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怡园:顾家大户的“门风”

 苏迷 2012-06-24
 
怡园风景


故园家事系列之二

文/本报记者王彪
    顾笃璜。文化人士,昆曲大家。曾任职苏州文化局领导,如今,领衔昆曲传习所,传承老戏,教抚新人,希望把原汁原味的昆曲保留下去。

    关于怡园的建造,顾笃璜先生的高祖顾文彬曾做过自我介绍:太平天国运动之际,我在任浙江宁绍道台,就把苏州铁瓶巷房屋向东开拓住宅,改造为“过云楼”。但是购买湖石较多,就嘱子顾承购以尚书巷废地,垒石为山,坎地为池,渐拓渐变,最后添造亭台,广搜树石,扩展为怡园。

 
顾笃璜祖父顾麟士


战争与藏书

    500册书籍,拍卖过两亿元。这就是苏州过云楼藏书的魅力。那些书,顾笃璜不敢说都看过,但不少都粗略翻过,没感觉有啥稀奇的。藏书的地方就是怡园南宅过云楼。

    怡园的最大特点是,住宅、祠堂、花园连为一体。晚清民初时期,这座私家花园又叫“顾家别墅”。园主人顾文彬传到顾承,再到顾麟士,也就是顾笃璜的祖父接手怡园后,继续扩大收藏范围,将收藏充盈至千余幅之多。

    1937年抗战前夜,顾家人紧急商讨对策,决定逃到上海租界。他们在朱家园住所的天井里挖了一个地窖,地窖从紧挨院子的后房地板下开挖,一直通到院子里,有一人多高,里面铺油毛毡防潮,其上再抹水泥。地窖有10多平方米,一部分不能运往上海的书画密封在白铁皮箱中,藏入地窖。

    1937年8月16日,日寇投向苏州的第一颗炸弹,炸毁了朱家园顾家大厅。顾家两个佣人正在大厅上收拾东西,当场被炸死。顾笃璜所住的房子被炸塌了一半,砖头瓦片一起倾倒下来,8岁的他躲在床底下,侥幸逃生。机枪仍在扫射,子弹从他头上飞过。家人团聚,连夜逃难,,辗转到了上海租界。

    顾家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1938 年逃往上海途中,仅有的一辆车装满了书画古籍,无法坐人了,无奈之下顾公雄决定把笃璋、笃球两个儿子留在常熟汽车站一家小店的阁楼上,先将文物运往上海。上海的亲戚见了面就问:“孩子呢?”他才急起来:“喔唷,还在汽车站!”从此顾家亲友常笑话他只要书画,连儿子都不要了!

 
昆曲大师顾笃璜


    苏州沦陷后,顾家被日寇搜查了7天……解放后,顾家将所藏大部分书画捐赠国家。文革中抄家时整整装了7卡车。顾笃璜父亲顾公硕当夜离家出走,自沉于虎丘一号桥,留下遗书说:“士可杀,不可辱,我先走了”。他是苏州文革中自尽第一人。

婚礼与家祭

    园林办婚礼是什么样子?有一天父母说带他去参加婚礼,地点就在怡园,新郎是堂哥。印象中那是怡园人最多的一次,顾笃璜穿着新衣服站在贺喜的人群里,看灯火辉煌,听昆曲悠扬。

    大红灯笼处处彰显着喜气,假山、树木、走廊里都被挂上了彩灯、彩球,天井上搭起了凉棚,婚礼的过程都是有专门的礼仪店策划的,装饰道具也由他们提供租赁。新郎新娘拜天地也都在园子里的大堂举行,司仪高喊,乐队声声,外面的人进来看热闹也不拦着。

    整个婚礼是开放式的,衬托着蓝天白云,亭台楼阁,盆景花草,来参加的人群四处溜达着游园。当时来客中不少还是怡园曲社的会员,可谓吃喜酒、唱昆曲两不误了。只是喜宴在园子里拉不开阵势,后来摆到前面的住宅区的大厅,一直绵延到了天井的凉棚。

    顾笃璜的祖父膝下四子,各自成家后,家庭成员众多,于是,顾家人大部分撤离了怡园居所,只留下长子的一家。直到最后一代,顾笃璜的堂姐及后代居住。

    但每年大家都会定时在此聚会祭祖。聚会先到过云楼,要经过三进房子,第一进是门厅和天井,二进是轿厅,三进是正厅。当时大门口的路很窄,两部黄包车无法错车,两顶轿子也无法交会。怎么办呢?双方进入巷口时先要吆喝提醒,然后靠里面的人往“照墙”里躲。

    祭祖时,仪式庄严,几十口人聚集在大厅里,跪向坐着的族长磕头。房内张贴着喜神,装点传统考究,仪式感很强。团拜仪式结束后,大家往怡园而去,大人们忙着寒暄招呼,小孩子们就跑出去玩了。捉迷藏,嬉戏打闹,玩累了就跑到观前街附近买点零食吃,这是顾老至今挥之不去的温馨画面。

写真与菜肴

    说起以前,人们印象都是重男轻女。但在顾家不是,每到盛夏,家在朱家园的祖母都会带着很多孩子去怡园乘凉赏荷。但带的都是女孩子。大人们是这样想的:女孩子将来是要嫁人的,命运充满着不确定性,而男子只要给他留好家产,请好老师教授即可掌控。所以有什么好事都要先想到女孩们。

    怡园西部以东西向的水池为中心,池南有鸳鸯厅,北称藕香榭,又名荷花厅,盛夏可自平台赏荷观鱼,女孩子们围绕着祖母对着荷花指指点点,唧唧喳喳,安坐下来,则可以品尝莲子和美食。当然这个时候,少不了拍照。那时候,摄影是奢侈品。其父顾公硕是个时髦的文青,喜欢摄影,身边聚集着一群同道者,并成立浪华旅行团四处拍摄,他的作品还刊登在了上海《飞鹰》杂志上。作为苏州第一代摄影人,建国后他捐了四箱子底片给政府。

    子孙周岁,老人庆生,园林留影,老爷子都很热心亲自动手,自拍自洗。他在怡园拍摄孩子们时,不会像老照片里的摆设,而是随意的抓拍,拍出来的照片形象、生动、有趣,。

    不过,孩子们吃的东西就没有这么随意了。“鸡头米”必须是当天早上采下来,下午剥开硬壳,煮熟了,当点心吃,在剥时,一点儿都不能破损,否则,那股带着清香的甜就没了;另外烹制的一定是天然雨水,。还有一道鲫鱼汤,倒是可以DIY:将鰟鮍鱼汤先煮好,把鰟鮍鱼捞出,再放入鲫鱼煮。要求鲫鱼四条共一斤,不好多,不好少。鱼大了肉嫌老,太小了刺又多。汤里头只可摆一条扁尖,火腿2-4片。这道菜恰如顾家严谨的家风,讲究“君臣搭配”、“主次有别”。

游园与名人

    说起私家园林,很多人会以为,既然是私家的,那外人是不让进的。

    顾笃璜记得,在祖父顾麟士那一代掌管时,靠着护龙大街的园子是对外开放的,唯一的要求是进去之前必须先递上一张名片。印象中,在园子的后部有座狐仙堂,孩子们到了晚上都不大敢过去了。实际上这是祖父故意设置的,当时进园的不少男女,留恋园景,卿卿我我,假山后,亭子里,有违公共场合的规矩。祖父就想了这招,还编了一个关于狐仙的故事传播,并设置狐仙堂,用来吓唬那些不大守规矩的游园男女,倒还真有些效果。

    游园人当中,也有不少名士慕名前来探访园主,大名鼎鼎的康有为曾来过多次。每次都求见顾麟士不得,只得留信下来,表达遗憾。这个小故事多多少少也能印证出顾家的家教,小时候,孩子们就看到镌刻门楣上的十四条“宪法”,以警示子孙后代安心学问,不炫富,不掺乎。而顾文彬还定下家规,本家族所藏书画的继承人必须是学识和修养并存的优秀子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