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23 20:48
![]() 远古时期的人,比较敬畏自然,心性淳朴。用现在的话说叫:亲近自然顺应天道,遇到些小病小灾就更是利用自然的办法解决问题。那时候是所有医术的起源,后来才有了巫与医分家之说。要想明白疾病的秘密就得从源头来说,准确来说,疾病是生命体不健康的现象。这个说法来自于民间,后来引申展开各家完整和详细了这个说法。那么,怎么个不健康?所谓的健康就是和周围人和天地变化能够融洽共处,能够畅达意志和情绪,这样的就是健康。否则反之。
天地万物自有法则,属于自然规律。人为的破坏不光是别的生物,更影响的是人类本身。因为人类利用享受的最多。中医里说的,外在的有风,寒,暑,湿,燥,热;内在的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而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自身的情绪变化,自身的情绪也同样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这样,当不协调时候,身体就会有些反映,那就是提示你要注意了,如果继续不管,那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也就是说,古代的风水一说,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生存的学问。还有就是生命体本身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秉性。秉性是从母体带来的,在受孕的刹那就形成了。相当于编定的程序。程序的好坏难以改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是注定的。当然万物无定法,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说路遇异人指点,比如说看到听到某种,幡然醒悟等等。生命的轨迹就发生了大变化,生命的历程和运势也随之改变。关键的环节在于自己是否愿意从内心发生改变。这个很重要。
对于疾病来说,更多人认为是恐惧和逃避的。因为痛苦和难过,所以是被动的状态。那么,疾病当你明白是生命体不健康现象时候,你就主动就查找原因,找到源头你就找到了办法。从自己的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被动的状态,心理上获得解放那就会真正的远离它。所谓心动决定行动,当你了解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明白天地变化的规律时候,对所有存在的抱以敬畏之心,感激之心,宽容之心,疾病就会慢慢地离开你。当然还不够,需要克服贪婪骄奢淫逸,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净化。 如何净化?首先是看问题的角度,如今社会已经很精微细致了,却忽略了一个大大的前提,所有的东西来自于心的掌控。对于疾病并不是你灭了杀了就认为解决了问题。心的问题以及习惯环境的问题不解决,病还可以继续再生。吃什么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度的心;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住的地方是否安心舒适,房子需要人来养,反过来房子的布置调场也养了人;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是否真正得到提炼和升华。如果一颗攀缘外物心总是在欲望中流浪,身体也一样被消耗至灭却,加速死亡。 再下来就是习惯,一个习惯有效的改变不是制度,而是内在的光芒。无论有无多少的文化,如果对自然天地抱敬畏,对人事抱宽待,那么你真正的习惯就养成了。你相信什么,什么就会反馈于相应的力量。在自己的行动中体现和验证出来,内在的光芒就指引你到你想到的地方。 其次就是生智。所谓“智”,是内在产生的。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内在的理解,产生共振,就形成了所谓的光芒。仅仅了解,并没有真正变成自己,落实到习惯生活里,那叫口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帮助你找到方向,答案就蕴涵在你心里。经典的著作是历来圣贤的心智凝练,每字每句都蕴藏着无限的能量,汲取营养是最有效的办法,开阔心智。相当于和圣贤们面对面的坐禅论道了。
剩下来就是形成自己的方案。形成自己的一条道路。对于疾病来说,心智的健全,各种有效办法的利用,使得你逐渐走向通畅。那么,疾病就会真的改善,身体就会更加的健康。这,就是对你不断求索探知验证,最大的回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