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诱发,让“平常”孩子超常发展

 昵称936669 2012-06-26

早期诱发,让“平常”孩子超常发展


 
   
 
 

    早期诱发:强调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诸如理想、性格、自信心、自觉性等等。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能有进步,学习成绩肯定会上升。
    自信心的诱发和培养就是“尽可能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它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中得奖……
    当孩子在某个问题上第一次出现不自觉行为时,家长应抓住不放,因为这时这种不自觉行为往往是偶然发生的,还未形成稳定的意志品质,若能及时教育,就容易纠正。

    ·人物档案·

    司有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技大学信息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从事少年班研究和超常教育研究多年,提出“早期诱发”家庭教育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使错过了早期教育时期、成绩平平的一双儿女获得了快速发展,儿子司卫东后来考进了中科大少年班,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做博士后,现在是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的研究员,女儿司晓春在美国获计算机硕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某企业的高级程序员。
    其著有《少年大学生奥秘》《少年班通讯》《超常教育学》《成才者的家庭教育》《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培养超常儿童有学问》《早期诱发》等。获得全国妇联、国家教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早期诱发”理念的家庭实践

    司有和的儿子卫东在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聪颖,两岁多才会说话,说得也不流利,还常常说颠倒了。妹妹出生后,父母把他送到乡下奶奶家。卫东从乡下转学到城里读书,已是小学三年级。学期结束时,考试只得了个24名。虽然他也很努力,但直到初一,排名还一直在班级十名上下徘徊。
    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少年班,司有和参加了少年班研究组。在研究少年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时,他发现有一些少年大学生小时候并非特别聪颖,甚至没有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最终却也考进了少年班。进一步的研究让他发现,这些少年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一、初二时,遇到某件事,激发出某种素质,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于是,司有和提出了“早期诱发”的观点。
    “早期诱发”是指:对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年龄在9~15岁,智力发展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让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智力获得快速发展。
    当司有和从少年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总结出上述思想时,正好他的两个孩子进入了这个年龄段,他就试着用这个模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卫东从数年徘徊不前的状态,一跃而居全班第三名。此后,从初二到高二,一直保持在班级中的前五名。高二下学期,在既要准备高考报考少年班,又要准备高二期末考试的情况下,夺得了全班第一名。进少年班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他的成绩稳步上升,6个学期中有5个学期获得二等或三等奖学金。

在激发兴趣中进行早期诱发

司卫东在中科大获得博士学位时与同学的合影

    “激发兴趣”是早期诱发原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因为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当卫东进入小学高年级时,爸爸的早期诱发思想初步形成。司有和仔细观察儿子,发现卫东喜欢唱歌,可哪一首歌都唱不完整;他喜欢看足球比赛,可自己并不好动;爸爸试探他动手实验的兴趣,结果一台很好的收音机让卫东拆得装不还原。尽管如此,司有和还是发现儿子喜欢看书,性格好静。于是,认为这个孩子比较适合学理科,便根据这个大的方向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就会促使孩子产生兴趣。从这一点出发,在家教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而每一次好奇心的诱发又都是以身边的科学为内容的。例如,坐火车时,司有和就问孩子:“东子,你说这车窗外的树为什么往后跑呢?”“因为火车在往前开。”孩子回答。“那你再看看远处,”爸爸说,“远处的那些树木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呢?”不看则已,一看小卫东就糊涂了,远处的树怎么会朝前跑呢?整个大地看上去好像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轴在转动,孩子好奇地看着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类似的实例很多。如回到乡下时,司有和带孩子钻溶洞看钟乳石的时候,就对他讲山、讲水、讲古迹;和孩子进城时,在公共汽车上,有位子他们也不坐,总是站在最前面看司机如何开车;就是平时洗衣服,洗衣机排水,水流流出漩涡时,司有和也要把儿子喊过来看看,再用手指在漩涡中心的空洞处试试,告诉儿子那里确实没有水,然后再给孩子讲龙卷风形成的道理……
    这样一次又一次利用孩子好奇心的诱发,终于使卫东初步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接下来,就是“由浅入深”,把激发起来的兴趣巩固下来,形成孩子稳定的兴趣。

“迁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迁移兴趣,即是通过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将孩子的某一兴趣迁移到另一兴趣上去。在家教中常有这样的事,家长想让孩子做甲事,孩子偏偏喜欢乙事。家长这时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强制孩子去做甲事,而应该设法将孩子对乙事的兴趣迁移到甲事上去,让孩子对甲事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做。应该从孩子很浓的兴趣中,选择与目标兴趣相关联的兴趣,关联越多越好,让孩子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从而使兴趣产生转移。 
    司有和的女儿晓春一开始不喜欢看长篇小说。但爸爸觉得读小说对儿童的成长有好处,应该帮助孩子形成阅读经典小说的兴趣。当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司有和觉得时机到了,可以用兴趣迁移法。因为看电视是孩子的现实兴趣,看电视剧《红楼梦》和看长篇小说《红楼梦》有直接关联。
    于是,每逢播放《红楼梦》时,他让全家都来看,看过之后讨论。由于司有和夫妇和儿子都看过《红楼梦》小说,所以讨论起来他们三个人都有话说,而且有意谈论小说里有、在电视剧里没有的内容。女儿晓春没看过小说,当然就插不上嘴了,一插不上话,就产生了心理需求,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爸爸只稍作解释,然后告诉她这件事在书中哪一回里有。于是女儿对小说《红楼梦》有了兴趣,电视剧《红楼梦》还没有播完,晓春就捧起小说《红楼梦》看了起来。
    在晓春读完小说《红楼梦》之后,爸爸不失时机地又给她借了几本长篇小说。借着看完《红楼梦》的热度她又将这几本长篇小说捧上,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此后,她又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篇名著。由此,她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迁移成功了!

通过成功的体验帮孩子确立自信

少年司卫东

    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那么,怎样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呢?
    司有和认为,就是“尽可能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对自己完成某一工作任务能力的自我估计、自我认识。孩子从事某工作后能自我感到是成功,就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就随之产生。对于孩子来说的,它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中的得奖,也可能是一次课堂提问时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可能是一次美术展览中有自己的作品……它可以使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之中,使孩子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样干好,从而激发起孩子的自信心。
    司有和是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
    设置可行的奋斗目标  给孩子设计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只要这些“活动”的目标适中可行,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那么“活动”结束后孩子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做游戏、讲故事、爬山、游泳、画画、吹笛子等。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孩子们在活动后产生“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自我认识,和家长、老师对他的“评价”有密切关系。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成绩,家长能给予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如果孩子做了错事,也应该是帮助、鼓励孩子改正,这时过分的斥责只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许多家长在检查孩子作业后,发现错处,立即指出,并说出答案让孩子改正过来。这样做,孩子就只管做作业,而不问对与错,反正有爸爸妈妈“把关”。长期下去,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判断作业正误的能力,从而导致学习自信心的丧失。
    司有和说:“我也检查孩子的作业,但不告诉孩子,而要求孩子每次作业后自我检查。有一年冬天,东子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深夜,我工作结束后,照往常一样打开东子的作业本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老师给一道题打了个叉,写了‘重做’两个字。我向后看,这道题是重做了,可是发现重做的结果和原来的一样,再检查运算过程,两次都一样,是对的。为什么老师打叉让重做呢?找到课本一对,原来是抄错题了。我立即从被窝里把孩子叫起来,并没有说是题抄错了,只说让他检查。孩子检查了一遍,说‘没错’,‘没错?那老师怎么让你重做?’
    “孩子又认真检查了那道重做的题,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是没错嘛’,‘再好好想想。’我仍旧平静地说,孩子裹着棉衣,两眼瞪着那个红叉叉,足足愣了有20分钟,猛然想起来,打开课本一对,知道是题抄错了,马上更正过来。改过来,我就表扬他。”

在纠正不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性

    自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作用很大。培养自觉性有一个原则很重要,就是在纠正不自觉行为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性。比如,可以在纠正盲从中培养自觉性。有的孩子做作业喜欢对答案,只要一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的不同,就认为是自己错了,并马上按别人答案改,有时反而改错了。这就是盲从。
    要纠正盲从,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培养。每次作业要求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发现错误也不要具体点出,只说有,或说有几处,让孩子自己去找。另外,“狠抓初犯”是十分重要的原则。当孩子在某个问题上第一次出现不自觉行为时,家长应抓住不放,及时教育,就容易纠正。
    在卫东上初中的时候,每天中午电台播评书《杨家将》,将两个孩子吸引住了。但是,孩子以前因为不睡午觉,所以都是在中午做作业,晚上则早点休息。现在如果中午听评书广播,作业就挤到晚上,影响休息。因此,司有和和孩子们商量:“是不是中午不听,如果想听改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电台重播时收听?”两个孩子都同意了。可是,一天中午,司有和回来时,还没进门,就听见屋里的收音机正响着刘兰芳的声音:“小南蛮,哪里走……”一敲门,孩子赶紧关上收音机才来开门。司有和发现孩子在这件事上还不能自觉,虽然是初犯,但必须抓住不放。不过,司有和并没有斥责他们,而是坐到孩子的面前讲道理。从自觉的重要性讲到自觉的作用;从今天你是个孩子,只有不用父母督促,自觉地学习,讲到将来在工作中,才能不用领导管,自觉地为国家工作。最后,讲得孩子低下头。
    “爸爸,我保证以后中午不听广播了。”儿子伏在桌上呜咽地说。“保证不听了。”女儿也嘟哝一句。
    司有和说:“不是不让你们听,而是自己决定、同意的事,就要自觉地去执行。不论干什么事都应如此。”这次及时的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兄妹俩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本报记者张萌根据《孩子你大胆地往前走》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