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远行的苏州非遗还能找到“回家”的路

 苏迷 2012-06-27

让远行的苏州非遗还能找到“回家”的路

      ——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6月9日,我们刚刚度过了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23日,又将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6月29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将与第五届中国昆曲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和第六届苏州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起在苏州开幕。前天,《姑苏晚报》首席记者李婷约我作该报“文化新视野”专版的采访,说将把采访内容在6月24日(周日)的“文化新视野”版以及一周后的苏州论坛期间陆续刊出。

    采访是漫聊式的,我将要点与主要观点也作了记录。李婷记者将如何把这些内容见报我不得而知。在此,我只是把这次采访的主要内容作分段条例式记录发出,与有兴趣的博友共飧:

 

    ——苏州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6人,已公布两批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5人。

    ——根据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资助办法(修订稿)》精神,申报苏州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条件是:“凡有明晰传承谱系,曾长期从事并有能力、有意愿继续从事传承工作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可申请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行业内公认具有最高艺术或技艺的水平;2、掌握某种被确认为是稀有或特殊的传统艺术或技艺;3、在一定区域内被公认为通晓某项重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和内涵。”通俗地说,要申报苏州市级传承人的基本条件是“有传、会做、肯教”。这“有传”是说它的传承谱系一般应能够追溯到清末民初,我们强调:技艺并不简单地等于传统技艺,没有传承谱系的无师自通或自学成才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会做”也还不是一般的“会做”,而是必须在业内或一定区域内被公认,或者是具有稀有或特殊传统艺术或技艺的;这“肯教”则是在“有传”、“会做”的基础上自己有能力、也愿意做好传承工作。综合这些要素,所以我们说:申报、认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同于评大师,更不是评职称。而且,从其“代表性”来说,每个项目的传承人将逐步规范为保持在传承替补的机制中,所以在今年申报第三批苏州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已认定有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市级非遗项目,原则上此次不再申报代表性传承人。对此,我们要做好正确引导、规范申报与落实传承的工作。同时,根据去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明确了要取消传承人的终身制,我们正在探索通过建立传承考核机制,采取亮“黄牌”、设“预警线”等措施,使得非遗项目得以有效传承。

    ——目前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苏绣、核雕、玉雕等项目受市场影响,从艺者愈益集聚、传承人相对稳定、学艺者更是趋之若鹜。“刺绣艺术之乡”镇湖街道现有八千绣娘,加上相关从业人员共一万一千多人,占街道劳动人口的70%以上,2011年该街道刺绣年产值超5亿元,刺绣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镇湖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一个村的核雕从业人员原有100多人,现在吸引来的学艺者达2000余人,2011年该村核雕产值达1亿元,核雕收入占当地农民收入的八成以上。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苏州现有的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已经达到65岁,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更已超过了70岁。目前,影响非遗有效传承的最大问题是相当一部分项目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特征是“口传心授”,一般都学习周期较长、工序繁复、技艺提高进展缓慢,工作条件也较为艰苦。如果要达到较高的水平,获得较好的效益,则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学习。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一些传统行业渐渐脱离现代社会,产品难以满足当代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导致市场日益狭小。如现代机械动力船只的广泛应用压缩了传统水乡木船的生存空间。常熟、吴中两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的造船厂,工人大都已年过花甲;书写习惯的演变导致使用砚台的人愈来愈少,曾经辉煌的藏书澄泥石雕被当代生活“束之高阁”。砚台总体价格不高,几百块钱一个砚台要做好几天,日均收入不过百元,现在本地除省级传承人蔡金兴等外,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以传统技艺制砚。东渚镇一个铜响器作坊的12名工人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也已经60岁了。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目前也面临着传承人收不到徒的窘境。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与它在当今社会中市场规模愈趋萎缩、学艺周期长的性价比不高有很大关系。

    ——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困难还受到原材料紧缺或减少的制约。如为保护生态环境,苏州已禁止开山采石,这直接导致石料紧缺,严重影响了金山石雕、澄泥石雕、碑刻等项目的生产与技艺传承,而作为金山石替代品、来自山东、安徽等地的大青石料质有所区别,价格也不断上涨。阳澄湖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高楼大厦林立,宽广公路成网,优质泥源日趋减少,也影响了御窑金砖、蟋蟀盆制作等传统项目的发展。而姜思序堂国画颜料主要取材于矿物、植物、动物,产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或产自山野茂林,或出自幽谷穷荒,得之不易。特别是其中的石青、石绿,以往都是在手工采矿的过程中挑选。机械化采矿的普及,已难以再分辨挑选这些原材料。雷允上六神丸的生产需要名贵药材麝香,产自国家保护动物。从2005年开始,国家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只配给30公斤的麝香用量,后来经过多方面的争取,才增加到60公斤,但也只有以前的1/5,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需要。

    ——苏州从2005年起,就建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保护的专项资金,每年由财政拨专款用于非遗项目抢救、传承人扶持和非遗基础建设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为了帮助、扶持非遗传承人有效地传承非遗项目技艺,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扶持方式:一是项目传承资助。根据项目濒危情况和传承人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逐年对有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项目传承资助,特别是对濒危项目,重点落实项目扶持。一般情况下,项目传承资助要通过申报、评审,首先解决好落实继承人以有效传承的问题。实施中,将签订由传承人、保护单位共同参与的责任书,明确资助经费,明确继承人,明确传承项目内容、要求和目标,明确完成时间和达到的指标,最后进行绩效考核。这已经形成了机制。二是传承人补助。对年事已高且生活来源比较困难的,每年给予定期定额的补贴;还有是对身有技艺而因年龄、身体等状况而无法进行项目传承的,变身传为言教,适当给予补贴,将其技艺通过录音、录像等形式抢救保护下来。三是对传承人以奖代补。两年或三年,定期对传承人进行考核,对确实作出传承贡献、传承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

    在实践中,我们正在不断完善专项资金对传承人进行项目传承资助的绩效体现。近三年,专项资金对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类项目的考核要求中,除了记录项目核心技艺制作流程的音像资料外,还必须结合流程制作一件或数件该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交经费下达部门,由将来建立的苏州非遗展示交流部门来收藏展示。这样做,专项资金的扶持既记录了传承人的技艺流程,也保存了相应的作品。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就还能够比较全方位地了解这一非遗项目情况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保护工作。2009至2011的三年中,这一专项资金对昆曲、评弹、缂丝、宋锦、苏绣、碑刻、桃花坞木板年画、明式家具和江南丝竹等50个非遗项目进行了扶持,涉及缂丝、漆雕、苏绣等46个单位的55位传承人。已经收藏了苏式插屏钟、漆雕屏风《姑苏台》、王金山缂丝、桃花坞木刻年画和东山台阁等一批作品。

    ——解决非遗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要走出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个是苏州的非遗项目能否外传。苏州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比中西部地区要高。现在,苏州的孩子们不再愿意学习苏州自己的传统技艺了,但有一些外地的年轻人却慕名而来,主动上门。缂丝国家级传承人王金山等都遇到这样的情况,说这样的徒弟收不收?前些年,我们确实对此有过顾虑,但现在认识基本上统一了,只要自身学艺条件好就应该收。苏州过去的传统技艺大师中有不少就是当时的新苏州人,他们加入到苏州传统技艺传承发展的队伍中来,一定会在苏州的文化大背景下更好地来传承和弘扬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是非遗技艺能否通过现代教育制度来传承。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如历史上苏绣技艺就有张謇创办、沈寿担纲的刺绣艺术学校女工传习所,更有吕凤子创办的正则女校开设刺绣科。现在,这方面的实践范例就更多了:如镇湖街道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多年的苏绣技艺大专班,已有学生毕业后回到了镇湖绣娘群体中;东渚镇也与苏州技师学院合作开设了传统工艺大专班;苏州技师学院从2010年起开设传统工艺美术班,有缂丝、木雕等项目,招收愿学、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并拜国家级传承人王金山等为师,由这些传承人制定教学计划,担纲专业教学任务。因此,我们从今年起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中的传承人项目资助经费在继续资助、扶持传承人的同时,尝试对学艺者进行奖学与鼓励,并将逐步建立健全对获得奖学鼓励的学艺者今后的继承技艺绩效考核与从业规范等方面的机制。该专项资金还将尝试联手相关项目传承人和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合力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传统技艺传承班的学生学好传统技艺。如将与缂丝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王金山和苏州技师学院商议,在对王金山的传承资助中,明确一定经费用于对该校传承班缂丝学艺者的奖励,在使用管理上明确学艺者必须达到的技艺要求、责任要求等,共同管理,共同考核,探索结合现代教育制度与传统技艺资源来合力培养苏州传统技艺的后继人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尤其要重视并发挥好传承人的作用。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美术技艺等方面一些民众基础较强、目前仍然有较大社会需求的项目,通过保护它的生产、完善它的产品、刺激它的需求来保护它的技艺,继承它的传统。所谓“保护它的生产”,就是要基本保持项目核心技艺,保存和传承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并在不改变其核心技艺及基本工艺流程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如传统木船制作技艺,现在还是用麻条拌着油灰来镶嵌船底的木缝,所使用的还是自己打的铁钉。核心技艺不变、工艺流程不变,但工艺方式可以有提高:油灰粉不再用舂子来舂了,而是机磨;钻洞也不再用传统的牵钻,而用电钻。所谓“完善它的产品”,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保持它的活力,就必须在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随之保持并稳定它的民众基础。比如一盏元宵灯,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由历代儿童手提了千百年。现在的孩子们如果手中提的还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盏元宵灯,就难以被他们接受了。所以,这个传统产品就在不断地被完善:除了原有的元宵灯制作技艺,还在声、光、电上做文章,赋予了许多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元素。所谓“刺激它的需求”,就是说要保持并稳定当代民众基础,让人们对它喜欢、对它有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活态地融入当代民众、当下生活、当今社会,必须有它较大的社会需求,必须能够形成市场。蟋蟀盆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袁中平就是此以为基础,又根据当今社会需求,不断地拓展砖雕屏风以及与红木家具配套的砖雕书写板等产品,拓展了蟋蟀盆制作技艺的影响和砖雕作品的市场。核雕的题材创新也是适应当今市场需求,在罗汉、观音和核舟等传统题材基础上,创新“竹林七贤”、苏州园林等题材作品,提高了文化附加值,以适合多类人群的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既掌握了传统技艺精粹,又生活在当下社会,他们既是传承传统技艺、也是发展传统技艺的核心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不能简单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等同于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关键点,是要通过完善产品、刺激需求、进而形成市场,来活态地科学传承、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与内涵精神;而文化产业是要充分发掘、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进行产业化运作,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重复性生产、创新性发展、高新技术引进是文化产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而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的唯一性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之所在。文化产业可以从一个方面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尊严地“活”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富矿。它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实践中不能有失偏颇。从这一点来认识,就不难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绝不是文化产业高级技工”这样的定位了。

    ——一方面,我们强调要保持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原”特质,即坚持对它“原生地、原生态、原真性”的保护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一个开放的大视野中来认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流变性,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中国端午节的流播演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变性特点比较典型的案例。中国端午节在我们国内有着龙舟竞渡、吃粽子和喝雄黄酒等共性习俗。自然,由于这一习俗的流播,龙舟竞渡又有着纪念伍子胥和纪念屈原的不同意义。而端午节传到韩国以后,与韩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融合,逐渐演变为以祭祀、演戏和游艺等为主要内容的端午祭。历史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性,表现为不同区域百姓间传授推广或自发传播等文化交流方式。在推广传播过程中,它必然会与当地历史文化要素及民族特色相互融合,继承与发展并存,并在发展演变中仍保留其特质。这种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辩证结合的活态流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当2005年韩国端午祭早于中国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而我们举国哗然之时,我们不应该对此大惊小怪,相反这并非不是件好事。因为它的流变性,端午祭的申报成功恰恰为其原生地我国端午节于2009年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果说,非遗的“流变”是历史的自然过程,那么非遗的“跨界”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积极主动之举。非遗的“跨界”可以是内部的,如蟋蟀盆制作技艺可以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跨界”整合使砖雕书写板与红木家具配套成为适合当今市场需求的产品;非遗的“跨界”也可以是外部的,如与影视、动漫等多元文化的跨界融合或与房地产、汽车等文化之外领域的跨界组合。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以更大的投入以苏州以外的更大平台来对苏州非遗元素或非遗符号进行品牌运作,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从非遗自身的“流变”,到非遗内部与外部的“跨界”,再到对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到对非遗元素乃至只是非遗符号的“多元诠释”。特别是对于这些“跨界”与运作,只要是符合《非遗法》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传承与传播不同保护措施要求的,我们都应给与积极肯定。这些传播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但要防止伴随着这种苏州非遗“远行”可能带来的苏州非遗的本核被遗忘。因为对于具有传承性与活态性的非无知文化遗产来说,一旦忘了本核就意味着永远地丢了。

    因此,我们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深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那就是:要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原”保护原则,让远行的苏州非遗还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还能够回到它依然还在的“家”——具有苏州传统特色的苏州非遗核心技艺与内涵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