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因果报应 我认為人生的要素主要有两项。 第一项是跟著我们生下来的「命运」。例如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代表性的学者,也许因為父母亲优秀的基因遗传,他们的头脑聪明清晰,但光是这样,尚不足以成為优秀的学者。他还要有不生病的健康身体、好老师的支援,拥有足够做好学问的环境,种种条件汇聚之后,自己拥有的才华才能够完全开花结果。 总之,一个人能否成為一流学者的决定因素,应该属於超乎自我意志和遗传基因之外的某种「命运」的领域。 除了命运,形成人生的另一项要素是「善根生善果,恶行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法则」。人怎麼想,就会出现所想的结果,万物唯心造,这项法则很重要,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提到这项话题。大部分的结果都源自於人类的想法和行為,这是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法则」,这项法则始终与「命运」并行,并形成波浪起伏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因果报应法则」的影响力或多或少强於「命运」。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也就是说,如果一心向善、时时行善,命运的方向也会跟著往好的方向转变。 当人类具有善的意识时,便与造物主的意识--「所有的生命都努力生存著,善哉善哉」不谋而合。个人优美的意识波动,如果与宇宙的意识波动一致,则一切就会顺利运行,事事成功,并且朝好的方向发展;相反的意识则与宇宙意识背道而驰,也必定走向失败。 理解这项原理,也就能理解為何世间存在著没落和衰亡。例如公司為何倒闭?通常是事业顺利发展时,不曾自省「未曾做过善事」、「没做过為世人著想的事」、「从此不再认真努力工作」等违反宇宙意识的行為,因而承受倒闭的报应。 观诸近年来曾经获得很高评价、最后却倒闭的企业,仔细观察它们倒闭前的状况,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倒闭前都曾如日中天、倍受夸讚,随后名声失速下跌,饱受没落的痛苦;其中有存活了三、四十年才走入衰退的企业,也有刚成立就走红的创投產业,歷经几年的高度成长就瞬间坠落。总之无论哪种企业,都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轻而易举地落败和倒闭。 凡身為企业经营者,无论如何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避免倒闭的命运,即使如此,為何成功还迟迟不来呢?虽然这也是「命运」,不过我认為主要是「因果报应法则」导致的结果。 换句话说,目前我们所想的、所做的,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后,时间虽不确定,但一定得承收结果;现在造的业(Karma)是因,其结果会显现於将来。到时候才后悔或悲伤已经太迟,因此无论如何请将这件事记在心头,希望每个人每天都有善行,因此走向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