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官如何正确对待苦与乐、得与失?

 laoxue6 2012-07-0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孟子说:“鱼和熊不可能兼得。”人的一生中,在得与失、取与舍、扬与弃、苦与乐的问题上,会面临许多抉择,为官也是一样。

 当你选择了勤奋,必然放弃赋闲;当你选择了事业,必然会疏于亲情;当你选择了刚毅,必然会放弃怯弱;当你选择了奉献,必然会放弃占有;当你选择了吃苦,必然会放弃享乐;当你选择了务实,必然会放弃浮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您有根本不可能“鱼熊兼得”,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

 然而,得与失、苦与乐是一个统一体。它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相互融合,谁也离不开谁。在人生的路上,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俗话说:“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人生中处世的大智慧。我们在失去一种东西同时,又意味着获取,反之亦然。在历史上此类例子屡见不鲜。

 司马迁有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往圣先贤,因蒙受苦难,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犹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塞万提斯在写他的《堂.吉诃德》时困处狱中。那时他贫困不堪,甚至于无钱买纸。有人劝一位西班牙人去接济他,但那人却回答说:“天不允许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因为唯有他的贫困,才能使得世界丰富。”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风行全国。实践证明,“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多难兴才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规律,没有谁愿意选择苦难,可苦难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生命如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船,作为共产党员如何正确对待得与失?笔者以为,正确的选择应是舍身取义、先义后利、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先苦后甜、重义轻财、淡泊名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人生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