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之涣如何靠五首半诗走红诗坛

 闲之寻味 2012-06-26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都是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章太炎先生用“绝句之最”四个字,予以评价。值得关注的是,《全唐诗》中只收录了他6首诗,他的名气之大与遗篇之少形成了强烈对比。王之涣的名气是如何大起来的,是名作烁世还是有人鼓吹?这是一个未解的历史悬念。

说起王之涣震耳欲聋的大名声,不得不说他是如何出名的。从历史记载看,新旧《唐书》均无王之涣的传记,《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仅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中提供了王之涣的简要情况。由此看,如果说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和主流诗坛,王之涣已拥有赫赫的名声,恐怕不能令人信服。

那么,王之涣到底是怎么名扬天下的呢?这要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旗亭画壁”故事说起。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喝酒,观看“梨园伶官”表演,三位人约定看歌手唱谁的诗多,谁算胜出。他们听到第一个唱王昌龄的,第二个唱高适的,第三个又唱王昌龄的,王、高分别在墙壁画记。王之涣急了,说已经唱过的都是“潦倒伶官”,水平较差,长得最漂亮的唱诗,一定是我的。果然,那位“超级歌妓”出场后演唱的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旗亭画壁,遂成典故。这段艺林佳话出于小说家言,是真是假难以考究,但这个典故的广泛流传,对王之涣名满天下的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元人也据此编成杂剧上演,对王之涣进行了大力渲染。

 当然,让王之涣一红到底的还有一个历史玩笑,这就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论。准确地说,王之涣的遗篇不是6首而是5.5首,因为《登鹳雀楼》是不是王之涣所写,至今仍争论不休。据最早著录此诗的芮挺章《国秀集》载,《登鹳雀楼》署名是朱斌而不是王之涣。到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中诗作者却成了王之美。沈括则记: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诗的作者又成了王文奂。北宋太宗时李昉的《文苑英华》中此诗作者正式成了王之涣。其后的孙洙选《唐诗三百首》把“白日依山尽”亦作王之涣诗。由于这部书的广泛流传,后人都把这首诗张冠李戴地当作了王之涣名作,王之涣也因此名声大震。然而,现在很多学者坚信,此诗著作权应据《国秀集》归还朱斌。
 
由此看,王之涣的名气大,其因有四:一是本人确有一定的写作功夫。他写的边塞风光和征人哀怨,单刀直入,含蓄有力,令人回味。如果王之涣当时一诗无名,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演义出“旗亭画壁”的美丽传说,况且《凉州词》是王之涣所作无可争议,仅这一首诗代表的水平就绝非一般,一炮走红并不全是今天的事儿,古代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旗亭画壁”广泛流传和元剧的上演。这使王之涣在民间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从这段佳话中知道了王之涣,也知道了他的不朽诗作《凉州词》。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当时王之涣虽然在主流社会没有什么地位,但他在草野庶民中还是很有影响的。三是《登鹳雀楼》著作权的争议。这是历代文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这篇名作出自谁之手,是文人们在录诗成书过程中喋喋不休的焦点,争论中使王之涣一次次变成诗坛中的焦点人物,文人们又将争论的结果二次推向民间,然后再度炒作。争论就是炒作,炒作就能扬名。四是好友互荐。在唐代,朋友之间互相赠诗是一种时尚,王之涣常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畅当等名诗人交游,来往甚多,堪称好友,他们彼此交流诗作,相互赠予,联唱迭和,互相扬名、相互宣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之,自身有功夫、民间传唱广、文人炒作热、好友迭和多是王之涣名扬天下、名垂千古的根本原因。既然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王之涣应该是名著充架、汗牛塞室的。那么,王之涣的诗作为什么流传下来只有五首半呢?正史没有记载,野史没有说法,只有靠旁证推断之。分析起来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出道较晚,枉费人生,让王之涣精品甚少
据有关史料记载,王之涣属于盛唐诗坛的晚熟型诗人,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王之涣有作则是在中年之后。他虽然幼聪颖好学,年龄不及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但他却是一个标准的“问题青年”,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和豪侠子弟交往,饮酒论剑,纵酒谈乐,不务正业,直到中年,一事无成,始得反思,悔悟先前颓废无知。
后在他两个哥哥的帮助下,人到中年的王之涣才开始渐入创作之境。王之涣一生活了55岁,前40年枉费人生,肯定也不会在诗作上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中年后开始起步,其创作成就可想而知。这一观点在他的遗篇中得到了有力印证。
除了《登鹳雀楼》有争议,暂且不说,其他录入诗集的五首诗只有《凉州词其一》知名度高,民间传颂广,另外的四首分别是:1、《送别》,-杨柳春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2、《凉州词》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3、《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怪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4、《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短蓬飞。从诗作的水平看,全然不像一个盛唐时期的名家之作,其水平倒与目前博客的草根水平有所接近,在佳作如林的唐诗中实在不能算作什么精品。
就是在目前,能知道这几首诗是王之涣之作的又有几人?录入诗集的作品水平权且如此,其他的纵使有作品,水平称称又值几何?由此看,王之涣《凉州词》疑似突发灵感的奇作,有“懵”的因素蕴含其中,并不能代表其整体水平。没有质量,就没有传唱,这是历史必然。
二、位低职卑,难入名流,让王之涣有作难荐
也许因为王之涣喜游江湖、讨厌仕路,他一生未走科举之途,一直生活在社会下层,曾担任过冀州衡水的主簿(小秘书)和文安郡文安县尉,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官。这种身份无论在政坛还是文坛,都难以接近社会名流,他虽然也有同喜侠气的王昌龄、高适等朋友,但他们的知名度远远没有同年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高,况且二位仙圣都与王昌龄、高适有交,唯不见与王之涣接触。由此看,同年代中李白、杜甫之类似为一流诗人,王昌龄、高适之类为二流,王之涣只能算为当时的三流诗人,史有载王之涣与昌龄、高适齐名,以此评定王之涣最多算一个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二流诗人。
在唐代的诗坛上,这种不利的社会地位对个人诗作推广极为不利。当时,除了诗人向朋友呈示寄赠形式推荐自己的作品外,在公开社交场所的即席赋咏、向人展示最为重要,正像现在的歌手要出名必须上春晚一样。而位低职卑、痴迷云游的王之涣根本没有机会与一流诗人、豪门权贵、王公贵族接触,当然也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便流传颂扬,名声大振。得不到社会名流的承认,个人作品要想录入官办的诗集比登天还难,而流传下来的诗集大多都是官修的。这也许是王之涣遗篇少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唐代还有一种有意思的传播自己作品的怪形式。就是在驿馆、驿亭、寺观、楼阁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诗人们约定俗成地视其为诗歌“发表园地”。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就有“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之说。王之涣作为唐代的一驴友,喜游的地方是“大漠孤烟直”的荒凉地带,旅途中这样的发表园地估计也不会太多。就是登了一次鹳雀楼,留下了一首千古佳诗,可又在沈括笔下的记载中署名的落款不是王之涣,而是变成了王文奂,惹得后人至今争论不休,实在遗憾。
三、人才荟萃,佳作如林,让王之涣暗然失色
王之涣生活在诗歌创作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孟郊《教坊歌儿》就有“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的记载。当时,的确吹着一股强劲的诗作之风,凡有一点文化修养的,都想出点儿作品,都热情地从事诗歌创作,这与目前的网友写博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当时,诗歌创作的群体特别广泛,上自帝王后妃、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举子秀才,下至士卒小吏、渔人樵夫、村妇小儿、僧道乞丐、宫女娼妓,大多会诗能吟,可谓名家多多,草根云集,中国真正成为了诗的国度,诗歌作品也真正汇成了诗的海洋,而作为一职小官的王之涣,只能算是沧海一粟,诗坛一丁,实在是平凡中的平凡。
据史载,唐代的诗人有名可数的2000多人,作品数以万计。从诗歌的题材与内容来说,咏史怀古、饮酒赋诗、壮丽河山、农家田园、边塞战争、塞外风光、友谊爱情、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参禅礼佛等,都在唐诗中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创作人数之多、诗歌作品之精、创作范围之广在我国历史上很是少见,真正形成了历史上诗歌创作群星璀璨的盛大局面,用“举国激情锁不住,篇篇佳作涌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要问王之涣的差距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不妨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搬出来对比一下。白居易一生创作多少诗没有记载,仅现存白诗就将近3000首,数量当为第一,白居易当为唐代诗歌遗篇的总冠军。而王之涣遗篇仅曲曲6首,是白居易的500分之一,王之涣的作品显得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在高手如林的当时,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千古绝句,已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要知道,草根要想变成名家,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诗不在多,有精则行。王之涣的名气不小,遗篇也不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诗坛的地位,他的《凉州词》确为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从中依然可以看到他诗作的精彩和高大的身影,这足以使王之涣的诗名与宇宙共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