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猫队”露营青阳港 20120622

 10同心圆10 2012-07-03

2012年06月22日 星期五  新民晚报
老上海的休闲生活 
“黑猫队”露营青阳港 

郑光汉速写的他们的露营地
在自然河道中畅游,比游泳池舒服多了
  ◆叶苇荼
  1993年,林栋甫、张瑜和周立波等合演了一部搞笑片,名叫《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很受观众的欢迎。大约一年后,由严顺开和林锡彪主演的连续剧《王先生与小陈》同样在荧屏上掀起热播。它们都取材于上世纪30年代风靡上海滩的长篇连载漫画《王先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漫画《王先生》里这个“惧内”的小市民“Mr.Wang”深入人心,人们也随之关注起他的创造者——漫画家叶浅予。叶浅予并非“王先生”这样的性格,人们知道他曾经是抗日漫画宣传队队员,同时也是一位为了“蜜蜂小姐”梁白波“弃职潜逃”的浪漫青年。年轻时,他还是一位“时尚达人”呢!和所有的青年一样,他热衷尝试时尚的新事物。

  让我们随着一篇刊登在老杂志上的游记,回到1929年的夏天。那时,上海青年热衷怎样的休闲娱乐呢?他们流行去租界的公共泳池游泳。因为就在去年(1928年),一向只对外侨开放的虹口游泳池为了增加收入,也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于是1929年,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创办人陆礼华和几个志同道合者组织起中国游泳会,对有兴趣学游泳的人进行义务指导,这一年参加者就有500余人。

  虹口游泳池建于1922年,是由工部局代理总办赖维逊提议筹建的。池长53.34米,宽22.86米,深1至2.3米,面积约为1219平方米,有男女更衣室、淋浴室。周围篱笆环绕,铺设草坪,种满花木。原本不错的环境,却也架不住那么多赶时髦的青

  年人一窝蜂前来“捧场”,因此虹口游泳池天天人满为患。叶浅予和他的四个朋友——郑光汉、胡实甫、刘始赞和何宝铭,在轧过几次闹猛后,终于受不了这个已无厕身之地的游泳场,继而一道筹划去上海附近的青阳港露营的计划,他们准备上那儿“大游特游”一番哩。

  9月初,这5个青年人组成一支“黑猫队”,带上帐篷又买了很多食物,手提肩扛,“像搬家似的”,从真如站出发,搭1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了目的地。

  青阳港在距昆山5里左右的地方,旧称新洋江。它南接吴淞江(吴淞江到上海境内被称为苏州河),北连娄江河,全长8.2千米,平均水面宽120米。据宋代的《吴郡图经续记》记载,青阳港曾是昆山地区的主要调节河道,涝时它将吴淞江之水排入浏河,旱时则引浏河水灌溉淞南各乡。

  叶浅予和朋友们来到这里时,看到“水清可鉴人”,风景也不错,便心情大好,不肯浪费一丁点宝贵时光,马上分工协作搭建营地。他们支起帐篷后又觉得少一面队旗,于是叶浅予贡献出自己的一条白手帕,画上队标——一只手舞足蹈、露齿而笑的黑猫,据说它象征好运。这面队旗就绑在帐篷的主杆上。郑光汉画下了这个临时的家,不知后来又有哪位给这幅速写添了一则说明词:“门映清流,背临绿野。”“雪白的篷幕,映着浅碧的草地,一种清幽、生趣,谁亦不能在高楼大厦中找寻。我们用不着什么装饰、什么布置。自然给我们一个极其美妙的园庭。”

  午餐时,他们拿出面包、广东香蕉和鱼罐头。其间,看似“肚皮不大”的郑光汉,以超大的食量荣获了“橡皮肚子”的“美誉”。饭后,5个人迫不及待地下水了。“青阳港的水清凉干净还有点甜,多喝几口也无妨”。那些号称时尚的“上海人倒不知道有这样清爽的天然游泳场,只把虹口游泳池当作了不得的大海,凭他喝喝几口‘杂菜汤’,也算游了一回泳,神气得不得了。”他们边感叹,边游泳,在水里玩耍了半天才上岸。

  晚饭由“橡皮肚子”掌勺,饭菜上来后,大家坐在草地上大嚼起来。对黑猫队员来说,实在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可惜入夜后,青阳港竟闷热起来,蚊子因此也特别活跃,肆无忌惮地攻击他们这些城里人。当地的蚊子可不容小视,非但数量多,而且个头大,躲进帐篷里都无济于事。叶浅予他们只得在与蚊子的周旋中,痛苦地挨过一夜。

  第二天,外国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他们不仅带着帐篷和食品,还带了乐器,可见洋人对露营野餐非常讲究,将它作为一种高尚的休闲活动。那时,这片休闲度假区里几乎没有中国人,整个青阳港简直成了洋人的乐园。叶浅予等大为感叹,认为国人不如老外那样懂得在享受中锻炼体魄。

  胡秋甫和郑光汉趁机画起人物速写。以艺术家的眼光观察那些洋人的体形,他们觉得外国人的体格处处都显出强壮。可见野外生活能锻炼身体,可“中国人对这一层还莫名其妙,更不要说去实行,他们或许会觉得这种事情太无聊了”。

  “黑猫队”中最出名的漫画家叶浅予,这次作画并不多,除了画队旗,就是给何宝铭作了一张速写像。不过记录露营生活的照片倒是大多出自其手。他拍下了他们野餐、游泳、划船的情景,更保留了七手八脚宰杀活龟的模样!

  之所以有这张“杀龟照”,是由于连吃了几顿速食,到星期天的早上,大家都想吃大餐了。于是,叶浅予、郑光汉和何宝铭几个就去昆山的集市上买,他们带回了鸡、肉,还有一只活龟。这下,大家又围在凉棚下七手八脚地杀龟。可惜,这顿好不容易拾掇好的龟肉大餐,却因“橡皮肚子”没把它烧熟而功亏一篑。这位不幸的“大厨”更成了众矢之的,饱受了一顿埋怨。

  虽然没吃尽兴,但游泳却游得十分酣畅。叶浅予和郑光汉还在这露营的两三天内学会了游泳。返城后,黑猫队员都觉得意犹未尽,然后由胡秋甫执笔、众人配图,合作了《青阳港露营的SKetch》登在杂志上,介绍市民读者前去度假。

  事隔30年后,青阳港成了连接张家港与上海港的内河运输航道,环境遂被污染。进入21世纪后,当地政府为改善环境,在青阳港周围重建了38000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如今的青阳港已是高楼林立,水路运输繁忙,成为中国众多面目雷同的中型城市之一,再也找不回80年前的乡村野趣了。今天走过这儿的人们是否会想到:脚下的土地曾是洋人喜欢露营的地方;眼前那波光粼粼的河水,曾经是青年漫画家叶浅予学会游泳的“课堂”呢!

  (摘自《上海滩》2012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