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十六个比喻看用笔

 逸心茶舍 2012-06-26

从十六个比喻看用笔
                                                                                                                             夏廷献

编者按:笔法中的用喻现象在古代书论中非常普遍,然而每个比喻究竟为何意,却存在诸多分歧。夏廷献先生此文,将那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用笔比喻集中进行阐释。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毛笔书写汉字创作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地位,两千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地用笔方法,实在是奥妙无穷,有时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同时地语言文章准确的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地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自己和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地要领。
     翻阅历代书法典籍,选出一下九位书法家主要的16个比喻,大体按时间顺序列出来和同道共勉。

     1 用笔如“鹰望鹏逝”
      李斯不仅是小篆的鼻祖,也是用比喻阐述笔法的第一人,鹰望鹏逝职工比喻就是他说的(也有学者认为逝蒙恬的话)。原话是:"用笔法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意思是作书用笔要象苍鹰鹏鸟扑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扑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落笔的精神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扑捉到“目标”--预想的书写的效果。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能如秋鹰搏兔,碧落魔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鹰望鹏逝”法,也称作“摇笔”。

      2 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这两个比喻是李斯同一次说的,故而放在一起阐述,     总的意思是用笔不要做作,摇自然舒畅,摇想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展活泼地游动;要象景山---大山上升起地云朵一样,飘然、悠闲自在。意在强调从大自然中地美中悟出用笔的规律来。

      3 用笔“犹若登阵”
      汉丞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用兵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在《论书阵》中说:“夫书势法,犹若登阵,便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阖籍于阴阳。”把书法的笔势,笔法比作登阵作战。意思是,登阵要随机应变,用笔要善于变通--在于用腕;登阵要调兵遣将,用笔要安排好点画,作战贵在深出鬼没,用笔要有起伏,作战要能展开和集结,笔用笔结体要善于处理好擒纵提按曲直,粗细、起止、正欹、舒敛、向背、方圆等阴阳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4 笔是将军
       书圣王羲之曾经担任右军将军,对笔法的神奇作用有独到见解,他在书论纵说:“下笔不用急,故须迟重。”书圣为何把笔比作指挥作战的将军?是因为两者有共同之处。将军一个令,关系到战争胜败,土之得失,人之生死,作书,笔一落纸,墨便成形,字的生命(骨肉气血神),不可改变,因此,书者下笔要象将军下达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王右军还曾经把笔比作大刀,长矛,对于字的生命有生杀予夺的作用,用笔一定要慎之又慎。
        
      5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这是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的原话,锥画沙,印印泥是两个展现笔意的著名术语,是从事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锥画沙是说长矛一类的武器的锥锋画如平沙地里,沙形两边凸起,中间凹成一线,在纸上用笔要象锥画沙一样,笔锋行在线条的中间,不显起笔、止笔的痕迹,而墨迹则浮在线条的两使人感到凝重、突出,劲险、立体、富有质感、力感、涩感的效果。"印印泥"是说用笔要想印章印在粘性紫泥上一样,深入有力,清晰可见,造成布置均正形体端庄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两个比喻惟妙惟肖,地钩画出中锋用笔注意藏锋之后所达到地"用笔之妙"。若能深解其意,“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中锋用笔诀窍,才算领悟到

      6 用笔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唐代书法家张旭在谈到用笔时说:“孤蓬直振,惊沙坐飞,余思而为书,而得奇怪。“孤蓬自振”是说用笔要象一种孤单的飞蓬草一样,触动奋起,翻转奔逐。惊沙坐飞是说用笔要象受到震动的沙子一样,自然而然的飞起来,奔放纵逸,豪情激荡,张旭绰号张颠,精晓楷法,草书最为著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看到了上面两种自然现象,领悟到了书法草书的用笔,从而使自己的笔势有了新奇的变化,达到了期望的“振飞”的境界。


     7。用笔如“屋漏痕”
" 屋漏痕"是颜体书法的创作者、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向他求教的僧人怀素对话时说的,原话是:“吾观夏云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这里,有“醉素”之称得怀素,在谈到自己的用笔时,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坼壁之路、应该说对用笔很有研究,很有体会了。然颜真卿却不以为然,一言以蔽之曰:“何如屋漏痕?”怀素听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肃然起敬,握手喜呼:“得之矣。”可见屋漏痕的比喻更为形象,贴切、准确、经典。屋漏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唐代以后书家对此多有解释,多数人的解释是中锋用笔或藏锋用笔,“言不露圭角”。今人沈尹墨在《书法论丛中解释的比较明白,说屋漏痕是:“雨水渗入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从沈尹默先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个痕的形象是自然的有涩势的,有质感的,总体垂直的,若用笔蘸墨书写,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进入了笔法的最高境界,屋漏痕是对用笔要求和艺术效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形象比喻,是有志于书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需要之处的是,怀素的四个比喻,也是可供借鉴的,其中的“坼壁之路”是指:墙壁自然开裂处,具有天然清峭、没有人为布置之巧的“裂纹”,用笔若能如此,点画一定会回然天成,这一比喻也常为后人引用。

 

     8,用笔如“长年荡浆”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如峡,见长年荡浆,乃悟笔法。”此次“长”念zhang,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长年荡浆”意为船工荡浆,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万年路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地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地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长年荡浆之助吧”。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古人用笔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黄庭坚从长年荡浆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9,用笔如“折钗股”

       南宋诗人、音乐家、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钗是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多为任性很好的金银材料打造,一般由两股合成,折钗股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意思是用笔到线条转折之处,笔毫要平铺,锋要正,要圆,而不扭曲,不偏斜,以使转折处的线条象折弯的钗股一样,表层圆畅,内部劲健,含力,显出一种宽闲圆美之态。后代书家对这一比喻,也多有解释,清代书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

    以上李斯、萧何、王羲之、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黄庭坚、姜夔9人的十六个比喻,涉及到用不的重要性,观念,效果,姿势、动作、技巧、等各个方面,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历代书家传授的用笔真经(对这些比喻的可行性也有不同的认识)。踏入书道的人不可不知以上的这些比喻,但“比喻”毕竟是比喻,他只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接近,并不是事物本身,习书者,在实践中只可参照,不可拘泥,因为说到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上述9人都是书法大家,每人对笔法的感受,--比喻也不一样嘛!
  
      为了便于记忆,笔者将16个比喻连句为“用笔口诀”:

      笔是将军,犹若登阵。鹰望鹏逝,游鱼得水,景山兴云。长年荡浆,惊沙坐飞,孤鹏自振。夏云奇峰,坼壁之路,惊蛇入草,飞鸟出林。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悟得其中奥妙,用笔定能通神。

      需要指出的是,翻阅典籍,发现宋代之后---元明清的书家,在探讨用笔的方法的比喻上是重复、注释、延续唐宋之前的说法,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新比喻,故笔者也自选到宋代之前,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宋代之前,关于如何用笔,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了,因此,欲学书者,在用笔的把握和学习上,应多看宋以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和经典墨宝。
(转载自《书法报》2007第1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