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1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要注意三个阶段:坐骨神经痛的前期治疗阶段,中期和后期治疗阶段,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外用药物配合运动治疗,可以在比较快的时间里使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得到缓解,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的话,将会彻底治疗好坐骨神经痛。.运动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可以配合一些专业外用药物的治疗,如络达左田德,疗效会更明显。就是价格不如意贵了些。但是值得的。
1)、左右摆腿。站立位 ,双手扶墙 ,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 ,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 ,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 ,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 ,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4)、正坐举腿。坐位 ,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 ,直膝 ,脚跟着地 ,手握凳边 ,抬腿过脐 ,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5)、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着地 ,足尖跷起 ,两手平放大腿上 ,随即向前弯腰 ,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 ,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蹲跳。双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2
坐骨神经痛是指因坐骨神经病变或受压迫,而导致沿坐骨神经通路 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疼痛症状的疾病。 本症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尤以长期久坐办公人群为常见。 中医解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系中医痹症范畴,可有风寒湿痹、气血瘀滞、肝肾不足 证型三类。 1、风寒湿痹型: 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客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多因触冒风寒而 发,以单侧下肢发病者较多。 本型多见于坐骨神经本身的炎性病变,或随而发生的肌炎、纤维组织炎。 2、气血淤滞型 :气血痹阻、经络瘀滞、证见疼痛绵绵不已,伴有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固定,压之更痛,入夜尤甚。本型多由盆腔炎症、结核、 肿瘤等继发。 3、肝肾不足型 :本型多见于老年体弱,或因肿瘤、椎体病变、糖尿病、慢性风湿病诸疾引发,乃因机体疼痛日久,脏腑经络失养,致肝肾亏虚。证见 形体赢瘦、皮肤枯槁,患肢麻木拘挛、屈伸不利,遇冷或劳累后加重。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从中医上讲坐骨神经痛是最贴切的。 坐骨神经痛治疗 1、中医治疗:坐骨镇痛膏为思华堂中医骨科传统黑膏药,汲取中医 骨科精华,传承至今已逾百年,思华堂认为坐骨神经痛为“痹 证”,由于腠理不密,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邪留经络,正气为 邪所阻,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所致,因而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上从发病根本出发,以舒筋活络、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为治疗 原则,兼顾强筋健骨,扶正固本,通过整体与局部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2、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3、可以使用医疗器械进行康复训练,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肯定会有 不小的收获,但是一旦放弃就只能是失败。 4、西医治疗:可口服止痛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另外,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坐骨神经痛的小偏方 1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若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会出现患侧下肢肌肉萎缩,或出现跛行。
痛灵酒组成:生川乌50g,生草乌50g,田三七25g,马钱子25g,蜂蜜250g。 生川乌 生草乌 马钱子 田三七 用法:将生川乌、生草乌洗干净切片晒干,以蜂蜜250g煎煮;马钱子去毛,用植物油煎炸;把田三七捣碎,再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00ml,等浓缩到300ml,第2次加水1000ml,待浓缩到200ml,2次共取液体500ml,加普通的白酒500ml勾兑即可。内服每次10ml,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散风活血,舒筋活络。适用于慢性腰腿痛。
坐骨神经痛的小偏方 2 核归丸组成:核桃仁250g,黑芝麻210g,续断、骨碎补各50g,当归、杜仲、菟丝子各60g,木瓜、元胡各30g,香附15g。
黑芝麻 核桃仁 当归 杜仲 菟丝子 用法:除黑芝麻和核桃仁之外,其他余药均晒干,研成细末备用。将黑芝麻、核桃仁一起研细,再与药粉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500g,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制成重约7g的药丸。每日服用2次,每次1丸,黄酒20ml送服,连服100丸为1个疗程。
|
|
来自: 相逢就是缘 > 《中医、中药 、 奇方、秘方、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