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抗日,不唯抗联

 屋檐下过客 2012-06-29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马占山将军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冯占海将军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李杜将军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绿林出身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名将宫长海将军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义勇军冯占海部急行军赴哈尔滨御敌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冯占海将军率部行军途中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义勇军卧雪抗敌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义勇军


[转载]义勇军老兵谈东北抗日:不能光讲东北抗联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不能忘记东北抗日义勇军

                                           韩声涛

    对东北抗日这段历史,数十年来主要宣传的是东北抗联(东北抗日联军的简称)的斗争,而对东北抗日义勇军却极少介绍。以至一提东北抗日就讲东北抗联,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情况知之甚少。
   《义勇军进行曲》自抗战传唱至今。它的创作构思就源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有资料说,《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创作就主要取材于一首辽宁义勇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它是东北抗日义勇军所彰显的誓死捍卫国土家园的民族精神的写照。二战快结束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各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49年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尽管“文革”中被禁唱歌词,尽管一度被荒唐地改了歌词,最终还是恢复了原貌)。

    著名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也唱出:“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奋起,拉开了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抗日义勇军共有数百支队伍、50余万之众。东北各路抗日义勇军名称各异,有“义勇军” 、“救国军” 、“自卫军”等等。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有东北军和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绿林武装、地方民团武装、民间秘密团体(如红枪会、大刀会)、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商人、地方官吏和士绅等。当时东北大部分县和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都有抗日义勇军活动。
    当年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名声大的除了我所在的以冯占海(原东北军团长)为总指挥的吉林抗日救国军,还有以马占山(原东北军旅长)为总司令的黑龙江省抗日救国军、以李杜(原东北军旅长)为总司令的吉林自卫军、以苏炳文(原东北军旅长)为总司令的东北民众救国军、以王德林(原东北军营长)为总指挥的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以黄显声(原辽宁省警务处长)为总司令的辽宁抗日义勇军、以唐聚五(原东北军中校团附)为总司令的辽宁民众自卫军、以邓铁梅(原辽宁省风城县公安局长)为总司令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以郑桂林(原东北军少校)为司令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第48路军、以耿继周(原东北军上校)为司令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4路军、以李纯华(原东北军中校)为司令的东北义勇军、以彭振国(原东北军少将)为司令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以高文彬(原东北军少将)为司令的东北义勇军、以宋国荣(原东北军营长)为司令的抗日救国义勇军和以谢文东(原保长兼自卫团长、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反日大暴动的领导人)为总司令的抗日民众救国军等等
    东北抗日义勇军奋勇抗击日寇精锐关东军,攻城夺镇,四处袭击,大量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得日寇惊恐不安,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当时流传的“马占山,冯占海,一马占山,二马占海,山海关外,排山倒海” 就是东北义勇军抗日气势的写照。
    当时美国《密勒氏评论报》发表评论说:“满洲事实上没有不被袭击的地方,城市和铁路,竟找不出一处来” 。英国伦敦《每日导报》也载文说:“满洲国当局日陷不宁,目下满洲境内,日本人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 时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的岗村宁次曾回忆,他在视察北满的4天内,就在飞机上3次看到大队行军的抗日义勇军战士,还看到了2名被抗日义勇军重伤的日军高级军官。日本关东军因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奋勇反抗而不得不暂停执行其进一步扩大侵略的“中国征服战”。
    东北抗战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每次战斗日寇都用飞机、山炮轮番轰炸,重机枪扫射,有时还有坦克和装甲车,再加上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给养充足的步兵。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造成东北抗日义勇军孤军作战、武器简陋(原属东北军的部队尚有一些基本的步兵武器,而民众武装使用的大多是猎枪、土炮、长矛和大刀)、弹药匮乏、粮秣短缺、没有后援、没有补给,且大都缺乏最基本的军事训练(尽管抗日义勇军敢于正面和日军拼打, 前仆后继,但在敌飞机大炮轰炸、机枪扫射时,往往不会利用地形地物,不知疏散掩蔽;遇到日军战术包抄或侧击时,往往不知所措,因而牺牲惨重),只能以血肉之躯、抱必死之决心抗击日寇的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
    在我所经历的十余次交战中,我方均有很大牺牲,战况惨烈。我目睹了大量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的抗日义勇军官兵为国捐躯。很多人甚至连日本鬼子的面都未见到,就被飞机、大炮炸死。多少弟兄倒在枪林弹雨中!多少弟兄倒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就是要为国慨然赴死啊!尤其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参加义勇军的东北和关内的青年学生们,他们明知是去拼命,是去牺牲啊,那是书生以死报国啊!
    东北抗日义勇军民众基础之广泛、抗敌之勇猛、牺牲之惨烈、抗敌环境之艰苦、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民众反侵略斗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振奋了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从1932年的第一次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和第5军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1933年1至5月,国民革命军在山海关、热河省和长城喜峰口、古北口和冷口等军事要地抗击日寇的作战)、1933年冯玉祥将军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1936年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绥远抗战,到以后的全面抗战,都受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影响。
    东北抗日义勇军牵制和消灭了大量的日军。1931年至1932年日本用于东北战场的精锐关东军就有5万多人,为加紧围剿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秋关东军又迅速增加到6个师团、15万余人,以后一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从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东北抗日义勇军毙伤日本关东军2万5千多人。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艰苦斗争一直坚持到1940年前后,后期一部分独立战斗,一部分与东北抗日联军联合战斗,一部分加入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组建于19362月至193712月。东北抗日联军兵力最多时有11个军(各军兵力不等,一般千余人,最多的3千余人,最少的数百人)、共约3万人。其中5个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吸收了部分义勇军队伍的反日游击队,2个军是义勇军王德林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和李杜吉林自卫军余部,4个军是其他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绿林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各军联系并不紧密,基本上是各自为战,而由义勇军余部组建的军更具一定的独立性。1940年春东北抗日联军的兵力减少到不足2千人,当年底东北抗日联军余部600余人先后退入苏联境内,后被改编为苏联红军教导旅并滞留在苏联远东地区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迟滞了其侵华的进程。就连日本战史也承认,日军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打击下“困难重重,伤亡惨重”。
    要让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东北抗日不光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更有规模大得多、影响大得多、抗日时间长得多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在东北抗日联军抗日的同期,东北抗日义勇军仍然在抗日。东北抗日英雄不光有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赵一曼(我非常敬佩这二位抗日英雄),还有更多的作为50余万抗日义勇军代表的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阶层的抗日英雄。

    东北抗日义勇军以血肉之躯抗击强敌,自愿为国慨然赴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国之魂魄。应以多种形式充分介绍东北抗日义勇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缅怀英烈,激励、教育国人。

    作者生平简介:韩声涛,汉族,1912年10月22日生,山东平度人。1931年春参加东北军,同年秋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在14年抗战(1931—1945)期间,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和副团长;先后参加东北抗日、热河抗战、察哈尔抗战、河北永定河地区抗战、豫北抗战、山西太行山抗战、豫皖对日游击作战、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随枣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豫南会战和豫中会战;所在部队为吉林抗日救国军、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1师和第4师。先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洛阳分校、西安长安军官训练团和昆明美军参谋学校。194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299师团长。1949年任四野第45军第135师副师长。1951年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教务处副处长。1955年被转业到湖北省襄阳高中任副校长,后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受迫害。生前为湖北襄樊四中离休干部。2010年3月22日在襄樊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