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姓名:费雯丽
生日:1913年11月5日
忌日:1967年7月7日
出生地:印度
籍贯:英国
星座:天蝎座
身高:160厘米
学历:曾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婚姻状况:1932年嫁首任丈夫律师霍尔曼,1933年生女儿苏珊妮,1938年8月离婚。两天后与劳伦斯·奥立弗结婚,1960年离婚。
常到的地方:湖
最喜欢的动物:猫
嗜好:猜字迷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简历:
费雯丽,1913年出生在印度大吉岭镇的一个英国股票经纪人家中,母亲是爱尔兰人。1920年她随父亲回到英国,后在教会学校学习。其中她对艺术最为感兴趣。15岁那年,她随父亲到欧洲旅行。1931年,她要求进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在学校认识了温文尔雅的男青年霍尔曼,经常与之约会。1932年费雯丽与霍尔曼结婚。婚后她一度很幸福,但她执着的献身艺术,不愿意被家庭所束缚,生下一个孩子后,她就忍不住要求演电影。偶然的一个机会,她在《贞洁的面纱》中的表演被舆论认为是一颗新星的出现。突然的成功使她下定决心弃家从影。1940年8月,费雯丽在拍完《魂断蓝桥》后与著名演员奥里佛结婚。婚后他们过了幸福的20年。费雯丽始终一往情深地爱着奥立佛,但奥立佛背叛了她。1960年12月,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费雯丽因此受到重重地打击。1967年7月7日病逝于伦敦的公寓中。按她的遗愿,她的角膜捐献出来,遗体火化。
生平经历:
如果你生于六十年代,你肯定对她深深的迷恋过;如果你生于七十年代,你肯定被她深深的感动过;如果你生于八十年代,你应该知道,这个女人对你六七十年代的老大哥老大姐是怎样的吸引过;这种吸引,不只是在她的影片中,还在她传奇般的爱情经历中……
费雯-丽有权利谴责上帝的不公,既然已经给了她绝顶的才貌,又何必如此吝啬地不肯再加上一点连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快乐?这位银幕上光芒夺目的美人把生活熬成了药渣,苦涩且无助。
1967年的7月7日,全世界的影迷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至爱的女明星费雯-丽。提起费雯-丽,眼前总是出现她那晶亮迷人的双眼。就是那双迷人的眼睛,让《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魂断蓝桥》中杜布娃成为影迷心目中永难磨灭的银幕形象。35年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位乱世佳人的一颦一笑。回忆总是会勾起人生命中最美丽的沉淀,即使这些美丽虚幻得如同云烟。
童年 乱世出佳人
看过《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的人,无不被费雯-丽的眼神和气质所吸引,即使衣着朴素也散发出光艳迷人的魅力。费雯-丽的身上,有着英国人的高贵、法国人的文雅和美国人的气魄,这一切都与她是个混血儿,并在欧美很多地方生活过有关。
费雯-丽1911年11月5日出生于印度大吉岭海峡附近的一个偏僻地方,父亲欧尼斯哈利是在印度经商的美国人,同时也是一位业余戏剧演员,母亲葛储耶克是一个法国和爱尔兰的混血儿。在费雯-丽只有两三岁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加德满都有一个由英军太太们组织的业余剧团,经常有小型的表演,当时,只有三岁大的费雯-丽便打扮成牧羊女的模样登台做朗诵表演。战争并没有对不谙世事的费雯-丽的产生多少影响,幼小的她仍显示出了表演方面的天分。
父母离婚后,被送到英国的圣心修女院读书,从此告别了在印度多彩多姿的童年,开始了她在英国的修女式生活。
成长 修女也疯狂
从色彩斑斓的印度大陆,一下来到苍白冰冷的修女院宿舍,费雯-丽感到无比的寂寞。在这里,她只能想办法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寻找修女院里的快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产生了日后要做一个伟大的女演员的念头。修女院里所开设的音乐和戏剧训练课是她最喜欢的课程,这也是她学得最认真的功课。天性活泼的费雯-丽在这里除了认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戏剧之外,她还选修了芭蕾舞课程,在这所修女院里,她是唯一一位选修这门课的学生。
与修女院里的其他学生相比,费雯-丽应该算是这里最显得疯狂的“修女”了。转眼间,费雯-丽13岁了,这时的她不仅外表看起来已经像个美少女,思想也较其他小女孩先进很多。修女院的笼子再也难以关住她想飞的心,她告别了修女院,挽起父亲的手臂开始在欧洲各地旅行,时间长达四年之久。在这期间,她开始接触法文、德文和意大利文。她的才貌和开朗个性,让她成为极受男孩子欢迎的快乐女孩。
追梦 要当最伟大的演员
几年的四处游历,几乎让费雯-丽淡忘了当年的明星梦。1931年的时候,看到昔日圣心修女院的一位好朋友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女演员,费雯-丽也再次做起了她的明星梦。一直喜欢演戏的父亲为女儿有这样的理想感到高兴,立刻替女儿在伦敦的皇家戏剧学院登记了入学申请,这时距离学校开始尚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在等待入学期间,费雯-丽认识了31岁的律师赫伯特-李-荷曼(Herbert Leigh Holman’),并很快便坠入爱河,1932年12月20日在西班牙的天主教堂做了对方的新娘。为了这段梦幻似的婚姻,费雯-丽甚至放弃了皇家戏剧学院的学业。好在荷曼对费雯-丽日后的事业还是给予了一些帮助。在他朋友的介绍下,费雯-丽获得了在英王宫演出的机会,出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个小角色。这一次演出,再度唤起费雯-丽要当一个伟大女演员的愿望,之后她又返回皇家戏剧学院,继续学习她的表演课程。爱情一个男人和后半生
重回皇家戏剧学院不久,费雯-丽便因怀孕而中途退学。在女儿出生后,她因忙于参加社交活动而再次放弃明星梦。
但真正令费雯-丽表演命运得以改变的事是她与劳伦斯-奥立佛(Laurence Olivier)的爱情。在朋友的介绍下,费雯-丽认识了当时在英国声望很高的劳伦斯-奥立佛,也正是他的出现改变了费雯-丽的后半生。两人在合演电影《英国大火》(Fire Over England)期间,开始结下片缘,从此关系升温。1940年,两人走进教堂,成为银幕上最令人羡慕的一对鸳鸯。结识奥立佛是费雯-丽事业的最大转折点。在一次去奥立佛拍片现场探班时,他被《乱世佳人》的监制塞尔兹尼克兄弟看中,在艳压群芳的试镜之后,她成了《乱》片的女主角,也因此成为奥斯卡影后。此后,费雯-丽的事业平步青云,在银幕上赢得无数掌声,但二人看似稳定的爱情基础,也没有能够将他们的婚姻维持到最后。
真实 生活中的费雯-丽
《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里的费雯-丽令人难忘,但那也不是全部,生活中的费雯-丽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
烟鬼:这是费雯-丽的令一个侧面。她的烟瘾大得令人难以想象,在拍摄《乱世佳人》时,她一天要抽四包烟,相信很多男性烟民也只能望尘莫及。不过,她最后死于肺结核也多半与抽烟有关。
抑郁狂躁:这是一种明星最常见的病,但生在费雯-丽身上也有些不敢想象。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一样,费雯-丽的精神也几近崩溃,曾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她与劳伦斯的幸福生活也因她的歇斯底里而没能善终,两人于1960年正式离婚。
追星:这种事自然是发生在成名之前。当年之所以爱上赫伯特-李-荷曼,就是因为对方的相貌酷似她崇拜的银幕小生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有意思的是,莱斯利-霍华德日后竟然与她一起出演《乱世佳人》,在影片中也是她暗恋的对象。
感情经历:
1967年7月8日,因出演电影《乱世佳人》、《魂断蓝桥》、《欲望号街车》而享誉世界的女演员费雯丽在伦敦去世。
作为一个演员,费雯丽在银幕上演出了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作为一个女人,她一生的爱情生活却十分凄婉。
她是律师家的女主人,却渴望成为一名女演员
1931年,当31岁的霍尔曼在街道上遇见18岁的费雯丽时,这位一向举止得体的律师竟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那张令人神往的脸:圆润而俊俏的下颌,唇线清晰而优雅,双眸闪动出夺人心魄的聪慧,面庞秀丽得举世无双。霍尔曼律师按部就班的人生由此突然出现了爱情故事。
霍尔曼在街区的舞会上得以与费雯丽相识,他用最绅士的风度带着她起舞,他关切地与她聊到她的生活和愿望,对于在修道院长大的费雯丽来说,霍尔曼律师成熟的亲切与温存是她从未遇到的。第二年,费雯丽考上了皇家戏剧学院。于是,霍尔曼每天都在她下课的时候等在学院门口。出身名门,剑桥毕业,在伦敦有自己的事务所,还有众多事业有成的朋友,霍尔曼所具有的一切令费雯丽感受到一个男人的智慧是多么值得敬重。后来,霍尔曼律师所有的朋友对那时的费雯丽记忆最深的是:美丽而柔顺。
只有母亲了解费雯丽的生命里其实潜藏着不可遏制的激情,她知道这一点是温文尔雅的霍尔曼根本无法理解也不可能接受的,她警告费雯丽钦佩一个人并不等于爱这个人。但是,费雯丽从6岁起就独自与修道院的嬷嬷一起生活,这让她后来一生遇事总是习惯于首先揣摩别人的愿望,哪怕要隐忍下对自己的伤害。所以,当霍尔曼律师向她求婚时,还是学生的费雯丽就答应了。
费雯丽成了霍尔曼家安逸的女主人,成了一个漂亮女孩儿的母亲。但是不久,费雯丽就告诉霍尔曼,她要回皇家戏剧学院继续学习。她没对霍尔曼说的是,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演员。霍尔曼律师对舞台不屑一顾,他的智慧再也不曾造访过费雯丽内心的渴望。他先是愤怒,继而嘲讽,后来就不解地沉默了。而费雯丽渴望着走上舞台;同时,她又不愿伤害霍尔曼和女儿。费雯丽天性的敏感令她深切地感受着自己的痛苦,她在这种苦痛中获得了她对男女情爱最果敢也是最伤怀的理解:爱情应该是自由的。
爱人使她得以走向《乱世佳人》,使她得以名垂世界电影史册
1936年5月,费雯丽被告知,她将与奥立弗合拍电影《英格兰大火记》。费雯丽见到奥立弗时说:“很高兴我们在一起工作。”奥立弗说:“片子一旦拍久了,我们很可能要讨厌对方。”事实是,当《英格兰大火记》停机后,奥立弗因为不能忍受分别而成为霍尔曼律师家每天必定出现的客人。朋友们直到费雯丽去世后依然记得他们当年“彼此深深为对方所陶醉”的情景。
费雯丽天天晚上坐在剧院里看奥立弗演出《哈姆雷特》,回到家后,霍尔曼律师冷漠的目光令她只有通宵达旦地读书。双重生活折磨着费雯丽与生俱来的优雅,直到有一天不堪承受。她告诉霍尔曼,尽管他不同意离婚,但她也必须离去,因为一个人应该葆有心灵的健康,她要和一个懂得她的人生活在一起。而奥立弗对他的朋友说,他们两个都克制过,但已经无法坚持。奥立弗有过贫困的童年,有过等待成功的屈辱,费雯丽给予他的无限的爱是他从未遇到过的。而奥立弗的支持也令费雯丽的舞台生命更加动人,并最终使她走向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乱世佳人》。
1938年,为了能与在好莱坞拍摄《呼啸山庄》的奥立弗相会,费雯丽越洋过海来到美国。此时,全体美国人民正为一件事而争论不休:谁演电影《乱世佳人》中的郝思佳?制片人大卫对所有试演过这一角色的女明星均议而不决,这令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为《乱世佳人》操心不已。奥立弗知道费雯丽非常想扮演郝思佳。12月10日晚,通过奥立弗的引见,大卫的弟弟迈伦将费雯丽带到了大卫面前,他说:“喂,天才,我给你带来了你的郝思佳!”大卫看见费雯丽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既温情脉脉又流露出猫一样的狡黠,他感受到了费雯丽高贵的外表下压抑着的瞬间即可爆发的情感力量。费雯丽没有一丝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杂着惊人的桀骜不驯,这种非凡的个性可以让一个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与众不同。大卫终于为《乱世佳人》找到了郝思佳。
1940年,电影《乱世佳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费雯丽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纽约时报》评论说:“费雯丽所扮演的郝思佳如此美艳动人,使人不再要求演员有什么天才;可她又演得如此才华横溢,使人不再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这样的美貌。”而费雯丽为电影《乱世佳人》所付出的却是她永远无法重新得到的——拍摄影片所需要的红色尘土令她染上了肺结核。
这一年的8月28日,奥立弗和费雯丽分别离婚,两天后他们结婚。费雯丽懂得,爱情能够展示人性的美丽与尊严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她坚信她与奥立弗炽烈而忘我的爱情能够经受住一切考验。20年后,当她发现自己错了时,竟难以置信。
她后来说,如果能重新拥有生命,她还会做一名女演员,还会嫁给奥立弗
费雯丽在《乱世佳人》之后又出演了电影《魂断蓝桥》、《汉密尔顿夫人》、《安娜.卡列尼娜》。1951年,因出演《欲望号街车》,费雯丽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随后又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令朋友们惊异的是,费雯丽无视自己在银幕上的成就,她仰慕着奥立弗杰出的舞台表演。奥立弗说:“必须去感受。痛苦、热情、忧伤,一切的感受都会使你永远地失去一些东西,而一切的感受又会使你的内心更加丰富。”奥立弗的主张对于费雯丽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因为她太真挚,总是动情地感受他人的命运,又从来表里如一,于是她所表演的每一个悲剧故事都在消损着她的健康。
《魂断蓝桥》中的玛拉因为爱而死在车轮下,《汉密尔顿夫人》中的埃玛因为尊严而失去了一切,《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因为不愿忘怀而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一次次忘我地置身于这些角色中的费雯丽终于病了,没有人知道她脆弱而又紧绷着的神经何时会突然崩溃,她拍《乱世佳人》时染上的肺结核也更加严重了。
奥立弗开始感到了无能为力,他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家去巡回演出,费雯丽曾在极度绝望中给奥立弗写出长达22页的信,诉说她的孤寂和思念。但是,1960年6月,当奥立弗要求离婚时,费雯丽的回答是:当然,奥立弗夫人将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费雯丽知道爱意味着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男女之爱最不堪重负的是虚伪和强迫。她不能让奥立弗经历20多年前她与霍尔曼之间发生的痛苦。这样的理解令费雯丽在一往情深的爱情逝去时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
7年后7月里的一个晚上,费雯丽独自在她的寓所死去。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曾给朋友送去两棵玫瑰,她说:“如果你现在种,它们很快就会生根。种花人把第一棵叫做费雯丽;另一棵是你,叫做超级明星。”朋友说:“这就是说,两棵玫瑰都是你。”费雯丽的眼睛一下湿润了,过了很久她才说:“所有的花都应该好好施肥……”
她拥有连邱吉尔也不愿亵渎的美丽,也拥有无与伦比的才华——但悲剧正在于此,她给自己施加的压力最终毁了她的婚姻与生活。因而她的生命充满了悲剧之美。
据说当年邱吉尔曾在一个聚会上见到费雯丽,手下人对他说:“你可要接见她呀。”邱吉尔说:“不,我要远远地欣赏上帝的杰作。”尽管受到病痛的折磨,惊人的美貌迅速逝去,可是她永远留在观众们心中的是她在《乱世佳人》中不朽的形象。
1938年好莱坞《乱世佳人》选女主角,选角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无数大明星均渴望得到这一角色,但都无法令人满意。直到费雯丽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局面。《乱世佳人》是电影史最重要最成功的影片,甚至今天仍有无数观众。费雯丽成功地扮演了其中最著名的角色郝思嘉,赢得了她的第一尊奥斯卡金像奖。
1940年,费雯丽与奥立佛经过三年的苦恋,终于在各自离婚后结合,第二年一起回到战火纷飞的英国。费雯丽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前兆。但是她仍然不愿意离开银幕和舞台。当初奥立弗和费雯丽分别离婚才得以结婚。费雯丽坚信与奥立弗炽烈而忘我的爱情能够经受住一切考验。20年后当她发现自己错了时,竟难以置信。 费雯丽无视自己的银幕成就,她仰慕奥立弗杰出的舞台表演。奥立弗说:“必须去感受。痛苦、热情、忧伤,一切感受都会使你永远失去一些东西,而一切感受又会使你的内心更加丰富。”奥立弗的主张对于费雯丽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因为她太真挚,总是动情地感受他人的命运,表里如一,于是她所表演的每一个悲剧故事都在消损着她的健康。
奥立弗开始感到了无能为力,他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家去巡回演出,费雯丽曾在极度绝望中给奥立弗写出长达22页的信,诉说她的孤寂和思念。 但是当奥立弗要求离婚时,费雯丽回答:当然,奥立弗夫人将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费雯丽知道爱意味着尊重别人和自己,男女之爱最不堪重负的是虚伪和强迫。她不能让奥立弗经历20多年前她与霍尔曼之间的痛苦。费雯丽在爱情逝去时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在戏剧电影界被传为佳话的费雯丽-奥利弗联盟瓦解了。奥利弗在费雯丽一生中最需要他支持的时候,也当她为精神病所苦,不知所措,像个孩子似的渴求得到他陪伴和守护的时候离开了她。奥利弗写了一封信给费雯丽,要求她给他自由,让他和别的女人结婚。这封信对费雯丽是一次重大打击,她歇斯底里大发作。和奥利弗的离异给她的精神刺激太强烈了,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1967年7月8日,费雯丽极其孤独地死在伦敦寓所卧室门口的地上。奥利弗参加了她的葬礼,并且十分悲痛地说:“我和费雯丽虽然不能白头偕老,但她还是我最仰慕的女人。”
全世界的影迷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失去了至爱的费雯丽。提起她,眼前总是出现那迷人的双眼。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这位乱世佳人的一颦一笑。回忆总是会勾起生命中最美丽的沉淀,即使这些美丽虚幻得如同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