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宽评价标准 家家都有优等生

 昵称936669 2012-06-26

拓宽评价标准 家家都有优等生


 
 

在应试教育下,孩子成绩的好坏,无疑是家长情绪的晴雨表。

在很多人眼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就是中等生。其实,当我们使用“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这些名称来区分学生时,不自觉地把孩子们分出了三六九等,其中不乏歧视的成分。“求学就是求分数”这个观念一直影响着不少人的教育观念,在这个观念中,有很多优秀的孩子被埋没在考分中,“品学兼优”的重点落在了“学”上,“品”则被忽略了,同时也忽略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创造力、人格整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这个单一的标准显得异常苍白,因为它抹杀了孩子们自身丰富的个性。

不可否认,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这种闪光点不一定表现在成绩上,才艺、品德、能力等都应是评价学生的内容。如果换一个角度,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优等生。成绩是一时的,能力则是一辈子的事情。毕竟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优等生”教育,不仅约束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也让大多数家长倍感压力,似乎没把孩子培养成“优等生”,就是不合格的父母。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孩子做“中等生”的自由,不仅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家长们自己。(小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