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展于2011年9月1日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紧扣“创新融合,稳健提升”为主题的金融展汇聚国内外厂商200多家,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中国国际金融展(以下简称“金融展”,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和中国国际金融服务展两大部分)是经国家科技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国内唯一的国际性金融展览,是亚太地区影响力最大、规模最大的金融展会。 9月2日,融合与创新---中国支付产业升级与市场预测分会场在新世纪日航酒店举办,以下是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寇冠在现场的演讲: 寇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行业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前面人民银行黄处长,我们银联刘总裁,以及我们于行长做了非常精彩演讲。他们从更宏观角度和微观相结合说了很多精彩观点,这里我就从一个商业银行角度谈一些对网络支付相对微观一个领域谈一下我个人一些粗浅观点和各位同行专家做一个交流。 说到网络支付不可避免要说到电子商务,我想金融发展和商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相生相随,随着整个商业发展,商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今天我们所说的电子商务。商务环境变化要求着我们银行金融服务业必然发生一个相对变化,我个人观点电子商务发展是整个商业环境发展的一个毕竟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现在已经出现,但是其地位和现状有待不断调整。这样的环境下,国家也作出相应一些部署,看到十二五规划里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是这样定位,沿海发达地区都把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对待。其实说这点,当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发展同时,与之紧密相关各个环节一定要跟上它的发展脚步,其中包括了重要环节就要是网络支付。 我们讲从高度,从整个认识高度、思维高度大家都说支付、网络支付、电子商务、电子银行都是我们现在银行一个重要的方面和领域。实际上在我们实际现状里,网络支付其实在我们整个银行支付结算整体比重还很低,大家从传统支付无论从量还面到交易额等等,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这很小的一部分。大家可以想像我们在银行同业竞争中,我们到商场购物的时候,缴费的时候掏出钱包有各种银行的卡,挑选一张卡进行付费。随着未来发展,我们在网上购物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网上购物完成之后,该付费缴费的时候面临也是一堆银行的选择,究竟用哪个银行网络支付,用哪个工具。我们今天对这个支付领域抓的不紧,商业银行未来当电子支付、网络支付成为生活中一个最基本习惯的时候,你就丧失这样的阵地。这只是我们看到一个表面现象,我个人认为网络支付背后还有更深刻的两个关键点需要我们去重视。一个就是我们看到每一个支付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传统或者新兴市场,都是一个重要行业。我们看到现在在B2B领域、B2C领域、C2C领域有很多龙头做的很成功的企业,他们带动我们现在行业里一个一个非常多的新兴市场,凝聚了一批又一批客户,决定一个又一个产业链。不仅这些新兴市场,我们传统通讯行业、教育行业、旅游行业、航空包括我们公用事业缴费,现在这些领域纷纷都已经从网下走到网上,从线下走到线上。这个跟我们很多行业和细分市场息息相关。他们的应用从网下走到网上,这步不跟上,一个小小支付有可能决定你在这一个行业和市场你这个银行将丧失你的竞争优势。市场背后是客户,这个客户不仅是现实客户,更大意义在于我们未来潜在客户。我们在上学的时候,20年前一个月父母给20、30块钱,换成学校的粮票、饭票,我上大学四年也没有去过一次银行。今天我们想想我们现在也一代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未来我们潜在的客户群体,他们接触银行,接触金融第一次绝对不是说他毕业之后,上班之后第一天领到工资才会和银行打交道。他早早就有这样的需求,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好普遍的习惯就是网络购物,网上生活是他们生活很重要一部分,他们接触银行第一次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支付驱动出来了。我们在这个领域丧失对支付的关注和发展,也可能我们在今天就丧失明天的客户。 我们今天网络支付的发展已经形成很多模式,时间关系在这里不想跟大家去具体详细讲这个网络支付每一个模式什么概念。想从这里看到,到今天网络支付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大格局,比如用平台销售模式,C2C+B2C,自主销售模式,还有发展网络经济模式,以及我们面向企业的资源整合型服务模式是最火的模式。现在我看到各个地方、政府也好、行业也好都在推,在建立网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其实这些模式意味着一个事情,一个是我们支付所面临的环境在发生着很大改变。过去我们把支付当成一种资金所有权的转移,我们做支付就是把钱从我转移给对方,随着这个模式不断发展,不断丰富,我们支付所面临要求也不断提高。以支付为核心,我们需要支付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成为我们必然面临的一个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我个人认为有一些方面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去重视,第一个就是网络支付的终端化,过去我们把网络支付看成一个软的东西,是一个网络支付这些手段都是基于一些软体实现。现在这种支付越来越和终端关系息息相关。说一个八卦小故事,不一定真是,据说建行合作伙伴美国BEC,他在全美国手机银行做的非常好,基本上他的客户是整个全美国其他银行客户总和,两三年前。他为了手机银行把美国银行LOGO置到了iPhone手机的手写页面,有一个LOGO就是美国银行的手机银行。据说有一次乔布斯演讲时候说了一句话,美国银行手机银行是我苹果手机金融应用里面一个我见过非常好的或者说最好的一个应用之一。这句话说完之之后,美国银行当天手机银行注册数和访问量激增70%。这是跟美国同事交流的时候讲的故事,有可能是真实,有可能有夸张成分。想说一点终端对客户影响力非常大,现在iPhone手机和iPad追求这些东西的痴迷者有多少,痴迷程度有多少。围绕这个终端形成很庞大的产业链。其实终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终端对客户身份有一个认证。安全上有很多可挖掘空间,除此之外,你一旦搞定终端,这个黏性比你搞定一个应用好得多,第一个是我们要关注这种网络支付的终端化的方向。 第二就是工具化,我们中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发展起步于网上银行,我们很多都是在网上银行里面一个功能,我们做支付的时候选定商品,把商品房到购物车,我们去支付的时候,我们去登录网上银行选择支付,选择一个帐户做一笔支付。这样的方式我们看到有很大局限性,我们把支付当成银行的功能去对待,我们使用这个功能不得不和这个功能相关其他的功能联系在一起,我们要进入网银,网银是一个整体,有几百项功能,有大额支付也有小额支付,有安全性要求很高也有很低的。但是因为这是统一的门槛,为了使用金融功能,不得不去迈过一个大的网上银行门槛,这是功能而不是工具而带来的问题。为什么第三方支付他们的发展比我们银行网上支付要快,客户在网上行为目的很明确,就是付这笔钱买这个东西,不需要干别的东西。第三方支付他们把所谓第三方支付做成一个工具,银行把我们工具做成网上银行里面一个银行的服务功能,这对支付发展和应用对体验带来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从现在我们要去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对支付的功能向工具化转变做认真研究。 第三是开放,大家知道所谓应用,我们其实在支付这个领域面对有很多不同的环境,面对很多不同的场景,面对很多不同各种各样我们意想不到的环境。苹果的平台有很多应用,不是自己做,而是别人给他做的。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第三方支付,银行做的比较好的一些其实在很多很多支付领域无论是工具、形式还是内容还是渠道创新,不是他自己提出,而是他的合作伙伴提出。我们想要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要开放出来。 最后就是链条化,我们现在整个支付模式已经从过去很单一支付资金所有权转移,已经到了一个庞大各个环节。所以对支付来说我们不仅要解决结算问题,面对这样不模式,我们要解决清算问题,解决资金监管问题、解决融资问题。面对很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面对中小企业交易市场,这些都和支付息息相关。如果能够把一个简单支付从一个环节变成一个链条,我们对这个领域、这个行业、这个市场控制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在这几个终端化、工具化、开放化、链条化需要关注点之外,还有三个问题值得认真考虑。第一就是网络支付未来我们必须与网银做适度分离。我们说我们所有客户,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做客户,我们是基于客户。但是我们真正能不能做到基于客户,我们知道像今天这样论坛会场,如果用网络方式来比喻,是一个比较典型就是Web1.0形式,大家坐下来听我讲。但实际上现在网络进入2.0时代,需要互动,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我们要走到客户身边,而不是让客户走到你身边来。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如果是网上银行还是独立门户这样的方式,客户想要用你的银行服务、网上支付脱离他原有场景,进入你银行场景,这是传统1.0方式,我们看新闻到搜狐和新浪。现在的网络环境是变成2.0,以客户为中心,必须走到客户身边,你就必须要作出改变,一个大的网银很难做,我们要做出适度分离,我们在研究,能不能把网银应用看起来是一个整合东西,实际上当你使用的时候要能拆出来,一个独立的模块部署到他应该部署的场景当中去。我们这个网络不仅基于网银、还有基于帐户还有场景。 第二考虑整个网络支付过去是一个接口,我们发布整个应用对谁来说是一个接口,当网络支付是一个接口的时候,当你的支付出现了问题,当你的支付产生了疑惑,当接受他不知道从何了解的时候找不到地方。什么地方告诉你围绕你的支付你的信息是什么样的情况,围绕你的支付做过什么,都没有这方面信息。我们支付从一个接口变成一个平台,支付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领域,不仅是一个功能。其实我们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这方面已经作出很好尝试,作出很好应用案例。当我们把支付从一个接口变成一个平台,客户对支付的理解又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最后就是大家提到要解决安全的瓶颈,我们之知道中国网上银行整体安全我们更多倾向于基于一个安全可信的工具,就是所谓口令卡这些东西。实际上这些东西有很大局限性,解决整个网络支付安全,这个瓶颈如果不突破,支付想做到支付无所不在是不可能的。支付无所不在就决定了你所依赖的东西不能是一个非常单一手段。国外很多先进理念,很多先进银行从信用卡时代开始到电子银行都是一个秉承了一个相信不是一个工具,相信是一个可信的帐户,是一个可信的客户。不管你有没有一个安全工具,只要看到你行为可疑,看到你这个帐户不是一个坎你相信的,这个交易行为都是不可发生,都是需要进一步判断才可以做到。这一种整个安全理念改变是我们解决网络支付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做的一个小的交流和汇报,是我个人一些粗浅观点,对客户来说网络支付要做到真正的无所不在,泛在的一个支付是我们真正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下我们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非同业金融机构以及我们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共同来推动支付创新发展,共享美好支付电子商务明天,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