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修行?这是很多同修遇到过的大问题。
爱因斯坦、牛顿、李约瑟、扁鹊、李白、葛洪、诸葛亮、孙思邈、贺知章、王羲之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的智者,都曾思考过一个相同的问题——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去何方?最终,大家殊途同归,都在佛教或道教中找到了答案——可能大家没想到,上面列出的各位名人,除了信佛的,就是修道的。
与此相应,试图向大家阐述世界真相、分享生命经验的各派教主也有很多。印度的王子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之后,向世人传播了49年的佛法,并反复提醒大家——真正的佛法其实是“不可说”的。中国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被守关的一个叫尹喜的基层小领导缠着不让走,一向低调的老子实在无奈,只好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开篇也是先声明——“道可道,非常道”。
佛教和道教的这两位大成就者,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里都记载了的这两位大学问家,他们得出的是一个相同的结论:所谓的“真相”——不论用“法”还是用“道”来称谓——都不能通过人类的语言来确切表述——人类的语言还不够高级,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还只是三维空间。
就像只能看到二维空间的毛毛虫——你让它怎样形容这个多彩的三维世界呢?只有等到它羽化成蝴蝶,一下子飞起来,就能看到三维空间了,心里就全有数了——那么,羽化就是修行。对于生活在二维世界中的毛毛虫来说,那些能够突然出现在眼前又一下子消失不见的蝴蝶,无异于佛祖和神仙。
科学的发展虽然还很幼稚,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早已公认了四维五维等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那么,对于暂时只有三维经验的人类来说,我们不也只是一条弱弱的毛毛虫么?
田也空,地也空,人也空。那么还剩下什么?究竟什么才是真?
剩下的唯有一个“缘”,象一条绸链,舞着“因果”。一切存在,都仅仅是缘的聚散。所以,要随缘、惜缘、不攀缘;所以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所以唐朝的百丈禅师在“野狐禅”公案中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既然一切是空,那还实修什么?
所谓实修实证,就是为了学习,继而了解世界的真相,才能“不昧因果”。
了解真相的难度在于——“不可说”也好,“非常道”也罢,都是因为说不清。倘能说清,便是谤佛毁道了。所以大凡明智的人、见到了真相的人,往往就选择了闭嘴。
所以谁要是想当好学生,想做博士后后后,想毛虫变蝴蝶,并且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的话,就只有实修实证——“法”和“道”,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谁能说出水是什么味道?恐怕你言语道断也说不清。必须亲自尝试一下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亲自尝试一下子,就全明白了。智慧无边的佛祖和道祖都如是说,可见修行不是一件耍嘴皮子、摇笔杆子的事。
能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的人,都是智者,也都是勇士——毛毛虫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蝴蝶,才能见到多彩的世界。听别的虫再怎样说,也是胡说。听已经变成了蝶的再怎样说,也听不懂。
那,什么是修行?修行的内容是什么?怎样修?
修行,好比就是想考博士后后后的学生在做功课,是一次最高级的学习过程——每人来到世间,都是为了学习。
修行的内容五花八门,这个好比通过选择不同的杯子去喝水——塑料杯、纸杯、盖碗,杯子可以五花八门,但喝的都是水。我们要修行的目的,是喝到杯子里的水,而不是鉴别各种杯子。无论如何,无论哪个宗教,只要它不是邪教,就会明确指出——修行的目的不是法术和神通,而是心性。
修的方式无非三种:
1、进山清修——这个貌似超凡脱俗、立竿见影,但往往仅适于“世外高人”,至少是豁得出去啥也不要了(专业术语叫“放下”)的主儿,并且有正规的师承,也就是真正的出家人。
这种真正的出家人,绝不是庙子里面穿着名贵袈裟拽你开光算命捐香火钱的那种——真正的出家人甚至没钱也没心思去关注那些红尘俗物,但是,心能转物、出神入化、圆融自在的高手,在这些人中比比皆是。
2、红尘中修——这个就像“落入凡间的精灵”,虽有一个好出身,或有一副好功底,但机缘所限,还得赚钱谋生养家糊口,看着别人上山入地闭关出关的,虽然眼馋,也只能“大隐隐于市”了。不过转念一想,反正如今这个时代,寺里寺外一样热闹,心明眼亮,也就安驻红尘、无为无不为了。
3、糊涂中修——做人就是修行,这个是广义上的修行,即便是糊里八涂地过一生,也仍算是修行。这种方式见于绝大多数被灌输“人是猴子变的”的老百姓。
但是,出于社会因素,在这个群体里谈修行,谈因果轮回,还不如聊聊房价、油价和“贾君鹏”——目前大家都被浸泡在赚钱致富的机关算尽之中,被浸泡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泛娱乐化生活”之中,每个毛孔都在被浸泡,被消融,似乎对其它的一切都不再感兴趣……
这是一个“冷水煮青蛙”的尴尬时代,对于大多数人,生活不过如此,生命不过如此,即便临死之前,最惦记的却是银行的存折密码,和房产证的法定继承人……当人完全变成钱的奴隶时,其地位就很可能还不如畜生道的动物了。
糊涂一点也没什么不好,否则太明白了,反倒容易犯嗔戒——我们还未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修行者。真想对每一个人说——来世一遭,如果啥都没整明白就匆匆离去,毛毛虫不变一次蝴蝶,真的很可惜。
基本上除了以上三种,对于那些“不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丧尽天良、自暴自弃的,那就不是修了,那是“造”——这辈子能投生做人的那点福报就像口袋里的饼,吃一口少一口,不赶紧做好事种粮食给自己攒积分,自以为是,不珍惜不感恩,很快就会没得吃。造得太过分的,下辈子直接出溜到恶鬼道或者地狱道,最好的也不过是畜生道,慢慢享受自己的因果报应吧(自己百度一下“六道轮回”就知道了,信不信并不重要,它就像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那样真切,它就摆在那里,片刻不歇)。
每人来到世间,原本都是为了修行。即便最白痴的傻瓜,能投生为人,至少也需要五百年的道行作为入场券,否则不会有资格在人间混。老天爷设计的六道轮回,就像检验修行成果的一个标尺——成绩好的留在上三道(天道、修罗道、人道),成绩差的跌入下三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修行毕了业,才能跳出轮回,成佛成圣,成为永远快乐的蝴蝶。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交作业的时刻很快就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