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总布置图设绘通则
2012-07-02 | 阅:  转:  |  分享 
  


2













































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总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意

事项、核审要点、质量要求。本标准还附了总布置图的参考样图。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船舶总布置图的设绘。

2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

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考虑到所有标准都有可能被修订,使用本标

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GB3894.1-9-83-86船舶布置图图形符号

2.2设绘依据图纸

a)设计任务书/合同说明书(包括合同总布置图);

b)型线图;

c)舯横剖面图;

d)重量重心估算资料;

e)舱容图;

f)初步装载计算书;

g)破舱稳性计算/估算资料,可浸长度曲线(如有时);

h)重大机电设备、舾装设备资料样本;

i)前阶段设计的审查会议纪要、船级社审退意见及船东与船厂的修改意见。

3基本要求

总布置图是其他专业开展设计与计算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提供给船舶检

验机构的主要审图内容之一。总布置图依据以上各项,对船上的空间平面进行

合理安排,不但能显示全船总体规划的全貌,而且要有机地协调各专业设施的

布置,详尽地对全船专业领域的布置加以表达,以使各专业能按统一正确的方

向深入进行各项设计工作。

4内容要点

4.1按主尺度要素及型线图绘制船舶的轮廓线,包括侧视图及自舱底至最上层

甲板的各层甲板图,有关平面及舱室顶。



4

4.2进行主船体的水密分舱,以保证船舶获得合格的完整稳性、破舱稳性、总

强度及便于浮态调节(纵倾、横倾)。

4.3液舱及柜的布置。

4.4装货处所(包括某些船型的集装箱、车道等)、起居处所、公共处所、服

务处所、工作处所以及机器处所的分隔和布置。

4.5考虑防火区域划分以及脱险通道的布置。

4.6锚设备、系泊设备、舵设备、装卸及起重设备、推拖设备、防横倾和减摇

装置/水舱、救生设备、消防设备、通道与舱盖设备、舱室设备、空调通风设

备、桅墙设备和航行信号设备等的布置。

4.7室内外扶梯、栏杆、走道、电梯(如有时)的布置。

4.8船舶系统如空调、通风、给排水等主要管道及电缆管型的布置。

4.9特种设备的规划布置。

4.10重要设备的能力标注(如克令起重能力、最大最小工作半径等)。

4.11舱室内部的舒适美观性的考虑以及船舶外观造型设计。

5图面要求

5.1图纸幅面可参照GB4476.1-84《金属船体制图》基本幅面选取。但宽度不

大于841mm,以满足打印机、复印机的最大输出、入幅面的限制。

5.2图面布局应整齐均称。按实际情况可将总图分为相同大小的二页、三页或

更多页。右侧视图,各层甲板平面图(含平台平面图)自上而下布置。对于较

短上层建筑及各层甲板平面图也可按实际情况自左至右水平排列布置于侧视

图与最上一层连续甲板平面图之间。首尾正视图一般布置于同一基线侧视图的

前、后方。各层甲板平面图(含平台)一般应剖切于紧贴上一层之甲板面下,

全面反映该甲板(或平台)上的布置。主尺度与数据一般列于图纸右侧。

5.3采用比例一般为1:200,1:100,1:50,根据船长尺度大小选定。

5.4在船舶侧视图下方标出首、尾垂线、二十站分站号、船舯符号以及水线(一

般为设计水线)。

5.5肋位号按每10档或每5档标注。应标注出肋距数值,若沿船长肋距不同

者应表示出肋距的变化范围。

5.6图纸线条原则上规定如下:

a)粗实线—剖切到的船体轮廓线、上层建筑、甲板室的钢围壁、水密



5

舱壁以及侧视图外型包络线等。

b)细实线—基线、水线及舾装、机电设备等可见轮廓,内装衬板、壁

板及尺寸线、肋距界限线等。

c)粗虚线—未剖及的和不可见的钢质结构如甲板平台、舱壁、内底、

肋板。

d)细虚线—未剖及的非主要结构和木围壁,不可见的重要机电、舾装

设备轮廓。

e)细点划线—开口对角线、液舱对角线、中心线等。

f)细双点划线—非本剖面所属的投形轮廓,如上一层甲板的边线或顶

部相关物体轮廓线(如顶上的开口等)。

g)半粗点划线—简化线如缆绳等。

5.7对于运输船舶,主尺度与数据一般应列出下列各项:

单位

总长m

垂线间长m

型宽m

型深m

设计吃水m

结构吃水(如有时)m

货舱容积m

3



设计吃水下的载重量t

结构吃水下的载重量t



主机

型号x台数xset

主机连续最大功率x转数kwxr/min

服务航速kn

续航力n.mile

船员人数P

船级



6

对不同类型的运输船舶,按其特点还须列出集装箱装载能力(集装箱船、

多用途船等),车道长度及甲板净高(滚装船等),液舱舱容(油船等),各等

级载客人数(客船)等。

6设绘注意事项

6.1按设计任务书/合同说明书及有关公约、规范、规则要求进行设绘。

6.2严格按比例制图

船舶轮廓线必须按型线图尺寸。主要设备、属具等应尽可能按实际尺寸(从

样本等资料)或相近参考尺寸按比例缩小绘制,切忌随意性。

6.3船舶分舱,舱室分隔要有可靠依据和详尽的考虑,使之安全、经济、方便、

舒适、合理。利于空船重心的降低,船舶浮态(纵倾和横倾)的调整,载重量

的增加和静水弯矩、噪声及振动的减小,并避免原始横倾产生。

6.4注意上层建筑/甲板室各层层高、烟囱的尺寸和高度及驾驶室良好视线的

获得。

6.5舱室的划分尽可能考虑功能分区布置,(如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船员区

与旅客区分开等)防火区域划分、绝热。

6.6舱室门的性质(水密、气密、防火、自闭等要求)和门的开向。

6.7梯道、走道脱险通道的数量、尺度和布置应保证船员/旅客的安全和方便,

便于迅速疏散和脱险。

6.8考虑空调机室、浴室、厕所、厨房、冷库等处所布置的合理性,便于相关

管系和电缆的布置。

6.9重要舾装设备(如锚泊、系泊设备、救生设备、声光信号设备)的布置应

符合各自的布置要求。

6.10将总图所设绘内容分类,在计算机中分层设绘(例如:将外形轮廓设置

在同一层)以利于各专业之间相互利用(如提供背景图等)和修改。

7校审要点

7.1图纸编号、幅面、图形线条和文字、代号、名称术语应符合标准。检查法

定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7.2图纸表达的技术内容完整、视图布置合理。图上各层甲板包括侧视图,上

下肋位对齐。

7.3主要技术数据填写的完整、正确性,并校核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任务

书/合同说明书要求。



7

7.4防撞舱壁、尾尖舱的设置,全船横向分隔舱壁的数量、肋距的分布符合规

范要求。

7.5核查船舶侧视图与各层甲板平面(含有关平台)之间,各层甲板平面与其

上下层甲板图之间,其舱室划分是否相互对应,梯道走向有否矛盾,通道与逃

口是否符合规范,货舱、液舱的出入口是否明确。

7.6前述设绘注意事项得以贯彻。

8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

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以下形式

等级

评定内容

ⅠⅡ

符合规范、任务书要求符合符合

布局与布置合理合理

图面要求完整、准确基本完整准确

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完全执行较好执行

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极少很少

注1:Ⅰ、Ⅱ级即为优良品、合格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

Ⅰ、Ⅱ级品无原则差错。

注2:图纸的“原则差错”、“一般差错”及“图面缺陷”的定义参见

Q/SCJ0001-2000附录A的规定。

9参考图样见附录A



















8

附录A

《总布置图》参考资料



A1相关标准

a)GB4476.1-84金属船体制图一般规定

b)GB4954-85船舶设计常用文字符号

c)GB7727.2-87船舶通用术语总体设计

A2有关规范

a)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b)钢质内河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c)需入国外船级的相应船级社规范

A3国际公约和规则

a)经修正的199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

b)经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极其1978年议定书

c)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d)经修正的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

e)经修正的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

f)国际劳工组织有关船上船员舱室公约

g)其他适用的规则

A4国家主管机关的规则

a)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航行规则

b)船舶通过圣劳伦斯航道共同规则

c)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对船舶的要求

d)基尔运河航行规则

e)其他适用的规则





献花(0)
+1
(本文系匪军基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