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境净敬

 清与静 2012-06-24
尘世喧嚣。为生计而奔波,为事业而操劳,疲惫的心灵难免披上几丝浮躁。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清脆的哇啼、咝咝的虫吟与悦耳的鸟鸣。我们是否还能静下心来欣赏一首古典的乐曲、一幅写意的山水,抑或放空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在一片宁静中品味人生与自然,体味天人合一的无穷奥妙?
让我们的心入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人天外云卷云舒。心境要有如此之高,心静才到如此深。
闭上双眼,排除一切杂念,入静,入定。是不是很难?头脑中杂絮万千,翻江倒海?
心如何静?心静靠心净。
杂绪万千,无非名利;翻江倒海,难逃酒色。息怒哀乐、气恨忧愁,无不刺激人脑,纠缠人心。身心一体,心不净身亦不净,疾病易得,健康难求。医书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更何况酒色与众多不良成瘾之举。
心如何净?心净还需心敬:敬天知命,敬畏自然,敬畏神明。
敬天知命者,淡泊名利,无所求,无所争,然无欲则刚,可担大任。敬畏自然者,依四时之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合养生之道;应万物生长之理,不误时令,事半而功倍。敬畏神明者,善心长存,积阴德,身心愉悦,怡享天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静、境、净、敬,音同而意连,植根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道德的核心,岂偶然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