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放入世清淡出尘

 昵称936669 2012-06-26


狂放入世清淡出尘

 

诗人说,“白花胜于绿叶,浓酒不如淡茶”。的确,生活中有人偏爱白花淡茶的素雅,不喜欢绿叶浓酒的热烈;也有人钟情于浓酒绿叶般浓重的人生况味,不愿体味白花淡茶般的淡泊超然。而我却认为,浓与淡本为同根又相辅相成,不分高下。完美的人生亦需二者的同时参与。

所以我认为人生应狂放入世,清淡出尘。

“我自横刀向天笑”,这是谭嗣同的绝笔,也是他为正义而谱写的一首鲜血悲歌,他为正义而殒身的豪迈之气亦流芳千古。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年轻狂,曾率八百轻骑直捣敌营连破数城。由此可见,人生的精彩往往在狂放不羁时才得到极大的彰显,那种摒弃一切只为一个目标的精神是狂烈,是豪迈,亦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决心,一种壮士断腕的果敢与决绝。若人生没有经历过狂傲与不羁的时期,而是一辈子畏首畏尾,如履薄冰,固然不容易失败,但却体会不到成功时的喜悦与疯狂,无法分享胜利后的舒心与自由。无“狂放期”的人,仿佛别里科夫,因惧怕失败后的嘲讽而用“套子”护住自己,殊不知自己才是最可悲的人。所以人的一生,要有狂放入世的经历,奋斗的拼搏方能成就自己独特的人生,找到真实的自我。

人生最是五味杂陈。不仅要有浓酽的“狂”,而且不能缺少清幽的“淡”。

少年的狂放成为过眼烟云后,就应像陶潜那样使狂躁的心沉静下来,静心体察“淡”的真味,秉无为之道的老庄哲学便是推崇“清淡出尘”的典范。有《菜根谭》述:“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可见清淡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在尽情狂放、感受到至浓至烈后,便要回归简单,回归素雅,品味那别有风味的清幽。清淡不是指将心变成一潭死水,而应是“水波不兴”的平静。所以“饮酒并醉”的七贤之一刘伶,没有“纵横喧哗”的波澜,而是一觉到天明,在梦中参悟人生。无独有偶,诗仙李白亦“天子呼来不上船”,心中每每泛起一道涟漪,便泼墨挥毫下笔成文,后又复归平静,重新回归属于自己的天地。所以说狂放处世已然不易,清淡出尘却更难。若欲使自己平静而非死寂,清淡而非寡淡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狂放入世,清淡出尘,二者相容才能铸就完美的人生。年少时因狂放而精彩,狂放后守清淡以修身。惟有把握好浓与淡的比例,方可收放自如,人生才能似随风的纸鸢,翱翔于蔚蓝的天空。(赵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