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白炽灯的若干问题

 似水流雲 2012-07-03

白炽灯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照明工具,初中物理有关白炽灯的知识介绍涉及四册课本,内容分散,现将有关白炽灯的若干问题作一收集,并给出解答。使分散的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同学们搞好复习。

江苏高邮赞化学校  姜凤兰

白炽灯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照明工具,初中物理有关白炽灯的知识介绍涉及四册课本,内容分散,现将有关白炽灯的若干问题作一收集,并给出解答。使分散的知识的系统化,有利于同学们搞好复习。

一、普通白炽灯的灯丝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技术上需克服什么问题?

答:用钨丝制成的。钨是一种金属元素,易氧化,且温度越高,氧化越快,为防止钨在高温下的氧化,灯泡都抽成真空。另外,钨还能产生升华和凝华现象,60W以上的灯泡充入氮、氩等气体,可阻碍在高温下的升华。

二、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壁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

答:因为白炽灯工作时,高温下钨丝升华;灯熄灭后,升华的钨蒸汽凝华后附着在灯的内壁,时间久了,会发黑。

三、白炽灯的铭牌标志的含义是什么?如“PZ220V、25W”。

答:“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普”与“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220V”表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25W”表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5W。

四、灯泡的灯丝断了后,再搭起来使用,会比以前亮,为什么?

答:灯丝断了再搭起来,会使灯丝的长度变短,部分横截面积变大,从而电阻减小,接入原电路后,灯丝电流、功率都会变大,因而比以前亮。但由于灯丝过热,会更易熔断。

五、旧灯泡与相同规格的新灯泡比,工作时亮度会暗些,为什么?

答:旧灯泡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灯丝升华而变细,从而电阻变大,接在相同电压下的电路中,电流、功率都会变小,亮度变暗。

六、白炽灯的灯丝可能会在刚工作的一瞬间烧断,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答:因为灯刚工作时,灯丝温度较低,电阻较小,而正常工作时,温度较高,电阻较大,所以通过灯丝的电流在刚工作瞬间较正常工作时要大,因而有可能烧断。

七、灯丝的热是怎样向外传递的?

答: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白炽灯的灯丝产生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的。为提高灯丝的温度,增大灯丝的热辐射量,提高发光效率,白炽灯的额定功率越大,灯丝绕成的螺旋也就粗。

八、同一盏白炽灯接在相同电压下的电路中工作时,傍晚亮还是深夜亮?为什么?

答:深夜更亮。因为傍晚用电器使用较多,总功率较大,电路中总电流较大,输电线上分得的电压较大,导致加在白炽灯两端的电压较低,深夜时情况正好相反,所以深夜更亮。

九、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测得的电阻往往比室温下测得的电阻大得多,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十、两只分别标有“220V、100W”、 “220V、40W”的白炽灯,100W灯丝较粗,为什么?

答:因为“220V、100W”的白炽灯灯丝电阻较小,而灯丝长度、材料相同,所以会粗些。

十一、白炽灯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答:白炽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灯泡接上额定电压后,电流通过灯丝而被加热到白炽状态,因而发热发光。白炽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十二、为什么白炽灯的外表面都是球形曲面?

答:真空件都有一个抗大气压强的问题。白炽灯的里面是真空,灯丝的热和光要透过玻璃向外辐射,玻璃不能很厚。因此,薄的、凸形的玻璃曲面可以大大增强抵抗大气压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