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拼音
wǔ wèi xiāo dú yǐn
[返回]處方
銀花18克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3.6克
[返回]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熱毒蘊蒸肌膚,致生疔瘡癰腫。紅腫熱痛,發熱惡寒,舌紅脈數者。
[返回]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加無灰酒100毫升,再滾二三沸,去滓熱服。蓋被取汗。
[返回]備注
方中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散結;少加酒以通血脈,有利于癰腫疔毒之消散。配合成方,共奏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
[返回]摘錄
《醫宗金鑒》卷七十二
[返回]《金鑒》卷七十二
別名
五味消毒湯、消毒飲
組成
金銀花3錢,野菊花1錢2分,蒲公英1錢2分,紫花地丁1錢2分,紫背天葵子1錢2分。
功效
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
各種疔毒,癰瘡癤腫。紅絲疔、暗疔、內疔、羊毛疔,疔瘡發無定處,未化或已化,或走黃者。
用法用量
水2鐘,煎8分,加無灰酒半鐘,再滾2-3沸時熱服。滓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為度。
臨床應用
疔瘡:丁某某,男,28歲,三天前喉部發生疔瘡,疼痛異常,頸項不能轉動,曾經注射青霉素90萬單位,并內服磺胺類藥物,但病情無好轉,漸趨嚴重。處方:銀花五錢,杭菊三錢,蒲公英三錢,天葵子三錢,紫花地丁三錢,金石斛三錢。服二劑即愈。
各家論述
1.《方劑學》:癰瘡疔毒,多由臟腑蘊熱,火毒結聚。故治用清熱解毒為主,以便積熱火毒清解消散。方以銀花兩清氣血熱毒為主;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野菊花均各有清熱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強,并能涼血散結以消腫痛。加酒少量是行血脈以助藥效。
2.《中醫雜志》(1984;4:52):方中金銀花、野菊花,功擅清熱解毒散結,金銀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熱毒,野菊花入肝經,專清肝膽之火,二藥相配,善清氣分熱結;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熱解毒之功,為癰瘡疔毒之要藥;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瀉下焦之濕熱,與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熱結;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藥合用,氣血同清,三焦同治,兼能開三焦熱結,利濕消腫。
附注
五味消毒湯(《家庭治病新書》引《外科探源》)、消毒飲(《吉人集驗方》下集)。
[返回]相關文獻
- 五味消毒飲摘要:》)由于本方由五味藥物組成,均有消癰解毒功效,故而命名為“五味消毒飲”
- 五味消毒飲臨床新應用摘要:來五味消毒飲加味在臨床上的新應用進行總結。1 治療糜爛性胃炎 何堂鈞[1]藥用五味消毒飲加
- 漫談五味消毒飲摘要:服6劑,諸癥基本消除。 歌訣: 五味消毒療諸疔, 銀花野菊蒲公英;
- 五味消毒飲加減治療肺炎1例摘要:紅苔黃膩,脈洪滑。辨證為痰熱蘊肺,治療給予五味消毒飲加減。野菊花20g,紫背天葵20g,紫花地
- 五味消毒飲加味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體會摘要:寄生等對HBV有明顯抑制作用的藥物,加入五味消毒飲之五味清熱解毒藥中以增強清熱抑制病毒的功效。本
- 五味消毒飲加味治療化膿性痤瘡68例摘要:.3 治療方法 治療組:以清熱解毒為法,用五味消毒飲為基本方:銀花10g,地丁15g,野菊花1
- [卷二十四外科主治匯方]五味消毒飲摘要:
- 黃連解毒湯配伍五味消毒飲治療普通外科感染的療效觀察摘要:之火,又可涼血解毒,配合梔子加強三者作用。五味消毒飲方中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為清熱解毒藥,是治療
- 除濕胃苓湯合五味消毒飲治療皮膚病體會摘要:。治則:清脾胃濕熱,解毒消疹。除濕胃苓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蒼術9g,白術12g,赤茯苓12g,
- 胎毒瘡瘍摘要:證名。見《證治準繩·幼科》。由胎毒引起的瘡瘍。治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 作者:
- <<<點此查看更多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