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多巨大的石质头像茫然地凝视着大海,这里是复活节岛,它既充满了让人着迷的未知,也是社会变迁的绝佳样板,迁居,生态系统的偶然破坏,最终导致自我毁灭。
传说这些高达4到33英尺的古石像是波利尼西亚定居者从远处的采石场拖拽到现在的位置,大约公元800年,这些波利尼西亚人乘坐独木舟在太平洋上航行了1千英里来到这里, 几乎随即开始建造这些神秘古石像的活动。
但是有一件事情始终存在争议: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部族是如何将这些摩埃(moai,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准确移动到目的地,要知道,它们中有的重量甚至超过80吨。

只需固定头部,我就可以“行走”:三组人员,石像每侧一组,后面一组,在夏威夷用复活节岛石像复制品进行”行走“演示。

10英尺高,5吨重的复活节岛摩埃复制品在两侧和后面团队的引导下扭动前行。

加州大学长滩分校考古学家Carl Lipo(左)和夏威夷大学的Terry Hunt站在石像复制品前。
波利尼西亚人后裔固执地认为石头是走到目的地的。但是来自国家地理的新研究似乎表明波利尼西亚人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滚动运石的帮助……
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古波利尼西亚人以某种方式拖拉石像,其中用到了大量绳索和木头。
但是岛民坚持他们的不同观点,一位叫Suri Tuki的岛民说:“专家可以随便怎么说,但是我们才知道真相。石像会行走。”
也许岛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前文“直立行走”的方式。
关键之处在于石像的大肚子,这使得重心前倾,从而有助于垂直运输。
并且仅使用几根绳子和一个18人的团队就可以前后晃动石像,每次可以将石像向前挪动一点点。
石像每侧有四个拉绳索的人,还有10个人从后面拉住石像,这类似于在草地上往后拉一只狗。
志愿者们复制了一个石像模型,拖拽着穿过夏威夷乡村,这个巨大的头像缓慢地向最终的目的地移动。
研究人员并非将他们的试验作为这种移动方式真实性的证明,只是想指出这符合岛民有关石像“走路”的口头传说。
同时还指出复活节岛道路上丢弃的那些碎石也印证他们的理论,那是摔倒在路边的石像的残余部分。
18世纪欧洲人到达这里之后,没有关于摩埃制作的报告。
那时复活节岛上仅剩下稀稀落落的一些树木。可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新西兰梅西大学生物地理学家John Flenley通过湖泊沉积物中的花粉证明复活节岛曾经为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数千年,包括数百万棵巨大的棕榈树。 仅仅只是公元8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人到达这里后,森林才慢慢变为草原。
Jared Diamond 在他的2005年度颇有影响力的图书《衰败(Collapse)》中着重阐述了Flenley的工作,书中他断言古复活节岛岛民犯下了无意识生态灭绝的大错。
真实头像:南太平洋岛上的古石雕头像 - 关于它们的建造引发了各种版本的理论。
Diamond解释道,古波利尼西亚人运气不佳,他们定居在一个生态极度脆弱的岛屿,干燥、寒冷并且远离大陆,很难通过风尘或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它本身的火山是死火山)。
岛民通过破坏森林来获取可燃物和耕地时,森林渐渐消失了。当木材变得稀有,岛民们便无法建造出海打渔的远航独木舟,他们开始以鸟类为食。
水土流失导致粮食减产。在欧洲人出现前,复活节岛已陷入内战和同类相残的局面。
对于这种孤立文明的衰败,Diamond写道:“这是过度开发自身资源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被摧毁的最显而易见的例证。同时这种最坏情形也可能是我们未来所要面对的。“
Diamond认为摩埃加速了这种自我毁灭。他解释,由于身陷遥远的小岛,缺乏其它途径来彰显权利和地位,所以互相竞争的酋长们将摩埃作为权利的象征。
他们通过建造更大的石像来彼此竞争。Diamond认为他们把摩埃放在木制雪橇上,通过木质轨道运输,这一技术已被复活节岛石像项目主管,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考古学家Jo Anne Van Tilburg成功测试,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木材和人力。
要养活岛民,需要占用更多的森林作为耕地。当木材难以获得,而内战开始爆发时,岛民们开始推倒摩埃。到20世纪时已经没有一个站立的摩埃了。在Diamond和许多学者的眼中,复活节岛的景象是今天依然在延续的悲剧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