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食兼用的何首乌

 农业书屋 2012-06-24

 

药食兼用的何首乌

http://v.ku6.com/show/_6o3gCnu4FearO6zDzp5Yg...html

 

 

 

 

  这里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米易县,记者孙志鹏一来到这儿就进了山,开始找一种野生的仙草。在当地找这种草还是很有讲究的。

  村民:“挖野生的那种,就是不能叫它的名字,一叫就挖不着了。”

  村民:“说了就挖不到了,只剩藤藤了。”

  村民:“一个人静静地挖还可以,一有人闹的话,只见藤藤不见根。”

  看来这种草可是有灵性的!还真的很难找,找了有半个多小时还不见踪影,嘘--别出声!

  村民:“孙记者来,这里有一棵。”孙志鹏:“哦,这个就是呀?来,我看看。”

  原来记者要找的就是这种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自古就被称为仙草,历史上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有的说它让一个叫何田儿的人返老还童,年过百岁。有的说它受到汉武帝、武则天等诸多皇帝的青睐使他们得以高寿。还有的说张果老就是吃了这种草才得以成仙的。

  孙志鹏:“你看长这个叶子还挺特别的,这仔细一看有点儿像红薯的叶子,但是比红薯叶子稍微小了一点儿,这个藤长得还是挺长的,把这一棵树都给盖上了,刚才有人说,挖的时候都不能提它的名字,要不然它就跑了,这会儿我已经揪住它的小辫子了,估计它跑也跑不掉了。估计它跑也跑不掉了。那顺着这个藤,它应该在这底下吧应该?这地下。行,咱赶紧把它挖出来看看,看看这个何首乌,它到底长什么样!别说,我这还是头一次挖何首乌呢! ”

  不过刚才老乡还说挖之前一说话就只见藤不见根,记者抓住小辫子有什么用?那根还会不会跑呢?

  孙志鹏:“挖到一个,来我看看,我看看,我看看,嘿,您瞅瞅,这个呀就是何首乌了,刚才我看这个藤蔓上长这个叶子就跟这个红薯的叶子有点儿像,没想到挖出来的何首乌跟红薯长得也差不离,只不过看这个头有些小。”

  老乡又挖了半天也没再挖出来一块,这何首乌的藤蔓这么大,根怎么那么小呢?原来野生何首乌往往是藤蔓疯长,根长得很慢,所以它才显得更珍贵。

  传说归传说,在我国的中医药名著《本草纲目》里,何首乌又叫夜交藤、马肝石等名称,分为赤白两种。白首乌是萝藦科的植物,我国90%以上的白首乌生长在江苏省滨海县。记者刚挖的就是赤首乌,它在我国南方的很多省区都有分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龚树生:“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这两种植物单纯从植物学上来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尽管这两种植物亲缘关系比较远,但他们在中医理论上,药效相似,也常常一起使用。何首乌、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并称四大仙草。四川省攀西地区是我国的野生赤首乌的主产地之一,农民挖野生何首乌已经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孙志鹏:“您看在这个沙池里头,我就发现了很多这个何首乌,个头都特别地大,这都是从农户手里收过了的野生的何首乌,从山上挖出来的,那我这就有个问题了,像这个何首乌的话,这有多少年了?这个何首乌在五十年以上。怎么判断呢?因为  拳头大的是五十年,你看这个,已经比拳头大的太多了,然后像碗大的,比如像这种碗大者为百年,然后头大者为三百年,对头这么大的,然后跟桶大的就是上千年。”

  记者:“你好,这个首乌一天能收多少呀?”采购员侯安美:“一天能收20吨。”记者:“都是农民自己种的吗?”侯安美:“不是的,是农民在山上挖的。现在收的多少钱一斤呀?四元左右。一年这个野生何首乌能收两千吨左右。”

  村民赵银会:“一个还是挖个百多斤,一年能卖多少钱,卖这个?四千多。”

  村民崔荣富:“平均一天可能就是八九十斤,山上往年多,现在不行了,越挖越少了。”

  不过,尽管野生的越来越少,也不用担心,几年前米易县就开始人工种植何首乌的尝试。那么目前的种植情况怎么样呢?

  孙志鹏:“您看这片地种的那都是何首乌了,这么多农民师傅都在这儿忙活着呢,但是在这儿我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您往这儿看,这个呢应该就是何首乌的藤蔓了,人家把这个藤蔓都把它剪成一段一段,比较规则的小段,而且还捆了起来,这咱们都知道,这何首乌入药主要用的就是它的根茎,那这个剪下来它能有什么用呢?诶,咱问问啊,大姐,您把这个剪成这样一段一段的,是拿去做药的吗?不是。不是拿去做药的呀,那这就奇怪了,您说这个藤蔓这么硬,这也不能当菜吃呀,那给它剪成这样到底是干嘛使的呢?”

  村民冯正芳:“这个藤剪了就像修树的枝一样,剪了对地下的根块个头大,它就不影响,如果不修的话,它这个苗子一长得旺,对地下的根块有影响,剪了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嘛。”

  为了让何首乌的块根长得更快,不论是架秧种植,还是爬地种植,都要控制藤蔓的生长,不让它长得太长,那么,剪掉的这些茎究竟做什么用呢?

  孙志鹏:“刚才咱们说了,剪下来的何首乌的藤蔓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现在这答案就揭晓了,您看我脚下,这边全都是刚刚剪下来的何首乌的藤蔓,它是留作扦插种苗用的,据志鹏我了解呀,这何首乌的繁殖方法呀通常有两种,一种呢是用种子,还有一种就是用扦插了,我觉得呀,这个扦插还得给它剪下来,还要挨个地刨坑给它放进去,这是不是有点儿费事了,那用这种方式来繁殖,它又有什么好处呢?”

  技术员冯学军:“扦插那个时间也短,效果也好,种地里面一两年就能采挖。”

  原来这种扦插的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能让何首乌尽快地长出块根,农民能更快地得到收益。那么这人工种植的何首乌到底长得怎么样呢?

  孙志鹏:“这相信咱们大多数观众对于何首乌最开始的了解呀肯定是源自鲁迅先生写的那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这何首乌还有人形的,吃了以后就可以成仙,当然这只是坊间流传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了,不过今天我也征得了人家的同意,您看,这么大一片何首乌,人家说了,我可以随便在这里头挖出来几个仔细瞧瞧,看我今天这运气怎么样,能不能挖出个人形的来,说干就干。”

  挖何首乌要小心不能把根给挖破了,否则会氧化,不易储存。(字幕)

  孙志鹏:“哟,您别说,这不是就出来了一个吗,哟这还有一个圆的。您看它就挖出来这么俩来,挺费劲的,不过看来我这手艺还可以呀,挖出这两个虽然个头不算太大,但是最起码人家这个外皮没有被我破坏,像这样的何首乌咱们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据了解,目前在米易县,人工种植的何首乌进入收获期的还只有5000多亩,这些何首乌因为控制了藤蔓的生长,块根长得较快,两年一个采挖周期。记者刚刚挖出来的何首乌就是长了两年的,那么何首乌到底有什么样的药理作用呢?

  字幕:何首乌的药理作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胡坦莲:“何首乌是攀西地道药材,它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

  在中医上使用的为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生首乌是直接切片晒干而成的,生何首乌经过九蒸九晒久露加工而成制首乌,两种首乌在中医药理上的作用是不同的。生首乌有解毒、润肠通便、消痈的功能;制首乌有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等功能。

  中医主治医师赵光春:“何首乌用处广泛,用量大,它主要是补血,补肾,补肝。它是用于活血祛瘀的那种就用生的,用于补肝肾的就用制的。”

  因为传统制首乌的加工方法程序繁杂,目前已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的发酵何首乌代替制首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孙志鹏:“您看这收上来的何首乌呀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它在中药上的用途还是挺广泛的,但是它这收上来之后呀,咱们就得像这样把它给切成片,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之后呢,就可以入药了。”

  据了解除了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的藤蔓和茎叶都可入药。何首乌茎叶主治疥癣、风疮、瘙痒,可用来煎汤洗浴。

  何首乌不仅入药在中医上广泛使用。作为日常滋补之用,也早已走进了百姓的餐桌,那么何首乌都有哪些吃法呢?

  孙志鹏:“ 这在米易呆了这么几天,我也了解到,人家当地何首乌早就已经上餐桌了,这不今天呀,我就特地来尝一下,诶,这是调味的,别弄太多了,太多了咸,不会的,这是何首乌粉,这干嘛使的呀,这是冲汤用的,这喝汤的呀,我得尝尝这个,那我先尝尝这个汤,您别说,闻着就挺香的,嗯,不错,鸡汤,但是有一股中药味,这也难怪呀,因为这何首乌本来就是一味中药啊,喝完鸡汤,咱还得尝尝这个鸡肉,嗯,不错,这鸡炖的可是挺入味的,口感也比较的细嫩。”

  要说何首乌的吃法以煮粥、炖汤、泡茶为主。根据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在民间就有降脂粥、益智粥、乌发粥等多种何首乌药粥;有何首乌煨鸡、何首乌蒸猪肝等多种药膳。目前在四川米易县,用发酵何首乌生产的何首乌颗粒茶和速溶茶都有了很多的消费者。何首乌的嫩叶芽也可以直接用来泡茶,具有解毒祛火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味草药,上了餐桌,有没有什么禁忌呢?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胡坦莲:“通过发酵制成的茶不管是颗粒也好粉也好,它都可以食用。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是安全的。使用何首乌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注意,特别是生何首乌,不能过量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肝损伤。”

  目前,在四川重庆广州北京等地的一些超市、药店都有何首乌茶的销售,那么,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呢?

  超市营业员王英:“一天卖到二三十盒,一般都是那些中老年人买去比较多。”

  消费者:“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喝一袋或者两袋左右,经常喝,已经坚持了块两年了,比较好睡觉,其它茶的话喝了尤其是晚上,很难睡觉,这个茶喝了后没什么感觉。”

  消费者:“这个茶我们这个地方喝的人还是比较多,喝了这个茶呢比较舒服。”

  据了解,在米易县,目前每年仅销售何首乌茶的产值就达8000多万元。

  米易县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永林:“我们的何首乌茶的颗粒型的一年的销售大概占到60%左右,速溶型的一年的销售占到30%左右。”

  据了解,人工种植的何首乌在药效上也和野生何首乌相同,而社会上有报道说人形何首乌之类,即使是真的长成了人形,它的药效也和普通何首乌一样。

  记者:“现在你自己开始种了吗?”农民:“现在他们有些在种,他们栽种的还可以。”

  农民:“就是得十月份到二三月份卖它几千元钱。”

  四川省米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淑荣:“全县种植何首乌面积2万余亩,产值达1.4亿元以上,带动种植的农户6000余户。”

  孙志鹏:“何首乌,从以前的野生到现在的人工种植,从以前单纯的入药到现在衍生出了这么多的产品,可以说何首乌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了,看似一个小小的转变对于商家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商机,更重要的对于广大的农户来说这又是多了一条增收之路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