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名医千金要方大全——脾臟·下、熱痢方

 荷花小女子 2012-06-30

中华名医千金要方大全——脾臟·下、熱痢

素材来源/唐·孙思邈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编号

内容

1 狀如溫瘧或小便不利, 氣滿嘔逆下痢不止方o 水中陟釐 (五兩) 、漢中木防已 (六兩) 、紫石英 (三兩) 、厚朴 (一兩) 、隴西當歸 (肆兩) 、黃連 (二兩) 、三歲醇苦酒 (五升) 、上好豉 (三升) o 右八味,皆取真新者, 以苦酒二升漬防已, 極令潤出之, 留苦酒, 置以利刀切防? 厚令一分,使厚薄悉等,以板瓦,覆著炭火上, 以厚紙藉瓦上, 布成, 切防已著紙上訖, 從頭依次反,周而復始,令色槁燥o 復漬向餘苦酒中更出, 著瓦上熬之, 如此盡苦酒止,勿令火猛, 徐徐熬,令極燥? 各擣下篩畢, 都合擣千杵, 以餘二升苦酒漬豉一宿, 明旦以瓦盆盛之,以一盆覆之 蒸五升土下, 須土氣通流, 熟出之於盆中研豉, 以新布絞取其濃汁,如棘膏法以和藥擣三千杵, 頓丸皆如水中雞頭子大, 分著數囊中懸令陰乾,取燥,乃更盛著,亟以蠟密封其際o 勿令見風塵, 此藥以三丸為一劑,平且以井華水服一劑,晝服一劑o 暮服一劑皆以水服之, 初服寧少食, 當餔食水飧, 欲服藥若食飲消腹中調和者,日可一服,若已差者,二三日可一服, 消息以意, 若病重藥力未行者, 但益服之? 日可四五劑, 或時下不止者, 當復更增, 令腹中有藥力, 飲食消, 是其效也, 新服藥未安調, 當水飧助藥力, 心中了然, 然後可作羹臛, 但當冷食之耳, 若有時不喜冷食, 百正是藥力盡耳, 復益服藥至一宿許, 則復欲進冷也, 若欲不復藥者, 但稍溫食, 藥力自盡矣, 服藥不必須強多飲水也, 自隨體調耳, 久下虛, 服之如法, 禁熱食生魚豬肉蒜生菜酒, 緣酒發藥力, 令病者煩熱也, 又禁辛物, 及諸肥膩難消物, 皆勿食也o 若有風病, 加防風一兩, 人虛贏, 可加石斛一兩, 若宿有下痢, 腸胃損弱者, 可加太一餘糧二兩半, 取石中黃軟香者, 若婦人產後疾加石硫黃二兩, 小便黃赤不利加蒲黃一兩, 依方消息之, 無不得效也, (胡洽云舊有五石赤石脂白石英鍾乳礬石井禹餘糧各四兩常以二月合之)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 下痢熱諸治不差方o 烏梅 (一升) o 黃連 (二斤金色者) o 右二味末之, 蜜和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三,夜二,神妙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 治積久三十年常下痢神方o 赤松皮去上蒼皮, 切一斗為散, 麵粥和一升服之, 日三, 差即止, 不過服一斗永?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 三十年痢服之, 百日羊, 治熱毒痢苦參橘皮丸方o 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 (一作鬼箭羽) 、黃藥、甘草o 右九味, 等分末之, 以蜜烊膠和併, 手丸之如梧子, 乾之, 飲服十丸, 日三, 稍加之, 卒下注痢者大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 治諸熱毒下黃汁赤如爛血, 滯如魚腦, 腹痛壯熱方o 黃蘗、黃芩、升麻、石榴皮 (各六分) 、白頭翁、寄生、當歸、壬蠣、犀角、 甘草 (各一兩) 、黃連 (二兩) 、艾葉 (二分)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 龍骨丸, 主下血痢腹痛方o 龍骨、當歸、龍膽、附子、乾薑、黃連、羚羊角 (各三十銖) 、赤石脂、 礬石 (各一兩半) 、犀角、甘草、熟艾 (各十八銖) o 右十二味末之, 蜜和, 先食, 服如小豆十五丸, 日三, 加至二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 又方o 牛角?、當歸、龍骨、乾薑、熟艾 (各三兩) 、附子、黃蘗、赤石脂、芎藭、阿膠、 厚朴、甘草、橘皮、芍藥、石榴皮 (各二兩) 、大棘 (二十枚) 、黃連 (五合) 、 升麻 (一兩半) 、蜀椒 (一兩) o 右十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三升, 煮取四升, 去滓, 內牛角?末阿膠消以綿? 分七服, 日四, 夜三 (千金翼無橘皮)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 治血痢方o 蒲黃 (三合) 、乾地黃、桑耳、甘草、芒消、茯苓、人參、柏葉、阿膠、 艾葉 (各二兩) 、赤石脂 (五分) 、禹餘糧、黃連 (各一兩) 、生薑 (二兩)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四升, 分溫五服, 神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 治下雜血方o 乾藍、犀角、地榆 (各三兩) 、蜜 (二合)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下蜜, 煎取五合, 分三服? 此治熱毒蠱妙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0 治熱毒下黑血, 五內絞切痛, 日夜百行氣絕欲死方o 黃連 (一升) 、龍骨、白朮 (各二兩) 、阿膠、乾薑、當歸、赤石脂 (各三兩) 、 附子 (一兩)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五升, 分五服, 余以正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熱毒痢, 至十五日, 命將欲絕, 處此方藥, 入口即定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1 治下血日夜七八十行方o 黃連、黃蘗 (各四兩) o 右二味 〔口父〕咀, 淳酢五升, 煮取一升半, 分再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2 白頭翁湯, 治赤滯下血, 連月不差方o 白頭翁、厚朴、阿膠、黃連、秦皮、附子、黃蘗、茯苓、芍藥 (各二兩) 、乾薑、 當歸、赤石脂、甘草、龍骨 (各三兩) 、大棗 (三十枚) 、粳米 (一升) o 右十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 令熟出米, 內藥煮取三升, 分四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3 治下赤連年方o 地榆、鼠尾草 (各二兩)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分二服, 如不止, 取屋塵水漬o 去滓, 一升分二服, (古今錄驗方云服屋塵汁一小盃)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4 又方o 鼠尾草、薔薇根、秦皮 (如無用槲皮代之) o 右三味, 等分 〔口父〕咀, 以水淹煎去滓, 銅器重釜煎, 成丸如梧子, 服五六丸稍增, 差止, 亦可濃汁服半升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5 治大熱毒純血痢, 不可差者方o 黃連陸兩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夜露著星月下, 旦起, 空腹頓服臥將息, 即止, 不差, 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 仍不差者, 以疳痢法治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6 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 脾胃冷實不消溫脾湯方o 大黃 (四兩) 、人參、甘草、乾薑 (各二兩) 、附子 (一枚大者)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臨熟, 下大黃與後溫脾湯須大轉瀉者, 當用此方神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7 治熱痢水穀方o 黃連、阿膠 (各二兩) 、烏梅 (四十枚) 、黃蘗 (一兩) 、梔子 (三十枚) o 右五味 〔口父〕咀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亦治?神良,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8 治下痢絞痛腸滑不可差方o 黃連 (六兩) 、阿膠、鼠尾草、當歸、乾薑 (各三兩) o 右五味 〔口父〕咀, 若大冷白多, 以清酒一斗, 煮取二升, 分三服, 若熱及不痛去乾薑當歸, 以水煮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9 黃連湯, 治赤白痢方o 黃連、黃蘗、乾薑、石榴皮、阿膠 (各三兩) 、當歸 (二兩) 、甘草 (一兩)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0 茯苓湯, 治因下空竭欲死, 滯下膿血, 日數拾行, 贏篤垂死, 老少並宜服方o 茯苓、黃蘗、黃連、龍骨、人參、乾薑、黃苓、桂心、芍藥、當歸、梔子人、 甘草 (各半兩) 、赤石脂 (一兩) 、大棗 (十二枚)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再服, 不差, 滿三劑, 此方主風虛冷痢最佳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1 女萎丸, 治熱病時氣下赤白痢, 遂成?方o 女萎 (三分) 、烏頭、桂心 (各四分) 、黃連、雲實 (各二分) 、藜蘆 (三分) 、 代赭 (一分) o 右七味末之, 蜜和為丸如梧子大, 服二丸, 大下痢, 宿勿食, 清旦以冷水服之, 勿飲食, 至日中過後, 乃飲食, 若得藥力, 明旦更服如前, 亦可長服, 虛贏, 晝夜百行膿血, 亦差, (亦名雲實丸)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2 治赤白下痢,大孔蟲生悉皆差,此名聖湯方o鼠尾草(二兩) 、豉 (一升) 、生薑、梔子人 (各六兩) 、桃皮 (一握) o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一本單用桃皮, 以酒煮服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3 治赤白滯下方o 成煎豬膏 (三合) 、清酒 (五合) o 右二味, 緩火煎十沸, 適寒溫頓服之, 取差止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4 又方o 酒四升, 煮錢四十文, 取二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5 又方o 亂髮雞子大燒末水服不過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6 治冷熱不調, 或水或膿或五色血者方o 酢石榴五枚, 合殼子擣, 絞取二升汁, 服五合, 差止o 泄痢食不消, 不作肌膚, 灸脾輸隨年壯o 泄注五痢便膿血, 重下腹痛, 灸小腸輸百壯o 泄痢久下失氣勞冷, 灸下腰百壯, 三報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 灸多益善也, 三宗骨是忌針o 泄痢不禁, 小腹絞痛, 灸丹田百壯, 三報穴在臍下二寸, 針入五分o 泄痢不嗜食, 食不消, 灸長谷五十壯, 三報穴在俠臍相去五寸, 一名循際o 泄痢赤白漏, 灸足太陰五十壯, 三報o 久泄痢百治不差, 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之上陷中, 去大指歧三寸, 隨年壯o 又屈竹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訖下量一寸點兩傍各一寸, 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 一灸三十壯, 灸百壯以上, 一切痢皆斷, 亦治濕?, 冷脊上當胯點處不灸o 又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o 又灸關元三百壯, 十日灸, 并治冷痢腹痛在臍下三寸也o 赤白下, 灸窮骨, 惟多為佳o 冷痢第八 (論一首方三十二首) o 論曰, 舊治痢, 於貴勝用建脾丸多效, 今治積久冷痢, 先以溫脾湯下訖, 後以建脾丸補之, 未有不效者, 貧家難以克辦, 亦無可將息也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7 溫脾湯, 治積久冷熱赤白痢者方o 大黃、桂心 (各三兩) 、附子、乾薑、人參 (各一兩)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 取二升半, 分三服, (與前溫脾湯小異)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8 建脾丸, 治虛勞贏瘦, 身體重, 脾, 胃冷, 飲食不消, 雷鳴腹脹, 泄痢不止方o 鍾乳粉 (三兩) 、赤石脂、好麴、大麥蘗、當歸、黃連、人參、細辛、龍骨、乾薑、 茯苓、石斛、桂心 (各二兩) 、附子 (一兩) 、蜀椒 (六兩) o 右十五味末之, 白蜜丸如梧子, 酒服十丸, 日三, 加至三十丸, 弱者飲, 此方通治男女, (集驗無細辛籃骨) o 增損建脾丸, 治丈夫虛勞, 五臟六腑傷敗受冷, 初作滯下, 久變五色,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29 赤黑如爛腸極臭穢者方o 鍾乳粉、赤石脂 (各三兩) 、礜石 (一方用礬石) 、乾薑、蓯蓉、桂心、石斛、 五味子、澤瀉、遠志、寄生、柏子人、人參、白頭翁、天雄、當歸、石榴皮、牡蠣、 龍骨、甘草 (各三兩) o 右二十味末之, 蜜丸酒服二十丸, 日三, 加至四十丸, 此二方止痢神驗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0 駐車丸, 治大冷洞痢腸滑, 下赤白如魚腦, 日夜無節度, 腹痛不可堪忍者方o 黃連 (六兩) 、乾薑 (二兩) 、當歸、阿膠 (各三兩) o 右四味, 末之, 以大酢八合烊膠和之, 併手丸如大豆許, 乾之, 大人飲服三十丸? 小兒百日以還三丸, 暮年者五丸, 餘以意加減, 日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1 大桃花湯, 治冷白滯痢腹痛方o 赤石脂、乾薑、當歸、龍骨、牡蠣 (各三兩) 、附子 (二兩) 、白朮 (一升) 、 甘草、芍藥 (各一兩) 、人參 (一兩半)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煮木, 取九升, 內諸藥, 煮取二升分三服, 膿者加厚朴三兩, 嘔者加橘皮三兩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2 又方o 龍骨 (六兩) 、厚朴、當歸 (各二兩) 、赤石脂 (五兩)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熱加白頭翁二兩半o 牡蠣三兩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3 桃花丸, 治下冷臍下攪痛方o 赤石脂, 乾薑 (各十兩) o 右二味蜜丸如豌豆, 服十丸, 日三服, 加至二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4 倉米湯, 治小腹冷氣積聚, 結成冷痢, 日夜三四十行方o 倉粳木 (半升淨淘乾漉) 、薤白 (一握去青切細) 、羊脂 (一升熬) 、 香豉 (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 o 右四味, 先以羊脂煎亙白今黃, 并米內豉汁中煎, 取四升, 旦空腹溫服一升, 如行十里, 更進一升, 得快利止, 若利不止, 更服如前, 利後進粳米豉粥, 若復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5 更服一劑, 永差, 附子湯, 治暴下積日不住o 及久痢方o 龍骨、甘草、芍藥、乾薑、黃連 (各一兩) 、石榴皮 (一具大者) 、阿膠 (二兩) 、 附子 (一枚) 、黃芩 (半兩) 、粳米 (三合)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6 治卒下痢湯方o 黃連 (五兩) 、生薑 (一斤)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一升頓服, 未止, 更合服, 必定治, 久冷? 此由積臥冷處, 經久病發遂令脾胃俱冷, 日夜五六十行, 大小腹痛不可忍,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7 凡白痢屬冷,赤痢屬熱方o 好麴米五升,微熬,令香粥, 清淳酒令熱, 和麴末一升, 空腹頓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時,擣蒜一升,令至熟,下薑椒末, 調和, 如常食之法,惟須稠,勿加鹽以水和麴二升,作餅極爛,煮之乾漉熱, 內蒜虀臼中相和,一頓食之,少與餘食,至飢時,仍準前食麴末酒,比至差來,少食餘食, 以此法治,不過兩日無有不差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8 治久冷或痢不痢但患腰腹苦冷方o 上新蜀椒三升醋宿漬之, 以麴三升, 和椒一升, 緊拌煮作粥, 空腹頓服之, 加?豉鹽任性調和, 不差更作, 以差為限, 不過三升椒即愈o 此不但治冷, 大治諸虛損冷, 極有所益, 久當自知耳o 馬藺子丸, 治積冷痢下白膿方, 馬藺子 (一升熟熬之) 、附子 (二兩) 、乾薑、 甘草 (各二兩半) 、神麴、麥蘗、阿膠 (各五兩) 、黃連 (三兩) 、蜀椒 (五合) o 右九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服二十丸, 日二, 以知為度, 酒調散服方寸匕, 亦佳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39 治三十年痢不止厚朴湯方o 厚朴、乾薑、阿膠 (各二兩) 、黃連 (五兩) 、石榴皮、艾葉 (各三兩) o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分再服o 四續丸, 治三十年注痢, 骨痢痿黃, 腸滑不差方, 一名蠟煎丸o 雲實 (五合熬令香) 、龍骨 (三兩) 、附子、女萎 (各二兩) 、白朮 (二兩半) o 右五味, 末之以蠟煎烊, 以丸藥如梧子大, 服五丸, 日三, 不過五六服差o 椒艾丸, 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 或青或黃, 四肢沈重, 起即眩倒,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0 骨肉消盡, 兩足逆冷, 腹中熱, 苦筋轉, 起止須扶, 陰冷無子方o 蜀椒 (三百粒) 、熟艾 (一升) 、乾薑 (三兩) 、赤石脂 (二兩) 、 烏梅 (一百枚) o 右五味, 椒薑艾下篩, 梅著一斗米下蒸, 令飯熟去核, 內薑椒末, 合擣三千杵, 蜜和丸如梧子, 服十丸, 日三服, 不差, 至二十丸, 加黃連一升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1 下痢丸,治數十年痢,下氣消穀,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方o 法麴(一升) 、附子、乾薑、黃連、黃蘗、桂心 (各三兩) 、蜀椒 (半兩) 、烏梅 (二升半) 、大麥蘗 (一升) 、吳茱萸 (四兩) o 右十味末之,蜜和食後服,服如梧子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餐, 三服o 亦可至四十丸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2 麴蘗丸, 治數十年下痢不止, 消穀下氣, 補虛贏方o 好麴、大麥蘗 (各一升) 、附子、當歸、桂心 (各二兩) 、蜀椒 (一兩) 、黃連、 吳茱萸、烏梅肉、乾薑 (各四兩) o 右十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食已, 服二十丸, 日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3 烏梅丸,治久痢諸藥不差數十年者, 消穀下氣補虛方o 烏梅肉 (四兩) 、當歸 (三兩) 、桂心(二兩) 、黃連、吳萸茱、乾薑 (各四兩) 、蜀椒(一兩半)o 右七味末之,蜜丸如梧子,食後服十丸,日三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4 治下痢腸滑, 飲食及服藥俱完出, 豬肝丸方o 豬肝 (一斤熬令乾) 、黃連、烏梅肉、阿膠 (各二兩) 、胡粉 (七碁子) o 右五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酒服二十丸, 日三, 亦可散服方寸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5 烏梅丸, 治冷痢久下方o 烏梅 (三百枚) 、乾薑黃連 (各十兩) 、當歸、蜀椒 (各四兩) 、細辛、附子、 桂心、黃蘗 (一方用麥藥) 、人參 (各六兩) o 右十味, 末之, 以苦酒漬烏梅一宿, 去核, 蒸五升米下, 別擣如泥, 盤中攪, 令相得, 蜜和擣二千杵, 食前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 稍增至二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6 七味散, 治痢下久不差神驗方o 黃連 (八分) 、龍骨、赤石脂、厚朴 (各二分) 、烏梅肉 (二分) 、甘草 (一分) 、 阿膠 (三分) o 右治下篩, 漿水服二方寸匕, 日二小兒一錢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7 羊脂大治諸久痢不差方o 亂髮 (灰汁洗去垢膩燒末) 、黃連 (末各一升) 、烏梅肉 (二兩) 、 酢 (七合煎取稠) 、白蠟 (兩秦子) 、羊脂 (一?子) 、蜜 (七合煎取五合) o 右七味, 合內銅器中湯上煎之, 攪可丸飲服如梧子大三十丸, 日三o ?子大小如方寸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8 又方o 黍米 (二升) 、蠟、羊脂、阿膠 (各二兩) o 右四味, 合煮作粥, 一服令盡, 即差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49 治大下後腹中空竭, 胸中虛滿, 不下食方o 芍藥、甘草、半夏 (各一兩) 、厚朴、當歸 (各三兩) 、生薑 (五兩) 、 桂心 (三兩)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服二劑最佳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0 治下痢心胸滿不快, 腹中雷鳴, 或嘔吐方o 黃連 (五兩) 、橘皮、甘草 (各二兩) 、龍骨 (三兩) 、大棗 (十五枚) 、 人參 (一兩) 、生薑、半夏 (各三兩)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先煮水一大沸, 乃內藥, 煮取三升, 分四服 ?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1 斷痢湯, 治胸心下伏水方o 半夏 (一升) 、生薑 (五兩) 、茯苓、甘草、龍骨 (各二兩) 、附子 (一兩) 、人參、黃連 (各三兩) 、大棗 (十二枚)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2 治下後煩氣暴上, 香蘇湯方o 香豉 (五兩) 、生蘇 (一把冬用蘇子三兩) o 右二味,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頓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3 治卒大下痢熱, 唇乾口燥, 嘔逆引飲, 瀉心湯方o 人參、甘草、黃芩、橘皮、栝樓根 (各一兩) 、黃連 (二兩) 、半夏 (三兩) 、 乾薑 (一兩半)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三服, (胡洽云治老小利水穀不o 化腹中雷鳴心下痞滿干嘔不安無橘皮栝樓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栝樓一o 兩嘔加橘皮一兩痛加當歸一兩仲景用大棗十枚) o 治夏月暴冷, 忽則壯熱泄痢, 引飲熱湯下斷變, 通身浮腫, 成冷下結,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4 脈沈細小數方o 澤漆 (一兩半)o吳茱萸、茯苓、白朮、桔梗、當歸、犀角、青木香、海灌、芍藥、大黃 (各二兩)o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下後消息五六日許o 可與女麴散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5 女麴散, 治利後虛腫水腫者, 服此藥小便利得止, 腫亦消方o 女麴 (一升) 、乾薑、細辛、椒目、附子、桂心 (各一兩) o 右六味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 不知, 加至二三匕, 日三, 產後虛滿者大良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6 治卒暴冷下下部疼悶方o 燒塼令熱, 大酢沃之, 三重布覆, 坐上即差o 疳濕痢第九 (論二首、方十首) o 論曰, 凡疳濕之病, 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 取冷眠睡之所得也, 禮云, 君子盛暑之月, 薄滋味, 無食肥濃煮餅, 此時以不利人也, 養生者宜深戒久, 不? 多患疳濕耳o 凡所患處, 或著口齗咽喉下部疳, 與月蝕並不痛, 令人不覺其治用五月五日蝦?, 角蒿, 救月木, 寒食泔淀, 但得一事單用之, 燒作灰o 和臘月豬脂傅之, 逐手便差, 極須慎口味耳o 凡疳在慎鹽醫酢酥油棗等, 一切皆忌, 惟白飯豉苣宿苦荁蕪菁不在禁限o 凡吹藥入下部, 沒中指深, 即止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7 治疳濕下黑, 醫不能治, 垂死者方o 髑髏灰、熏黃、朱砂、青黛、石鹽、丁香、麝香、礬石、梔子、莨菪子、鐵衣、 乾薑、故靴底灰、乾蝦? (五月五日者) 、細辛、土瓜根、芥子、蜀椒、葶藶、 日蒲 (各等分) o 右二十味, 治下篩, 以竹筒吹杏人大, 著大孔中, 所有患疳瘡上悉傳之, 其丁香麝香別研擣, 著葯中合之, 一方有寒食泔淀救月木楸葉為二十三味, 若病大者用灌方如左o 麝香、丁香、甘草、犀角 (各三分) o 右四味, 治下篩, 合和, 以鹽三合蜀椒三合, 豉二合,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o 去滓, 內四味散合和, 分作二分, 灌大孔, 旦一灌, 酉一灌之, 凡久下一月不差 成疳候大孔必寬者是, 以此主之凡下血者是蠱也, 以八物茜根湯主之, 在蠱方中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8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 百療不差者方o 兔頭骨、蛇頭、菥蓂子、故緋 (並灰) 、葶藶子、狸骨 (一作狐骨) 、蜣蜋、 百草 (五月五日收) 、倒掛草、床中桄木、青黛、晚蠶蛾、青礬、丁香、蠍蟲屎、 麝香、苦參、黃蘗、乾薑、角蒿、朱砂、卯成鹽、救月木、桂心、鐵衣、芒消、 蝦?、黃礬、荏子 (各等分) o 右二十九味, 治下篩, 以筒子內下部吹著, 日三度, 神方, 治疳濕不能食,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59 身重心熱腳冷百節疼痛方o 黃芩、芍藥、苦參、甘草、當歸、蜀椒、甘松 (一作甘淀) 、青黛、熏黃、 豉 (各二兩) 、?白 (一握) 、東引桃桹 (一握) 、鹽 (一合) 、麝香 (半兩) 、 豬膽 (二枚) o 右十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八升, 煮取四升分為二分, 一度灌一分, 湯如人? 然後著麝香豬膽一枚, 即灌, 灌了作?豉粥食之, 後日更將一分如前灌之, 七日忌生冷毒物等, 但是油膩醬乳醋三十日忌之大佳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0 治疳蝕人諸處, 但是赤血痢久不差立著即差秘之方o 五月五日蝦? (一枚作灰末) 、金銀土堝、人屎灰 (各五兩一作驗灰) 、 麝香 (一分) 、銀末 (小豆許)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1 右五味治下篩, 傳瘡上, 即差, 三七日忌如前, 痢者吹下部、治疳痢不止方o 苦參、甘草、熏黃 (各二兩) 、豉 (一升半) 、?白 (五莖) 、蜀椒 (三十粒) o 右六味, 以苦參等三物各擣下篩, 以水五升煮?白豉椒, 取三升, 以三指撮苦參末等各一撮, 內汁中, 冷暖如人體, 先飲少許豉汁, 食一口飯, 乃側臥, 徐徐灌之訖, 多時臥不出為佳, 大急, 乃出之於淨地, 當有疳濕蟲如白馬尾狀, 頭黑, 是其效也, 其重者, 且大難差, 當取桃枝綿裏頭? 用前件汁, 適寒溫絡之, 近脊烙之, 一上三十度烙乃差, 神驗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2 又方o , (崔氏云晉代之地多五疳蝕人五臟通見脊骨下膿血手足頃疼四肢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3 無力夜臥煩躁不安面失血色肩?疼面及手足有浮氣或下血乃死治之方o 雄黃、青葙 (各二兩) 、苦參 (三兩) 、礬石、雌黃、鐵衣、藜蘆 (各一兩) 、 麝香 (二分別研) o 右八味治下篩, 以竹管內大孔中酸棗許, 吹內下部中日一, 不過三o 小兒以大豆許, 此方極救死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4 又方o 大麻子、胡麻 (各一升半) o 右二味並熬, 令黃, 以三升瓦瓶, 泥表上, 厚一寸, 待泥乾o 內大麻等令滿, 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 蜜泥之, 掘地作?, 倒立?口, 底著瓦器承之, 蜜填?孔中, 地平聚炭瓶四面, 著擊壘之, 日沒, 放火燒之, 至明旦開取適寒溫, 灌疳濕者下部中, 一合, 尋覺咽中有藥氣者為佳, 亦不得過多 多則傷人隔日一灌之, 重者再三灌之, 旦起灌至日夕, 極覺體中乏力, 勿怪也, 非但治疳濕, 凡百異同瘡疥癬並洗塗之o 論曰, 凡日月蝕時, 忌食飲, 腹中生?蟲, 及房室生子不具足, 必患月蝕瘡, 亦不得與兒乳, 日月生後, 乃不忌, 令人口臭, 齒齗宣露o 常有血出舌上生瘡者, 皆由犯此所致耳, 日月蝕時須救, 不救出行o 逢暴雨, 其救月杖須收取治?之神藥, 預備患此者施之救療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5 治月蝕惡瘡息肉方o 硫黃、?茹、斑貓 (各等分) o 右三味治下篩, 傅瘡上, 乾者以豬脂和傅之, 日三, 夜一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6 又方o 吳茱萸根、薔薇根、地榆根 (各三兩) o 右三味治下篩, 以鹽湯洗瘡傅之, 日三o 小兒痢第十 (方三十七首) o 溫中湯, 治小兒夏月積冷洗浴過度, 及乳母亦將冷洗浴, 以冷乳飲兒, 兒壯熱忽值暴雨, 涼加之兒下如水胃虛弱, 則面青肉冷, 眼陷乾嘔者,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7 宜先與此調其胃氣, 下即止方o 乾薑、厚朴 (各一分) 、當歸、桂心、甘草 (各三分) 、人參、茯苓、白朮、 桔梗 (各三分)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二升, 煮取九合, 六十日至百日兒一服二合半, 餘皆隨? 溫中大黃湯, 治小兒暴冷水穀下, 或乳冷下青結不消, 或冷實吐下o 乾嘔煩悶, 及冷滯赤白下者良, 若已服諸利湯去, 實胃中虛冷, 下如水, 乾嘔眼? 煩擾不宜利者, 可除大黃若中乳, 乳母洗浴水氣未消, 飲兒為霍亂者, 但用大黃也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8 小兒諸霍亂宜利者, 便用大黃, 不須利宜溫和者, 則除之方o 乾薑、桂心、厚朴、甘草 (各一分) 、當歸、人參、茯苓、白朮 (各二分) 、 大黃 (六分) 、桔梗 (三分)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二升半, 煮取八合, 凡兒三十日至六十日, 一服二合, 七十日至一百日, 一服二合半, 二百日已來, 一服三合o 黃蘗湯, 治小兒夏月傷暴寒, 寒折大熱, 熱入胃, 下赤白滯如魚腦o 壯熱頭痛身熱手足煩, 此太陽之氣外傷寒使熱氣便入胃也, 服此方良, 若?以利藥下之, 或以溫脾湯下之, 則熱痢以利藥下之, 便數去赤汁如爛肉者, 或下之不差, 後以澀熱藥斷之, 下既不止, 倍增壯熱者, 服之即效, 或是溫病熱? 復遇暴寒折之, 熱入腹中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69 下血如魚腦者服之良方o 黃蘗、黃連、白頭翁 (一作白斂) 、升麻、當歸、牡蠣、石榴皮、黃芩、寄生、 甘草 (各二分) 、犀角、艾葉 (各一分)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百日兒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二百餘日至期歲一服二合半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0 治中結陽丸斷冷滯下赤白青色如魚腦, 脫且出積, 曰腹痛經時不斷者方o 赤石脂 (五分) 、吳茱萸 (三分) 、乾薑、附子、當歸、厚朴、白朮、木蘭皮、 白頭翁、黃連、黃蘗、石榴皮 (各一分) o 右十二味末之, 蜜丸如大豆, 三歲服五丸, 三歲以上服十丸, 十歲以上二十丸, 暴下者服少許, 便差, 積下者盡一劑, 更合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1 治少小熱痢不止梔子丸方o 梔子 (七枚) 、黃蘗 (三分) 、黃連 (五分) 、礬石 (四分) 、 大棗 (四枚灸令黑) o 右五味末之, 蜜丸如小豆大, 服五丸, 日三, 夜二, 服不知稍加, 至十丸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2 治少小泄清痢, 藜蘆丸方o 藜蘆 (二分) 、黃連 (二分) 、附子 (一分) o 右三味末之, 蜜丸如麻子大, 以粥飲服二丸, 立驗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3 治少小泄注, 四物梁米湯方o 梁米、稻米黍 (各三升) o 蠟 (如彈丸大) o 右四味, 以水五升東向?煮梁米三沸, 去滓, 復以汁煮稻米三沸, 去滓, 復以汁煮黍米三沸, 去滓, 以蠟內汁中和之, 蠟消取以飲之, 數試有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4 治少小壯熱渴引飲下痢龍骨湯方o 龍骨、甘草、大黃、赤石脂、石膏、桂心、寒水石、栝樓根 (各二兩) o 右八味治下篩, 以酒水各五合煮, 散二合二沸, 去滓, 量兒大小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5 治少小下痢若熱不食, 傷飽不乳, 大黃湯方o 大黃、甘草、麥門冬 (各一兩) o 右三味 〔口父〕咀,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二三歲兒分三四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6 生金牛黃湯, 主小兒積下不止因發?方o 生金 (二銖一方用六銖無生金用熟金亦得法應作屑今方用成器者) 、牛黃 (三銖) 、 乾薑 (一分) 、細辛 (半分) 、人參 (一分) 、麻黃 (二分) 、黃連 (一分) 、 甘草 (一分)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升六合, 煮取八合, 去滓, 臨服, 研牛黃以煮湯中嫌 用生薑代乾薑, 今世乏生金, 但用成器金, 亦善, 二三兩皆得用也o 澤漆茱萸湯, 治小兒夏月暴寒, 寒入胃則暴下如水, 四肢被寒所折o 則壯熱經日, 熱不除經月許日變, 通身虛滿腹痛, 其脈微細服此湯一劑,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7 得數後漸安神方o 澤漆、海藻、青木香 (各二分) 、吳茱萸 (三分) 、茯苓、白朮、桔梗、芍藥、 當歸 (各五分) 、大黃 (一分)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二百日至一歲兒一服二合半o 一歲以上至二歲一服四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8 治少小久痢淋瀝, 水穀不調, 形贏不堪大湯藥者, 宜此枳實散方o 枳實二兩, 治下篩, 三歲以上飲服, 方寸匕, 若兒小以意服,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79 治少小洞注下痢方o 蒺藜子二升, 擣汁溫服, 以差為度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0 又方o 木瓜取汁飲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1 又方o 炒倉米末飲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2 又方o 酸石榴燒灰末, 服半錢匕, 日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3 又方o 狗頭骨灰水和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4 又方o 羊骨灰鹿骨灰o 右二味並水和服之, 隨得一事, 即用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5 又方o 炒豉令焦, 水淋汁服之, 神驗, 冷則酒淋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6 又方o 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7 治小兒赤白滯下方o 薤白一把豉一升o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 取二升, 分三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8 又方o 柏葉一升麻子末一升o 右二味以水五升, 煮取三沸, 百日兒每服三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89 又方o 擣石榴汁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0 又方o 亂髮灰、鹿角灰 (等分) o 右二味, 三歲兒以水和服, 三錢匕, 日三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1 又方o 牛角?, 灰水和服, 三方寸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2 又方o 燒蜂房灰, 水和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3 治小兒赤白痢方o 白蘘荷根汁、生地黃汁 (各五合) o 右二味, 微火上煎一沸, 服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4 又方o 單服生地黃汁一合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5 又方o 五月五日蝦?灰, 飲服半錢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6 治小兒熱痢方o 煮木瓜葉飲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7 治小兒冷痢方o 蓼菜擣汁, 量大小飲之, 一作芥菜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8 又方o 擣蒜, 薄兩足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99 治小兒暴痢方o 小鯽魚一頭, 燒末服之, 亦治大人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00 又方o 燒鯉魚骨末服之一方作龍骨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01 又方o 赤小豆末, 酒和, 塗足下, 日三, 油和亦得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02 治小兒蠱毒痢方o 藍青汁一升二合, 分為四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103 治小兒渴痢方o 單擣冬瓜汁飲之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荷花小女子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荷花小女子 > 《古今秘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