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过耳堂诗词集

 遗韵斋 2012-06-23

序  客居南京二十多年,每次想到西安,便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说起来,南京与西安,一处东南,一在西北,山川悬隔,风土不同,但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久负盛名的中华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又是功绩卓著的文化名城,就像同胞兄弟一般。从古到今,好事者惯于拿这两座城市相提并论,乐此不疲。还有人把它们辉煌煊赫的过去与已不那么辉煌煊赫的今天对比,于是得到了这对难兄难弟今不如昔的悲观结论。是耶?非耶?我无意在此置辩。在我看来,这无非是再次上演一幕古典“双城记”,再次确认“双城”的亲缘关系而已。我固执地认为,像南京和西安这样的古典文化名城,才是最适合读书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每次想到西安,除了想到秦关汉月,想到灞桥风雪,想到雁塔晨钟,想到更多诸如此类的古典场景之外,也必然会想到,这个地理上遥远而心理上并不遥远的地方,今天依然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的所在。这不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而是多年文学阅读经验的总结和沉淀。最近,友人刘炜评教授寄来“六人诗丛”文稿,拜读之后,我庆幸,自己的这一印象又找到了更多的验证。  “六人诗丛”由刘炜评主编,收入霍松林、李志慧、赵熊、周晓陆、刘炜评、王锋六位先生的旧体诗选集各一部。这个诗丛的名称很朴素,作者六人而已,别无其他花哨语词。然而,这实在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集合。从出生年代看,六位诗人从二0后、四0后、五0后、六0后直到七0后,跨越半个世纪有余;其年岁,则从九十高龄的霍松林先生,到五六十岁的诸位诗人,到四十多岁的刘炜评教授和年方三十五岁的看剑堂主王锋,正好是老、中、青三代人,踏过了岁月的漫漫征途,如今在这套诗丛里“胜利会师”了。著名学者,大学教授,书画名家,新闻记者,专业背景各异、人生道路不同的这六位诗人,捧出各自的诗选集,汇聚一堂。特别令人注目的是,让他们团聚在一起的,却是在某些人眼中陈腐停滞、甚至行将就木的古典诗体。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借用出自《诗经》中的那句套话,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凑巧的是,西周这个旧邦的都城镐京,就在今日的西安。不管是十朝古都、十二朝古都,或者十三朝古都、甚至十六朝古都,我想,古都长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如知时好雨,无声地滋润着古典诗歌创作的土壤,久矣夫非止一日。从这两年陆续收到的几期《陕西诗词》上,我早已知道,西安不仅有相当活跃的陕西诗词学会,也有很多类似荞麦诗社这样的民间诗歌组织,还时常有命题征稿、分韵赋诗之类的风雅活动。民间涌动着诗的泉源。赋诗征稿,友朋唱酬,往往通过手机短信传送,“六人诗丛”中的作者,就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诗丛中的一些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诗可以群”,古典诗歌传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古典诗体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显然,这里所谓古典诗体是广义的,既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也包括曲子词和散曲,还包括辞赋和对联。不同体格各有优长,有的适合抒情写志,吟咏时事,可以慷慨悲歌,也可以鞭辟入里;有的适合描摹山川风物,可以精丽流美,也可以机智诙谐。就像这六位诗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情,各人有各人的志趣。要了解他们的性情和志趣,看这六位各自的室名斋号,大概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唐音阁、心斋、风过耳堂、酒馀亭、半通斋、看剑堂,他们的诗集也都以斋号命名。唐音入心,风声过耳,酒馀看剑,要豪情万丈,也要虚心追索;要侠气干云,更要风流自赏,那就不需要一点谦抑吗?当然需要,于是就有了半通斋。你看,秦中大地树立的这一排斋、亭、堂、阁,岂不是既追求个性,又相映成趣吗?  “六人诗丛”中的诗篇编排,采用的是编年体,这也是有讲究的。在每篇作品后加注写作年代,按照年代先后编列作品,至少有两个好处:大的是有助于读诗论世,感受诗人心弦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起伏相应,小的是便于考察诗人艺术的发展变化,省却未来诗史研究者系年考辨之辛劳。六部诗集中年代最早的一篇,是霍松林先生的《卢沟桥战歌》,作于一九三七年七月,而年代最晚的,则是刘炜评《毕编〈半通斋诗选〉,口占一绝》,作于二0一0年五月。这是前后悬隔的七十四年,也是绵延持续的七十四年,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坎坷历程,沧桑巨变,对于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不平凡的七十四年。岁月荏苒,在六位普通中国公民的心空之上,留下了难以抹煞的天光云影,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雾雨雷电。可能有人会问:都二十一世纪了,为什么这几位还要作旧体诗?为什么还有人爱看他们的作品?读一读“六人诗丛”,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六位诗人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已有各集自序或他序详细评说,我没有资格乱弹,也没有能力说出更多新意。我感觉,这一套旧体诗词选集丛书,在以诗仙李白命名的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除了具有象征意义之外,更有历史意义,只不过这后一点,也许要过若干年、经历若干事之后,才能看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而今天,我能够在这里表达的,
只是作为一位古典诗歌爱好者、同时也是这套诗丛的一位读者内心的喜悦而已。  风过耳堂吟稿:  赵公大愚先生,名熊,别署面墙斋、老墙、风过耳堂,西京长安人也。幼而习书,多蒙其家君引领。年廿二,从陈丈少默游,为入室弟子。陈丈者,秦中世家子也,工书法,长鉴定,善诗文,情性则洒脱多智,磊落豁达,为世所仰。大愚事丈凡卅又四载,执弟子礼甚恭,心摹手追,未尝稍有懈怠,由兹得丈法乳颇多,德艺与年并进,其书诸体皆能,为篆、为隶、为行,靡不入古出新,形神两美。尤于篆刻用力最殷,卓然有自树立,名闻遐迩,享大家之誉。  予知大愚也早,而会遇也晚。庚寅新春,看剑堂主王锋君制《山中迎虎岁》五律一篇,旋寄四方诸贤征和,数日之间,应作蜂至。王君得之,喜不自禁,示群玉于予,曰:“兄试为月旦评,可乎?”予遍观诸作,措意、造境,俱有佳胜者,而尺以诗法通则,亦不无工拙之别。乃语王君曰:“诸公皆才士,和作并可称赏。然昔李义山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予量长较短数过,窃以马河声为第一,赵熊为二,熊召正为三。君之‘骚客’十八人,作家居席大半,而书家两搴诗旆,斯亦奇矣。马不通律,其诗胜在襟怀毕现,气韵饱满;赵诗则通篇浑融,且韵律中矩。今世书家诗词,依律成章自如者,颇不易得。我闻赵公大名久矣,缘悭一面,欲因君得遂识荆之想,祈代为先通款曲。”王君曰:“善!”   越旬日,大愚设华筵于城南酒肆,邀周公晓陆、方公英文、王公锋并予小酌,漫论艺文道法,时有会心之获。宴将毕,周公曰:“大愚书法、篆刻之高岑独造,人莫不知。然其诗词功力,亦实未可小觑,当下书坛同侪,多不能及。今炜评将裒合长安数家所制,为诗丛一并付梓。邀赵兄预阵,不亦宜乎?”大愚谢而辞曰:“不才事少默翁数十年,于先师所示书道,或窥堂奥一二,至若诗词法要,犹恐未得贤翁剩膏半钵。自忖经年陋作,羞附诸公骥尾。”予乃以“月旦评”为据,谓赵公之作列于诗丛,必无愧色。大愚笑曰:“既蒙谬爱,当从怜芹美意。”兹后半月,闭门搜检笥箧,出旧作新制二百余篇,自加择选,乃成《风过耳堂吟稿》一册。  兹集所内诸作,自《病房老妇叙》至于《夏日》,作时逾三十余秋,体涉古体、近体、曲子词,题括纪事、咏怀、感遇、写物、赠答、论艺等,不一而足。公之萍踪鸿痕、穷通悲喜、人文情怀、书道感悟,时见句行词间。概而观之,其诗以气骨高峻、面目雄浑见长;析而言之,其命笔也,执守诗家绳墨既久,又复得书家功力之助,故诸作章法疏密有致,迁想妙得,清词丽句,亦时时而有。试窥豹斑数点,可明我言不虚:其咏春景云“日照青门春气动,一夕暗绿染林梢”;咏耕牛云“不似人心巧,随风乱转蓬”;咏秋月云“尘靖三秋好,心平万事空”;咏宝剑云“沉埋生锈色,犹见万夫雄”;论书道云“乾坤大化天然态,墨象混沌有心灯”;论印法云“还从纷乱求一统,气韵通达意味长”。  《诗》曰“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君子德增业进,要在秉志笃行。孔圣复云“君子不器”,谓君子成就事功,必赖广学多识,专博互持。原大愚书诗之两臻佳境,固由乎斯道矣。
  第一章  1.病房老妇叙  一九七六年丙辰春,家祖母病急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抢救,余及全家轮流侍护床前二月有余。时家国皆处困难境地(是年,周、朱、毛三位国家领导人相继谢世。七月,唐山大地震,伤亡逾百万众,全国遂陷入地震惶恐之中),患病者则不乏平民百姓,雪上加霜,其窘态可知。病房中尝见古稀老妇,独自守护重病老夫,艰辛倍加,耳闻目睹不胜欷歔,遂有俚句三百言以为记焉。  病房有老妇,发疏且挂霜。  衣裤着简朴,口语示远乡。  守护亲老夫,日夜倍苦忙。  抽空相离去,野草携一筐。  洗净兼火煮,和面拌作汤。  睹者多不解,疑为单验方。  相论终无知,共问老妇详。  一声长叹息,老泪欲夺眶。  老伴患痼疾,久病入膏肓。  一朝事相急,住院半载长。  家本无劳力,此来更落荒。  工分做不足,何能多有粮?  事急乱抓麻,东墙补西墙。  更卖麦与黍,换钱住病房。  如今二三月,麦青不及黄。  若无野菜济,早已饿肚肠!  老妇一苦笑,再事锅中汤。  野菜频频翻,谷面细细扬。  闻者悲欲恸,相怜问周详:  岂无儿与女,任汝兼苦忙?  老妇双眉锁,提起话亦长。  惟有一小女,婚嫁已离乡。  转眼五年余,外孙整一双。  婿女工资少,度日亦紧张。  几番累小女,给钱又给粮。  无奈父母心,相受太凄凉。  困境瞒彼知,莫让恐与慌。  横竖我已老,儿孙正时光。  呜呼老夫妻,闻者徒悲伤。  解囊资米面,少济眼前荒。  杯水救弥火,日月恐久长!  2.日本国棚桥先生率汉诗团五十次访华来西安,余随省文化厅接待,有此(二首)  其一:  赤县扶桑一水间,东风吹梦到长安。  君心更比东风迅,破浪穿云五十番。  [注]第二句用李白句。  其二:  东瀛故友喜重来,李杜遗风继再开。  和汉文字同一脉,比邻细细数诗才。  3.唐海马葡萄纹砖赞  海马海马御海风,东来长安大唐宫。  天子脚下贵妃侧,昂首奋蹄长嘶鸣。  珍果累垂丰收岁,纹饰盘绕太平景。  一朝蒙尘十万日,天裂地倾独未醒。  倏尔土崩尘埃散,星月重开见光明。  斑剥未掩华丽质,凝重犹说宫阙情。  我欲提笔空作赞,何如海马踏云轻。  4.下龙湾  越南鸿基市有下龙湾,海水万顷,奇峰三千,山水交映,美不胜收,华人皆以海上桂林呼之。一九九六年十月,余游于此,不胜惊叹,遂作俚句以为记。  奇哉下龙湾,海上出仙山。  突兀三千六百丈,龙子龙孙降人间。  万峰涌出水晶界,海水从此无波澜。  云雾缈缈轻罩纱,九层叠叠远极天。  朝举石斧裁太阳,暮催莲花捧玉盘。  快船一线划翡翠,琉璃万顷走白帆。  千回万转迷来路,长笛一声重见天。  海上桂林传美誉,蓬莱更叹比肩难。  笑徐福,说虚幻,乱星占,错罗盘。  徒携玉女童男去,空教秦皇盼无年。  何不掉棹来下龙,不见神仙自成仙。  我今徘徊不欲去,奈何张口隔语言。  快雪苦无西湖梅,烟雨难觅子陵滩。  挥袂一别两相隔,胸中长卧下龙湾。  5.桂林至阳朔途中  其一:  山浓山淡山明,山矮山耸山横,山白山黛山青。  画舟南下,山在漓江水中。  其二:  山山青青暝暝,峰峰影影重重,波波泛泛层层。  风风送送,船船琅琅声声。  其三:  绿水清流奇峰,奔马卧驼老翁,竹排风芦魚罾。  扁舟轻弄,人在仙苑梦中。  其四:  白屋渌水丹枫,石磴炊烟沙汀,游鸭犍牛牧童。  村姑浣罢,夕阳落红江中。  6.立夏日闻雷有雨  雷公春困醒来迟,金鼓初催立夏时。  遍降甘霖秦地润,元来造物不谋私。  7.题梅  山中深寂夜,梅蕊暗传香。  冷月相邀去,还留倩影长。  8.日本高松客舍远眺  云含雨气压东瀛,半绽樱花色未浓。  丽日光昭灞桥柳,长安远眺路重重。  9.迁新居自号风过耳堂,自刊朱印,有此款识  高楼新上眼界宽,今是昨非总相关。  万事从来风过耳,还将长乐续余年。  10.宗君鸣安获敦煌唐人写经残页,装池手卷属题  敦煌千年洞,幽藏万卷经。  忽然见天日,福祸残难评。  珍宝散世界,残卷若稀星。  观此唐时物,未识经生名。  经文写岁月,点画销平生。  一身烟火气,半夜钟磬声。  可怜食破砚,庙堂见未曾。  我亦嗜墨者,独思月明中。
  第二章  1.补刻旧作“终南秀色”印款  长安结社二十年,溯汉追秦鼓艺帆。  石能解人发卉木,于今秀色遍终南。  2.说临摹(二首)  其一:  临摹二字说经年,摹少临多有弊端。  写仿非惟童稚事,登堂入室摹在先。  其二:  仿摹本是人初能,翰墨千年临至功。  附丽前贤生妙笔,直铺大道上云青。  3.元旦记岁  星移斗转又逢春,短信频传贺岁音。  顶上华发催人老,案头素绢待墨新。  纷纭世事何有定,清净灵台自无尘。  黑白田园心垦种,一花一叶总情真。  4.读书有感  书如瀚海漫无沿,溯远深究待有年。  万卷经籍藏岁月,文心一点赖相传。  5.整理去岁字幅,刻“墨花满眼”印记之  韶华骤逝一年春,半老苍头未沉沦。  四壁书幅留爪迹,心花更比墨花新。  6.除夕前二日偶游兴庆宫公园  萧条冬腊花木枯,初日如灯雾气浮。  百丈藤萝堆黄叶,千围冰镜锁翠湖。  禽声婉转轻歌唱,树影朦胧淡画图。  万盏红灯新岁近,明朝旧苑换桃符。  7.新春习字口占  独在高楼不知年,笔歌墨舞意方酣。  犹嫌素笺千寻短,莫教毛锥一日闲。  8.正月十六游汉中石门水库  粼粼渌水隐群山,赫赫石门潜于渊。  栈道逶迤筑新景,独思古汉漫倚栏。  9.路樱  眼底才觉乱红吹,枝头又见孕芳菲。  封姨岁岁催花信,哪管行人鬓发灰。  10.无题  岁月如水何有诗,镜前懒看二毛丝。  千千心曲归平淡,欲觅愁肠写宋词。
  第三章  1.忆默翁  其一:  少时有癖最堪怜,汲古偏逢横扫年。  艺径深窥疑去路,师门初涉续前缘。  人生漫话言通道,翰墨批评理近禅。  竹嬉欢声遗岁月,朝秦暮蜀梦长残。  其二:  谁言花甲不扬鞭,我侍先师游意酣。  柏下躬身黄帝庙,云头放眼乾陵巅。  斑斓秋好秦岭树,峻峭雪残崆峒山。  三十四年成旧梦,无声冷月正西天。  2.峨眉五章  二零零六年九月三日,川、陕、鲁三省篆刻联展移师成都开幕。次日,陕、鲁印人由四川同仁陪往于乐山、峨眉作佛教文化之旅。虽匆匆三日,已饱览人文、自然胜景。归陕后,续《游鲁四记》之趣,草成《峨眉五章》,谨为记,以之志谢郭强、潘锡仁、刘征兵、唐德明、黄博、王毅、尹荣等四川朋友,并合掌祈福果正、常开、永定诸位法师。  3.遇雨登峨眉金顶未果,夜宿接引殿  峨眉山月半轮秋,太白名篇万世留。  我欲金顶摩冰轮,云雾茫茫月色羞。  夜雨困宿接引殿,灯光昏昏布衿寒。  流云入窗凝湿气,檐水如注难成眠。  冥冥忽飞千尺上,侧身金顶目极天。  金顶上,佛光现,杂五色,绘彩笺。  经声管磬和松籁,六龙蹁跹鸣凤鸾。  祥光万丈拥红日,大士骑象尊普贤。  我心我身凡俗子,抖落红尘学参禅。  皮囊且抛无念地,方寸应纳须弥山。  觉来四顾未白昼,雨琴轻弹空境幽。  欣然拄杖下山去,鸟影不见声啾啾。  4.游清音阁并宿客堂  清幽秀绝峨眉山,草木葱茏树参天。  树色蔽日秋阴重,草香沁心气味鲜。  秋江汇雨奔若马,激浪喷雪涛声喧。  群峰环抱牛心寺,十桥九跨幽径盘。  清音阁下二龙舞,黑白两水左右旋。  虹影对映石板冷,急流涤荡牛心寒。  倚栏俯望水混色,龙形合一隐于渊。  穿谷震壑杳然去,扬波东海证宿缘。  悠然牛心亭中坐,红尘渐远乐静观。  彩蝶翻飞疑仙示,鸟声遐迩似说禅。  比丘惠我清素斋,山菜泉水余味甘。  夜色茫茫客堂静,心无挂碍睡亦酣。  5.穿一线天至洪椿坪千佛禅林  朝辞清音阁,黑龙导我行。  峭壁耸立忽合闭,天光一线照古藤。  江回峰转栈道窄,石路漫上山风泠。  一声呼啸灵猿聚,人意善解共和平。  千级石磴滑竿上,万株古木掩天青。  洪椿坪上洪椿树,饮露餐霞几多龄。  遗世独立证佛法,黄经管磬伴长生。  宝掌结茅千佛庵,远来天竺诵真经。  德心锡杖掘甘露,观音殿前泉一泓。  蒲团列陈佛堂静,潜心沙弥效鲁公。  林森小苑说旧事,国宝佛灯大光明。  翰墨挥洒通禅意,广结善缘赖此行。  6.自洪椿坪返清音阁,再上万年寺  逆旅白水上,曲径变幽明。  山鸟穿林啼声远,野卉摇曳待秋红。  白龙洞中青烟起,灰袍麻鞋走寺僧。  功德古林五百岁,楠涛轻卷唱晚风。  石阶盘绕疑去路,大峨牌楼豁然明。  峰簇峦拥万年寺,诗画交融造化功。  大士慈悲东来意,无梁砖殿长明灯。  普度众生骑白象,如意常执祈和平。  云沉夜深星月掩,白水池中蛙声阑。  释俗一堂研佛理,禅机通达心界宽。  我本冥顽一石匠,愿沐法雨洗尘缘。  合掌惜别且睡去,饥食困眠自在禅。  7.朝辞万年寺抵五显冈,驱车至报国寺前  莫言下山还比上山难,千寻飞下车毂旋。  山下忽然开境界,此身已在名刹前。  清主御赐报国寺,慈航普度弘佛缘。  瑜珈河,虎溪涧,狮子峰,屏风山。  天造胜境法眼慧,西经东来成大观。  圣积晚钟凤凰堡,名重巴蜀数百年。  洪声悠悠传广宇,法音宣示醒沉眠。  七佛殿上七佛供,一合两足境界宽。  庄严宝相开莲花,三世轮回明灯燃。  阴霾数日云飘散,晴天澄怀秋日悬。  回眸峨眉秀色里,细叩灵台意释然。  北望长安归去也,再入红尘别有天!  8.为人题汉画像石拓片卷子  似似非非意味长,生生死死阴若阳。  泱泱汉韵谁能解,高致从来胜李唐。  9.暮秋有感  绿绿黄黄树色秋,青门内外走蜉蝣。  心能独处红尘远,便坐林泉二十楼。  10.题秦汉瓦当  追秦橅汉瓦匋珍,最是长安此物亲。  走兽翎毛呼欲出,吉祥篆字意宁馨。
  第四章  1.论印·古玺  古篆雕刊若牧羊,围栏四护令安详。  还从纷乱求一统,气韵通达意味长。  2.论印·汉印  汉风浩荡贵无华,竖直横平忌浪夸。  领略前贤精妙处,身姿摇曳静当家。  3.论印·刀法  阴阳篆印重刀工,正侧徐疾有异同。  铁笔能从毫颖悟,由心造境第一重。  4.世相·平安夜  圣诞西来冬日喧,平安夜色有别天。  明朝未必“阿门”去,且乘洋风过把年。  5.元日有感  凋零万木旧年除,云压青门喜气无。  欲送祝福皆短信,今风早与古时殊。  6.早春  冬来雨寂雪声悄,顷见爆竹上九霄。  日照青门春气动,一夕暗绿染林梢。  7.五十八岁自问  懒作王侯怕作贼,盘诘造物我为谁。  此身许是遥天雁,空印泥痕便复回。  8.新春喜雨  书斋独坐久,天地变阴阳。  细雨潇潇落,微风淡淡扬。  人心期滋润,草木待新妆。  莫问乾坤事,随缘乐未央。  9.问月  尔来几多岁?万里何高悬?  不光何长明?年年照人寰。  孤独巡清夜,只影可畏寒?  牵魂铸金钩,胜意磨玉盘。  岂为尘世事,遥遥同悲欢?  团圞开怀意,群星共斑斓。  残缺冰心恸,夜雨泪缠绵。  月月长往复,此情岂可堪!  饮否吴刚酒?忆否太白篇?  嫦娥歌舞未?玉兔何为餐?  今宵卿安在?云雾锁长安!  城头花灯炫,岁尽近上元。  酒力我不胜,难邀尔同酣。  对天遥相望,入梦待清颜。  10.吴靖兄嘱刻“采菊东篱下”印,边款口占  采菊东篱下,心平气定闲。  林泉无远近,我自看南山。  第五章  1.上元夜有感  时入元宵夜,彩花绣古城。  团圞秦汉月,璀璨鱼龙灯。  度日别贫富,逢年见异同。  殷殷期盼意,天下共欣荣。  2.跋默翁小字千字文  沧桑历尽意归平,顿挫抑扬见性情。  摇曳先生一管笔,长安试看有谁能?  3.倒春寒有雨  雨树杂花色迷离,青鞋过市溅湿泥。  春寒料峭招人怨,冷暖何能总适宜。  4.玉兰  饮露餐风竞早春,雕琢玉树报东君。  何须碧叶相环侍,素面朝天傲世人。  5.车过冀中平原  平原漠漠晓烟浮,初日东升万物苏。  绿麦无边人未见,田家早已不挥锄。  6.篆刻大展审定假小汤山会议中心进行,口占绝句  传名“非典”小汤山,地火煎烧滚热泉。  纵有天赐驱病水,当年也教万人寒。  7.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审定有感  京华春色早,印苑赏花奇。  古式千秋典,今风五彩旗。  和谐生美感,变化出玄机。  荟萃雕龙手,蒸蒸气象熹。  8.早春独步陶然亭公园  雨洗天青景物妍,京师漫步乘余闲。  登亭还忆沧桑改,踏径犹听雅士谈。  一冢无踪留轶事,双碑有意续前缘。  知春最是湖边柳,绿雾氤氲绕旧园。  9.丁亥仲春与书学院同仁入秦岭  城中春已淡,结伴访山容。  野树分新绿,杂花著乱红。  云开天远大,雾绕岭峥嵘。  放眼舒胸次,神清万虑空。  10.穿新开秦岭隧道入柞水  一洞凿通险路平,顷别闹市气澄清。  山中春慢花开晚,红杏堆云待早莺。
  第六章  1.登南京中山门  独上高城眺旧京,钟山虎踞紫云蒸。  六朝华丽梦一枕,脚下年年绿草生。  2.过扬州何园  逸隐名园秀,阳春漫绿纱。  池深藏巧月,雨细润琼花。  回绕长廊静,繁滋草木嘉。  扬州三月好,羡彼故人家。  3.题寒杉翁章草册  昔有黄门令,千古传章草。  隶体忽解散,急就成草稿。  八分笔意存,字字兼波挑。  结构守草诀,萦带殊佳妙。  今世此法稀,杉翁擅精奥。  奇崛承古风,毛锥写妙造。  惜哉不逢时,晚岁难温饱。  惨淡驾鹤游,造化何公道?  遗墨多散失,所见皆可宝。  杉翁与我有渊源,曾惠先君书画篇。  我与杉翁憾未见,心仪仙容数十年。  铁骨梅花映书庐,健笔翰墨独鲜妍。  睹物思翁悲伤意,聊写俚语当纸钱!  4.默翁鸡毫书  搏浪翻云指腕活,鸡毫新试起烟波。  别开蹊径回头看,落尽桃花春几多?  [注]默翁作书时,尝与弟子谐语曰:难得手腕活。活字依新韵阳平声。  5.许君子韩寄赠茅龙笔有答  千里来鸿雁,情寄茅龙笔。  一箧藏双鳞,长卧待风起。  遇砚饮如鲸,随心写恣意。  静峙五岳峰,动舞鲲鹏翼。  遥忆白沙翁,毛锥野卉替。  巧思运天然,妙造出简易。  许君惠心逾万山,我欲驱龙图破壁。  南望八闽云,长安正雨霁。  6.登安康安澜楼  汉水流无尽,秦云带楚岚。  楼立安澜意,人期久固年。  7.无题  伯牙琴碎友情痴,今世难得觅故知。  逐利追名魂魄散,阋墙惯看已多时。  8.题为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年纪念  聚石成林九百秋,文星璀璨耀神州。  将军广武铁矛钝,县令曹全兔笔柔。  历数书家传法度,遍搜碑刻证源流。  三千瑰宝人间少,翰墨精微细探究。  9.题符景垣先生燕王剑拓本  自古兴亡转瞬间,弹指细数月残圆。  青锋犹在人何去?遥忆烟波易水寒。  10.中国篆刻艺术院活动六章  1.读谱  秋爽神清嗅印香,轻掀楮纸叹时光。  叩心对坐前贤近,礼罢缶庐礼齐璜。  2.笔会  颖毫翻动起云烟,铁笔雕琢兴致酣。  四海风情收眼底,更添域外几归帆。  3.年会  少长咸集聚一堂,殷殷漫话见情长。  还从传统求真味,更待群龙破壁翔。  4.赏琴  梓桐巧制七弦珍,岁月消磨染紫雰。  莫道如今琴不语,当年曾奏盛唐音。  5.放歌  南腔北调放歌喉,文士从来称风流。  旧韵新词无尽意,京华月好近中秋。  6.读画  适逢庆典眼福来,大匠丹青壮胸怀。  印道相通书与画,同参精髓任心裁。
  第七章  1.中秋有云无月,岳奇小友索句答之  岁岁中秋月期圆,奈何造物有深玄。  心开空境无物碍,月晦月明总随缘。  2.论印·陈师曾  印能生涩君最强,横刃摩崖写浑芒。  吴后齐前谁人替,至今展卷叹槐堂。  3.论印·齐白石  单刀直入古时方,大匠独能逾旧墙。  印阵如云分五色,旌旗绣写有齐璜。  4.论印·吴昌硕  缶庐气厚韵苍茫,方寸深藏翰墨香。  大处犹窥精妙在,恣情写意世无双。  5.论印·黄牧甫  出新寓古数黟山,印苑回望影只单。  看似平常能隽永,素心一瓣在淡然。  6.论印·汉印作法  精铸粗凿定论长,细研古物审周详。  心能敬事良工出,巧手雕刊胜铸强。  7.丁亥秋夜灯下无题  春暖秋凉绿复黄,日升星隐看天长。  青山不动江流转,鸥鹭无心自在翔。  8.论印·秦半通  最是撩人印半通,雕凿急就出奇工。  心无挂碍天机近,直教吾侪苦觅踪。  9.论印·汉白文  正覆阴阳若太极,生生不尽寓玄机。  汉人殊料封泥废,颠倒白朱错成奇。  10.论印·晋小玺  蛛丝点化上青铜,尽见精微叹鬼工。  朱迹奇文争斗艳,应知古篆别有踪。  第八章  1.广东中山客舍俯瞰庭院小景  方池如镜曲桥横,点点锦鳞似落红。  秋住岭南生春意,依稀花港赏游龙。  2.上海书协通讯百期题贺  花发沪上百期红,香入千家送暖风。  翰墨消息来楮雁,毛锥属意向兰亭。  3.论印·封泥  古印精神在泥封,土埋水浸掩真容。  阴阳反看前人意,更喜边栏韵味浓。  4.元旦  此日卯时街市阑,金乌懒上意姗姗。  一年回顾人言涨,百姓无他盼久安。  [注]年终有媒体调查,众人以“涨”字概括2007年。  5.漓江半程游  缩水三十里,漓江许半行。  杨堤鱼挂甲,柳岸鸟梳翎。  浅雾迷峰影,长滩布石踪。  遥期观九马,掉棹已回程。  6.游象鼻山  石象饮江几万年,背驮宝剑定波澜。  河山约略昔时貌,闾里早非旧家园。  7.游伏波山  独立伏波阻浪飞,临江饱览画奇瑰。  当年南望犹纷乱,全赖将军一箭威。  8.游两江四湖  一水环通湖带江,倚舟四顾彩霓光。  如今满眼人工景,留待儿孙论短长。  9.题孙女戏雪小照  一手勺儿一手耙,银装美景好年华。  老墙喜看新苗长,更待倚窗照脸霞。  10.喜雪  瑞雪扬扬扮素妆,寒光映室未觉凉。  匣中古调千年曲,几案凌波一段香。  铁笔方圆随性变,毛锥顿挫遣心狂。  人同万物喜滋润,孕育三春好乐章。  第九章  1.减字木兰花·贺岁  桃符欲换,大雪翻飞天色变。北喜南忧,万户康宁万户愁。  遥相祝嘏,事顺人安杨柳绿。道远心宽,长乐无极胜旧年。  2.减字木兰花·除夕  爆竹骤起,转瞬一年成旧忆。白发频添,笑看孙儿小脸嫣。  此生近晚,意气冰销犹自勉。前路何长,学海徜徉独面墙。  3.番女怨·新年钟响时  漫空花绽春早见,夜色奇幻。岁新来,时令换,乐天行健。白头何碍诵余晖,晚云飞。  4.忆王孙  秦川渭水气轩昂,千古更迭数帝王,说罢始皇说汉唐。细端详,哪个坟头草不荒。  5.忆王孙·闲适  坐拥清寂一时闲,心定神驰意泰然,试写新词兴未阑。阵香旋,金盏玉盘俏水仙。  6.水仙  临水绝尘翠羽徽,移来春色意葳蕤。  花容冷俏独傲世,散尽寒香不问归。  7.上元后又雪  来燕时节雪骤飞,阳春才醒复垂帷。  封姨暗送枝头绿,只待晴光起翠微。  8.题秦汉瓦当(之二)  远忆秦云护瓦青,曾经汉月照雕甍。  弹指骤惊琼花散,鸟兽吉文旧落英。  9.题秦汉瓦当(之三)  涤垢拂尘瓦色青,秦时炉火汉时风。  团圞一片长安月,依旧辉光照眼明。  10.题秦汉瓦当(之四)  月色依然亘古光,残砖破瓦旧家邦。  嬴刘富贵今安在,放眼坟头野草黄。
  第十章  1.题秦汉瓦当(之五)  秦风汉韵味绵长,鸟兽吉文散古香。  曾沐天光云瑞里,如今闾里竞收藏。  2.砚边有思  濡朱染墨此生残,换取霜丝意坦然。  成败丑妍皆幻象,人褒人贬是因缘。  3.时值小年,道旁树花骤见零落  花开不似去春妍,点点淡妆惹人怜。  草木也知劳作苦,休和蓄志待来年。  4.乘飞机有感  云路高无际,能骑铁翼翔。  摩天心澹远,瞰地眼迷茫。  逐日少年志,养和老岁方。  前程行未尽,努力乘夕阳。  5.大觉寺  其一:  一泉绕寺总清流,忽隐忽明未见头。  恰似人生兼起落,从容若水任优游。  其二:  老树花开大似盘,堆云砌玉绕晴岚。  熏风摇曳清气动,鸟语高低乱说禅。  6.车过关中,绿麦菜花竞入眼中  三月关中暖日暄,稼穑不让百花妍。  无边秀色黄接绿,天地长生在静观。  7.伤春怨·汶川地震  地海何风浪,卷起狂涛千丈。噬我好家园,万命危悬存丧!  九州同凄怆,众力齐相抗。血肉铸长城,将士勇,民心壮。  8.和王锋  筇杖何能替犁杖,书生无用梦黄粱。  乾坤不问凡尘事,岁岁春和变秋凉。  9.自题独字印集  从来世相看难清,只眼独窥慧境生。  老岁闲情衰未尽,还将刀刻代牛耕。  10.记戊子日食  戊子七月暑气蒸,金乌西斜显异徵。  三星一线月蔽日,天狗巨口露狰狞。  初时红日亏似月,寸寸分分损光明。  一刹交合天色暗,世界尽墨晚风泠。  九霄惟见环日冕,珥珠闪闪耀琼瑛。  忽然月影游移去,疑是晨曦日西升。  壮哉天地造化美,此生有幸喜相逢。  第十一章  1.咏石·青田蓝带  蓝烟一带色凝青,横出林泉锦绣屏。  铁笔能生清净气,灵台自有古时风。  2.咏石·巴林紫云  漠北青山孕玉英,石生灵气紫云蒸。  原知此物通人意,助我雕虫继邓丁。  3.咏石·青田蓝星  三光自古缀青天,谁撒蓝星到凡间。  寸石才刊三五字,我心已上九霄边。  4.咏石·寿山老岭  粗石约略类草根,何来丽质悦人心。  我刊易语天行健,万物自强胜黄金。  5.秋雨  秋雨初临万界清,南山来眼景分明。  黄菊难采东篱下,更于今时忆陶翁。  6.咏石·广东绿  万丈幽潭起碧烟,犹闻龙啸震丘山。  岭南一片三春色,点染长安素印笺。  7.咏石·寿山高山晶  高山流水质洁清,化育顽根幻灵通。  能向日光窥内秀,还宜铁笔奏心声。  8.自解  阴阳未解费平生,花落花开白发增。  身后莫留闲石在,裁云镂月老雕虫。  9.苏州六章  1.夜过胥门  夜色姑苏混古今,胥门苔绿乱披纷。  馆娃软语销紫气,大将人头证仇恩。  2.过唐寅故居遗址  浅池短壁草萋萋,名士桃花旧梦稀。  无限凋零西照影,沧桑一瞬眼迷离。  3.过吴江退思园  进退从来两系之,名园倩影几行诗。  清风明月随心赏,谁味其中一点痴?  4.同里  水绕桥衔古镇幽,依稀梦里旧苏州。  河山总被人心误,味到春温已近秋。  5.苏州博物馆  白墙黛顶大师心,流水空厅奏妙音。  一卷江南千古画,长留天地散芳馨。  6.弹词开篇  清弦软语起评弹,莺唱绕梁坠翠钿。  一曲江南风物好,秦关犹在白云边。  10.过咸阳  咸阳不见古宫墙,渭水黄流久断航。  原上陵丘相顾语,谁人能逞百年强。
  第十二章  1.世界经济呈颓败势有感  全球一体误沉迷,南北西东费簇齐。  试看乾坤千样锦,水流山耸总相宜。  2.中秋答友朋短信  一片团圞月,清光万里明。  五分人共赏,一半谢君情。  3.三字令·元旦  年又尽,意迟迟,响钟时。华发满,老眉垂。素心平,双耳顺,共谁知。  刀未罢,笔纷披,兴驱驰。方寸趣,管城姿。旧情怀,新日月,看晴曦。  4.祈春  北国岁尽正隆冬,摧绿凋朱凛气拥。  乱木丛中君见否?封姨喜剪小桃红。  5.子武兄命刻“西望长安”印有题  粤海浮舟隐斗躔,“无冬书屋”亦时寒。  终南故月清颜好,西望长安又一年。  [注]无冬书屋为子武兄在深圳之斋馆名,1986年,余赴深圳出差时,子武兄曾嘱刻朱印。  6.清平乐  花甲岁满,触目红尘乱。欲说此生尽虚幻,一枕蝴蝶眩眼。  管城惭愧无根,读书似解犹昏。寄兴案头方寸,浅深朱白祈春。  7.霜天晓角·己丑贺岁  张绿披红,九州春意浓。白雪纷扬漫舞,银世界,玉苍穹。  融融,祈大同,万家团聚中。我颂日新时顺,朋远近,素心通。  8.咏牛  老牛生性诚,知命乐田耕。  不似人心巧,随风乱转蓬。  9.答世伟山中来书  山中尺素传,君远在楼观。  文简生清气,心平出雅言。  淡怀尘世静,空境道机圆。  一岁行将过,终南眺紫烟。  10.正月初一和友人短信  悲喜交集众妙门,最难写画是红尘。  长听哲匠弹吹道,习见苍天戏弄人。  冬去百花能璀璨,秋来万木未消沉。  一年自顾勤耕乐,身后何须数履痕。  第十三章  1.感年  声色因年耳目摧,镜花水月真孰非。  天机自在清凉界,草木逢时绣春晖。  2.人月圆·兰  寥寥落落窗前影,寄意白云边。王孙故友,潇湘冷雨,一瓣香寒。  红尘纵近,瑶台未远,质本贞坚。无花也淡,着花也淡,古韵峨冠。  3.读全国第六届篆刻展作品集  秦汉明清旧剪裁,于今铁笔镌襟怀。  岭南秀色春行早,不尽朱痕养眼来。  4.王改民先生书法京华展有贺  咸阳直道贯长安,秦汉遗风气象宽。  翰墨能传千古韵,云烟满纸出潼关。  [注]改民兄咸阳人也。  5.学书有感  其一:  摹古鉴今未守成,消磨日月晦兼明。  墨痕万变清颜老,毫颖终归入性情。  其二:  我爱米翁八面锋,恣情摇曳变霓旌。  乾坤大化天然态,墨象混沌有心灯。  6.印泥  采来春色满瓷缸,姹紫嫣红聚古香。  他日飞开千万点,一方朱印一春光。  7.安葬故人有感  野老何能羽化仙,惯看坟丘孤月寒。  他年朽骨抛向水,长抱清流远尘烦。  8.北师大书法专业创建十年题贺  育李培桃十载功,绿荫蹊径正春荣。  因题蕉叶生逸气,尽染方池墨韵浓。  9.孟春过四府街故居  皂荚春尽透幽香,一道长街绿两行。  庭院不堪寻旧忆,转身惟恐泪滂滂。  10.“终南印社”印侧有题  细流入海证机缘,秦汉遗风喜有传。  石上花红深浅色,春光一派绣终南。
  第十四章  1.悼杨鲁安先生  烟雨凄迷口外寒,春光失落百花残。  一声鹤唳人别后,金石精神驻九寰。  2.忆杨鲁安公  曾听笑骂有高谈,才俊真惜结善缘。  今夜长安何寂寞,心弦遥向北辰弹。  3.汶川地震一周年  生死何能恁淡然,月圆长比月残难。  北川触目劫灰在,啼血杜鹃又一年。  4.读默翁补益本《画史汇传》  画史千年汇俊才,青灯补益启沉埋。  元知赏鉴经阅历,万象归同入眼来。  5.题唐昭仁寺碑拓本  昭仁古刹荡慈风,点画承隋气骨清。  健笔至今无定论,祈福甲胄罢刀兵。  6.“金嗓子”   “金嗓子”周璇谢世时余在西宁,街肆高音喇叭播《天涯歌女》曲以悼之。转瞬近六十年过去,今又听朱哲琴唱之,因有所作。  金嗓曾经唱芳魂,绕梁惊有妙绝音。  天涯依旧歌女易,翻转红尘两世春  7.国庆寄怀  建国花甲历秋冬,回望履痕路几重。  柳暗曾因风雨晦,花明更许李桃秾。  天高直待飞玄鸟,海阔正宜驰锦龙。  从此坦途行足远,九州日丽贯霓虹。  8.自题《报李集》印谱  投桃报李古贤风,文事往来雅气清。  一点殷红飞岭外,莺吟高树待和声。  9.终南印社三十周年寄怀  卅载拓荒孰苦辛,终南嘉木秀成林。  长安举社承秦汉,金石结缘论古今。  贤老逸情何抱旧,俊彦锐意足开新。  艺文存续前程远,小技雕虫寄壮心。  10.题唐桥陵道教刻石  李家天子心向道,求仙问天探秘奥。  三清殿居大明宫,祈福长生无终老。  十二灵物定四方,麒麟守护皇恩浩。  景云太极求延和,奈何四载早寿夭。  桥陵高土埋天躯,春去秋来漫荒草。  老聃岂是神与仙,何曾痴心望蓬岛。  天下清净执无为,徒留刻石凭谈笑。  [注]唐桥陵刻石有盖、底二石,曾流落民间为识者所藏,后捐于公,今藏西安博物院。底石正面刻道教真文十六字,专家考为:黄中总气,统摄无穷,镇星吐辉,流炼神宫。四周环刻隶书,人或判为睿宗李旦亲书。石侧有十二灵兽线刻,疑为睿宗驸马、书画家李思训笔迹。盖石正中为线刻天马状麒麟图,石侧为十二朵祥云。唐大明宫内有三清殿,可窥唐皇室崇道之迹。睿宗在位四年,景云、太极、延和皆其年号。老子有“清净为天下正”句,真道者岂非迷信神鬼之辈。己丑闰五月下浣,郭彬君持此石拓本为赠,题记之余,复有兴致,遂作此俚句娱之。老墙识。
  第十五章  1.汉四灵八字方砖赞  四灵居兮,以正四方。  祥云来兮,喜气洋洋。  吉文颂兮,兴国安邦。  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2.戏题某“经典”   经典原由现火蒸,二王敢比我为能。  寸心执障山何见,还把土梁作岭横。  3.题汉双凤纹空心砖  长翮扶云上碧空,衔珠送瑞未央宫。  灵禽踏舞祥光绚,甍宇连天荡早钟。  4.先师九五冥寿在即《默翁诗稿》印成有句  一卷遗诗散墨香,三年追忆总情伤。  曩时言笑未知远,蓬岛如今影渺茫。  5.再入成都  蜀道曾难矣,沧桑一瞬间。  车疾林木退,岭峻月华圆。  夜步长安市,朝吟锦水边。  诗仙何惊愕,椽笔待新篇。  6.中秋  登楼独望远,遥目待飞鸿。  尘靖三秋好,心平万事空。  金风呵细草,白露润高松。  蟾影清若透,光明满域中。  7.怅秋  万木生黄叶,城头草色衰。  云平秋雨霁,不见雁飞来。  8.好印  老夫好印久痴狂,游艺未觉岁月长。  冬夜围炉橅汉铸,春朝横刃效齐璜。  阴阳变化天人理,方圆磨研慧鉴光。  气象万千来腕底,一生快意此徜徉。  9.题容川兄书坡翁赤壁赋卷子  关中自古帝王州,渭水入河汇万流。  南北东西来俊茂,月辉星璨引青眸。  东邻怀庆出容川,笔力雄强傲长安。  曾写北碑根底厚,腾挪变化起云烟。  点如坠石来天外,线似苍龙跃于渊。  快意坡翁赤壁文,一轴楮纸贵传神。  山高月小清秋夜,翰墨玩读胜饮醇。  10.重阳  重阳长不问,时尚殊古风。  秋色何曾改,人心变晦明。  第十六章  1.庄子秋水篇组印刊成  庄生秋水荡俗尘,河海问答振聩音。  方寸随心好驱驰,知鱼之乐境中人。  2.南宁大明山古铁杉  古秀奇姿立破岩,历经冰火未知年。  何曾意气争高下,神色依然傲翠岚。  3.华山  万丈石莲拔地开,摩天承露近瑶台。  秦山自此横南北,下瞰王城兴与衰。  4.题汉蟾兔纹瓦当  姮娥奔月事妍姱,隔断天凡不泛槎。  秋夜长安流绚满,蟾光桂影照人家。  5.霜天晓角  西天影敛,未许清光减。昨夜寂寥独醒,风波乱、君心淡。  前路谁放胆,抚膺长浩叹。林下已无秋水,纵月镜、难察鉴!  6.题燕下都饕餮纹瓦当  龙子曾经嗜美鲜,缘何寂寞上华檐?  下都零落成残梦,易水空留瓦半圆。  7.古剑  其一:  剑气来秦汉,可曾饮血红?  沉埋生锈色,犹见万夫雄。  其二:  莫邪干将事犹新,炉火照天百炼金。  三尺龙泉铜锈满,长闻四野有呻吟。  8.读聂绀弩公旧诗集  三卷奇诗读史如,行行和泪记当初。  微言未必关宏旨,真性从来见丈夫。  俚语拈拾谐趣妙,时风契刻峻骨殊。  岂非困厄磨佳句,此老清脱旷世无。  9.风光子·雪  飞好雪,一夜妆成银境界,万千梨树凭花谢。  三秦未辨郊与野。真调燮?川原沟壑心知觉。  10.有感“被”字当选2009汉字之冠  被爱被疼被生存,从来弱势是蒸民。  大王称帝三千岁,小子享年几十春。  柴米油盐竟日贵,楼盘股市与时新。  说文解字能催泪,长忆仓颉泣鬼神!
  第十七章  1.沈氏昆仲曾旅居汉南多年,今陕西汉阴县辟建三沈纪念馆以纪其事焉  文章翰墨三沈奇,南北交融辨彩霓。  汉水流长思不断,粉墙青瓦照晴曦。  2.步韵和看剑堂主  天地新开岁,尘寰寄老身。  眼前秦岭雪,胸底布衣心。  瑞气催花鸟,春风动介鳞。  思从明月悟,境入海中岑。  3.松  老龙一跃向晴云,古色斑斓挂铁鳞。  绿雾纷披阳气动,雷声电火壮长吟。  4.梅  铁骨凝冰吐玉华,凌寒独立一枝斜。  尘心涤洗清香透,卿在罗浮第几家?  5.竹  惟抱虚怀不问花,青风玉杖胜寒葭。  潇湘竟日宜烟雨,似见娥皇浣碧纱。  6.读《世说》(四首)  1.殷洪乔掷书  沉浮自古两如如,莫怪殷生祝水书。  夏绿春红秋色老,龙鳞凤羽信有无。  2.毕茂世  蟹螯杯酒足平生,魏晋风流旷世清。  端是灵台无乱象,天高海阔证鸥盟。  3.桓子野为王子猷吹笛  横笛江岸为谁吹?三调绕梁燕两飞。  君子心仪风韵古,相逢未必酒千杯。  4.王子猷访戴  载雪兰舟访故交,造门不入掉归桡。  兴来兴去心为主,剡水流长几石桥?  7.菊  秋风卓立傲春红,玉瀑金针并紫琼。  欲坐君前闲对饮,花香已胜酒香浓。  8.柳梢青·上元  雨润斜风,云锁银汉,皓魄难逢。竹爆千家,灯燃万户,人颂康宁。  年年岁岁新正。不堪照、衰颜老翁。濠上谈鱼,函关论道,惠我余生。  9.步韵和方、王诸贤  云蔽长安夜,奈何月隐衫。  神飞沧海浪,精鹜子陵湍。  风物缘三气,乾坤始一元。  象外参微理,息心好鹤眠。  10.刻“镂冰人”印自嘲  栽花石上费劳辛,求剑刻舟古到今。  多少痴情随水逝,元知渠是镂冰人。  第十八章  1.步韵答西中文先生  岁岁春风今又度,魁星东临降甘露。  终南雪连嵩岳雪,西京赋罢东京赋。  汲水林泉洗尘心,搜肠秋梦寻好句。  素纸彩笺来清思,古贤今俊情所慕。  万象千形难写描,红花绿柳何敢妒。  还从文藻济微躯,更待时雨润老树。  2.步韵和西中文先生  其一:  新年夤夜待钟声,一岁长祈一岁成。  齿老颜衰何忍看,笔枯刀钝可堪评?  兴酣未许能三绝,梦醒焉知是几更。  月隐西山莺唱早,悠然伏枥在心清。  其二:  虎替牛年旧景存,依稀雾里望前村。  闭门躲客敲诗句,开水润喉免酒樽。  杂石雕刊鸡肋味,花笺涂抹鹘蹄痕。  欲将乱象摒方外,媒体争窥某某门。  3.春夜短信传诗口占  灯下和歌未觉寒,推敲咀嚼月阑珊。  砚池毫颖闲闲意,由任情思一指传。  4.郑楷兄“笔墨精神”山水画新作展有贺  君家三绝健毫骄,气压云峰郑道昭。  笔墨精神心练就,林泉入眼韵清标。  5.谒金门·沙尘天  沙尘恶,卷地铺天挟裹。暗淡晴明春色锁,凭问谁对错?  变幻绿洲荒漠,看尽风流功过。莫道人间只你我,万象皆因果。  6.步韵扩句和王、刘诸贤  夔龙卸甲搅黄尘,掩蔽三光暗淡春。  灞柳枝柔何忍折,莺喉韵咽不堪闻。  胜天纵有群雄梦,靖世还从百姓心。  但取长风吹瘴雾,催桃绽李慰烝民。  7.朝起见花车戏作  悠悠“林肯”胜龙船,饰尾雕头色亮鲜。  黑壳照人回影怪,红花映日入时妍。  新风自古朝朝改,喜气于今辈辈传。  车驰天街流似水,扬波弄棹采香莲。  8.青玉案·和西中文先生  九州夜夜传金缕,谁管问、风和雨。北域迷蒙扬恶土,南国苗死,江河默语,不见莺歌舞。  老来怕看西山暮,偏是层云掩春树。余年嘉平能几许?健笔浓墨,昆吾再举,聊慰人生旅。  9.春日过少陵原牡丹园  少陵原上正春晴,风弄花枝鸟弄风。  香气早迎城里客,无须野老指前程。  10.和王锋等诗兄  六十年来住旧京,红尘惯看变流行。  短长浓淡真人秀,荣辱浮沉假道情。  声色绵绵亡犬马,江河滚滚损雄英。  云烟未绝群峰乱,但眺青山不问名。
  第十九章  1.贺沧海印社二十五周年  沧海岂容千石粟?印坛能见满天星!  开新继古前程远,共舞昆吾锲太平。  2.霜天晓角  不风不雨,日暖清明树。杨柳比如春霭,飞絮白、长安路。  好花留履步,古节耽韵句。年景早祈三月,人不怠、天相助。  3.和半通斋主  早去当年一段愁,咸集长幼共登楼。  时贤四座如清鉴,好酒三巡似胜游。  放眼能容龙虎豹,开心但作马羊牛。  投机韵语无伦次,倚老玄谈不掩羞。  4.玉树救灾赞  汶川隐痛未及平,玉树奈何陷小城。  造物谁怜豚与狗,人间犹重义和情。  八方铁骑来援手,一夜银鹰降救兵。  敢问天公曾见否?齐州遍地是豪英!  5.和王锋·有感“世博会”   百年期许久茫茫,沪上春潮唱未央。  华夏涵容千秋景,鱼龙幻变万国墙。  五洲九纬共风雨,四海一村同热凉。  核子犹悬三尺剑,谁人敢信近瑶堂。  6.太湖畔和蔡树农  春和万物苏,日曜太湖珠。  水阔群鳞乐,天高一帆孤。  吟云思聚散,叩树问荣枯。  吴越此中孕,河山久已殊。  7.过寄畅园  明清去宋酒几杯?未见词人诵吟回。  流泉幽径藏妙趣,不让春红占诗魁。  [注]园在无锡惠山下,为秦少游后人所筑  8.青木川  古镇藏山坳,群峰抱水横。  鸡啼三省晓,日照一川明。  岚气凝甘露,林风动落英。  樊笼行坐久,于此洗心清。  [注]青木川镇在川、陕、甘交界处陕西境内。  9.题陕西青年八人《八面来锋》印集  八面来风八面锋,阴阳柔厉见奇同。  雕虫手段承秦汉,喜看朋侪镌嫩红。  10.湖湘札记  庚寅孟夏,陕西湖南篆刻家作品联展假湖南书画院开幕,终南印社一行九人赴长沙共襄盛举。展余,湖南友朋邀往于长沙、岳阳、湘潭之间,略识三湘历史、人文景观,归来试以俚句记之。  第二十章  1.展览  秦风楚韵携相行,金石因缘铁笔情。  莫道东南遥望远,长安好雨汇洞庭。  2.岳阳楼  巴陵山浅水茫茫,放眼洞庭眺景长。  忧乐之间檐瓦老,涛声千古几风樯。  3.君山  青螺戏水久传名,看尽玉盘浪千层。  龙女湘妃两悲喜,高祠古井记真情。  4.岳麓书院  古木森森日影高,清风绿雾绕廊腰。  弘言大论回声在,领略湘学诵楚骚。  5.爱晚亭  爱晚亭收楚湘风,秋红夏绿山气清。  浮云绕眼人踪乱,叫断遐思几鸟声。  6.麓山寺碑  残石砖亭少问津,青苔绿径步幽深。  麓山寺古新添瓦,一管毛锥久郁芬。  7.韶山  青山绿水抱柴门,接踵摩肩仰一人。  百丈神坛凉与热,还从阡陌细搜寻。  8.简帛书  谁遗楚帛字行行,竹简杀青记事庞。  点墨当年未经意,于今引逗几书狂。  9.张哲《道德经选刻》付梓有题  石语人知未?相求到于今。  繁滋朱白色,清丽管弦音。  印恨红尘染,心从紫降熏。  临川明水性,问道抱天真。  [注]张哲自颜斋室为“石语轩”。  10.端午怀屈子  当年一跃水沉魂,宁教洁躯伴潜鳞。  香粽龙舟岁复岁,能吟楚骚有几人?
  第二十一章  1.重五再赋  且乐且哀过重阳,一人牵动万人肠。  龙船入水划波绿,艾叶悬门饮酒黄。  古韵骚诗别有味,今风口号变无常。  纵招夫子魂归省,浴冠濯足两勉强。  2.闻数青年友朋婚变戏作  桃结杏树鱼上墙,蝶恋高松鸟入堂。  刮目还从翻转看,因缘替换比罗裳。  3.世界杯闭幕戏作  普天同庆起飙狂,撩乱南非七月忙。  阴倒阳颠人眼赤,成垂败转油手黄。  保罗妙算神来爪,执法昏吹鬼打墙。  黑白西东一时乐,呜呜祖拉久昂扬。  4.夏日  长安六月日煌煌,街肆如炉焙烤狂。  可喜邻家藤蔓好,穿墙逾户送阴凉。
  第二十二章  附录联句:  玄机自在三餐两觉/吾意何足五印十书  ——自娱  春酒不饮香沁肺/好书常读味入心  ——新春门联  漫倚窗棂静听雨/斜卧沙发闲读书  ——自娱  疏雨三更秋树老/清风一夜夏荷新  ——自娱  游鲁知汉/面墙忘机  ——自娱  言成言败徒生幻象/或贬或褒俱是因缘  ——自娱  英风烈气刘中使/快剑长戟裴将军  ——南京颜真卿书画馆  秦桑曲越边塞上/姜女泪飞百花中  [注]周延甲先生为古筝艺术家,秦桑曲、塞上曲、姜女泪、百花引等为其代表作。  ——奉周延甲先生  耕桑皆里手/艺术称行家  ——陕西省首届农民传统艺术节  竹板声声开心扉催笑脸欢乐翻动三秦土/心胸坦坦结挚友启后学热情惠及四方人  ——刘文龙先生陕西快书三十年纪念活动  著作无声震青史/龙门有幸腾锦鳞  ——纪念司马迁公  明月岂分古今诗词感怀所遇/艺术何论中外书画造境由心  ——题为“古今中外诗词书画斋”   王侯徒兴废兴庆湖垂柳年年绿/人民主沉浮沉香亭牡丹岁岁红  ——兴庆宫公园春节门联  结社真不易/雕虫亦须情  ——终南印社二十年  秦风汉月/画意诗情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秦风堂”开业  浓情开画派/大笔写长安  ——纪念长安画派四十年  玉盏盛绿云长谈世态逢知己/金瓯染春水细品人生伴友朋  ——题为某茶社  华山论剑/墨海扬波  ——华阴市书协成立  铁肩承运载/妙手绘丹青  ——长安铁道书画院成立  荣发卉木丹青竞艳/兴起风云翰墨留香  ——“荣兴斋”画廊门联  展示西安新魅力/传承华夏古文明  ——《西安电视》杂志创刊  明月游子梦/归鸿故乡心  ——题友人“鸿雁图”   名重旧都装池涤玉/艺开奇品雕木焮陶  ——“涤玉阁”门联  品茗论道锦鳞曾识雅士/邀友谈天流水还觅知音  ——题为“铭盅茶楼”   旧墨书新句/新桃换旧符  ——华阴县新春书法展  千般世象/一卷奇冤  ——杭州“小白菜文化园”   修文撰史/鉴古知今  ——西安市文史馆五十五周年  门藏二馆/史鉴千秋/   [注]二馆均在含光门城墙内。  ——西安唐城墙遗址博物馆开馆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新馆落成  长安土厚三千年过客叠旧韵/笔墨情深一万次飞鸿唱新声  ——《西安晚报》出刊万期纪念  居秦知土厚/望鲁慕山高  ——鲁望先生书法篆刻展  林木葱笼山水秀/毛锥酣畅智思通  ——陕西林业书画协会成立  著作传思想/墨痕见雅心  ——肖云儒先生古稀书画展  光明使者/翰墨精英  ——全国煤矿书法家精品展  宜孙宜子铜盘字/既猎既渔石鼓文  ——宝鸡“翰墨石鼓”书法家邀请展  岳镇渊渟崇正道/奇材异质贵勤学  ——嵌字·岳奇  张弦待抚梅花曲/哲匠能追虫鸟文  ——嵌字·张哲  范林向日发新秀/伟器积学待晚成  ——嵌字·范伟  王道仁和传论语/凯风孝悌诵诗经  ——嵌字·王凯  建业因材宜壮岁/平心顺世享高年  ——嵌字·建平  清静无为心画正/博学有道视听达  ——嵌字·正达  晓梦迷离尘事乱/轩堂素静寸心清  ——嵌字·晓轩  补过明察无咎憾/石交重信寓真情  ——嵌字·补石  艳质绝俗韵/奇材散雅怀  ——嵌字祝婚·奇、艳  玉河灿烂/浚照清流  ——嵌字祝婚·玉、浚  小间不遗宜赏瓦/平心永葆好读书  ——嵌字·小平  嘉世平康修身精进/韶华娟美振翮高飞  ——嵌字祝婚·平、娟  三山在抱心神靖/四海能游气骨清  ——嵌字·三清  王道归仁扬德品/涛声入韵壮诗怀  ——嵌字·王涛  晓天妮洽双飞燕/游目高绝一耸峰  ——嵌字祝婚·一峰、晓妮  峰色当窗翠/琴声入座清  ——嵌字祝婚·峰、琴  云开四海靖/雁叫三秋明  ——嵌字·云雁  高风标意气/尔雅畅襟怀  ——嵌字·高尔  鉴格谨峻书风正/宇量宽弘世态清  ——嵌字·鉴宇  长空高远风云聚会/城府亮达气象生遂  ——嵌字·高亮  凤池鸣珮天音妙/君子比德玉府清  ——嵌字·凤君  仁德广厚心泉澈/器宇平和眼界宽  ——嵌字·德宇  金声玉振谐佳调/鹏举风高兆远途  ——嵌字祝婚·金、鹏  沉疴十八载,卧床七百日,药又奈何、医又奈何,惟妻儿侍绕榻前、聊奉亲情,到头来终随清明风雨去。痛哉!悲也!  劬劳七五春,坎坷数十年,身也清淡、家也清淡,叹此生环伏机缘、备藏苦辛,如今是长与尘世声色别。天上?人间?  ——挽父  工分精篆出魏入唐法书四体留斯世/淡利薄名育桃栽李人品一流誉长安  ——挽程克刚先生  五十年投身革命金城曾留京都曾住/而今长安人归去同志思友朋痛/三个月卧病床榻瘟神何凶人生何短/从此音容梦中来老妻悲子女哀/   
[注]此代家属拟。  ——挽高沁水先生  天命宁知乎吾侪惊失椽笔/丹青可留也众卉长驻春光  ——挽郭保江君  倾心淡泊人生华章百篇传事业/直面黑白世界报纸一张见精神  ——挽李正峰先生  方寸天地赤子情愫/艺文生涯红柳精神  ——挽傅嘉仪兄  音容犹记悲我兄难见/共事不能伤俊才遽失  ——挽李佑兄  明月一轮沉墨海/深情廿载话终南  [注]卫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重返长安,即欣然与终南印社同仁为伍,于印社关爱有加。  ——挽卫俊秀先生  一生求知真君子/百病不惧是将军  [注 ——挽杨一达先生  音容笑貌犹在昨天同窗何异兄弟/政干艺才不复来日老友忽成清风  ——挽刘保林君  艺能载誉长留世/石不能言最近人  ——挽石宪章先生  研文考古毕生事业/克己奉公一世嘉风  ——挽王世昌先生  一世沉浮归至淡/百年翰墨定尊名  ——挽先师少默公  与人无忤与世无争遗德传为家训/慈容在心慈言在耳去日适隔春风  [注]此代先师子女拟。  ——挽先师少默公  立雪三十载春风润雨宝无价/升仙一瞬间艺品嘉德传有年  ——挽先师少默公  毛锥扛鼎仁者寿/金石雕心处士怀  ——挽邱星先生  雅调清逸传六艺/仁风淳厚著三秦  ——挽邹宗绪先生  


后记  前人高倡“诗言志”的时候,诸贤正倘徉于春光大好、花木丰茂的诗苑之中。此后,苑中曾不乏旖旎景色,吟哦骚客。数千年下来,这园子渐次荒芜,“诗”既不再,“言志”也便难免踟蹰生涩。  书房的书柜里,至今仍保存着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版的一套四册《古代诗歌选》。书是十二岁那年父亲送给我的,“前言”的重点文字下,有父亲用笔画出的红线。其中两册为人借去后不知所终,遂又于一九八二年重印时补充之。这套小书便是我认识、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当然,它的背后还有着父亲的身影。)不过,这位老师太过宽容、慈祥,既不收缴作业,也不会戒尺侍候,学生的学习可想而知。从学生到工人,从工人到文化工作者,几十年来倒是一直钟情于传统文学诗词,也曾留下过许多涂鸦式的痕迹,却始终未能按规矩办事,只能属于板话、顺口溜之类,如果说和“诗”有什么联系,充其量沾个打油诗的边吧。  生命如流水,一晃就到了年近花甲的岁数,五十七岁那年(二零零六)终于下定决心,欲在规矩之中开始补课。起初,先行整理了所谓的旧作,并试着修改出一个差不多的摸样来。这其中难免困惑多多,本来就是一间拼凑的破屋子,动柱子必然连及墙,校正梁吧又伤及瓦,最终当然是所获无多。同时,领会规矩,努力新作。如此数年下来,一是渐次有了体会,二是积累了数量,也算慰藉了过去的一段生命。  改邪归正之始,即遭遇先师少默夫子谢世之不幸,彷佛行走于无灯夜路,踟蹰前行而已。期间,幸获友朋支持鼓励,如吴靖兄多次馈诒前人诗集,又于网上搜罗《佩文韵府》相赠,使我获益良多。特别是年来相继得识中州西中文、长安刘炜评诸诗兄,又与周晓陆、王锋、西中文、刘炜评诸兄短信唱和交流,于我布施文泽,令我感念不已。  此生虽好诗书画印,皆半路出家之野僧,特于诗一途,如稚童学步而已。今炜评兄邀集同仁编选诗丛,承蒙不弃鄙陋忝列其中,且惭且喜,直若华甲老妪登花轿,惟博识者一粲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