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由來!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這副對聯據說是清代嘉慶年間當時嶽麓書院的山長, 叫袁名曜,他從《左傳》裏麵集了這個上聯,惟楚有材,但《左傳》裏頭是“ 雖楚有才,盡晉實時用之”,就是成語“楚才晉用”的出處,改了一個字,改成了惟楚 有才;下聯呢,是當時嶽麓書院的一個學生,叫做張中階,他答上來的,它是《論語》 裏頭的,叫做“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取了後四個字,然後構成了這一幅嶽麓書院的 門聯,意境非常深遠,氣勢非常豪邁。 Only the place that my place owns gifted scholars,me is the one who is the best in the plac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