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惰性是婚恋成功的第一杀手

 薇多丽雅 2012-06-25

恋 爱、婚姻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特指自身犯的错误也有很多。婚恋从来都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促成的事,其不成功的原因一定是双方面 的因素。很多时候客观因素我们无从把握,包括对方的物质条件、性格、做事风格等都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到底哪些点做的 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婚恋的失败。


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并没有什么大 碍,重要的是今后要重整旗鼓,总结失败的教训,提炼出经验,以便日后避免犯同类的错误。只有这样才会在此方面有所进步。然而许多人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却再也 站不起来了,说什么对爱情失去信心的话,认为人间没有真正的爱情等消极观点。这都极大影响了以后的婚恋路程。


经 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伤痛,内心受到的打击固然是巨大的。但人不能总活在过去的痛苦中,积极走出阴霾才能进入生活的正轨。如果一味消沉,说明人仍然被惰性所 左右。因为并没有真正想改变现状,一直在怨天尤人。毕竟改变现状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次革命,过程是艰辛的、苦楚的。许多人不想尝试是害怕这个过程太艰 难,心理的惰性在作祟的缘故。


惰性本身就是人的本性特质之一,人人都 会存在。只是有的人能够克服惰性而争取美好的生活,而有的人会被惰性打败。很多事情都不想亲身尝试,怕这怕那的畏手畏脚。看到人家家庭美满很幸福,自己也 想拥有的时候却不想付出努力,而总想走捷径,总想付出最少而获取最大的利益。这种观点对于做生意来说或许可行,但在感情上却是行不通的。


所 以社会上总出现物质女对于未来伴侣的要求总有无限拔高的趋势:必须有房,必须有车,必须月薪几万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年轻女子不想花心思在感情上,认为那都 不靠谱,有了钱就等于有了一切。钱才是万事万物的保障。抱有这种观点的相当于是走了一种“捷径”,不需花大力气在感情上费神,转而掌握经济大权是根本、是 保障。这不是惰性是什么?而拥有财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婚姻手段来轻而易举的得到别人的钱财物质,总想让自己省力少奋斗十年二十年,一步 就跨到富人圈里。这不是惰性是什么?然而情感上的懒惰加上物质上的懒惰,两种懒惰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会有真正的财富和幸福吗?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是狂热的物质追求者,只想找个伴侣平静的生活。但总遇障碍,不得志。在这里要强调一点,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没有行动终究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但实施行动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行 动意味着付出,付出真实的感情。而付出后是否得到相应的回报却是未知的。所以多少是在做一件没有保障的事,冒险的事。正因为这个未知才让自己没安全感的。 所以干脆不想付出,不想努力,只想等着人家主动找上门。可是你没有付出的话,人家凭什么找上你呀?这个问题或许他们没有好好考虑过。心理上的惰性一定是婚姻上的一大障碍


还 有一种心理是过于害怕情感受伤,总想一步到位,就能修成正果,顺风顺水。问题是整正果是“修”出来的。不可能谈一次就能成功。害怕受伤是过于担心那个不好 的结果,觉得自己承受不了。可是人不犯错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两个人不在一起接触怎么知道对方合适还是不合适?不接触、不去碰壁怎么能了解异性的需求是 什么?怎么能知道自己该怎样调整呢?


任何人想跳过这段“修炼”的过程是行不通的。修炼必然是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人生必经之路,否则后面的路通不过去。你不在20几岁的时候遇到,就会在30几岁时遇到,或者更晚。早遇到早解决早受益。越晚改变越困难,错误习惯的维持时间越长,改起来越费力。所以逃避不是办法,积极面对才是在走正途。


对 于已经在婚姻围城内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更不能忽视惰性带来的危害。许多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很多人都没仔细想过婚姻是怎样沦为坟墓的?婚姻中如 果疏于管理,疏于经营,那变为坟墓是迟早的。很多人的心理习惯是反正已经得到正果了,放松了紧绷的那根心弦,终于可以松散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说 就怎么说。甚至不像恋爱阶段时那样在乎对方的感受了。但大多人都忽略了,婚姻中双方的言语行为更加要注意分寸,更需要艺术的沟通交流。而不能因为对方是爱 自己的人,最亲近的人,就太过随意的对待人家。应该比婚前更注意自己的修为,这样的婚姻才不会成为坟墓,才不会让人有倦怠,而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对 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婚姻,仍然是有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搁置在一边不理会。问题积攒越多越难解决,解决不了那么只能离婚。离婚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逃避问题的途径。双方都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都懒的去面对一堆麻烦,都说自己累了。但却没有人为了不累而努力过。准确的说是双方都磨掉了耐 性,从而没有了动力。但是当初却是因为对方的好才走到一起,只是现在变的不好了。从好到不好是怎么演变的,很多人都没有细心留意过。是不是一次次细微的惰 性心理阻碍了婚姻的进程?所谓的审美疲劳、情感倦怠,是不是生活中一点新意都没有,一点创造力都没有了,浪漫温馨的氛围更是懒的去营造了?一次次的松散都 在淡化生活的美妙,不疲劳才怪。


所以懒惰是万恶之源,还真是一点不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