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由來!

 沪学 2012-06-28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由來!




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上聯“惟楚有材”,典出《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這副對聯據說是清代嘉慶年間當時嶽麓書院的山長,
叫袁名曜,他從《左傳》裏麵集了這個上聯,惟楚有材,但《左傳》裏頭是“
雖楚有才,盡晉實時用之”,就是成語“楚才晉用”的出處,改了一個字,改成了惟楚
有才;下聯呢,是當時嶽麓書院的一個學生,叫做張中階,他答上來的,它是《論語》
裏頭的,叫做“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取了後四個字,然後構成了這一幅嶽麓書院的
門聯,意境非常深遠,氣勢非常豪邁。
Only the place that my place owns gifted scholars,me is the one who is the best in the place.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