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证

 我爱读书野男 2012-06-27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

编辑本段概述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以奴役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临床的一类病症。
  郁字有积、滞、蕴结等含义。以此命名为“郁证”者,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广而言之,泛指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的脏腑机能不和,从而导致多种病理产物的滞塞和郁结之证。本篇着重阐述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的一类郁证。
  早在《内经》就有关于郁证病机和治则记载,一直为后世所推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提出了“脏躁”及“妇人咽中如有炙”等证,实质上是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所载述的治法方药沿用至今。《丹溪心法·六郁》开始将本病作为一个独立病证论述,首创“六郁”之说,即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种,其中以气郁为先,然后才有诸郁的形成。《景岳全书·郁证》指出郁证“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不同,使本病的概念更加明确。《临证指南医案·郁》认为:“郁证全去病者能移情易性”,较深刻地阐明了郁证患者在精神护治方面的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介绍

  证名。郁滞不得发越之证的总称。简称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丹溪心法》分为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食郁、总称六郁。《张氏医通》卷三:“郁证多缘于志虑不伸,而气先受病。”七情郁证多因情志不畅所致,有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称内郁。六气郁证有风郁寒郁、湿郁、热郁等,称外郁。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数种。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或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用四逆散。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口干,苔黄舌红,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用加味逍遥散。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选用半夏厚朴汤、归脾汤等方。虚证分为久郁伤神和阴虚火旺两类。久郁伤神者,证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疲乏无力,治宜养心安神,用甘麦大枣汤。阴虚火旺者,证见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治宜滋阴清火,养血柔肝,用滋水清肝饮等方。参见有关各条。
  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证候。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立了越鞠丸治疗诸郁。清代叶天士认识到郁证之初在气分,久延则及于血分。现代对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出现郁证的临床表现时,运用中医对郁证的证治方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编辑本段病因

  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和心、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若情怀抑郁,则肝气不舒;脾主健运,忧愁思虑,脾运失健;心主神明,悲哀过度,则心气受损。气郁常是诸郁的先导,气郁日久,影响及血,则血行不畅,而致血郁;气郁化火,又可形成火郁;气滞不行,津液凝聚成痰,可致痰郁;脾运不健,或水湿停聚而成湿郁;或食积不消而成食郁。至于悲哀伤心,则可出现悲伤欲哭等心神不宁之症。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伤及心、肝、脾三脏气血,则多属虚证。

编辑本段治疗

  郁证的证治,以宣通郁结为大法,但应辨别受病的脏腑及气、血、火、湿、食、痰郁的不同,并注意六郁相兼的情况,辨证用药。久病正虚,则当益其虚衰,以调阴阳。虚实夹杂,则虚实并调。常见证型:①肝气郁结。证见情怀抑郁,胸闷嗳气,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舌苔薄腻,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②气郁化火。证见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口干而苦,溲黄便干,嘈杂吞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理气解郁、清肝泻火,常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③血行郁滞。证见头痛,失眠,胸胁疼痛,状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常用血府逐瘀汤。④气痰互阻。证见胸部闷塞,有痰不爽,咽中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薄腻,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常用半夏厚朴汤。⑤郁损心脾。郁证日久,伤及心脾,证见头晕神疲,心悸失眠,纳谷不香,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当心脾两调,常用归脾汤为主方。⑥脏躁证。证见忧郁过度,心肝血虚,以致精神恍惚,多疑善惊,哭笑无常。当以甘缓润燥为治,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针灸治疗可选用十三鬼穴: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间使、上星、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曲池、鬼封(舌下中缝)。在开始针刺的时候选用前5个穴位,以后每天去掉最前一个穴位,再顺序加入后面的一个穴位,如此反复进行。其中人中、承浆穴是在穴位左边进针右边出针,申脉、曲池穴一般使用火针刺。若是病情较重者,可在少商、隐白穴处用灸法,方法是将手足大指相向捆在一起,使手上的两个少商穴、足上的两个隐白穴靠在一起,然后在两穴上放较大的艾绒,点燃,使患者有一定的烧灼感后将艾绒去掉算一壮,一般一次灸三壮。肝气郁结,加期门;血瘀加中都。
  郁证为情志致病,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情绪,有助于防止发病,促进恢复健康。
开放分类:
疾病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