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筋内功运身图说·坐身图说

 了逹 2012-06-28
第十式 坐身图说

  前言
  坐功图式,在佛道两家是一种最多最惯用的练功方式。一般坐势有三种,曰天盘、人盘、地盘。天盘式是以两脚交叠于两大腿根部之上,脚心朝天,又名双打膝。天盘式被认为是标准坐势,佛门称此坐势为上兜率天(即欲界六天中第四天),能知足而生欢喜之心,入弥勒菩萨所。人盘式是以一脚抬于相反的大腿根部,脚心朝天,另一脚平放于下,也有垫起朝天脚的作用,因双脚形成一上朝一下垫,类如“人”字,故名。又称单打膝。此坐势是坐天盘尚有困难,可以两脚轮换天盘的过渡坐势。地盘式即两脚平地交叠盘坐,是初习练功人的坐式。上三种坐式是先由地盘始,待腿脚适宜再升人盘,最后阶段升天盘。
  但依仙学的传统以及本质内涵而言,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盘坐是人类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至今在北方烧炕的地方,人们仍以盘坐炕上为生活习惯。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盘坐而且是天盘坐的习惯,那他一生保持这个习惯就不成问题。佛道练功者不过是沿袭了这种习惯,而且强化了这种坐式的练功内涵。知此,当知盘坐并不神秘。其次,盘坐的姿势并不在于盘坐的形式,而在于经络通畅、气脉流通、天人合一的效果。能达此效果,无论天盘、地盘、人盘,皆可行之;不能达此效果,无论天盘、地盘、人盘,行之有害无益。所以说,打坐练功是在特定环境条件和阶段下选择的一种练功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因为静站之桩功和静卧之睡功亦可达异曲同工之妙。相反,历来佛道二门中亦多有不谙此理之士,枯坐空禅,坐相倒是满正经,但由于越坐经络越不畅,越坐气脉越不活,坐之久久,两腿坐变了形,坐成了残疾。可知坐法,力在坐心,功在活气。非此不称坐功也。
  注:本式演示为散盘(地盘)坐式。

  1、握固思神
  散盘坐定后,双手做环拱式;竖起脊梁,端正上体,下颏内收,脖颈后靠,虚领顶劲;舌舐上腭,牙关扣闭,目光平视,心平气和,任呼吸自然悠扬运行(见图1)。

  2、合掌跌跏
  待身中觉有内气涌动,一而再,再而三,成呼之欲出之势时,两手分展上扬,合掌并于胸前(或指尖对照鼻尖)成献杵势(见图2)。势成后自然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神凝气聚于五脏六腑。
  注意:对呼吸可行“听息”法。有意在而不着意。

  3、双手推门
  坐式不变,双掌行“出爪亮翅”势,一如双手推门(见图3)。三推三收,呼吸三口。此式使气会通百脉。
  注意:“使气会通百脉”是其目的和效果,并非强行使气。

  4、双凤朝阳
  在上式三推三收完毕后,双掌落位于脸旁肩胛两侧(见图4),自然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以胸为中心,活泼流通,一团氤氲。
  说明:此式两掌排立,头在中间,两个大拇指好像两个凤头,余四指如凤尾,头于中间似太阳,故名“双凤朝阳”。

  5、伸肱理脉
  坐姿不变,双掌做“飞鹰展翅”状,三展三收,呼吸三口(见图5、6)。
  此式作用在伸肱理气,贯注百脉。

  6、托天开胃
  坐姿不变,双掌平撑后向上举托,如“双手托塔”之状(见图7),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心胸舒展,胃气开畅。

  7、负重固腋
  将托举之双掌以双肘尖前旋使双臂顺直,然后缓缓下落,下落至头顶上方时两掌翻转向内,与两颊成顺势掌,落至与脸相照为定位(见图8、9),犹如三峰峙立。两肘紧夹两腋,竖立之掌臂如负重物。势成后自然呼吸三口。

  8、右爪理肺
  接前式做“龙探右爪”势(见图10、11),势成呼吸三口。
  此式有调理肺气之效。

  9、左爪理肝
  前式毕,两臂翻转接行“龙探左爪”势(见图12),势成呼吸三口。
  此式有调理肝气之效。



  10、盘坐横肱
  前式毕,双掌向上翻扬,向中下落,平端于颈下,与肩成“一”字状;两掌间距约一拳大小的位置(见图13、14),势成呼吸一口后,以肘带臂向两侧尽力三撑(见图15),撑扩胸吸气,收时呼气。
  此式功在使气回旋于四肢百骸。

  11、叉掌平胸
  在上式第三撑毕后,随呼气将两掌叉指相合,平端于胸前,深匀绵长呼吸三口(见图16)。
  此式功在使气凝聚于上焦而疏通调节上焦。

  12、合掌下按
  上式毕,将叠掌从胸前缓缓下按,随下按缓缓呼气(见图17),势成后深匀绵长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贯注下焦而疏通调节下焦。

  13、平掌前推
  接前式,将双手叉掌打开,于腹前向两侧平旋内收,收至两胁处阴掌翻为阳掌,两掌平端尽力向前推出(见图18、19),势成后呼吸三口。

  14、两掌分排
  接前式,两掌翻转向下再向外向两边挥臂分排(如图20),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调理中焦之气。
  注意:分排时以两掌根与腕部着力,势成有力撑两边之势。

  15、扣掌背按
  接前式,两掌背于身后,十指交叉,手心朝上,尽力下顶,身体上挺(见图21),做势时稍憋气一口,势成后松气,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由中焦又降至下焦。

  16、叉掌前推
  接前式,松开背后扣掌,挨身向身前平举,举与肩平时十指交叉成空心扣掌,然后以掌背用力向前推撑(如图22),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由下焦翻上中焦。

  17、翻掌前推
  前式毕,将扣掌翻转,掌心朝外,仍以掌背用力向前推撑(见图23),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贯满中焦。

  18、排掌理中
  前式毕,将翻掌打开,两掌随挥臂向两边分排,如推两扇重门(见图24),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散注于中焦。

  19、阴掌刺空
  前式毕,两掌向腹前回旋而下,遂贴腹胸如同两支利剑直插而上,以腕着力尽力向上伸撑(见图25),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由中焦冲运上焦。

  20、叉掌顶天
  接前式,将两阴掌内旋相照,十指交叉,以扣掌尽力伸撑(见图26),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轻清之气升浮于上焦。



  21、叉掌前推
  接前式,将托举之叉掌向前下放,落于肩平,以掌背尽力前推(见图27),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纯阳之气归结中焦。
  
  22、翻掌前推
  前式毕,将叉掌收退胸前,遂翻掌向外,向前尽力推顶(见图28),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团聚充盈于中焦。
  注意:勿论站坐之功,推掌时不能挺胸凹背,保持中正坐势。

  23、两掌分排
  接前式,松开推掌,两掌随挥臂向左右尽力分排(见图29),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纯阳之气散注于中焦。

  24、叉掌背撑
  此式与第十五势“扣掌背按”同(见图30)。

  25、左摘星斗
  前式毕,右手握拳背于身后(叉腰亦可),左手向左上方挥扬,与左腿成直线,举目仰望左手背(见图31),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势功在引气左升。

  26、左背拔力
  接前式,将左举之手臂下落,手于额前向头右边绕至左耳后变掌为拳,如同握住身后背着的刀柄;而右手则如握着刀鞘的下部,两手握定后,左手作用力拔刀势,右手则作捋鞘势,两手反向用力一撑(见图32),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势功在引气左升后复导气右旋。

  27、左弓打蛋
  接前式,左拳松开变掌,以虎口为领成侧掌向右一挥,复转掌向左侧推撑;右拳同时松开成爪向胸前回旋,与左掌形成握弓和捏弹状,随左拳向左推出,右爪变握拳向右回拉。两手成反向用力(见图33),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挽气和肝。

  28、右摘星斗
  与25式“左摘星斗”要领同,惟姿势相反(见图34)。
  此式功在引气右升。

  29、右背拔刀
  与26式“左背拔刀”要领同,惟姿势相反(见图35)。
  此式功在导气左旋。
  说明:易筋内功运身十大式,功在全面疏通人体经脉。如后升前降者,功在运行子午周天;如此左升右旋,右升左旋者,功在轮转运行天盘清轻之气,和中益上。25~30式原均名“摘星换斗”,意为从上焦改造人体乾坤。

  30、右弓打蛋
  此式与27式“左弓打蛋”要领相同,惟姿势相反(见图36)。
  此式功在挽气润肺。

  31、阴掌伸臂
  接前式,放下开弓打蛋手势,两手以阴掌(掌心朝下)往两边挥臂如“一”字状,尽力一伸(见图32),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通利中焦关窍。

  32、双手托天
  接前式,两掌上扬,尽力上伸,成“托塔顶天”之状(见图38),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通达上焦关窍。

  33、按掌下气
  接前式,挨身放下托举之掌,复将两掌叠放于腹下丹田处(见图39),平心静气,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由通达上焦转而通达下焦。

  34、双手再托
  前式毕,两臂复举,两掌相交向上虚托,以掌尽力上撑(见图40),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复由下焦通达上焦。

  35、阳掌伸臂
  接前式,虚托双臂分向两边下放,变阳掌“一”字展臂,以肘窝、肩根尽力向两边一撑(见图41),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复由上焦通达中焦。

  36、合掌护丹
  接前式,两掌收于腹下丹田处,手掐太极诀(见图42),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由中焦通达下焦关窍。



  37、阴掌伸臂
  此式与31式“阴掌伸臂”同(见图43),功在使气由下焦通达中焦。

  38、收抱腹前
  接前式,两手掐太极诀收抱腹前(见图44),然后将身上抬,复将身落坐,缓缓而行。抬身吸气,坐身呼气,三抬三坐,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三焦之气各归其位。

  39、下手通关
  接前式,松开掐诀手成阴掌(掌背朝外)于腹前十字交叉,然后向左右肩两侧尽力分开(见图45)。
  说明:此式为过渡动作,功在使气斜开周身关窍,仅随动作自然呼吸。

  40、阴掌伸臂
  接前式过渡动作,阴掌伸臂一字展开,两阴掌尽力向两边一排(见图46),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横开周身关窍。

  41、屈肱抱肩
  接前式,两臂向前收回,两手屈肱抱肩,并有沉坐之意(见图47),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使气通透周身关窍。

  42、阳掌伸臂
  接前式,将抱肩之两掌保持原交叉势下放胸前变为阳掌,然后阳掌变轻握拳(或仍以阳掌)向各自两边尽力一排(见图48),呼吸一口,复将两臂向两边尽力一撑,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横向通达舒展周身关窍。

  43、屈肱抱肩
  此式与41式同(见图49),左右臂放上放下均可。

  44、阴掌伸臂
  此式与37式同(见图50)。

  45、握拳伸臂
  接前式,将阴掌变紧紧握拳尽力向两边一撑(见图51),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关闭周身关窍。

  46、拳腰舒气
  接前式,将两拳向胸前旋落而下,抵放于两肋下胯骨处(见图52),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关闭周身关窍。

  47、叉腰舒气
  接前式,将两拳打开,改为拇指朝前,其余四指在后的叉腰姿势(见图53),势成后呼吸三口。
  此式功在关闭周身关窍。

  48、收抱腹前
  接前式,两手掐太极诀拢放于腹下丹田处(见图54),呼吸三口,以定神气。

  49、环拱正立
  接前式,两手端臂做环拱势(见图55),配合呼吸,导气沿督任二脉后升前降,吸升呼降,行三遍。然后行自然呼吸不拘时间。待觉需要收功下座,即两手搓摩使微热,抚摩面部若干遍,待周身气静,脑目清醒,即可收功下座(见图56)。
  注意:若下座时腿脚麻木,可慢慢开展,先摩擦足心,再按摩脚面、腿部,待正常方可下座起身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