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的关于晚清民国时期词学的一些书目和论文,因为重点关注的是尊体辨体,所以书目选择上有所偏重。若是有方家有缘看到,多提建议吧。 詞集詞選類: 嚴迪昌.近代詞鈔.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王昶.清詞綜.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丁紹儀.清詞綜補:國朝詞綜補.北京 : 中华書局, 1986 葉恭綽.全清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陳乃乾.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1982 錢仲聯.清八大名家詞集.長沙:嶽麓書社,1992 張宏生.清詞珍本叢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近代詞選三種,台北:世界書局,1962 王瀣.清詞四家錄,揚州市 : 廣陵書社, 2003. 鄭文焯.樵風樂府.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王鵬運.半塘定稾.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陳洵著,劉斯翰箋註箋註.海綃詞.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祖謀.疆村語業 : [3捲] ; 疆村詞賸稿 : [2捲] ; 疆村集外詞.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况周頤著,俞潤生箋註.蕙風詞話、蕙風詞笺註.成都市 : 巴蜀書社, 2006. 賀新輝.全清詞鑒賞辭典.北京 :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6. 田遨.清詞精選評注.靑岛 : 靑岛出版社, 1994. 弓保安.清詞三百首今譯.西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錢仲聯.清詞三百首.长沙 : 岳麓书社, 1992. 汪泰陵.清詞選注.贵州 :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錢仲聯等.元明清詞鑒賞辭典.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趙伯陶.清詞選譯.济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富寿荪.清詞菁華.合肥 :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 于在春.清詞百首.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黄兆漢,林立.淸十大家詞選.台北: 稻鄉出版社,2003 黃兆漢,林立.二十世紀十大家詞選.台北: 臺灣學生書局, 2009. 夏承燾.金元明清詞選.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張伯駒.清詞選.郑州 : 中州书画社, 1982 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香港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976 宋平生.晚淸四大词人词选译.成都 : 巴蜀书社, 1997 詞話類: 唐珪章.詞話叢編.北京 : 中華書局, 1993 朱崇才.詞話叢編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陳良運.中國歷代詞學論著選.南昌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8. 查繼超.詞學全書.濟南 : 齊魯書社, 2001. 書目綜述類: 林玫儀.詞學論著總目.台北 : 中央硏究院中国文哲硏究所筹备处, 1995. 黃文吉等.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台北 : 文津出版社, 1993. 劉揚忠.詞學研究年鑒.武汉 : 武汉出版社, 吳熊和等.清詞別集知見目錄彙編:見存書目.台北 : 中央硏究院中国文哲硏究所筹备处, 1997 李學勤,葛兆光等.國際漢學著作提要.南昌市 : 江西敎育出版社, 1996. 林夕主編.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 近人詞學專著類: 词学综合类 宛敏灏.詞學概論.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王兆鵬.詞學研究方法十講.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謝桃坊.詞學辨.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崔海正.中國詞學研究體系建構稿.济南 : 齊魯書社, 2007. 曹辛華,張幼良.中國詞學研究.福州 :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吳梅.詞學通論.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鄧喬彬.詞學廿論.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劉貴華.古代詞學理論的建構.北京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方智范.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王兆鵬.詞學史料學.北京 : 中华书局, 2004.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 巴蜀書社, 2002. 吳丈蜀.詞學概說.北京 : 中华书局, 2000. 黃文吉.黃文吉詞學論集.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2003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 詹伯慧.詹安泰詞學論集.汕头 :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 方智范.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长沙 : 岳麓书社, 1992 葉嘉瑩,繆鉞.詞學古今談.台北 : 万卷楼图书公司, 1992 陳弘治.詞學今論.台北 : 文津出版社, 1991 梁榮基.詞學理論綜考.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陳果青.詞學詞典.贵阳 :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羅慷烈.詞學雜俎.成都 : 巴蜀书社, 1990 馬興榮.詞學綜論.济南 : 齐鲁书社, 1989 龍榆生.詞學十講.福州 :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 : 中华书局, 1988 唐珪章.詞學論叢.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梁啟勛.詞學.北京 : 中国书店, 1985 徐信義.詞學發微.台北 : 华正书局, 1985 孫正剛.詞學新探.天津 : 人民出版社, 1980 謝無量.詞學指南.台北 : 台湾中华书局, 1979 張正體.詞學.台北 : 商务印书馆, 1973 江潤勛.詞學平論史稿.香港 : 龙门书店, 1966 梁啟勛.詞學銓衡.香港 : 上海書局, 1964 蔡德安.詞學新論.台北 : 正中, 1963 胡雲翼.詞學概論.台北: 啟明書局,1961 楊家駱.詞學叢書.台北:世界, 1959 楊向時.詞學纂要.台北 : 华国出版社, 956 佘雪曼.佘雪曼詞學演講錄.香港 : 雪曼艺文院, 1955 任二北.詞學研究法.上海 : 商务出版社, 1935 毛先舒.詞學全書.世德堂梓行,1746 胡雲翼.詞學精華.九龙 : 文渊书店, 19?? 夏承燾.詞學.九龙 : 宏图出版社, 出版年不详 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4. 蔣哲倫,傅蓉蓉,中國詩學史(詞學卷).廈門: 鷺江出版社, 2002 朱崇才.詞話理論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黃志華.香港詞人詞話.香港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3 朱崇才.詞話學.台北 : 文津出版社, 1995 劉慶雲.詞話十論.长沙 : 岳麓书社, 1990 譚正璧.女性詞話.台北 : 河洛图书出版社, 1978 王熙元.歷代詞話敘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3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清代词学类 孫克强.清代詞學.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孫克强.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朱惠國.中國近世詞學思想研究.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楊柏嶺.晚清民初詞學思想建構.合肥 : 安微大学出版社, 2004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台北市 :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003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市: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吳宏一.清代詞學四論.台北 : 联经出版事业, 1990 吳宏一.常州派詞學研究.台北 :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1970 曹辛華.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詞學卷).上海市 : 东方出版中心, 2006. 蘇珊玉.人間詞話之審美觀.臺北市 : 里仁書局, 2009 蘇纓.人間詞話講評.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2009 李建中.人間詞話新釋.武汉: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8 周錫山.人間詞話匯編匯評匯校.太原市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 劉鋒傑.人間詞話百年解評.合肥市 : 黃山書社, 2002 何志韶.人間詞話研究匯編.台北 : 巨浪出版社, 1975 艾治平.清詞論說.上海 : 学林出版社, 1999 賀新輝.清詞之美.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沙先一,張暉.清詞的傳承與開拓.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張宏生.清詞探微.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姚容.明清詞派史論.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莫立民.晚清詞研究.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陳水雲.明清詞研究史稿.济南 : 齊魯書社, 2006. 皮述平.晚清詞學的思想與方法.北京市 : 學苑出版社, 2003 葉嘉瑩.清詞散論.台北市 :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 :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葉嘉瑩.清詞叢論.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葉嘉瑩等.清詞名家論集.台北 : 中硏院文哲所, 1996. 尤振中.清詞紀事會評.合肥 : 黄山书社, 1995 賀光中.論清詞.新嘉坡 : 东方学会, 1958 巨傳友.清代臨桂詞派研究.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朱德慈.近代詞人考錄.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汪中.清詞金荃.台北 : 学生书局, 1965 谭志峰.王鵬运及其词.桂林 : 漓江出版社, 1991. 鄭煒明.況周頤先生年譜.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楊柏嶺.近代上海詞學繫年初編.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黄志浩.常州词派研究.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論文集類: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室.詞學研究論文集(1911-1949).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室.詞學研究論文集(1949-1979).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林枚儀.詞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 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 1996 曾純純.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 中央硏究院中国文哲硏究所筹备处, 1994 王水照.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文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施議對.中華詞學論叢:中華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门:澳門大學出版, 2008 黃坤堯.香港舊體文學論集.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8 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國外漢學研究論文: Chia-ying Yeh Chao.The Ch'ang-chou School of Tz'u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5 (1975), pp. 101-132 Lap Lam. Elevation and Expurgation: Elite Strategies in Enhancing the Reputation of Ci.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24, (Dec., 2002), pp. 1-41 Lap Lam.The Revival of Classical-Style Poetry Writing: A Field Study of Poetry Societies in Guangzhou.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29, (Dec., 2007), pp. 105-128 Lap Lam.“Cultural Identity and Vocal Expression: The Southern School Tradition of Poetry Chant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and Reviews (CLEAR), 32 (2010): 23-52. Grace S. Fong.Inscribing Desire: Zhu Yizun's Love Lyrics in Jingzhiju qinqu.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Vol. 54, No. 2, Dec.1994:437-460 Grace S. Fong.Persona and Mask in the Song Lyric (Ci).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Vol. 50, No. 2, Dec.1990:459-484 Glen William Baxter.Metrical Origins of the Tz'u.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Vol. 16, No. 1/2, Jun. 1953:108-145 Shih-chuan Chen.The Rise of the TZ'U, Reconsidered.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90, No. 2 Apr. - Jun., 1970:232-242 Ching-I Tu.Some Aspects of the Jen-Chien Tz'u-hu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95, No. 3 (Jul. - Sep., 1975) Madeline Chu.Interplay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z'u 詞 Revival.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9, No. 1/2 (Jul., 1987), pp. 71-88 論文類: 朱惠國.论清代学人之词与词人之词的离合关系.文學遺產,2011(6) 張進.况周颐的“词心”说与古代文论中的“不得已”之论.文學遺產,2010(2) 楊傳慶.郑文焯、况周颐的交恶与晚清四大家词学思想的差异.文學遺產,2009(6) 彭玉平.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文學遺產,2007(5) 張宏生.词学反思与强势选择——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文學遺產,2007(4) 錢鴻瑛.评陈洵《海绡说词》.文學遺產,2007(3) 梅向東.论况周颐词学的“艳骨”说.文學遺產,2006(3) 孫維城.清季四大词人词学交往述论.文學遺產,2005(6) 胡家祥.况周颐所谓的“词境”辨识.文學遺產,2005(2) 譚新紅.论清人对明词的体认和反思.文學遺產,2003(6) 劉石.梁启超的词学研究.文學遺產,2003(1) 王兆鵬.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文學遺產,2001(5) 周帆.悖离与亲和─—论词的流变与儒家诗教之关系.文學遺產,2000(3) 劉揚忠.新中国五十年的词史研究和编撰.文學遺產,2000(6) 曾廣開.清代词学建构的重要基石之一.文學遺產,1999(6) 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文學遺產,1998(2) 范松义.论清词对词境的开拓-以清代岭南词为个案.學術論壇,2010(1) 朱惠國.论晚清词坛“常”、“浙”两派的共存与交融.廣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9) 徐瑋.况周颐「重丶拙丶大」及其相关问题探微,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楊憲欽.謝章鋌詞論與詞作探析.有鳳初鳴年刊,2006(7) 劉正遠.張惠言經學思想與其詞論、詞評關係探賾.有鳳初鳴年刊,2007(10) 李惠玲.“临桂词派”考辨-晚清临桂词人群体研究之一.梧州學院學報,2010(10) 胡建次.清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词气论.船山學刊,2010(2) 楊柏嶺.晚清詞家對詞體音樂性的闡釋.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陳桂清.论晚清蜀中词人张祥龄的词学.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3) 胡建次,閆斯揚.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9(1) 胡建次,王乃清.清代词学理论批评的品说方式.青海民族大學學報.2009(1) 邱美瓊.清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词意论.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7) 沙先一.况周颐对明词的评价与反思-兼论清人对《草堂诗馀》的评价.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8(3) 巨傳友.性格?品格?词格-王鹏运何以成为清末词家之首.古典文學知識.2008(1) 侯雅文.論晚清常州詞派對“清詞史”的“解釋取向”及其在常派發展上的意義.淡江中文學報,2005(12) 侯雅文.清代詞派研究的方法論:“社會學”的觀點.政大中文學報,2009(6) 陳水雲.最近二十年港臺及海外地區的清詞研究.書目季刊,2004(9) 陳水雲.二十世紀大陸地區清代詞學文獻整理述略.書目季刊,2002(9) 朱興豔.从词体发展看况周颐的词体意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 林立.清遺民的志業-論《滄海遺音集》的成書過程與編彙目的.漢學研究,2010(12) 林立.群體身份與記憶的建構:清遺民詞社須社的唱酬,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1.1 林立.論葉恭綽的詞,文學論衡,2005(6) 劉榮平.《赌棋山庄词话》的价值与失误.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 閔豐.江西词派说与清代词学的建构.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1(5) 蘇利海.“重拙大”新议.文藝理論研究,2011(4) 張耀宗.走出文学史的视野:朱祖谋《词莂》的历史语境与晚清词学.杭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 劉興輝.从郑文焯前后期词之变化看晚清“以学入词”现象.船山學刊.2007(10) 朱惠國.晚清、民国词风演进历程及其反思.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陸有富.论文廷式对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批评.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6) 劉紅麟.论郑文焯词的美学风貌.民族文學研究,2010(4) 劉榮平.谢章铤词学思想新论.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鄧新華,楊愛麗.陈廷焯的“沉郁”说与浙西词派的“醇雅”、“清空”理论.中國文化研究,2010(3) 孫克强.郑文焯词学述论.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卓清芬.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查紫陽.王鹏运与晚清词学群体.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范松義.论清词对词境的开拓——以清代岭南词为个案.學術論壇,2010(1) 秦瑋鴻.论况周颐的词论与词风演变.名作欣賞,2009(29) 曾大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价值——纪念《人间词话》问世一百周年.文藝研究,2009(10) 孫維城.清季四大词人词学取向与重拙大之关系.文學評論,2007(5) 巨傳友.论临桂词派的“词史”精神.學術論壇,2007(1) 張宏生.近百年清词研究的历史回顾.文學論壇,2007(1) 孫克强.晚清四大家词学集大成论.文藝理論研究,2006(3) 劉紅麟.“樵风趣,俊逸望如仙”——郑文焯清空论.民族文學研究,2005(3) 葉嘉瑩.当爱情变成了历史——晚清的史词.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伏滌修.清代词学由辨体向尊体的批评转向.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汪超.词学尊体研究综述.重慶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彭玉平.晚清“重拙大”词学思想溯源——端木埰《宋词赏心录》探论.學術研究,2004(8) 沙先一.推尊词体与开拓词境:论清代的学人之词.江海學刊,2004(3) 沙先一.作者之心与读者之意——关于常州派词学解释学的研究札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1) 彭玉平.端木埰与晚清词学.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吳宏一.清词与世变、寄托的关系.學術研究,2003(3) 黃志浩.论常州派词统的形成.南京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 莫立民.20世纪90年代清词研究概述.學術月刊,2002(5) 彭功智,曹新華.晚清文学思潮与近现代词学批评的转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陳水雲.清代词学的诗学化.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陳水雲.康熙年间词学的辨体与尊体.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6) 陳水雲.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文藝研究,2007(5) 曹明升.词律的编订与清人对词体特性认知的深化.海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王力堅.清初“本位尊体”词论辨析.文學評論,1998(4) 皮述平.清代词学的“尊体”观.學術月刊,1997(11) 陳慶元.爱国词人谢章铤的词与词论.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方智范.论常州词派生成之文化动因.社會科學戰線,1996(4) 吳維中.评况周颐的词境──词心说.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4) 李德.现实主义词人郑文焯略论.社會科學輯刊,1993(3) 邱世友.谢章铤的词论.文學評論,1992(6) 祁志祥.从“小道”、“诗余”到“尊体”——中国古代词体价值观的历史演变.文藝理論研究,2010(2) 黃雅莉.“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9(10) 汪超,涂玉珍.论周济词学尊体观.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楊雨.尊体大潮中的“小道”“逆流”-略论王闿运词学“小道”观.船山學刊,2010(1) 張彩雲.常州词派的清词评研究.碩士论文.淮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2011 曾蘊華.「情詞」與「詞史」──謝章鋌詞學理論二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9 徐秀菁.龍沐勛詞學之研究.碩士论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04 张?芳.淸常州词派寄记说硏究.硕士论文.私立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硏究所,1984 顏妙容.清代詞學之尊體論述研究.博士论文.國立中山大學文學系, 2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