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国留学:盘点各国打工政策

 外院派 2012-07-02
 

出国留学:盘点各国打工政策

    英国留学打工
    打工者需年满18周岁,每周允许打工20个小时,但攻读学士学位以下级别课程的申请者,每周仅被允许工作10小时。

   英国留学生打工最长不能超过20小时,这就决定了英国留学生打工的范围和时间。英国留学生可以选择在酒吧、餐馆等地方打工,不过说到最佳打工选择,那一定是校内打工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英国留学生校内打工的项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宿舍:这是产生学生工作岗位最多的地方,从学生宿舍前台的咨询、邮件收放、学生活动策划、进出检查学生证、打扫清洁等等。学生宿舍工作的申请往往只对于在校内居住的同学开放。诸多的校内工作中,学生宿舍的RA(residence assistant)是最可以锻炼口语的,但也是最忙碌的,试想一幢宿舍楼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们因为生活中的各种麻烦来找你倾诉或寻求帮忙,这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言而喻,对于人际交往的锻炼更是机会难得。很多大学是一层楼一个RA,RA除领工资之外还可享受很多福利设施,如优先选择宿舍,优先选择室友。但工作起来也考验同学们的耐性,有时需要逐户敲门传达信息,这样对于脸皮薄的同学是个很好的锻炼。

  图书馆:英国的图书馆电脑自动化程序极高,而图书馆是校园内最清净的环境之一。在图书馆内打工简单容易操作,比如检查进出同学的学生证件,整理书籍的等。最好的是,同学们可以边工作边学习,特别对于喜欢博览群书的同学,那真是来到了知识的海洋。

  学校餐厅:英国的餐厅除开收银员和厨师会专门聘请校外人员以外,其他一些工作也会从学生中招聘,有些还提供学生免费的菜肴,但是这需要工作者在正餐时间全力工作,正餐时间以外才可以吃饭休息。

  助研、助教:研究助理RA(research assistant)和助教TA(teaching assistant),同样是一个星期15-2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TA和RA的职务对于专业性要求很高,也就是说同学们只能在自己的学科范围通过联系导师取得机会。
    德国留学打工小贴士
   目前,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都会有打工的经历,这不仅可以解决海外生活费用的问题,也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在德国留学,当地政府规定每个合法留德的外国学生,每年都会拥有90天整或者是180半天的合法打工时间,留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在当地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 
  德国留学生打工的方式很多,但其中很少有人选择到中餐馆去打工,一来是在德国的中餐馆对中国留学生的剥削非常厉害,不但工作非常累而且薪水也压的很低,二来是德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国内的工业企业非常多,能够提供给留学生的打工岗位很充足。 
  留学生通过报纸找兼职工作的情况很多,以德国osnabruek地区为例,每周的osnabruek周报都有免费报纸,分别是在每周的1、3、5派发,提供很多打工兼职岗位,另外周末的收费版本也会有很多好的工作广告。人大德国留学专家建议,德国留学生也可以通过中介找打工兼职,其优点是较有目的性,也更加有效率,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德国的工作介绍中介不但收费很高,而且在中介上刊登广告的企业工资都比较低,被剥削的情况非常严重。另外也可以通过德国劳动局寻找兼职。 
  德国的劳动局为德国公民和外国留学生提供很多兼职岗位,这些岗位信息是免费的,而且信息量非常大,唯一的缺点是更多的工作都针对德国本国人,留学生的德语水平如果不好,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留学生的打工和学习经常会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很难找到整块的时间进行打工,这种情况下,在学习内部招一些兼职的工作是很多留学生会考虑的,如给教授做助手或图书馆的管理等小工作,每个月大约会有300欧元左右的收入入账。这种工作对于留学生来讲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但是职位竞争也非常的大,需要留学生先下手为强。
 
  美国:在正式学期内,每周都可工作20个小时。在夏天可以工作40小时。但在找工作之前,必须去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澳大利亚:打工者需年满18周岁,并且必须持有允许打工的学生签证。如果处于“正常上学学期”期间,最多可以每周打工20小时,处于“非上学期间”则可以无限制打工。 
  意大利留学打工

    拥有合法签证的留学生每周可以打工20个小时,寒暑假不限。
  学生居留是允许进行受雇工作的,但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但是又不能牺牲过多的学习时间。 

  因此,法律规定,持有学生居留者可以签订工作合同,但是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或者,全年52周总计不得超过1040小时。

  这样,外国学生可以进行半工(20小时一周),工作12个月,或者作全工(一周40小时),但最多只能工作6个月。

  如果要进行自主工作或仍旧是受雇工作但超过所限制的小时数,那就应该利用劳工输入中的分配名额将学生居留转换成工作居留。

  只有对于在意大利大学毕业以及在意大利境内合法居住直到成年的人,法律规定可以例外,允许他们在劳工输入名额之外转换居留的可能。 
  日本:需取得大学的同意,必须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学生严禁在与日本娱乐场所有关的行业打工。 
  韩国:允许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文、社科系留学生在韩国国内就业,对全体留学生允许周六和公休日全天打工。

    加拿大留学打工政策动态
  加拿大移民部部长在近日宣布了有关留学生在加拿大工作政策的最新决定: 

  1、在公立大学和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可在校园外打工(以前是只能在校与内工作)。据可靠消息来源,此项新政策从5月3日正式开始实行,学生打工的时限是每周20小时。

   2、留学生在加拿大大学完成学位后,可在加拿大合法工作两年(以前是一年)。这将大大有利于那些希望移民加拿大或获得更多外国工作经验的学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加拿大政府移民政策进一步开放的态度。

   3、留学生从一所加拿大大学和学院转到另一所加拿大大学和学院,不再需要重新申请学生签证。转学就此变得更加容易,至少不用再去办那些麻烦的手续了!

   4、在中学读书的留学生,可获取比以前更长的学生签证。应该说,加拿大政府对于中学生留学的态度,有了更好的改变,已经从几年前的拒绝变为现在的鼓励。

    加拿大政府的这个决定,对留学加拿大的学生是个利好的消息。这表明加拿大政府欢迎更多留学生来加拿大,并希望他们留在加拿大。

 

【延伸阅读】留学打工的四大体验


    进入酷暑,当国内学子还在为期末考试焦头烂额时,许多海外学子已经进入了悠游乐哉的假期生活。国外假期既长且多,因此很多留学生选择边度假边打工。
  在校园学习是海外学子留学生涯中的主要生活经历,而假期打工实习则是他们留学生涯的另一种体验。除了赚取零用钱、补贴生活费,留学生往往能通过打工实习迅速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坚强独立的性格,并深度体验当地风俗,更好地融入异国社会。 
  学会自立自强 
  从烤肉店服务员、便利店店员到兼职翻译,就读于韩国西江大学的杨央央一直是个独立的女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曾尝试过各种打工职位。“在国外事事要靠自己,打工赚钱正是自立的一种体现,这也是我在国外生活的最大收获。” 
  杨央央刚到韩国时,语言并不熟练,只能做一些体力活儿。她曾利用假期在烤肉店做服务员,这是韩国学生都不喜欢的兼职工作,因为很累很脏。每天端着盘子跑六七个小时,回家累得连澡都不想洗,而薪水却少得可怜。随着韩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她开始做起了翻译,帮助中国人解决赴韩事宜。跟之前的体力劳动相比,她觉得“这完全是一种享受”。 
  “自己赚钱让人有成就感。”虽然很辛苦,杨央央还是乐在其中。“打工使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帮助我很快认识世界的真面目,逐渐走向成熟。” 
  为工作打基础 
  长期躲在象牙塔里的学子们对现实工作要求缺乏全面了解,而通过打工能切身体验职场生活,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在韩国读经济学的李杨曾于2010年暑假到三星LCD工厂生产线打工,过了一把“一线工作瘾”。这是让他颇为自豪的一段经历。他当时负责最关键流程之一,安装液晶面板。 
  “这项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操作上与生产线机器稍有不同步就会引起几块液晶面板的破碎,46寸液晶面板破损一块的损失大于6000元人民币。”李杨说自己刚进入车间时很紧张,因为没有经验,心里忐忑极了,不小心弄碎很多块。后来在车间主任和工程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他的手艺逐渐成熟,破损率下降至零。“做一线工人的技术活,没有想象中简单,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掌握其中的窍门。” 
  培育忍耐性格 
  在意大利留学的王辉,曾在珠宝店做过店员,在餐馆端过盘子,也曾在路边摆过摊,为此吃过不少苦。他最难忘的经历,是在餐馆做服务员时发生的。他总记错菜单,给客人送错菜,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他曾被老板质疑读书无用,甚至曾被老板未满20岁的儿子大声辱骂。“我好歹也是一米八几的山东大汉,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如果是自己真的有错,我会低头道歉。” 
  虽然受尽委屈,但王辉觉得通过海外打工的历练,他学会了忍耐并且不抱怨。他说在海外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大家看起来那么光鲜,生活负担很重。但走向社会,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生存压力,现在培养起忍耐力和坚韧的性格是件好事。 
  结识情深挚友 
  虽说职场充斥着勾心斗角,但是其中也不乏友情的诞生。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的于蒙就通过打工认识了不少朋友。打工期间,他主要从事为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网络编程工作。“每天就是坐办公室,编写程序,日子中规中矩”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于蒙提到自己刚到公司时,一个来自中国的前辈对他非常关照,他渐渐和这位前辈成为了好朋友。“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我都会向他请教,不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难题,他总是倾力帮忙”于蒙说公司同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新年年会时,全公司的人都一起去吃饭喝酒,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不再谈工作而是交流中日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