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造快乐童年的秘方

 张进乐斋 2012-06-27
期望孩子杰出,父母需要先帮他们找回快乐的童年。教育专家要告诉你快乐祕方,可以让你的孩子成功。
秘方 1 父母快乐,孩子才快乐

 人的情绪会互相影响,若你总是带著工作压力、拉长著脸进家门,孩子看到了,也很难笑脸对你,更害怕跟你亲近。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把白天的不愉快丢在门外,回家就转换心境,不要还想著白天老闆如何刮你,同事怎麼无理对你,以免脾气失控,波及无辜的孩子。
 如果你感觉情绪快爆炸,一点小事就惹你对孩子大声吼叫,这时你不能再累积负面情绪了,应该喘口气,找些开心的事做,像看场喜剧电影、约知心好友聚聚,或找另一半两人短期旅行,重新拾回生活乐趣。
 更重要的是,饶了自己和孩子,放弃去当「完美父母」:包下所有事、要為孩子做到100分、规定他们按你的计划长大、目标是培养十项全能而且样样比人行。
 事实上,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应该自行学习摸索。你帮孩子做太多、限制太多,等於剥夺他独立成长的机会。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是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一份礼物,」教育学者吉姆.泰勒(Jim Taylor)强调。聪明的父母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你可以做的是陪伴、支持和不断的鼓励。

秘方 2 营造自家的幸福时光

 愉快的家庭气氛有助於孩子未来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可以努力的是,找一段时间,全家人一起做件亲密开心的事。
 例如许多国外家庭重视全家人一起用餐,在轻鬆气氛下閒聊今天发生的趣事,且绝不在餐桌上数落孩子。
 曾為知名主持人的赵寧,全家人喜欢在洗完澡后玩「堆乌龟」游戏,他趴在最下面,太太和孩子一个个堆迭上来,然后大家一起开心欢呼。
 另一位服务业女主管也说,她和先生孩子会一起躺在大床上,互相搔痒嬉闹,常是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虽然现在孩子都大了,但全家人对这个游戏仍乐此不疲。

秘方 3 用心聆听孩子

 要忙碌的现代父母花时间聆听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无论多忙仍应停下来专心听孩子说话,不仅让他觉得你关心他,而且从言语之间你会了解他的想法、感受及需要,发现他的生活课业是不是遭遇困难,需要帮助。
 聆听时的态度很重要。避免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或中途打断他,否则孩子感到被否定,以為说了你也不听,以后你大概别期望他再主动开口找你聊天、问意见了。
 德蕾莎修女曾经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值得警惕。
 心理学有个「蚌壳理论」,要让蚌壳吐沙,必须把它泡在温水裡。成长中的孩子,就像坚硬的蚌壳,父母要营造一个适温的环境让他「吐沙」、倾诉心事;如果用力敲打蚌壳,為了自我防卫,它会闭得更紧,甚至永远不张开。
 上学途中、用餐时间或上床睡觉前都是倾听的好时刻,全家人也可以玩游戏来了解彼此、拉近距离,例如参考英国教育家赫伯特.史宾赛(Herbert Spencer)设计的「走入孩子内心世界的12张纸牌」──在12张卡片上列出一个问题或一件事,父母和孩子轮流抽出某张卡片,回答上面的问题,或做上面列出的事。
 这12张卡片内容可包括:
 *说一说你最不快乐的事。
 *说一件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
 *你对身边某个人的看法。
 *今年你最希望得到哪三件东西?
 *你对自己哪些地方不满意?
 *哪一件事你很努力做,但结果不理想?
 *拥抱一下你喜欢的人。
 *深呼吸三次,放鬆一下。
 父母可以自由设计其他的内容。
 经由孩子的答案,你可以知道他对身边事物的想法、他担忧的事情等等,再进一步和他讨论,协助他解决问题。

秘方 4 教孩子感谢并关怀别人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获得快乐感的主要来源,是经常心存仁慈及感谢(kindness & gratitude),也愿意关怀帮助他人。而教育专家也指出,要培养一个快乐优秀的孩子,先教他懂得感谢别人的付出。
 美国最佳教师奖得主隆.克拉克(Ron Clark)在他热卖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裡列出两项「超基本」教条,都和感恩有关。一是他要求班上学生,每次老师送奖品,一定要说谢谢,不然奖品会被没收;另外他告诉孩子在餐厅、旅馆等地方接受别人服务时,要懂得惜福感恩,不要视别人的辛苦付出為理所当然。
 最重要的是父母亲身示范。如果你在别人為你服务时,把「谢谢」掛在嘴上、也总是真诚关怀家人朋友,给予帮助、甚至带孩子当义工服务他人、捐赠物品给需要的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能养成感谢和关怀、助人的习惯。

秘方 5 让孩子做有兴趣的事

 对有兴趣的事物,孩子会主动学习,也愿意花心力,不必旁人施压鞭策,学习过程当然轻鬆快乐。即使碰上困难,也比较愿意再尝试下去。
 去看那些在各领域成功出眾的人,几乎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一直保持高度兴趣,至於天分或学业成绩优秀与否,不一定和未来成就直接有关。
 以研究微中子(Neutrinos)成就杰出而获颁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列德曼(Leon Lederman),曾告诉想放弃科学研究的学生说,「只有做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才可能成功。」他学生时代成绩平平,但是对科学研究比别人狂热,做起实验废寝忘食,最后列德曼的成就远高过那些考试成绩比他高的人。至於我国的李远哲,当然也是埋首自己兴趣而有成的例子。

秘方 6 多一点玩乐

 别给孩子塞满课程的时间表,他们的时间应该多点弹性和留白。
 超量的课程和知识把他们弄得身心疲累,沮丧忧鬱,更且失去自我思考、向外探索及体验生活中各种新奇趣味的机会。
 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停掉一些你觉得孩子该学但他却不感兴趣甚至恨得半死的才艺课。这些时间空出来,让他读想看的书、拿笔涂鸦、在公园草地上奔跑翻滚、爬山戏水、和邻居孩子来场球赛,甚至什麼也不做,只是发呆,自由思索,尽情发挥想像力,许多精采独特的创造力因此能冒出来。

秘方 7 玩得愈多,学得愈多

 让孩子玩乐并不是浪费时间,事实上,「玩」是让孩子均衡发展的最佳方法。
 研究指出,玩对孩子的好处很多,包括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及激发想像力、训练注意力、发展社交能力等等。
 不过,教育专家强调的「玩」是:
 *孩子觉得有趣、享受,而不是呆板、无聊。
 *孩子能即兴、自发,自行选择,而不是父母强迫去玩或指定玩的内容。
 *没有明确目的,不是為了达成某个目标才玩。例如為了提升智商给孩子玩益智玩具。
 *孩子会主动参与,而不是被迫或兴趣缺缺。
 *某种程度脱离现实,带有想像力。

秘方 8 经常具体讚美孩子

 任何人都喜欢听讚美胜过批评,只要回想一下你被称讚时曾有过的快乐及成就感,你就永远不会吝嗇讚美你的孩子。
 除了用「你好棒」、「你做得真好啊」这些比较模糊的字眼,你应该更具体点出孩子哪裡做得好,值得鼓励。例如「你这几天都自动写功课,不用人催,好棒呀!以后要天天这样做哦!」、「你早上看到邻居爷爷会主动问好,真是有礼貌!」如此,孩子可以从讚美中慢慢理解哪些是良好正确的行為,也会乐於继续这样做。

秘方 9 欣赏孩子长处,少一点比较。

 每个孩子生来独一无二,拥有不同的特质和长处,例如有的孩子细心、能记得事物的细节,有的孩子口才好、很能与人沟通,父母应该欣赏自己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发挥长处。「相信每个孩子只是特点不同,而非真正有优劣之分,」英国教育家赫伯特.史宾赛提醒父母。
 而且,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常是比较来的,例如拿单一的标準对孩子吹毛求疵,或用考试成绩断定他未来的成就。

秘方 10 让孩子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遭遇失败时,不容易丧失自信,也比较会勇敢爬起来再尝试,不会一直陷在难过的负面情绪裡。而且,安全感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乐於四处尝试最有力的支持后盾。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自觉被父母疼爱、重视和欣赏上,「安全感是孩子了解即使追求成就失败,父母依然会爱他们,」吉姆.泰勒指出,而且这种「爱」是不带条件,不是他表现杰出、成绩优秀,父母才会爱他。
 如何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多称讚、多对孩子说你爱他、拨出专属孩子的时间陪他、让他觉得自己在你心目中是重要的。
 而当孩子碰上困难时,你能陪伴并协助解决问题,让他晓得不论发生什麼事,他都能得到你的安慰和支援,而不是「世界上没人关心我」,或只招来责骂处罚。
 「圆满的成功并非只问功成名就,而是同时拥有快乐和成功,没了快乐,成功一点也不圆满,」吉姆.泰勒的话,提供现代父母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