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盲症都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吗

 半道上 2012-06-30


夜盲症的发生除了维生素A缺乏外,其他能导致视杆细胞功能障碍的原因都可能造成夜盲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⒈视网膜色素变性:该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的眼病,通常先累及视网膜上的杆细胞而使人产生夜盲。夜盲症的程度为渐进性。因此,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常首先发现双侧性夜盲症;然后出现视野缩小,甚至产生“管状视野”,最终导致失明。该病的预防重在禁止近亲结婚。由于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没有很好的方法,因此确诊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C、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可延缓病程的进展。

⒉广泛性陈旧性脉络膜炎:脉络膜是紧贴于视网膜的一种组织,上面布有丰富的血管,以供应视网膜营养。当脉络膜产生广泛性的陈旧性炎症时,可使之萎缩,从而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这不仅可使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产生变性、坏死而出现夜盲症,还可因视锥细胞的供血障碍而出现视力下降,因此患者在白天的视力功能也很差。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患者可补充维生素及应用激素、扩血管药物,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⒊铁屑性夜盲:当铁屑弹入眼内时,会立刻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如果弹入的铁屑没有完全取出,在眼内就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影响视网膜上视杆细胞的功能,使之发生夜盲症。这种夜盲症的特点是:有异物弹入眼内的病史,大多为单侧,由于健康的代偿作用,往往难以发现自己患有夜盲症,长在健康眼睛患病或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这种夜盲症用维生素A治疗无效,唯一的方法是取出眼内的铁屑。由此可见,出现夜盲的症状后,决不能单纯考虑是维生素A缺乏,而应及时请眼科医生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摘自《益寿文摘》 2004.12.17   程树元/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