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恋,宜疏不宜堵

 阿里山图书馆 2012-06-28
                早恋,宜疏不宜堵
  
                                         文、池月荷风
  
  有网友在论坛发帖子,说无意中在14岁女儿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手机盒,顿时心都寒了,因为这是女儿偷买的第二个手机。孩子有早恋倾向,和高年级同学交际过广。家长也苦口婆心地劝过,也旁敲侧击地警告过,孩子表面上很听话,没想到背后却我行我素。家长很焦虑,寝食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让我想到两个故事。一个是朋友家的,她上初中的女儿早恋了,男孩正上高中,是个体育特长生,学习不太好,对女孩追的很紧,经常在放学路上等她。女孩被男孩的热情感动了,跟他有了来往。女孩本来学习还不错,但因为早恋分心,成绩有点下降。本来如果父母及时发现,用合适的方式沟通,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朋友夫妇却使用了最暴力的一种,他们对女儿轮番审问,话里话外极尽讽刺,诸如,“这种男生你都看得上,把自己贱卖了都不知道。”
  
  这些话让正处在叛逆期的女儿格外反感,本来跟那个男生也就是放学路上一同走走、说说话而已,结果父母的辱骂将女儿推向了男孩的怀抱。在家里得不到温暖、理解和尊重,让女孩对男孩的关怀倍加珍重。有一天,父亲提前回家,发现女孩竟然把男孩带到了家里,其实他们不过是坐在沙发上说话而已。愤怒的父亲上去就给了男孩一耳光,将男孩轰了出去。但这一耳光,也彻底击碎了女儿的自尊心,击碎了父女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情感连接。
  
  从此以后,她彻底自暴自弃了,倒是不和男孩交往了,但根本不学习了。她知道父母最在意她的学习,于是她用不学习来惩罚父母的粗暴。初二一年那样,初三一年依然如此。父母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始终无法打开孩子的心结。这对父母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这个时期是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叛逆不见得是坏事,通过叛逆,孩子才能发展自我、表现个性、获得尊重。越是不民主的家庭,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叛逆越严重。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极端情形,特别专制的家庭,孩子彻底被父母控制了,没有叛逆期,但孩子的自我意识也许一辈子得不到发展。
  
  另一个故事是我女儿的。初二时,女儿过生日那天,请了几个同学来家里聚会。只见她一个劲儿地往一个男同学碗里夹菜,看得我这个当妈的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哪个当妈的不是过来人,这点小暧昧哪里能逃得过老妈的法眼。同学们走了以后,我对她说,不要早恋,早恋没有好处,影响学习,影响以后的感情。人生犹如四季,现在你们正是春季,就该学习、成长,积累人生经验。等到二十多岁,进入夏季,那时再恋爱、结婚。否则,等到大家都繁花满树,蜂飞蝶绕,而你的花却开败了,没人围着你转,那该多寂寞。
  
  后来我也没有再管她,只是偶尔跟她交流优秀男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优秀男生会是什么样子。另外还跟她谈起当年大学的同学,因为恋爱不慎重而对一辈子造成不良影响的例子。还有那个埋头苦学、不解风情的女同学,最后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被一位勤奋好学的博士看上,当年就结婚出国陪读,成了同学中结婚最早、嫁得最好的例子。这些事例,开阔了女儿的眼界,她自然知道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半年以后,我再问起那个同学,她说已经没事了。那个男同学在班里一直考第二(女儿第一),这下我反而有点担心,怕受伤的一方影响学习。就对她说,不要随便牵手,更不要随便放手。恋爱就像抻橡皮筋儿,谁舍不得放手谁受伤。女儿很平静地说:“受伤了也没事,缓一阵儿就好了。”她这种成熟的态度,到真让我大吃一惊。
  
  其实初中生的早恋苗头,再正常不过了。在美国,如果一个孩子10岁还没有异性朋友,母亲会为此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是否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初中生的早恋,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和欣赏而已。以前这种好奇和欣赏,可以从兄弟姐妹哪里得到满足,如今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异性在孩子眼中更神秘,适当的交流了解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性取向。
  
  女儿在初一时,班上有两位女同学好的形影不离,如果一方偶尔跟别人多说几句话,另一方会妒忌吃醋耍小性。女儿也觉得她们好的有些过分,她听一个女孩说,“家长不让我们跟异性玩,我们是同性要好,家长总不该再管了吧?”这样发展下去,后果更令人担心。
  
  女儿用电脑,看到我这篇文章的题目,自言自语地说,“早恋,干嘛要堵干嘛要疏?顺其自然呗。感情的事,哪里是想堵就能堵得了的?再说,早恋怎么说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家长何必见一个灭一个呢?!”唉,我辛辛苦苦写了一篇文,到不如她这几句话实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