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道教人物简介 (人物繁多,请耐心看完)

 悟玄道场 2012-06-30
中国道教人物简介
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杰出道士和道教学者(大多也是道士)。他们有的是道派的创立者;有的从事道教方术(包括医药、养生、炼丹及其他)的研究;有的则致力于道教教理的阐述;有的还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因此,张陵、张鲁、张角、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邱处机以及魏伯阳、葛洪、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成玄英、王玄览、谭峭、陈抟、俞琰、雷思齐、杜道坚、李道纯等,皆名著道教史册,成为道教史上的中坚人物。

  中国道教初创时,主要流行于民间,曾同当时的农民起义相结合。东汉灵帝时(168~188),太平道创始人张角,利用太平道教义发动黄巾起义;张鲁也利用五斗米道与封建王朝相抗衡,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近三十年之久;东晋孙恩、卢循的起义,义军十余万众,转战沿海南北十余年;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封建王朝的统治。魏晋以后,一部分道教徒因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扶植和利用,使道教趋于上层化,有时并或多或少地卷入宫迁政治,而使一批道士以见知时主而闻名于当世。如齐梁道士陶弘景是茅山宗的创始人,深受梁武帝萧衍的尊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隋唐道士王远知,以曾向唐高祖李渊密告符命,深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尊礼。其后潘师正、司马承祯等,亦因受高宗、玄宗的尊礼而名闻天下。宋、元、明各代受尊崇的道士也很多。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又与儒、释相互斗争、相互融合。

  绝大多数道士皆在不同程度上融合儒、释,唐宋以后道士更为普遍。但也有少数道士以和佛徒争论而著称于世。如齐梁时之顾欢、孟景翼、孟智周,隋唐时之刘进喜、李仲卿、李荣等。他们都在道教理论上有建树,但又以与佛徒辩论而知名。

  道士们在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许多人还致力于研究某些问题(如道教理论、方术等),其实际效果却超出了道教范围,而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对那些领域都或多或少地作出了贡献。举其大者,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中国哲学。道教十分重视《老子》和《易经》,以之作为阐发教义、制定方术的理论基础。道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无不植根于此。故历代有很多道士致力于此二书的研究与阐发。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所列唐前《老子》注疏六十余家中,即有道士三十六家。《易》学用作道士炼丹理论,不晚于东汉,被尊为“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即成书于东汉魏伯阳。五代北宋道士陈抟更将《易》《老》相结合,写出《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图》《正易心法·注》《易龙图》等易学、丹道著作,使易学得到了发扬。

  他所建立的先天易学思想体系,不仅为道教南、北二宗及明清内丹各家的理论指导,而且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开理学之基的周敦颐《太极图说》,即是据陈抟《无极图》衍化而来;邵雍的象数学亦承陈抟《先天图》而创立。其后二程、朱熹等理学大家无不深受陈抟易学的影响。继陈抟之后,发明易老学的道教学者代不乏人。其著者如雷思齐作《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李道纯作《道德会元》《三天易髓》,杜道坚作《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俞琰著《周易集注》《读易举要》《易传考证》《易外别传》,刘一明作《周易阐真》《孔易阐真》等。他们对易、老的阐述,都或多或少地为中国古代哲学增添了新的成分。

  (二)医药、养生。为了长生成仙,道教创造了许多炼形养神的方术,并很注重对古代养生、医药学的研究与发扬。许多道士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葛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等是其中的杰出者。葛玄以擅长胎息而知名。葛洪主外丹,但又是魏晋诸方术的集大成者,且是医药学家,著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医药书。陶弘景是大医学家,既作有养生学专著《养性延命录》,又撰有《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补阙肘后百一方》等医药学著作。孙思邈更以医术高超和作《千金方》《千金翼方》而名闻天下,被后世尊为药王。司马承祯作《坐忘论》《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吴筠作《玄纲论》《形神可固论》等,从理论上对道教方术进行总结。

  (三)炼丹与化学。为了长生成仙,又有许多道士从事炼丹,企图通过冶炼矿石制成“不死药”,用之服食而成仙。从事炼丹的道士很多,最著者有魏伯阳、狐丘、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陈少微、张果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被誉为“万古丹经王”。狐丘作《五金粉图诀》《出金矿图录》《河车经》《玄珠经》。葛洪的《抱朴子》有金丹篇和黄白篇。陶弘景作《合丹药诸法式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孙思邈作《太清丹经要诀》。陈少微作《修伏灵砂妙诀》《九还金丹妙诀》。张果作《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尽管炼丹家们的长生不死愿望终是幻想,不死药也未炼成,但他们却炼出了一批可供内服与外用的颇具疗效的丹药。特别重要的是他们的炼丹活动是在不自觉地进行化学试验,他们以及许多不知名道士写出的大批外丹书,实际是中国古化学的原始记录,为后世研究中国古化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气功与人体科学。同样为了长生成仙的目的,又发展了古代气功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内丹学。因它是五代以后许多道派专习或兼习的方术,故研究者颇多,最著者有崔希范、陈朴、陈抟、张伯端、王嚞、白玉蟾、李道纯、陆西星、伍守阳、柳华阳、李西月、刘一明等。对他们留存的大批内丹书进行研究,有助于发展现代气功,为人们健身疗病服务,甚至有助于人体科学的探讨与研究。

  (五)星历、地理学。道教从宗教需要出发,对天文、地理亦多涉足。一些道士为此写出了星历学和地理学著作。如元代道士赵友钦,曾作有易学著作和兵家书,已亡佚;所作星历学著作《革象新书》,原为五卷,经王祎刊订为二卷,已收入四库全书。宋濂为之作序,谓其“当与《历经》并行无疑”。元代道士朱思本,从至大四年(1311)到延皊七年(1320)间,利用奉诏代祠名山大川之便,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十省的许多地方,花了十年时间,取得大量调查资料,绘成《舆地图》二卷,刊行于世;又写有《北海释》《和宁释》《西江释》等地志考辨文章。至于李志常随邱处机西觐元太祖后,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实为当时西北、中亚地志与民俗的实录,为后世研究元代中亚史地和中西交通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六)文学艺术。许多道士出入三教,儒学根柢较深,因而他们中擅长诗文、绘画、音乐、书法者,代不乏人。以诗文著称者,仅宋元间即有董嗣杲、马臻、陈义高、吴全节、朱思本、张雨、薛玄曦等人,尤以张雨、薛玄曦最负盛名。他们皆有诗文集传世。除亡佚者外,董嗣杲之《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马臻之《霞外诗集》十卷,陈义高之《陈秋岩诗集》二卷,张雨之《句曲外史集》(诗)八卷,皆收入《四库全书》。朱思本之诗文集《贞一稿》被收入《委宛别藏》。以绘画著称者,张陵后嗣也大有人在,三十八代张与材善画龙,三十九代张嗣成除画龙外,也擅山水,画有《庐山图》面世,虞集为之题词。四十代张嗣德善画墨竹、禽鸟。龙虎山道士方从义(号方壶)、太一道士张彦辅尤负画名。方从义画有《青山白云图》,虞集为之题句,《钟山隐居图》,宋濂为之题词,《山庵图》《仙岩图》,危素为之作序。张彦辅亦擅山水,曾作《圣井山图》《江南秋思图》等,享名当时。入明以后,张陵第四十三代孙张宇初,善画墨竹,自成一家,又精兰蕙,兼善山水,有《秋林平远图》传世。四十七代张玄庆善画兰蕙、竹石。《无声诗史》《明画录》所收道士画家即有多人。清代道士傅金铨亦善画,其《道书十七种》中收《自题诗画》一卷,为诗画合璧之作,有诗有画者,上百,有画无诗者二百六十以上,可见画稿之丰。

  以音乐著称者,除许多道士擅斋醮音乐外,明初出了一位杰出的道士音乐家冷谦。明太祖闻其知音律、善鼓琴,任为太常寺协律郎,命其考正四庙雅乐,校定音律编钟,成为明代郊庙音乐的奠基者。他又作琴谱《太古遗音》一卷,《琴声十六法》一卷,前者已佚,后者仍存。傅金铨亦擅音乐,时人称其“工词翰,解声律、善画能琴,俊绝一时”。以书法著称的道士亦不少。《贵溪县志》云:张与材“作大字有法,草书亦佳。”张嗣成善草书,方从义善古隶章草。张雨亦工书,姚绶《句曲外史小传》曰:“饮酣伸纸作大草,尤妙;小楷变率更(欧阳询)家数,世称工绝。”

  总之,道士们不仅创造了一种宗教,也创造了道教文化,其中涉及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当然也包含某些宗教性的内容。但它们仍是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 子


  老子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道教将其神化,奉为祖师。相传著有《老子》,即《道德经》。他生活的时代,先秦时众说一致。《礼记》和先秦诸子书或称他“老聃”,或称他“老子”。《礼记·曾子问》载孔子语“吾闻诸老聃”云云,说明老子与孔子同时但稍前于孔子。但自西汉司马迁为老子作传持存疑的态度时起,至今学术界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年代以及姓氏等等,看法仍有分歧,兹不细述。至于籍贯也有异说。

  但汉代以后,一般都认为老子是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并在此地设其庙祀。

  老子的生平事迹,先秦书仅有零星记述,其中如《庄子》记老子之死,前人以为寓言。比较可信的是有关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孔子至周问礼于老子,老子答曰:“子之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事后,孔子盛赞老子其人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见周衰,于是离去,至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言道德之意而去,莫知其所终。大体上说,老子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他的思想以“恒无名”之“道”为核心,以动反、用弱为法要,以清静自然、返朴归淳为旨归,兼有治国和治身两大方面内容。不过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讲的“道家”实包括“有法”与“无法”两大派;

  《汉书·艺文志》叙道家学说,也区分“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与“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两种情况。前者指战国黄老学派,后者则为后人所说老庄道家。老子本反对法令,而申不害、慎到、韩非等皆学黄老道德而主于刑名法术。庄子以放任的态度解说老子的思想,韩非则以权势的法家观点阐释、批评《道德经》,作有《解老》《喻老》篇。战国时代,由老子的某些思想结合刑名法治观点而形成黄老之学。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陈平、张良、盖公、曹参、吴公、王生、黄子、张释之、司马谈等人皆治黄老术,统治者也奉行黄老清静因循之治。西汉时代还出现了专门解说老子思想的著作,见录于《汉书·艺文志》就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和刘向的《说老子》;

  成帝时蜀隐士庄遵(即严君平)著有《老子指归》,京兆长陵人安丘望之著《老子章句》。

  道教形成于东汉中期,它主要源于上古巫术神道和战国秦汉方仙道,但并非与老子毫无关系。道教以老子为祖师,这是因为:

  第一,老子书中本有清静寡欲、养神致寿之理。这也是黄老之学的一大特征,故司马谈特别提到道家的“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必“先定其神”,而后“有以治天下”。①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五正》也说,要“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这在阐发老子思想的《淮南子》等书中有更明显的体现。庄遵进而指出:“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②《史记》又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表明老子身行其修道致寿思想。即使相信《庄子》所言,非“不知所终”,据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考证,“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为周敬王十八年(前502),盖已八九十岁”,也是长寿者。这些都与道教贵生之旨相吻合。《老子》书中又有“谷神不死”等语,极易被作宗教化的解释:修道成仙。

  第二,任何比较成熟的宗教都有比较完备的宗教哲学和道德规范,而巫术或神仙方术都缺乏这方面内容,只有老子既具本体论和宇宙论,又有慈善、谦退、俭约、清静、质朴、寡欲等等道德主张,可以作为道教据以成立的基础。老子的《道德经》采用极富感染力的韵语形式,又不失其思辨色彩,西汉时就被视为“经”。其文句洗练、含蓄,便于作多种解释。

  尤其是老子提出那玄奥的、不可言说的“道”是无始无终的、绝对的大全,就给道教修炼提供了终极的价值目标和精神支柱,它符合追求肉体的或精神的永恒存在的需要。

  第三,推崇老子并非始于道教,《庄子·天下》篇中尊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而《庄子》对真人的描写原带有神化色彩。神仙家最早托名黄帝。老子素与传说中的黄帝并列,合称“黄老”,威信极高,其地位在孔子之上。故至晚在两汉之交,老子也被仙化和宗教化。例如,《庄子·寓言》篇说“老聃西游于秦”,西汉末刘向把老子收入神仙传记,说:“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③云云,实为后世“化胡”说张本。至东汉初,桓谭《新论·祛蔽》又有“老子用恬谈养性,致寿数百岁”这种夸张之说。

  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又说: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④,将老子等同为先天地而生的神灵之“道”。与此几乎同时,谶纬书中有《老子谶》,表明已将老子视为宗教预言家。

  就历史的连续性而言,道教乃顺应这种仙化和神化老子的趋势,故东汉早期道教概称“黄老道”。其时,崇尚神仙道术之人,均将老子当作神仙。桓帝延熹八年(165),陈相边韶作《老子铭》,谓老子“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P(升)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⑤

  儒家尊崇孔子,道教自创教始便祖述老子,主要是为了跟儒家相抗争。例如,据信为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贬斥儒家为“大伪”,“其《五经》半入邪”。又注“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说:“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道故明之,告后贤。”正如前辈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佛教初入中国,常自附于黄老神仙方术,当时社会上流传“老子入夷狄为浮屠”⑥之说,原非道士有意贬抑佛教。

  但晋代以后佛教大盛,道教徒坚执“老子化胡”说,则是为了同佛教相抗衡。

  道教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教法或经书多托言太上老君降授,对于老子也有种种神奇的传说。《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抱朴子内篇·杂应》继说:“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也。见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无事不知也。”《神仙传》《玄妙内篇》《高上老君内传》等并云老子从李母左腋而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神化老子的经书、仙传不少,经书以《太上老君开天经》《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老子化胡经》等为代表;纪传中影响较大者有托名尹喜作的《高上老君内传》、唐尹文操撰《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纪》、北宋贾善翔撰《犹龙传》、南宋谢守灏撰《混元圣纪》等。当然,老子虽为道士所共奉,但在道教各派中的地位却略有等差。例如,在南天师道的神仙系统中,太上老君仅次于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而上清、灵宝派则将太上老君排名于元始天尊(上清派称“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即灵宝天尊,上清派称“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之后。上清派还有一位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上清派道书《灵书紫文》即全称《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姓李,简称“后圣李君”。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这位金阙帝君排在第三中位,谓“壬辰下教太平主”。另有老聃,排在太极右边后位。而太清太上老君则降在第四中位,为太清道主(上清派称旧天师道为“太清家”)。北魏道士寇谦之也声称太上老君授其道经而创北天师道。诸派之中,楼观道尤推崇老子,大倡“化胡”说,对老子在唐代地位的上升起了推进作用。

  历代帝王崇奉老子,初立庙祠祀,后又专设道宫,加号册封。汉代始立祠(一说始于秦)。东汉延熹八年(165),桓帝派遣中常侍管霸到苦县祠老子,次年又亲祠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至唐代,对老子尤加崇奉。武德三年(620)五月,晋州人吉善行声称曾于羊角山面见老子,并要他:“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⑦高祖乃立庙于其地。太宗即位后,诏称:“朕之本系,起自柱史”⑧,奉老子为其祖先。高宗乾封元年(666)二月至亳州谒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其后,玄宗又于天宝年间一再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于西京、亳州升设太清宫。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真元皇帝”。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诏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次年亲至亳州真源县朝谒太清宫,奉上册宝。此封号在道教中沿用至今。唐玄宗时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四月,又诏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一作“真元节”)。此日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








]刘德仁


  刘德仁(1122~1180)为金初大道教(后改名真大道)创始人。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后徙河北盐山。

  早年丧父,事母克尽孝道。读书稍通大义。据称,一日晨起,见一须眉皓白之老叟乘青犊车过其家门,摭《道德经》要言授之曰:“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投笔一支而去。实借乘青牛老叟,以喻老子,作为其创立道派制造神授根据。后来他根据《道德经》意旨,加以演绎,订出大道教的教义和规戒九条,并以此传教收徒,创立大道教。他在传教过程中,常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除妖治病,深得群众信仰,教徒发展甚快,“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郡县”。①“金大定(1161~1189)初,诏居京城天长观,赐号东岳真人,传其道者,几遍国中”。②刘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以法传付二祖大通真人陈君(陈师正)”。③卒后被追封为无忧普济开明洞微真人。


************************

萧抱珍


  萧抱珍(?~1166)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生年及创教事迹皆未见记载。元王鹗《重修大一广福万寿宫碑》据金王若虚《一悟真人传》,仅记其创教后之简略事迹。该碑略云:初,萧抱珍既得道,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金天眷(1138~1140)初,其法大行,因名之曰太一教。盖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也。寻以所居湫隘,乃于卫州东三清院故址,改建太一庵堂。王恽《故太一二代度师先考韩君墓碣铭》亦谓:“天眷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设教,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不久,太一道由汲县传播到赵州、真定一带。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其名,召赴阙,受到礼遇,赐名所居之庵为“太一万寿观”。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曾封微妙大师。入元,忽必烈追赠其为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所创太一道流播于金、元。



**********************



谢守灏


  谢守灏(1134~1212)为南宋道士。字怀英,绍熙初朝廷赐号“观复大师”。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少时,博览群书,励精儒业。上庠后,馆于曹忠靖公府。时遇清虚皇甫真人(即皇甫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有传),因仰慕真人道德,遂脱儒冠参礼真人,为入室弟子。后游江海,历名山,尝遇道士沈若水,授以《许真君石函记》(或称《许真君石函秘文》),前有序云:“西山玉隆高士谢观复,洎高弟清虚羽衣朱明叔,东嘉郑道全等,递相授受传至于今。”游天台,从皇甫坦十余年,随坦入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领西山玉龙万寿宫,绍熙初任寿宁观管辖高士。绍熙四年(1193)再任玉隆万寿宫住持。嘉泰元年(1201)复任焚修,管辖宫事。他认为:“天下无二道,万殊同一初,至理昭然,何疑之有?”对金丹之理,愈造妙门,内焉养真,外焉混俗。

  光宗与宁宗两朝(1190~1224)眷遇优渥,平生交友,皆当代大贤,超群拔俗,人莫能逮。曾居庐山清虚庵。于绍熙二年著《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当时亦名《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陈傅良为之作序,称“脱儒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于是为书若干卷”。并著有《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后门人私谥修文辅教观复先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方士部》皆有传。




***********************



邱处机


  邱处机(1148~1227)为金、元之际著名道士,金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尊奉之祖师。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入道,次年拜王嚞为师,为其七大弟子之一。大定八年,随师及马钰、谭处端等在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传道,创立全真道。大定九年,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等随王嚞返陕西终南,至开封,王嚞染病,次年逝于旅舍。大定十二年,与马、谭、刘等扶柩归葬终南故地,庐墓三年。大定十四年,与马、刘分手,西入陕西磻溪,隐居六年。大定二十年又去陇州龙门山,隐居潜修七年。“道既成,远方学者咸依之”。①大定二十八年,奉金世宗诏,至燕京(今北京市)

  主持“万春节”醮事。未几,仍回陕西。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名,下诏禁罢全真道等,处机即回栖霞,建太虚观以居。贞皊二年(1214)秋,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成功,名噪一时。兴定三年(1219),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昊天观,南宋及金先后遣使来召,均未应命。他审时度势,唯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请,于次年正月,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西域大雪山,行程万余里。《元史·释老志》称:“太祖时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元太祖待之甚厚,尊其为神仙。请准东归时,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和道人一切赋税差役。回燕京后,居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从此邱处机成为北方道教风云人物,长春宫成为北方道教中心:“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②士庶之托迹,“四方道侣之来归依者,不啻千数,宫中为之嗔咽。”③全真道成为北方道教最大之派别。邱处机开创全真道鼎盛局面四年后逝世。元世祖至元六年(1296)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

  邱处机对传播全真道功绩甚著,道教中人常将他与王重阳相提并论,谓“是教也,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而今而后,滔滔溢溢,未可得而知其极也。”④全真七子死后,亦以邱处机门徒最盛,以他为祖师的龙门派,在明清至近代,一直是全真道之主流。邱处机的修炼思想以断情绝欲为修道的前提,以清静无为为修炼要旨。认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主张性命双修,但与金丹派南宗相反,倡先性后命,以性为主,谓“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

  其著作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



尹志平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金明昌二年(1191),参邱处机于栖霞(今属山东),遂执弟子礼。久之,尽得邱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于是道名四播,远近尊礼,参道者不绝。继住潍州(今山东潍坊市)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征召邱处机,闻志平为处机之上足,乃假道潍州,偕同志平去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赞画的作用。第二年,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随处机返燕京,居长春宫。当是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志平曰:“我无功德,敢与享此供奉乎!”乃退居德兴(府治今河北涿鹿)之龙阳观,寻隐烟霞观。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尹志平掌教后,元统治者之支持如故。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得以继续发展。太宗四年(1232),窝阔台南征还燕京,志平迎见于顺天,帝令皇后代祀香于长春宫。太宗六年,皇后遣使劳问,赐道经一藏。太宗七年春,去沁州(今山西沁源)主黄箓醮事。九月,达平阳(今山西临汾),命宋德方率众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志平为之请旨并筹措经费。同年,为尊显其祖师,又去陕西兴复佑德、云台二观,太平、宗圣、太一、华清四宫,以翼祖庭。“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①太宗八年秋,奉旨试经云中,度千人为道士。返燕京途中,“道经太行,山间群盗罗拜受教,悉为良民。出井?,历赵魏齐鲁,请命者皆谢遣,原野道路设香花,望尘迎拜者,日千万计,贡物山积”。②以上所记,难免有所夸大,但表明尹志平掌教时期,全真道的影响是很大的。姬志真《南昌观碑》云:“长春真人应召之后,大阐门庭,室中之席不虚,户外之屦常满。及嗣教清和真人(指尹志平--引者注)作大宗师,宠膺上命,簪裳接迹,宫观相望,虽遐方远裔,深山大泽,皆有其人。”③太宗十年春,尹志平年届七十,将教事付李志常,而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定宗三年(1249)春,特旨赐“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号,又赐金冠法服。宪宗元年(1251)春逝世。中统二年(1261),诏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

  他平生所作咏怀、遣兴、唱和、劝戒等诗词歌颂甚多,结为《葆光集》三卷。其弟子段志坚编辑《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为其平时与弟子讲道之言论。其中多勉励弟子忍让谦恭、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积行累功之语。告诫弟子于教门兴盛之际,尤须努力修行,不能安享其成而无所作为。他认为圣人设教,是为诱人为善,修道者唯有积行累功,克己济人,方能得道,勿以“小善为无多益而不为,见小恶为无甚伤而不去。”他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亦持谦让态度。当邱处机居长春宫,四方请谒不绝之时,以“我无功德”,不敢享此供奉为辞,而退隐于僻处;当邱处机逝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这在元代“二教”(指佛、道--引者注)设官如有司“,”道官出入,驺从甚都,前诃后殿,行人辟易,视都刺史、郡太守无辨“④之时,尤为难得。



*****************************



李志常


  李志常(1193~1256)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平)人,宋季徙居开州观城(今山东范县)。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宫之主者嘱其往从邱处机。元太祖十三年(1218),闻邱处机自登州(今山东牟平县)转居莱州(今山东掖县),乃束装往拜席下,赐号真常子。次年,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迨处机东返,随师居燕京长春宫。”凡教门公事,必与闻之。“①元太祖二十二年处机逝世,尹志平嗣教,委之为都道录兼领长春宫事。太宗元年(1229)七月,”见上于乾楼辇。时方诏通经之士教太子,公进《易》《诗》《书》《道德》《孝经》,且具陈大义,上嘉之。冬十一月,得旨方还“。②次年冬,”有诬告处顺堂(邱处机埋骨处--引者注)绘事有不应者,清和(指尹志平--引者注)即日被执,众皆骇散,公(指李志常--引者注)独请代之,曰:’清和,宗师也,职在传道,教门一切,我悉主之,罪则在我,他人无及焉‘。使者高其节,特免扭械,锁之入狱“。③不久,讼事息,乃还。

  太宗(窝阔台汗)时期(1229~1241),汗庭鲜有儒家士人,太宗知李志常博通儒学,遂命创建国子学,选汉族教师以教蒙古贵官子弟。时在太宗五年(1233)。志常承旨后,荐冯志亨(亦是邱处机弟子)佐其事。志亨乃于蒙古贵官子弟中选十八人为学员,课读《孝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书;其后又令添选汉人子弟习蒙古语言和骑射。当时京城残破,国子学即设于长春宫内。太宗曾为此事颁发过两通”宣谕“圣旨,后立碑于国子学内,称《宣谕夺罗?等圣旨碑》《通谕夏学子弟员等圣旨碑》,④文中除具列蒙、汉学员名(蒙人十九,汉人二十八)外,即列有:宣授蒙必阇赤(意为书生)四牌子总教冯志亨,宣授金牌提举国子学事中书杨维中,御前宣议国子学事仙孔八合识(意为师傅)李志常。

  说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亟须学习”汉法“以治汉地,全真道首领适逢其会,成为蒙古族学习”汉法“之师。这无疑是全真道获得统治者支持而取得很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志常也因此受到太宗的殊遇。

  元太宗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荐李志常继任掌教,同年三月,奉朝命加封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四月赴阙,奏请扩建其祖师王重阳修真之所终南山灵虚观,得旨赐重阳宫号,命大为营建。海迷失后二年(1250),李志常及随邱处机赴西域的其余十七人,皆奉旨封大师。宪宗元年(1251),奉命遍祭岳渎。三年,受命作金箓大斋,并随路给散道士、女冠普度戒牒。五年,宪宗数次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问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乐业,然与我同此心者,未见其人,何如?”志常答称:“自古圣君有爱民之心,则才德之士必应诚而至。因历举勋贤并用,可成国泰民安之效。”⑤宪宗称是。

  李志常掌教期间,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后流离失所,或沦为贱隶,或冻饿街头。李志常则“委曲招延,饭于斋堂,日数十人。或者厌其烦,公(指李志常--引者注)不恤也”。⑥其中不少人因此去儒为道。此举深得士大夫们的称赞,王恽说:“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邱仙翁(指邱处机--

  引者注),逮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谓成全光大矣!”⑦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仍方兴未艾。但到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争,全真道在辩论中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将教事付张志敬后去世。中统二年(1261),追赠“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封“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现存于《正统道藏》中。该书对研究我国西北和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白玉蟾

  白玉蟾(1194~?)为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又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神霄散史。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少年即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幼举童子科,因“任侠杀人,亡命之武夷”。及长,游方外,师事陈楠,学内丹,并相从浪游各地。陈楠死后,又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①嘉定十年(1217),收彭耜与留元长为弟子。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嘉定十五年四月,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伏阙上书,“沮不得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此后隐居著述。其著作甚多,生前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行世。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又有谢显道等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彭耜编《海琼问道集》等。另据俞琰《席上腐谈》称,张紫阳《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式《复命篇》、陈楠《翠虚篇》等,皆为白玉蟾托名之作。

  白玉蟾为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是内丹理论家。其内丹学说的中心为“精、气、神”说。据称:“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为一块大无边。”②他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其理论多融佛家与理学思想。他在《无极图说》中谓:“道也,性与命而已。性无生也,命有生也。无物万物之始也,有者万物之母也。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穷之谓易。易即道也。”

  此即纳儒家《易》学以阐丹法。又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前者指道教修命之术,后者指佛教养神之方,欲将佛教的养神之术纳入内丹修炼中。故人称其“心通三教,学贯九流,多览佛书,研究禅学。”③白玉蟾师承陈楠,兼行神霄雷法,人称“能呼召雷雨,馘摄精魔”。④他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实行雷法与内丹术相结合。

  认为雷法符咒的灵验与否,主要以行法者之内炼工夫高下而定,而内炼工夫,全赖心之作用。他称“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⑤且认为符咒召役的神灵实为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




雷时中


  雷时中(1221~1295)为元代天心派的重要传人。字可权,号默庵。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家于湖广(今湖北)之武昌金牛镇,所居溪水,回环东西二桥,故又号双桥老人。幼习词赋,后通诗、经,三领乡荐,精心道学,专务性理。后绝念功名,专注道法。于金牛镇置坛祀事。据道教传说,在咸淳六年(1270)三月三日玄帝(玄武神)诞辰之日,他正具表焚香,朗诵《度人经》之际,忽有相貌异常之道人,自外而入,口称“贫道有一阶道法,特来授汝。”乃出袖中书一卷授之。道人去后,焚香启视,乃“混元六天如意道法”。随后,辛天君来告:“前日授卿之文者,乃祖师路真君也。”又称:“吾奉昊天敕命,付卿开阐雷霆之教,普济众生”。“卿名在仙籍,七世为儒,三世行法,并无纤过,当大兴吾教”。据称所谓路祖师乃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此法之路大安,而非宋人路时中。教内传说之神话故事,意在借以宣扬雷时中之道法来自神仙所授,以扩大其影响。同时也反映出雷时中所传的天心道法,已与宋代不同:第一,不再祖述宋人饶洞天,而是以晋人路大安为祖师;第二,不称所传之法为“天心正法”,而称“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且要“开阐雷霆之教”;第三,专以《度人经》为主。可见雷时中编造上述神话,是意欲独树一帜,别开门户。

  果然,此举影响甚大,“四方闻其道行卓异,及其门者日众”。他亦遵行以《度人经》为主之宗旨,“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并且博采儒释二家,“贯彻混融归于一致”。据称,经此努力后,传有“弟子数千人,分东南、西蜀二派。首度卢、李二宗师及南康查泰宇。由是卢、李之道行乎四蜀,泰宇之道行乎东南,混元之教,大行于世”。可见雷时中是宋末元初天心派的重要传人。著有《心法序要》《道法直指》《原道歌》等。



********************************



黄舜申


  黄舜申(1224~?)为宋末元初清微派主要传人。俗名应炎,字晦伯,舜申为其法名。福建建宁人。出身闽中世家,少通经史百家之学。年十六,侍父于广西幕府,遇官于广西的清微派一代宗师南毕道,授以清微雷法。南宋宝皊(1253~1258)中出任检阅,以清微雷法名世。理宗召见,御书“雷渊真人”四字赐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应诏赴阙,奏对明敏。未几,乞请还山,制授“雷渊广福普化真人”。弟子甚众。分南、北两支传播清微雷法。一支以福建建宁为中心,由其弟子熊道辉传彭汝励,再传曾贵宽,再传赵宜真,传行于南。一支以湖北武当山为中心,传行于北,由其弟子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传张守清,再传张悌、彭通微等。这一支实为全真道士兼行清微法者。

  黄舜申既是宋末元初清微雷法的主要传人,又是清微雷法之集大成者和理论大师。陈采《清微仙谱》序云:黄舜申“覃思著述,阐扬宗旨,而其书始大备。”张宇初《道门十规》也说:“清微自魏(华存)、祖(舒)二师而下,则有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黄(舜申)诸师,传衍犹盛,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率多黄师(舜申)所衍。”

  《正统道藏》中所存的清微雷法著作,如《清微天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清微斋法》《清微丹法》《清微玄枢奏告仪》等,盖皆出于黄舜申及其门人之手。其基本理论是主张天人合一,内炼与外法相结合,而以内炼为主。认为诚于中,方能感于天;修于内,方能发于外。只有精于内炼,才能此感彼应,才能呼召风雷,役使神明。故主张修习法术以修炼精、气、神为基础,《清微丹法》即是专谈内炼之书。




*************************************



莫月鼎


  莫月鼎为元代神霄派主要传人。关于他之名、字、籍贯和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盖名起炎、月鼎为其字或号。其籍贯,或谓吴兴,或谓归安,或谓苕溪,或谓霅溪,霅川,皆指吴兴,即今之浙江湖州市。或谓山阴人,钱塘人,盖误。生卒年,众说纷纭,莫可考定,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间,卒于元世祖至元(1264~1294)末。出身官宦之家,幼习科举,三试不利,乃弃家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观,从徐无极受五雷法。又闻南丰(今属江西)邹铁壁(或作笔)得王文卿斩勘雷书,秘不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九天雷晶隐书》,尽得其术。因此名重当时。南宋宝皊六年(1258),浙河东大旱,其时马廷鸾方守绍兴,迎致月鼎建坛祷之。据称雨立至。理宗闻之,赐诗一章,谓其为神仙云。由是道价益隆,求学者甚众。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遣御史中丞崔彧求异人于江南,得之,遂见帝于滦京内殿。据道书记载,召雷唤雨,莫不立验。帝大悦而厚加赏赐,月鼎不受。寻有旨令掌道教事,则以老耄辞。遂给驿南旋。自是踵门求授道者日众。

  元鼎尝避世佯狂,日以醉酒遣怀,放浪江湖间。其接门人,多致叱斥,试其诚怠之心而进止之。有疾患求治者,或书符与之,或嘘气授之,“无不立验”,人常称之为“莫真官”。莫月鼎所得王文卿秘籍,一遵其师邹铁壁之嘱,不轻易授人,弟子虽多,据称得其真传者,仅王继华与潘无涯二人。

  王继华授张善渊,善渊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此外,又有金善信、王惟一传莫月鼎之学。王惟一曾作《明道篇》阐发神霄派之雷法,载《正统道藏》中。




***************************



俞 琰


  俞琰为宋末元初道教学者。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生卒年诸说不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生宋宝皊(1253~1258)初……

  至延皊(1314~1320)初始卒”。余嘉锡据《万姓统谱》和纳兰成德容若《周易集说》序等分析,认为“非生于宝皊初”,当生于宋端平(1234~1236)前后。其卒年,据《周易集说》干寿道序称,俞琰在延皊二年(1314)尚在世,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谓“延皊始初卒”不符。明卢熊《苏州府志》谓其“卒于元贞(1295~1297)间,年七十”,又与干寿道之说有出入。故现尚难考定。

  俞琰幼好博览,闻友人有奇书异传,必求借抄录,以致废寝忘食而成疾。后专业科举之学。业成而时异事殊,自叹“平时刻苦竟为画饼”、“时不我逢,奈之何哉?”入元,隐居不仕,著书立说。以词赋见称,尤好鼓琴、作谱。元世祖至元(1264~1294)间曾作《玄牝之门赋》,在道友中传诵。著作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阴符经注》《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炉火监戒录》以及《林屋山人集》《书斋夜话》《月下偶谈》《席上腐谈》等。

  俞琰得其家传,潜心《周易》,旁及丹道三十余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于周易之学“覃精研思,积三四十年,实有冥心独造,发前人所未发者”。“意所独契,亦往往超出前人”。其易学本于朱熹《周易本义》,又力图有所创新。认为易之义理与象数密不可分,他在《周易集说·序》中称:“夫《易》始作于伏羲,仅有六十四卦之画,而未有辞。文王作上下经,乃始有辞。孔子作《十翼》,其辞乃备。当知辞本于象,象本于画;有画斯有象,有象斯有辞。《易》之理尽在于画,讵可舍六画之象而专论辞之理哉?舍画而玩辞,舍象而穷理,辞虽明,理虽通,非《易》也。”故他每每先释卦象、爻象,次之明理,由乾、坤父母之象,而震、坎、艮、巽、离、兑六子之象,推之六十四卦,无不如此。《易外别传·叙》云:“《周易别传》者,《先天图》环中之秘,汉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也。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道明阴阳,故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大要不出先天一图。是虽《易》道之储余,然亦君子养生之切务,盖不可不知也。”他认为,易之大要在《先天图》,传自魏伯阳。不明白先天图环中之秘,就难以究《易》。而《先天图》中本具太极,故在《易外别传》中从太极开始,全面介绍《先天图》,以发其秘;又将其贯穿于《周易参同契发挥》中。

  《周易参同契发挥·序》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乃造化之妙,神之所为,道之自然者也。”




***************************************




雷思齐


  雷思齐(1231~1303)为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学者。字齐贤。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幼业儒,后去儒服为黄冠师,弃家居乌石观。宋亡,独居空山,著书立说,人称“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后,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未几,奉旨掌道教,礼请雷思齐为玄学讲师。晚年讲授于广信山中。临终,复归乌石观,卒年七十二岁。其著名弟子有吴全节、傅性真、周维和。

  雷思齐勤奋好学,“于书无不读”。袁桷称其著书,“援据切至,感厉奋发,不蹈世俗绳墨,合神以穷变,尽变以翼道,申言广指”。①他对《老子》、《周易》尤深有造诣。“四方名士大夫慕其人,往往以书疏自通。或闻其学,莫不爽然自失。”

  当时著名文士吴澄、袁桷、曾子良等皆与之相友善。吴澄“与谈《老子》甚契;又称其诗精深工致,豪健奇杰有杜韩风。”②他之《易》学自成体系。既有别于清儒,又有别于陈抟之徒范谔昌、刘牧等。刘牧以“五十五数”为“洛书”,而他则反之以为“河图”,谓圣人作《易》本于河图,并称河图四方四维四十之数为“本数”,“天五地十虚用,以行其四十”。

  其“图说”合于“筮法”;其“筮法”亦合于“图说”。图中有筮,筮中有图,图筮合一,图为象,象为图,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象之于数如同形之于影,形影相随,构成整体,为宋元道教象数学代表之一。

  著有《易图筮通变义》《老子本义》《庄子旨义》凡数十卷以及诗文等二十多卷。《正统道藏》中仅存《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





**************************************





杜道坚


  杜道坚(1237~1318)为元代著名道教学者。字处逸,号南谷子。安徽当涂人。“年十四,得异书于异人,即嗜老氏学,(年)十七,寄迹郡之天庆观,师蒙庵葛师中。宋淳皊(1241~1252)为御前道士。蒙庵师虚白陈元实,是为陆修静裔孙”。①赵孟瞓《隆道冲真崇正真人杜公碑》则谓“师石山耿先生”。“继入茅山,阅道藏,宗师蒋玉海(蒋宗瑛)见而器之,授大洞经法”,②为茅山宗嫡传弟子。时当南宋宝皊末至开庆年间(1258~1259)。继而远游各地,至宜兴隐居三年。宋度宗时(1265~1274),赐号辅教大师。后至钱塘,“杨和武恭王孙颖(应为”频“--引者注)祖延主吴兴(今湖州市)计筹山升玄报德观。兴玄学,饬轨范,举废坠”,③徒众悦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南渡、所至震慑,道坚冒石矢,叩军门见太傅淮南王巴延(即伯颜),为民请命,以不杀无辜相请。王悦其言,禁将士下未附者勿劫掠。时人深感之。江南既平,有诏命太傅选用人才。明年,太傅朝上都,偕道坚入觐。道坚首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与用贤,疏上,帝嘉纳之。屡次召对便殿,莫不称旨。所举将相之才,后皆为名臣。帝欲委道坚以执政,力辞不拜。诏乘传江南求有道之士,事竣还京。至元十七年冬,被玺书冬还,凡杭州之宗阳宫、纯真观、湖州之升玄报德观,皆归其住持。大德七年(1303),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复有旨改其所建披云庵为通玄观,听其徒甲乙主之。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又疏请其主杭州四圣延祥观。所至创立制度,修饬宫宇,咸为改观。平时博览群书,曾于升玄、宗阳二山筑二真馆,储书数万卷,岁时往来其间。④赵孟瞓《杜公碑》则谓“作揽古之楼于通玄(观),聚书数万卷,《道德》注疏何啻千家”。皇庆元年(1312),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依旧住持杭州宗阳宫,兼领湖州计筹山升玄报德观、白石通玄观事。不久,告老,奉玺书以弟子姚志恭为升玄观提点,徒孙孙拱真为提举,以弟子薛志亨、林德芳先后主持通玄观。

  杜道坚深于玄理、晚年所著《道德玄经原旨》四卷为其主要著作。该书对《老子》的注释与发挥,不是以方术解《老子》,而是糅合儒家思想以阐发《老子》的政治思想。谓“玄经之旨,本为君上告。”“老圣作玄经,所以明皇道帝德也”。⑤即《老子》立论之主旨为“皇道帝德”,是总结古代君主之统治经验,即君人南面之术。他认为,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天道和人道,已被《老子》包罗无遗。称“道德五千余言,包络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赅备”。又称“老圣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⑥他认为:“古之君天下者,太上无为,其次有为。是故皇以道化,帝以德教,王以功劝,伯以力率,四者之治若四时焉。天道流行,固非人力之能强,然则时有行,道无终否。”⑦他多方调和儒、道。指出老子轻仁义,并非否认忠孝仁义,只是以道德为主,而反对巧诈。“亲和则孝之名隐,而孝未尝不在也;世治则忠之名晦,而忠未尝不在也”;“圣智仁义,天下之大本也,其可绝弃乎?”⑧又用孟子之“仁政”解《老子》,认为《老子》所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实与孟子“仁政”合。“孟子谓杀人以刃与政,亦此意。”⑨又将《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与《老子》相比附:“盖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之身,其德乃真,慎厥身,修思永,真其在矣。修之家,其德乃余,能克家,则善有余庆也。修之乡,其德乃长,斯友一乡之善士也。修之国,其德乃丰,国人皆好之也。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天下慕之也。”⑩

  综上可见,杜道坚在阐发《老子》思想时,虽无多大创见,但他强调儒道融合的倾向却显而易见。因此获得不少儒家学者的赞赏。如牟巘为《道德玄经原旨》作序时称:“自司马子长以老、韩(非)同传,千载不满。河上公注《老子》,颇及导引吐纳之类;其后孙登、陶弘景、松灵仙人,唐道士成玄英、张君相辈,亦皆注《老子》,又近神仙家;王辅嗣以《老子》解《易》,人或非之,然其解《老子》,则初不及《易》;至苏子由直以是谓袭明为释氏之传灯,老子亦岂意其末流之至此也!今杜君乃求之以帝王之书,参之以帝王之事,譬如披蒙昧,出幽深,明白正大,气象顿殊,岂不甚韪!”徐天皊也在该书序中称:“南谷杜君之为是学也,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独援儒以明之,章研句析,而前后相蒙,不喜为破碎引类比义,悉举五三帝王、孔孟之道传诸其说,……诸微言眇旨,与六经合者,不可一二举。”

  著作除《道德玄经原旨》外,尚有《玄经原旨发挥》二卷,《关令阐玄》三卷,《文子赞义》十二卷等。另有诗苦干卷,藏于白石山中。《文子赞义》收入《正统道藏》,名《通玄真经赞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