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浆岩的识别

 辣椒青青 2012-06-26

实验二 岩浆岩的识别

一、目的意义   二、岩浆岩的主要特征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壳深处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它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和构造都有其本身的特点。

1.矿物组成:

岩浆岩主要是浅色的石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以及深色的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组成。根据其中SiO2的含量多少可分为:酸性岩(SiO2>65%)中性岩(SiO265~52%)基性岩(SiO252~40%)超基性岩(SiO2<40%),呈深暗色,而中性岩则介于二者之间。此外,矿物种类也可作为鉴别的辅助特征。酸性岩以石英为主,中性岩以长石为主,基性岩以辉石、角闪石为主,超基性岩以橄榄石为主。

2.产状

产状是指岩浆冷凝后所形成的岩体的形状、大小、同周围岩石的关系及形成时所处的环境。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可分为:

1)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形成,一般矿物结晶较好,称深成侵入岩;在接近地表形成的,一般矿物结晶稍差,称浅成侵入岩。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面形成,常具流纹、气孔或杏仁等构造。

3.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全晶等粒:矿物颗粒全部结晶,可辩认矿物成分,且颗粒大致相等。又分为粗粒(>5mm)、中粒(2~5mm)、细粒(0.2~2mm),是深成岩所具有的结构。

2)隐晶结构:矿物颗粒结晶细小,肉眼难以辩认,岩石断面较粗糙,为浅成岩和喷出岩所具有。

3)斑状结构:矿物颗粒大小不等,较大矿物的晶体分散于隐晶质或玻璃质之间,较大的晶体称为斑晶,而隐晶质或玻璃部分称为石基,多为浅成岩所具有。

4)玻璃结构:矿物没有结晶,断面较光滑,喷出岩所具有。

4.构造:指岩石各组成部分的矿物在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上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有以下几种:

1)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呈无定向排列,较致密均匀地分布于岩石中,可看出结晶颗粒的称块状显晶构造。

2)流纹状构造:岩石中矿物颗粒呈定向排列而形成不同色调的条带,似流水,为喷出岩具有。

3)气孔状构造:岩石中有许多椭圆和浑圆的空洞,为岩浆喷出时压力减小,导致其中的气体来不及喷出就冷却形成的空洞,为喷出岩具有。

4)杏仁状构造:岩石的气孔被后期的矿物填充而成,为喷出岩具有。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生成环境,是鉴别岩石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

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流纹岩、玄武岩、粗面岩、闪长玢岩、橄榄岩等。

四、鉴定步骤

1.借助岩浆岩简单分类表,根据岩石颜色,酸性指示矿物(石英、橄榄石)有无确定为酸性或超基性岩,就可进行第四步,判断它是什么岩石,若无批示矿物则进行第二步鉴定。

2.根据岩石浅色矿物,区别正长石和斜石,同时根据深色矿物以何种为主,进一步确定其酸性,如以辉石为主,则为基性岩类,可以进行第四步,判别它是什么基性岩。

3.根据正长石和斜长石,区别它属于正长岩还是闪长岩组。

4.根据其结构和构造区别出喷出岩或深成岩,若是深成岩即可鉴定出岩石名称。若是喷出岩还需进一步区别它是新相岩还是古相岩。

将观察鉴定结果填入表2-1(另绘制表格)。

2-1

编 号

颜 色

构 造

结 构

矿物组成

产 状

酸 度

名 称

 

 

 

 

 

 

 

 

 

 

 

 

 

 

 

 

 

 

2-2  岩浆岩分类表

              

                

岩石类型

超基性岩类

基性岩类

中性岩类

酸性岩类

SiO2含量

<40%

40-52%

52-65%

>65%

颜色深(黑、绿、深灰)---浅(红、浅灰、黄)

主要矿物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基性斜长石、辉石

中性斜长石、角闪石

正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

  次要矿物

结构

基性斜长石、黑云母

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黑云母正长石石英

黑云母、角闪石

喷出岩

块状、气孔状

玻璃质

少见

浮岩、黑曜石

气孔、杏仁状、流纹状、致密块状

隐晶质斑状

少见

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

侵入岩

浅成

块状

等粒斑状

少见

辉绿岩

闪长玢岩

花岗斑岩

深成

块状

等粒

橄榄岩

辉长岩

闪长岩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