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旭:怪才是造谣

 佛城子毅图书馆 2012-06-24

罗旭:怪才是造谣

作者:霍蓉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1/11/5 15:54:22

  在情人节的时候把腿雕塑种在土里,很洋气。在情人节的时候把老婆、儿子、侄子侄女带在身边和名流朋友过情人节,很勇敢。这就是罗旭,别人眼里的艺术怪才和天才。在所谓的云南艺术精英纠结于云南当代艺术发展时,90年他已在云南美术馆做了个展,当别人说这土贼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时,他的作品在云南省体育美展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全国体育美展。面对不同的媒体,罗旭都有不同的故事,然后记者们把他说的话写成文章,多年来没有一篇报道是相同的。罗旭看了自己都要笑起来,说记者们是傻还是可爱呢? 

大明星弃五星酒店追罗旭土著巢

  说云南当代艺术的招牌,十有八九说要画风景、说走出去的艺术家、说发生的美术革命。说罗旭,就说他在土著巢是修行,他和云南筇竹寺五百个罗汉相关。说到土著巢,就说是世外桃源。其实嘛,只要内心沉静,在哪里都可以修行,不在乎是吃荤还是吃素,是不是信仰之门,也无所谓。画风景是一种诗意的逗留,拿着招牌吊念就会产生幻觉。不论是朋友还是客人,罗旭都不喜欢他们在工作室里拍照,更不喜欢到那里做客的人用微博,把发生在里面的所有事情都向外公布,他说那是隐私,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到最后,他投降了,成为最优秀的听众,甚么都不说,看你怎么办。

  土著巢雌雄同体,有六个厕所,是张国立、杨丽萍、萨顶顶、李安等来到云南,放弃五星级酒店不住,都要去住的地方。住在那里,人会有种生命的燃烧感,见到贺尔蒙到处飞,灰尘黏在腿上都会有种被爱的感觉,里面的人被真诚打动,自愿将自豪之下的孤独感,冲着靠墙的大腿说。这种坚毅而酥软的形象,在白天是女人,晚上是男人。里面甚么都有,所有的作品都是大托大托的,随处可见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佛像空心,菩萨坐在草丛里面,不熟悉的人会在里面迷路,浴池在园子里,旁边有颗槐花树,春天女人们在里面泡澡,风吹槐花到处是,秋天槐花种子长腿的模样,在树上摇晃着。过路鸟想看风景都要注意,巢是尖的,不小心就从上面滑下来。

儿子绘草图老子动手建土著巢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罗旭在鸟人雕塑下亮相后登上了董事长的宝座,拿着儿子画的草图跑建筑设计院时,专人告诉他,这种建筑是不可能有的。怎么不可能呢,罗旭就自己挑杆指挥工人干,期间倒下无数次,工人也伤不起,这么强大的想象力,只有罗旭自己能做,他边做边想把土著巢变成真的。当时朋友给他批这块地建房子,要是知道他要建这么个东西,可能就不会批给他了。不过当展厅、餐厅、演播厅以宝塔式洞穴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效果出奇地好,看热闹的、图新鲜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在里面杀鸡、烤羊、听歌、看舞,土著巢的运营模式很成功,成为文化人、企业家、政界要员都爱去的地方,也变身为云南农家乐的祖师奶奶。而罗旭把土著巢的经营理念做到独一无二,艺术家、厨师、舞者每个角色都能胜任,和一线演员差不多,演甚么红甚么。然而那些思想坚定、行为独立的人,通常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土著巢因念而生也因念而落,罗旭说不做就不做,现在只迎接自己的朋友。所以,土著巢生来就是做艺术品的料,罗旭本就是个花环夫人。

  艺术是否精彩看生活是否有趣,周星驰都会穿着短裤在包子铺门口排队吃包子,何况罗旭属猴,是钓鱼高手,是厨子也是艺术家。一年里,几乎有半年手机在呼叫转移,朋友找他时,他正在地球的某一边,躺在自家的沙塘椅上,肆意的撩起眼皮盯着水里的漂,再一巴掌甩在飞来的苍蝇的屁股上,一有动静立马挑起鱼杆,一看是小鱼就甩掉,重新挂上拉丝粉,才不管是谁要找他。早上他在塘子里洗澡、游泳,中午在那里钓鱼,晚上在里面洗脸洗脚。而且他做的菜很好吃,花椒饼在嘴里嘎吱嘎吱的脆,酸麻面捧在手心都是招牌,眼神看谁都放电,写着「吃嘛,我负责」,你就不得不肆意的嗯一声「好」,是一个令人巴不得对着深吻,提着水壶泡红茶的独行侠。如此一来,罗旭是枝夜来香,他有仙女般的气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绽放。而土著巢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群潮来潮往描绘土著巢一张不老的脸。

道德逻辑演绎的合理性

  成功是逼出来的,成龙从演死人做起,自己去想死人是个什么死样,最后成为演死人里演得最好的一个。罗旭也一样,发挥想象力,怪才不怪。笔者写了关于他的书《罗旭艺术风格中的神秘主义》,把支撑罗旭艺术创作的方式称为「道德逻辑演绎的合理性」,这决定了他艺术创作的思路和结构,作品的结构让人产生怪诞、离奇的感受,只要了解和掌握这点就可以不被现象迷惑,能够直接找到罗旭艺术创作的本质。笔者把这个过程画成了《罗旭创作的道德逻辑演绎图》,发现罗旭的创作包括艺术流派的产生并不神秘,处处有迹可寻。

  事实上,感觉是一种无意识的计算,感觉修订的过程也就是逻辑修订的过程。每次感觉的出现都可以是一次的修订,罗旭创作来自于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寓繁于简,简单的外表和成功的内部结构结合,罗旭掌握了「与自然共存」的结构模式,创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土著巢以砖块拼接方式、拱形、十字结构搭建了合理的建筑结构,和树的形状结构一样,没有一棵树的支脉相同,但它们都可以在世上存活,只要和土地达到共存的结构,就可以是任何形态。砖块堆积的锥形气囊造成土著巢空灵的气场,带刺结构是通风的关键。世上最初也没有什么建筑公式,没有审美标准、比例、力学、结构、空间,唯一拥有的感觉是顺其自然的展开活动。任何材料,只要符合、具备它要成为的那个事物所要具备的结构、尺寸、承受能力、功效,那么它就具备需要它拥有那种功能的任何事物。于是土著巢不需要钢筋就可以彼此连接,牢黏在土地上。

  这本书没有追随任何学术潮流,是唯一一本系统分析罗旭艺术创作的书。要是在古罗马,也许不会那么好运,没有任何信仰流派,会像希帕蒂亚被当作异教徒和妖女,抓到神像下处以死刑,尸体不全的被拖去游街、焚烧。现在,战斗没有那么激烈,还能得到资本投资,真是太幸运和幸福了。罗旭看到这本书时感到惊讶,从来没有人可以把他写到这种程度,把他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罗旭说:「我觉得,怪才是造谣。」
 
  抽烟喝酒才知情何物

  罗旭还是靠搞艺术活了下来,和那堆搞艺术的人分不开,如钱绍武、叶永青、张国立、丹增、杨丽萍等。钱老先生名气大,容易被人记住,在他之前对罗旭进行魔鬼训练的是武培柱先生,武老先生在世曾在弥勒县剧团从事舞美工作,是大才子,为人谦和,心胸宽厚,绘画技法严谨扎实。当年,是他带罗旭上路,他教罗旭要抽烟喝酒才知情为何物、要忘乎所以才能表演、骨气放内脏里养起才神气、绘画靠真本事而不是耍杂技,这对罗旭整个人格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养成其浪漫、亲切、幽默、体贴、自由、安静、开放的特性。画鸟的叶永青,是艺术圈的老江湖,从认识罗旭就带他在圈里打滚,为他搭桥,从云南到北京、上海、巴黎走遍世界,让毕加索孙女知道中国有这么个人,让罗旭在迈阿密街头疯狂自拍,漫步英国在喜爱的雕像前留影。丹增坚持艺术不能走后门,而罗旭是他眼中的人才,值得期待。最近,罗旭再次出山,在深圳、上海做个展,作品十年如一日,仿似时光机倒流,相信他也不知道要去干什么,干到现在,或许孤独便是一种胜利。
 
  亲手毁掉不满意的创作

     土著巢在这地上活下来是个奇迹,当年土地呈酸性种甚么死甚么,罗旭还是往死里种往死里做,现在里面都长水稻和芦苇了。他将不锈钢蝌蚪雕塑往草丛里放,生命的活力瞬间爆发,圣洁的压住了荒蛮的土地,把一切虚无都净化成香气。巢里合唱团成百上千的在洞里相互对视,和无数个皮薄肉厚被蒸得八面玲珑的小笼包差不多,让人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泪水感动得从眼角滑出来。它们接受了神秘、哗众取宠、诗意的夸奖以后,拉长了脸上自私的德行,打个呵欠,更大的乐趣是望着门外的大腿雕塑喊「一二,一二,左右左」。油画的线条像乳腺般延伸,有助于创作题材原型的进出,光焰四射,任凭罗旭媚眼打量。

  当艺术家视作品如掌上明珠时,罗旭只要是不满意的创作,他就下手全部毁掉。面对土著巢,相比迎面而过的陌生人,房奴的命,一辈子的园子都不会有罗旭的大,还要贷款30年还到老,只为三室一厅就把自己终身囚禁,罗旭是幸福的。

  这么多年来罗旭和朋友们吃吃喝喝、打理土著巢的大大小小、养花种树、做作品都是开支,卖作品的钱都花在这里,就算金山银山也挖成个穷山。罗旭做展览,换点买米钱,还不是为了生活。名气是有代价的,在好友帮助下,土著巢曾在城建中幸运的保留下来,吉人自有天相,高速公路绕道而建,据说最近城市建设又划圈了,还能好像以前那般幸运吗?

罗旭:怪才是造谣

作者:霍蓉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1/11/5 15:54:22

 在情人节的时候把腿雕塑种在土里,很洋气。在情人节的时候把老婆、儿子、侄子侄女带在身边和名流朋友过情人节,很勇敢。这就是罗旭,别人眼里的艺术怪才和天才。在所谓的云南艺术精英纠结于云南当代艺术发展时,90年他已在云南美术馆做了个展,当别人说这土贼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时,他的作品在云南省体育美展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全国体育美展。面对不同的媒体,罗旭都有不同的故事,然后记者们把他说的话写成文章,多年来没有一篇报道是相同的。罗旭看了自己都要笑起来,说记者们是傻还是可爱呢? 

大明星弃五星酒店追罗旭土著巢

 说云南当代艺术的招牌,十有八九说要画风景、说走出去的艺术家、说发生的美术革命。说罗旭,就说他在土著巢是修行,他和云南筇竹寺五百个罗汉相关。说到土著巢,就说是世外桃源。其实嘛,只要内心沉静,在哪里都可以修行,不在乎是吃荤还是吃素,是不是信仰之门,也无所谓。画风景是一种诗意的逗留,拿着招牌吊念就会产生幻觉。不论是朋友还是客人,罗旭都不喜欢他们在工作室里拍照,更不喜欢到那里做客的人用微博,把发生在里面的所有事情都向外公布,他说那是隐私,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到最后,他投降了,成为最优秀的听众,甚么都不说,看你怎么办。

 土著巢雌雄同体,有六个厕所,是张国立、杨丽萍、萨顶顶、李安等来到云南,放弃五星级酒店不住,都要去住的地方。住在那里,人会有种生命的燃烧感,见到贺尔蒙到处飞,灰尘黏在腿上都会有种被爱的感觉,里面的人被真诚打动,自愿将自豪之下的孤独感,冲着靠墙的大腿说。这种坚毅而酥软的形象,在白天是女人,晚上是男人。里面甚么都有,所有的作品都是大托大托的,随处可见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佛像空心,菩萨坐在草丛里面,不熟悉的人会在里面迷路,浴池在园子里,旁边有颗槐花树,春天女人们在里面泡澡,风吹槐花到处是,秋天槐花种子长腿的模样,在树上摇晃着。过路鸟想看风景都要注意,巢是尖的,不小心就从上面滑下来。

儿子绘草图老子动手建土著巢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罗旭在鸟人雕塑下亮相后登上了董事长的宝座,拿着儿子画的草图跑建筑设计院时,专人告诉他,这种建筑是不可能有的。怎么不可能呢,罗旭就自己挑杆指挥工人干,期间倒下无数次,工人也伤不起,这么强大的想象力,只有罗旭自己能做,他边做边想把土著巢变成真的。当时朋友给他批这块地建房子,要是知道他要建这么个东西,可能就不会批给他了。不过当展厅、餐厅、演播厅以宝塔式洞穴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效果出奇地好,看热闹的、图新鲜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在里面杀鸡、烤羊、听歌、看舞,土著巢的运营模式很成功,成为文化人、企业家、政界要员都爱去的地方,也变身为云南农家乐的祖师奶奶。而罗旭把土著巢的经营理念做到独一无二,艺术家、厨师、舞者每个角色都能胜任,和一线演员差不多,演甚么红甚么。然而那些思想坚定、行为独立的人,通常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土著巢因念而生也因念而落,罗旭说不做就不做,现在只迎接自己的朋友。所以,土著巢生来就是做艺术品的料,罗旭本就是个花环夫人。

 艺术是否精彩看生活是否有趣,周星驰都会穿着短裤在包子铺门口排队吃包子,何况罗旭属猴,是钓鱼高手,是厨子也是艺术家。一年里,几乎有半年手机在呼叫转移,朋友找他时,他正在地球的某一边,躺在自家的沙塘椅上,肆意的撩起眼皮盯着水里的漂,再一巴掌甩在飞来的苍蝇的屁股上,一有动静立马挑起鱼杆,一看是小鱼就甩掉,重新挂上拉丝粉,才不管是谁要找他。早上他在塘子里洗澡、游泳,中午在那里钓鱼,晚上在里面洗脸洗脚。而且他做的菜很好吃,花椒饼在嘴里嘎吱嘎吱的脆,酸麻面捧在手心都是招牌,眼神看谁都放电,写着「吃嘛,我负责」,你就不得不肆意的嗯一声「好」,是一个令人巴不得对着深吻,提着水壶泡红茶的独行侠。如此一来,罗旭是枝夜来香,他有仙女般的气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绽放。而土著巢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群潮来潮往描绘土著巢一张不老的脸。

道德逻辑演绎的合理性

 成功是逼出来的,成龙从演死人做起,自己去想死人是个什么死样,最后成为演死人里演得最好的一个。罗旭也一样,发挥想象力,怪才不怪。笔者写了关于他的书《罗旭艺术风格中的神秘主义》,把支撑罗旭艺术创作的方式称为「道德逻辑演绎的合理性」,这决定了他艺术创作的思路和结构,作品的结构让人产生怪诞、离奇的感受,只要了解和掌握这点就可以不被现象迷惑,能够直接找到罗旭艺术创作的本质。笔者把这个过程画成了《罗旭创作的道德逻辑演绎图》,发现罗旭的创作包括艺术流派的产生并不神秘,处处有迹可寻。

事实上,感觉是一种无意识的计算,感觉修订的过程也就是逻辑修订的过程。每次感觉的出现都可以是一次的修订,罗旭创作来自于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其最大的特点是寓繁于简,简单的外表和成功的内部结构结合,罗旭掌握了「与自然共存」的结构模式,创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土著巢以砖块拼接方式、拱形、十字结构搭建了合理的建筑结构,和树的形状结构一样,没有一棵树的支脉相同,但它们都可以在世上存活,只要和土地达到共存的结构,就可以是任何形态。砖块堆积的锥形气囊造成土著巢空灵的气场,带刺结构是通风的关键。世上最初也没有什么建筑公式,没有审美标准、比例、力学、结构、空间,唯一拥有的感觉是顺其自然的展开活动。任何材料,只要符合、具备它要成为的那个事物所要具备的结构、尺寸、承受能力、功效,那么它就具备需要它拥有那种功能的任何事物。于是土著巢不需要钢筋就可以彼此连接,牢黏在土地上。

 这本书没有追随任何学术潮流,是唯一一本系统分析罗旭艺术创作的书。要是在古罗马,也许不会那么好运,没有任何信仰流派,会像希帕蒂亚被当作异教徒和妖女,抓到神像下处以死刑,尸体不全的被拖去游街、焚烧。现在,战斗没有那么激烈,还能得到资本投资,真是太幸运和幸福了。罗旭看到这本书时感到惊讶,从来没有人可以把他写到这种程度,把他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罗旭说:「我觉得,怪才是造谣。」
 
抽烟喝酒才知情何物

 罗旭还是靠搞艺术活了下来,和那堆搞艺术的人分不开,如钱绍武、叶永青、张国立、丹增、杨丽萍等。钱老先生名气大,容易被人记住,在他之前对罗旭进行魔鬼训练的是武培柱先生,武老先生在世曾在弥勒县剧团从事舞美工作,是大才子,为人谦和,心胸宽厚,绘画技法严谨扎实。当年,是他带罗旭上路,他教罗旭要抽烟喝酒才知情为何物、要忘乎所以才能表演、骨气放内脏里养起才神气、绘画靠真本事而不是耍杂技,这对罗旭整个人格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养成其浪漫、亲切、幽默、体贴、自由、安静、开放的特性。画鸟的叶永青,是艺术圈的老江湖,从认识罗旭就带他在圈里打滚,为他搭桥,从云南到北京、上海、巴黎走遍世界,让毕加索孙女知道中国有这么个人,让罗旭在迈阿密街头疯狂自拍,漫步英国在喜爱的雕像前留影。丹增坚持艺术不能走后门,而罗旭是他眼中的人才,值得期待。最近,罗旭再次出山,在深圳、上海做个展,作品十年如一日,仿似时光机倒流,相信他也不知道要去干什么,干到现在,或许孤独便是一种胜利。
 
亲手毁掉不满意的创作

    土著巢在这地上活下来是个奇迹,当年土地呈酸性种甚么死甚么,罗旭还是往死里种往死里做,现在里面都长水稻和芦苇了。他将不锈钢蝌蚪雕塑往草丛里放,生命的活力瞬间爆发,圣洁的压住了荒蛮的土地,把一切虚无都净化成香气。巢里合唱团成百上千的在洞里相互对视,和无数个皮薄肉厚被蒸得八面玲珑的小笼包差不多,让人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泪水感动得从眼角滑出来。它们接受了神秘、哗众取宠、诗意的夸奖以后,拉长了脸上自私的德行,打个呵欠,更大的乐趣是望着门外的大腿雕塑喊「一二,一二,左右左」。油画的线条像乳腺般延伸,有助于创作题材原型的进出,光焰四射,任凭罗旭媚眼打量。

 当艺术家视作品如掌上明珠时,罗旭只要是不满意的创作,他就下手全部毁掉。面对土著巢,相比迎面而过的陌生人,房奴的命,一辈子的园子都不会有罗旭的大,还要贷款30年还到老,只为三室一厅就把自己终身囚禁,罗旭是幸福的。

 这么多年来罗旭和朋友们吃吃喝喝、打理土著巢的大大小小、养花种树、做作品都是开支,卖作品的钱都花在这里,就算金山银山也挖成个穷山。罗旭做展览,换点买米钱,还不是为了生活。名气是有代价的,在好友帮助下,土著巢曾在城建中幸运的保留下来,吉人自有天相,高速公路绕道而建,据说最近城市建设又划圈了,还能好像以前那般幸运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