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课外阅读伴孩子成长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2-07-03

让课外阅读伴孩子成长

 

内容摘要: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对学生课外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关键词:创设条件  激发兴趣  指导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小学生阅读一定的课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刊和忙忙碌碌的农村学生,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摆在我们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几点,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愿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一、努力为孩子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农村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首先,图书资源是前提。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其次,要保证阅读时间。一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二是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三是节假日不安排学生长时间生产劳动,尽量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最后,开展阅读竞赛是动力。学校、班级经常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老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二、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语文知识。

1、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当我讲到一个皇帝没有穿衣服,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讲到这我嘎然而止,迫切知道为什么。我便出示《安徒生童话选》一书告诉他们,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介绍读本片段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景阳冈》后。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儿童版);教学《将相和》后,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儿童版)。这样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指导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

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外国教育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一字一句地读。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选读法。从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也可经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工作学生课外活动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如何选择呢?小学生书报刊物来源是:一是学生自己订阅,二是从家里或别人处借来的。对于第一个渠道中来的书刊,教师首先要注意书报刊的广泛性。教师要指导工作学生订阅科普、文学、漫画、故事等各种报刊,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如爱讲故事的学生可以订《故事会》、《故事家》、《中国儿童故事报》等;爱写作文的同学可订《新语文学习》、《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生作文报》等。其次要防止并查堵学生阅读不健康书刊,教师可以做出做出“三不看”的规定,即:宣扬武打暴力书籍不看、宣扬淫秽色情的书刊不看、长篇大部分书籍不看。老师应在班里配备书报检查员,经常进行书刊检查关。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既丰富了语言积累,又提高了阅读兴趣的阅读能力。

3、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培育,教育成就人生.这就需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担负起为学生发展而奠基的重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的童年阅读为成长打下精神底子,使学生头脑和精神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也让学生的童年阅读来守望心灵的故园,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魂,多一份精神丰裕与深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