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我国绿色包装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昵称9983831 2012-06-29
走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我国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构建我国的绿色包装体系是一件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通力协作。
1 政府层面上
1.1 加强包装的环保教育,推行环境标志制度
加强包装的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和树立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制定环境标志制度己经成为潮流,获得环境标志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日益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拓市场、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我国于1993年正式决定开展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并公布了环境标志图形,截至到04年初,我国己颁布了51类产品的环境标志标准,但仍远不能满足外贸的需要。同时由于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采取自愿申请原则,企业的短视,申请的比例相对较低。因而,应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推行标志认证工作。以ISO14000标准为基础,研究国外标志认证,力求实现环境标志的技术标准尽量与国际接轨、与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对产品实行绿色标志,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挑选对环境危害较小的产品,同时也促进工厂生产对环境有利而无害的产品,并按环保要求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管理。
1.2 制定包装法律,加强经济手段调节
(1)制定包装废弃物法律
制定包装废弃物法律,应坚持以下原则:
污染者负责原则
包装生产商、使用包装的产品生产商、销售商、进口商、消费者等都必须承
担包装废弃物的污染防治责任;
扩大生产者责任的原则
生产者不仅承担产品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
境责任,而且还应当承担产品使用、报废后的一定的环境责任即回收义务,实现“抑制原材料变成废弃物—可循环资源的企业内部循环或企业承担费用的外部循环—适当的处置”;
第三,预防为主的原则
依据3RID原则进行包装产品设计,从而从源头上对包装废弃物实行有效控制;
第四,全过程控制原则
引入LCA评估技术,从而减少包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五,全员参与原则
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全民共同承担起包装废弃物控制的责任;第六,制定量化指标、明确法律责任。
(2)加强经济手段调节
第一,开征包装物环境税。依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促使包装物生产商考虑环境成本,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包装物的产生。政府通过征收包装物环境税获得收入,根据需要用于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理的各项支出,从而使得促进包装物减量及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过程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二,实行包装物抵押金制度。对有污染环境潜在可能性的产品先交纳预付金,如果产品使用后交还到规定的收集点减少了污染,就向使用者退还预付金。抵押金制度能起到及时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作用:一方面,使包装物得以重新利用,节约了资源,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的返还减少了固体废物的总排放量从而保护了环境。
1.3 完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l)各地应设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公司。该公司的组建可由政府出资也可由包装材料生产商、包装物生产商、经销商共同出资,并提出申请,由政府环保部门审核通过后发给许可证。回收公司可以与大型超市、社区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定向关系,定期上门回收包装废弃物。对于回收来的各类包装废弃物,根据不同的再生利用方式处理,有的送回产品生产厂家直接再利用,有的送到再生资源加工厂进行再生,成为再生原料[19]。
(2)全民参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利用。以法律约束为强制力,经济调节手段为保证,包装生产者、产品的销售者、消费者应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减少过度包装,使用减量包装,将包装废弃物交指定的回收地点。
(3)政府发挥监督、便利作用。对已获得许可证的回收公司,政府应定期检查,同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包装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要加强监督、监察力度,不合规定要严惩不贷;设立更多的回收定点地,从而方便消费者对废弃物的回收。
(4)合理地进行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包装废弃物处理一般有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几种方式,在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减量、循环再利用、回收利用优先;焚烧时要实现热能的回收;填埋处理要力求堆肥化,在占用土地的同时,达到增加土地中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当然在该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监测,防止土壤受到包装物中一些元素超标造成的不利影响。
1.4 建立发展绿色包装的资金支持体系
研发新型的环保材料,建立有效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无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的包装工业普遍规模偏小,资金不足,包装废弃物处理企业多处于亏损之中,这就要求国410家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资金支持体系。
(l)设立专项基金,在财政上增加对企业的投入,对行业性重点科研开发项目适当划拨科研费、提供绿色补贴(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及《农产品协议》均把成员方对环境保护提供的绿色补贴视为允许的补贴);对原材料和成品的进出口,给予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支持企业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为其吸收社会投资创造条件[20]。
(2)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仅靠财政投入和一些政策上的偏斜,是难以解决发展绿色包装所需要的众多资金的。80年代后期,德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绿色银行”,专门贷款给绿色工程。此后,绿色银行便越来越多。我国庞大规模的银行存款处于一种低效率的运用中,因此,建立绿色银行,发挥银行的作用,增加对包装企业的信贷规模,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当然,金融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仍将建立在政府、银行、企业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上。
1.5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机构的组织建设
我国出口货物因包装受阻,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落后包装确实不能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则由于不了解进口国要求所致。因而,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积极有为、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院向几个主要国家派出代表,调查研究所驻国的标准化、技术法规情况,并派人常驻布鲁塞尔,专门收集欧洲标准化和认证工作情况;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密切关注欧盟标准化和认证动向研究对策。我国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公布状况与这些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应加快这方面的步伐,组成一个由商务部和国家环保局牵头,囊括国家商检局、卫生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的绿色壁垒协调委员会,从事包括投诉、应诉、搜集信息、调查研究、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等工作。
发达国家都有专门机构进行产品包装研究。法国拥有由2000-3000名专家组成的全国性的包装研究所;美国有几所大学设有包装系;还有一些国家成立了包装协会。这些都成为开展“绿色包装”研究的基础条件。我国的包装研究机构大都是部门所有制,研究内容限于本部门工作所涉及的范围[21]。所以,我国的包装机构和包装教育的不合理状况制约着我国包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包装研究和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及包装专业教育培训等均是我国迎接“绿色包装”浪潮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具体情况当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2包装企业层面上
2.1注重提高包装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早已为中外专家认识到。目前在国外企业中流行一种“主人翁”操作法。该操作法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操作者的全面素质,通过发挥操作者的积极性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这其中操作者的素质包括技能、知识和工作态度。人员的素质首先取决于前两项的乘积,而第三项则处于前两项乘积的幂的位置。所以对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行业教育是振兴我国包装业的第一步。十几年来我国的包装教育水平己发展得较完备,能从技术、管理、艺术等方面培养职高、大专、本科、研究生各个层次的人员,也有足够的力量培训在职人员。只要包装企业重视员工的技术教育,我国的包装行业完全可以拥有一支爱包装、懂包装、兴包装的职工队伍。
2.2走企业联营之路
包装行业的多数企业规模小,素质较差,效益不理想。大部分包装企业走的是“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企业间较少联系,各自为政。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必将加长设计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效率,无法达到规模效益。这样企业在竞争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吞没在无情的竞争中。小型包装企业可以通过联营的方法:第一,可实现信息共享。每个小型包装企业所在地区、产品、客户和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将收集到不同的信息。通过联营能将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起进行分析,由于信息量大,分析结果也会更可靠,对市场的把握会比以前准确。第二,可部分解决资金问题。我国很多小包装企业资金短缺,借款能力弱,研发水平更是堪忧。通过联营,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工作当中去,有利于提高包装企业的整体素质。第三,实现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通过合并,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保证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规模效益。更可实现风险共担,使企业平稳经营。
2.3实施绿色设计,开展绿色材料的绿色革命
绿色设计是发展绿色包装的起点,因此企业应坚持“设计是源头”的理念。在包装的设计中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包装设计要减量化、小量化、力求与产品结合。包装无非就是要保护内在物的安全,便于运输、消费,利于产品的宣传,因而,过度包装、虚空包装并非增加了包装功能,而是浪费了资源、浪费了资金。所以,在实现包装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减少过分的修饰和多层次包装,对于一些水果,蔬菜等可采取“无包装化”。将包装与产品本身相结合也是设计可做的一个考虑,尤其可发展可食性包装。
第二,包装材料要环保化。在设计中,剔除有毒害包装材料的使用,尽量考虑环保型材料,同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
第三,包装结构设计要合理。包装容器的结构设计要顺应消费者的需要,体现人性化原则,避免给消费者使用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要顺应出口地市场的要求,避免因结构不合理导致出口不畅。
要开展包装材料的绿色革命,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使用四大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是绿色包装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纸、玻璃、塑料和金属是现代包装的四大支柱。纸包装由于回收再生容易、成本低,即使不再需要回收,处理也容易,因而世界公认纸、纸板及纸制品是绿色产品,纸包装被广泛使用。但我们要看到由于造纸业对环境的污染很重,且我国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因而在有限度地发展纸包装的同时,配合玻璃、金属包装的使用,毕竟这些更易回收再利用。
第二,开发可食性包装材料
包装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如果不产生包装废弃物,那么污染无疑减少了一大半。可食性包装材料无疑是最佳的零度包装材料。其多以植物多糖或动物多糖为基质,主要有淀粉膜、改性纤维素膜、动植物胶膜等。如人们熟知的糖果包装上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淇凌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台湾生产出一种环保碗,以小麦为原料,经高温加压成型,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及添加剂,不仅人可食用,在使用过后还可以做饲料或有机肥料。由于质硬、耐热、卫生,盛装100摄氏度的汤,90分钟内也不会溶解,甚受餐馆业的欢迎,被称为“最佳环保彼具”。国际上开展这项研究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和德国等,我国的企业也应顺应这方面的潮流,加强这方面的研发。
第三,开发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塑料、玻璃和金属等包装材料的废弃物己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且因资源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大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然而用于包装的天然生物材料如纸、木材、竹编材料、木屑、麻类棉织品、柳条、芦苇以及农作物茎杆、稻草、麦秸等均可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分解,不污染生态环境,而且资源可再生,成本较低。
第四,研究可降解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我们大范围使用,但由于其不可降解造成的污染特别大。可降解包装材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造成性能损失的特定环境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一种塑料。发展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逐渐淘汰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是降低污染、顺应环保的要求,也是符合国外包装规定、保持国外市场的要求。
3 广大公众层面上
发展绿色包装,政府、企业要出力,但离开了广大公众的参与,绿色包装仍不能真正实现。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哪里有需求,哪里便有市场。因此,实现绿色包装,消费者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攀比心理,拒绝使用过度包装、虚空包装的产品,这方面的需求转变了,企业也必将被迫转变设计策略;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随手丢弃包装物,尽可能地参与到包装废弃物回收中,从而减少包装污染,节约了资源,营造了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