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广富林考古现场昨首次开放 20120608

 10同心圆10 2012-07-03
松江广富林考古现场昨首次开放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新民晚报



 

■广富林文化交流中心展厅大型沙盘演绎这一文化项目总体规划 本报记者 朱光 陈正宝 摄

考古学家像是“历史的侦探” 
——松江广富林考古现场昨首次向公众开放 
朱光 

■ 文物爱好者兴致勃勃地参观广富林考古现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考古博士是不是都像印第安纳·琼斯?”大三学生林意清,在昨天首次向公众开放的松江广富林考古现场,询问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陈杰。陈杰指向正在被挖掘的泥土地:“虽然好莱坞大片中的印第安纳·琼斯,其原型据说是美国一个博物馆馆长,但考古最平常的工作是挖土。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开放考古现场的原因——让更多公众了解到科学考察的现场。”
  挖土是基础工作

  沿着看似田埂的“横沟”走,往下就能看到低于地平面半米至2米的各类土坑。陈杰带领着由学生、文博爱好者组成的队伍边走边告诫:“注意脚下安全——观众自己当心,也要当心别踩着文物。”说着,他自己谨慎地下脚,踏入其中一个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的坑:“现在我脚下的土层,距今约有4千年。”以广富林遗址命名的“广富林文化”,是继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之后的第四个考古学文化,加上随后的马桥文化就能勾勒出长三角地区在各个年代、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模式和脉络。

  他接着说:“考古的初期工作,就是挖土——根据不同的土色开挖。不同的土色很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年代。”因此,开挖前,先要用白石粉在土地上画圈,然后挖掉圈中土。此番新挖掘出一口汉代的井。“挖掘之初发现这口井是被泥土填满的,这就意味着它被废弃了。”陈博士补充道,“考古往往是从当年人类的垃圾中寻宝——人们往往把垃圾埋在最下层,但是当时的垃圾却可能是我们研究各个年代的宝贝。所以,挖土就要挖到深土——亦即确认没有被人类扰动的土层。”

  推理有现实依据

  广富林遗址位于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于1959年被发现,1999年至2005年开始有计划地勘探、发掘,共发现良渚文化墓葬32座,各时期水井、灰沟等遗迹300多个。2012年的广富林考古发掘是上海有史以来面积最大、参与发掘单位最多的一次,共有上博、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等6家单位在1.5万平方米的地面作业。

  此番最重要的出土遗物是周代的青铜尊。它基本完整,高24.4厘米,整体器型为敞口、高颈、扁圆腹,还有2组精美的变体云纹装饰。另一项发现是人工堆筑高台,东西长35米,南北宽16米,面积有500多平方米。高土台东西两侧各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墓地一处。“考古在发现'证物’之后,就需要推理,我们要做历史的侦探”,陈“侦探”根据新发现推理道,“人工高台是短时间内堆筑而成,说明当时有人指挥,有人建造,已有社会分工且组织有序。而青铜尊作为礼器,是此地发现的第三件,加上已经发现的石范(青铜器铸造模具)说明这里产青铜器,因而推断此地当时比较富裕……”

  观众盼再度开放

  从宝山区赶到现场的周伯伯指着“考古现场,闲人莫入”的牌子说:“平常这里想看都不能看,今朝机会太难得了!”

  昨天有数百位市民兵分几路,跟随讲解员参观了解了考古现场的挖掘工作。不少市民准备充分,带着遮阳帽和单反相机,饶有兴致地在现场取景留念:“听说这是第一次,也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希望今后还能开放!”

  本报记者 朱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