛六涨到如今的160元,整整1000倍。”不过,尽管价格飞涨,但由于鱼群数量的减少,渔民的收入并没有增长多少,加之年纪大了,原先在黄海北部和渤海湾捕鱼的老孙告别了捕鱼生涯,安心做起了养殖场场主。他本想靠这个挣一份安稳的收入,然而这些年随着加工费、油费的不断上涨,以及对超载查处罚款的日益严厉,很多司机慢慢地不愿再来这里拉货,“成本实在是太高,他们嫌利润太低,有时候甚至没有利润,一个星期都难得来这里拉一次货。”如此一来,孙天豹承包的养殖场自然损失不小。

      “现在我有400来亩的养殖场,请了30多个工人,每个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就是4千多元,一年将近5万元,再加上其他的税收,负担可不轻啊。”由于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涨价,养殖场自去年开始出现亏损,“干了一年,结果赔进去5万元。”

      但令人奇怪的是,说这话时,老人脸上丝毫不见焦虑,倒是笑意盈盈,好似和自家无关,这究竟为何?见记者纳闷,老孙自己解开了谜底:“我们村几年前搞起了产业转移,陆续成立了近70家企业,涉及养殖、渔港、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村里还成立了集团,按照村民的年龄给每个村民发放了股份,当然,如果有钱还可以再向村里买一点股份。”从2008年开始,龙王塘村大胆尝试集体资产折股量化,使村民变股民,平等地享有村集体资产。就是这些股份,为村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按多年来的惯例,每到年底,村民都可以按照每股1600元左右的价格得到分红。以孙天豹家为例,由于岁数大又额外购买了一些股份,老夫妻俩一年得到的分红将近50万,养殖场亏损一点自然不会很在意。“我这个收入水平在村里算是中游偏上吧,最高的人分红可以拿到80万呢。”有了这样的保障,自然心中无忧。

      “你是没看到,我家老伴镶了四颗大金牙,哎呀妈呀,一张嘴金光灿灿的……”老孙谈兴甚高。

      说话间,又有一大捆海带被吊车吊起,重重地卸到卡车上,一旁的工作人员写下重量和价格,也不见老孙仔细核对。

      

    老渔村向现代新城转变

      事实上,龙王塘村如今富甲一方,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现今的村党委书记王珍玖。

      30年前,龙王塘村还是大龙王塘村,村民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过着简单、清贫的日子。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之时,消息闭塞、思想守旧的龙王塘人,并没有领会真正内涵。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王珍玖因懂经济、会管理、人品好,被群众推选为村里负责经济工作的大队长。他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沿袭原有的管理机制,在前辈们留下的一点基业上小打小闹,“财神爷”是不会进村的。要想让乡亲们富起来,就要更新思想观念和改革管理机制,另寻出路。

      变革肯定会遇到阻力。1985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养鲍基地——中美合资大连碧龙海珍品有限公司欲寻地求发展。王珍玖敏锐地察觉到,若能成功地引进这个项目,必将对龙王塘未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是,王珍玖抢先与碧龙海公司接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龙王塘村终于中标。

      然而,村民却很不理解——祖祖辈辈靠打渔为生的渔民把海域作业区看作命根子,认为把海域出让给美国人赚钱,违背了老祖宗的意愿,卖了子孙的饭碗。王珍玖一边接待客商,一边还得耐心劝导村民:“这个公司进了龙王塘海域,这里才会真的有龙。”

      事实证明了一切。项目引入后,每年向村里上交60多万元租金,同时还解决了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并且给村里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合资公司的成立需要大量有知识、会养殖技术的人才,这让大部分只上了6年学的大龙王塘人猛然醒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从此,教育受到极大重视,村里甚至投资建起了村办小学。开始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还将孩子送到大城市甚至国外深造。

      知识带来财富,开放的胸怀更为大龙王塘村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来自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的企业,纷纷向大龙王塘村抛来了橄榄枝,如今,村里的企业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

      1996年,大龙王塘村率先打破了原来的行政区划,经区政府批准,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合并了小龙王塘和官房子村,1998年又合并了大石洞村。4个村先后合并成一个村后,龙王塘村总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4788人。

      合并之初,四个村的村民都有着重重顾虑——大龙王塘村的村民担心人口多了,其他村的人都来“吃大户”,而其他3个村的村民则担心大龙王塘的干部会对自己不够重视。然而,大家很快发现这样的合并成就了一个“多赢”的局面:四村合一,为几乎没有了发展空间的大龙王塘村带来了丰富的土地和水域资源,也给几个弱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小龙塘村村民林乐宏原本在个体渔船打工,年收入一直徘徊在2万元左右,靠着这点收入撑起了他的整个家庭。2008年10月,3胞胎子女出生,原本是令人艳羡的喜事,却让五口之家面临困境。既然已经成为龙王塘村的村民,村里不能坐视不管,村委会不仅报销了林乐宏妻子住院生产期间的近万元医疗费,还给3胞胎每人每月200元的补助。此外,村里的党员还为林家捐款近万元,对于这样的“雪中送炭”,林乐宏不无感慨:“做龙王塘人真幸福!”

      截至2011年末,龙王塘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4亿元,上缴税金4850万元,村可支配财力9406万元,人均收入达51000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大连乃至整个辽南地区都名列前茅。

      记者从龙王塘村所属的大连高新园区管委会了解到,村里始终将改善村民生活放在首要位置,为完善村民保障待遇,每年固定从村可支配收入中提取15%至20%用于养老和社会福利事业,符合条件的村民每人每月还可以领到865元至1080元不等的养老金及米面油等物品。同时,村里出资79万元为动迁村民免费安装太阳能或电热水器;出资100余万元,修整5条从大石洞通往村民居住区的土路;投资50余万元,在大石洞村民居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70余盏;投资300万元,为8栋居民楼楼间过道铺盖步行砖。

      “要说咱们村,我觉得是全国渔村中最好的。”在家门口晒着太阳的刘老汉翘起大拇指说,“老百姓图什么?就图个老有所养呗,现在我们在村里生活多好!全国渔村,我觉得咱们村得排第一!”

      的确,与港口一条柏油马路之隔,一栋栋崭新的楼房矗立在道路两侧,宽敞干净的休闲广场上,老人们悠然地锻炼着身体。太阳能、私家车……城里有的这里一应俱全。渔港中静静停泊的大马力渔船,似乎在向大海诉说着龙王塘这一古老渔村向现代新城的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