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基本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是其它各种数据类型的基本构成部分。 11.1 常数 避免"奇异数"(magic numbers)。“奇异数”指的是出现在程序中间的不加解释的常数。 11.2 整型数 在进行整型加法或乘法运算时,应明确可能的最大整型数。 有符号8位 -128到127 无符号8位 0到255 有符号16位 -32768到32767 无符号16位 0到65535 有符号32位 -2,147,483,648到2,147,483,647 无符号32位 0到4,294,967,295 11.3 浮点数 以下是使用浮点数时需要特殊考虑的一些问题: 不要在数量级相差太大的数之间进行加减运算。 避免相等比较。 防止舍入误差。 以下是用于解决舍入误差问题的一些方法: 首先,将变量转换为精度更高的变量类型。 第二,将变量转换为二—─十进制(BCD)变量。 第三,将变量从浮点型转化为整型的。 11.4 字符和字符串 奇异字符串则是指常量字符串。程序中应避免“奇异字符和字符串”;程序中应警惕边界错误。 11.5 逻辑变量 使用逻辑变量来说明程序。 使用逻辑变量来简化复杂的判断。 如果必要的话,建立自己的逻辑类型。 11.6 枚举类型 枚举类型是允许对某一类对象的每一个成员都用英语来进行描述类型。 11.7 命名常量 使用命名常量是一种对程序进行参数化的方法——把程序可能变动的地方放入参数中,一旦真的需要变动时,只要在一处修改参数而不必在整个程序中到处进行修改。 11.8 数组 数组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结构化数据。 在C中,使用ARRAY_LENGTH( )宏来处理数组: #define ARRAY_LENGTH( x ) (sizeof(x)/sizeof(x[0])) 11.9 指针 每个指针包括两部分: 内存存储单元及对这个存储单元中内容的解释。 内存中的存储单元就是地址, 解释存储单元中内容的基础是指针的基本类型。 需要采取两个步骤来防止指针错误: 首先应防止引入指针错误 其次应尽可能早地发现指针错误 下面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的一些方法: 把指针操作独立在子程序中 在使用指针之前对它进行检查 在使用变量之前应先检查一下这一变量 使用标记字段来查找错误内存 使用显示冗余技术 使用额外的指针变量以增加清晰性 简化复杂的指针表达式 编写跟踪指针存储单元的子程序 C中的指针 应使用显式指针类型而不是缺省类型 避免强制类型转换 遵守参数传递的星号规则 |
|
来自: cupid8505 > 《我的学习之代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