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整村推进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淡茶馆 2012-07-03

就整村推进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致镇村同志的一封信

***书记、*镇长暨***支书、*村长:

这次来**镇和**村,一是到“三问三解”联系点调研,二是指导一下**村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工作。两天下来,得到了您们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接待,对此我非常感动,在此致以万分的感谢!

**镇暨**村是我成长与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那里的情况我比较熟悉。这次又通过两天的走访,与乡亲们、同学们沟通,我感觉到**村乃至**镇如果说有民困,最大的民困就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太慢;如果说有民怨,最大的民怨就是地处边远,党的强农及扶贫开发政策倾斜和关注得相对较少;如果说有民忧,那么最大的民忧可能是担心这次整村推进计划能否真正得到落实,100万资金能否足额用到村上,能否把该办的事情办好。

两天来,一些想法和建议其实我已经口头上向您们各位表过,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我市的工作思路,也恰好碰到镇上召开代表大会,我已向代表们系统地做了宣传。之所以再以书信的形式再次向您们表达,只不过是作为我的“三问三解”联系点,也作为整村推进新思路的试验点,想把事情办好,多一点成绩和经验罢了。

**村乃至**全镇,总的情况是农业条件不好、产粮能力差。除了打谷坪、唐家湾以外,很难找到一亩以上大的水平地块。即使像打谷坪,由于是河滩地土层薄,没有水灌溉种粮就根本保证不了有可靠的收成。整个**村,依我现在的观念和15年的扶贫工作经验,恐怕只有一组范围的兰家坡、张家坪、瓦厂、唐家湾一河两岸及街道上下的公路沿线能够作为永久居住地,有持续发展的前景。所谓持续发展,这与人口的长期居住有密切关系,只有人能留下来,才会有持续发展的主体。梅子岭、瓦窑沟、狮子沟那样的地方注定是留不住人的,这辈人没走,下一辈人一定不愿意留在那里。整个**镇能留得住人的地方可能只有现在水泥路所到的地方,如果再按照安全(避地质隐患、避洪水袭击、避气象灾害)的要求对照,恐怕能开发成永久居住区的地方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阶段我们的整村推进工作,就要在建设区域上有所取舍,取那些能留得住人的地方,舍那些留不住人的地方;就要在工作思路上有所调整,要按照民居环境城镇化、增收产业长效化、基础设施便民化、人口素质技能化、社会事业功能化(这五化是我市从长期的扶贫开发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从2008以来的试点中得到验证,已初步形成共识)的要求去选定项目,去建设项目。就要在资金使用上有所倾斜,在留不住人的地方的基础设施上要少花钱,那些地方要用产业发展项目去覆盖;对能作为永久居住区的地方,不仅要把专项资金安排多一点,还要千方百计整合资源、争取项目,增加投入。

关于**村整村推进项目,我的几点意见再通过书面的形式提给您们,以供参考。一是把梅子岭、狮子沟等高山、沟里人口利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移民搬迁,规划、开发碾子湾、打谷坪、街道周围、瓦厂、唐家湾一河两岸的移民安置建设用地,接收安置本村乃至全镇移民放在首位,通过移民改变他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方向,实现民居环境城镇化,来解决脱贫致富的根本问题;二是把从狮子沟饮水的人饮工程(立足将来供应移民)、兰家坡、张家坪、瓦厂、唐家湾一河两岸、打谷坪、瓦窑沟口等一些永久住户的道路建设、院落硬化作为重点,通过五通到户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便民化,促进永久居住区更好更快的发展;三是有所倾斜地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离街道近的地方,发展桃、李、杏、桑果、大樱桃等水杂果,离街道远的高山、沟里地方发展核桃、板栗、花椒等,阴坡发展茶叶。按照立体模式,先把树栽起来,将来再搞林下种植、养殖,发展西瓜、蔬菜、药材、土鸡等。未来其他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也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分类指导,有所区别的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这也应该是发挥**镇气候温暖、湿润;大气清新、土壤干净、环境没有污染等优势的必然选择。

这次**镇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镇城镇建设规划,我首先认为这个规划很好,非常符合**的发展要求。下来就是不遗余力的落实规划、启动建设,不等不靠,边建设边搭建项目平台,以地生财反哺项目,用项目缺口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按照规划把“一老两新”的**镇建设好了,贸易集散地形成了,再把象园通荆河、玉泉通叶坪的路打通,

加上现在的达(仁)木(王)公路、达(仁)柴(坪)公路、达(仁)东(镇)公路、达(仁)仁(河)公路,连通四面八方,**镇就再不闭塞、落后了,优势就逐渐发挥出来了,就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的发展我充满信心,相信有**镇党委、政府强有力的带动,有勤劳朴实的全镇乡亲的艰苦努力,**美好的前程一定能够实现。

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生活愉快!

此致

敬礼!

                         

                              *扶贫开发局基本建设科 **                               O一二年七月二日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