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首例肝移植长期生存者结婚生女 换肝10年当妈 (2)

 风满楼1969 2012-06-27
  圆上一个“母亲梦”

  时光荏苒,小于在肝移植术后5年顺利结婚,术后10年,又成功当上了妈妈。肝移植患者需要服用大剂量抗排异药物,他们如何做到与正常人一样怀孕生子?面对许多人心中的困惑,樊嘉教授给出详细解答。

  首先,迄今为止,于景梅肝移植已足足10年,曾经的“新肝脏”如今已和机体“嵌合”,机体对这个外来“供体”基本适应,这是怀孕的先决条件。

  其实,早在小于结婚之初,她便就生育问题咨询了专家。当时由于国内并无相关先例,专家为保险起见,仍建议她暂缓生育,以待更好时机。等待显得有些漫长,去年,医生明确表示:“这么多年过去了,新肝脏已经完全适应环境,抗排异药物服用的剂量也明显减少,此时怀孕,应该没有大碍。”当听到医生的这道“解禁令”,小于百感交集:“我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现在真能与正常人一样怀孕生子,简直出乎意料。”

  于景梅顺利怀孕了。她把这个喜讯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发给樊嘉教授。翻阅国外文献,肝移植患者怀孕案例并不少。但考虑到申城尚无先例,中山医院的专家格外当心。随后的“怀胎十月”,中山医院妇产科、肝外科专家齐心协力,共同帮助这名肝移植患者迎接新生命。

  与普通孕妇相比,肝移植患者怀孕后,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樊嘉教授解释说,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后,母体本来就会产生排异现象,这一般表现为孕早期反应。小于因为长期使用抗排异药物,从孕早期的排异反应来看,应用药物反倒帮她减轻了痛苦。可是,药物剂量到底该如何把握,这成为核心难点。专家进一步补充说:“应用少了,母体排异反应会加剧;应用多了,又怕药物对腹中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于是,整个怀胎十月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成为最主要的任务。

  就此,樊嘉教授的电话,成了小于的热线咨询电话。能不能吃巧克力、能不能吃冰淇淋……事无巨细,于景梅只要有担忧,都会一个直拨电话求援。教授更会不厌其烦为其讲解。怀孕5个月时,准妈妈出现了明显排异现象。当晚10点,她又一个电话拨给樊嘉教授。在仔细询问生命体征后,当即安排次日住院检查……孕期34周,小于终因“转氨酶过高”药物治疗无法控制,不得不提前剖腹产。

  12月7日上午9点16分,中山医院75号手术室内,伴随着一声啼哭,乐乐安然降生。当于景梅的“救命恩人”——樊嘉、周俭两位教授抱着小宝宝时,两人乐得合不拢嘴,“肝移植患者非但能生存下来,现在能有孩子,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证。这,正是医疗发展前进的目标。”

  出院回家了,由于于景梅仍需服药,无法母乳喂养,中山医院妇产科专门送了她一整箱奶粉。如今,在家里坐月子的小于,正享受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10年了,如果没有中山医院的医生,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我宝宝的今天。”新妈妈由衷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